因「盲盒」而聲名大噪的泡泡瑪特向IPO衝刺。
11月22日晚間,港交所文件顯示,泡泡瑪特已通過港交所聆訊,並最快於本周末通過聆訊後的招股說明書,擬在12月下旬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今年6月1日兒童節當天,泡泡瑪特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本次赴港IPO的募資規模預計為2至3億美元,摩根史坦利和中信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
「盲盒第一股「即將登錄港交所
早在今年6月1日兒童節當天,泡泡瑪特就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據了解,泡泡瑪特此次是二度衝擊資本市場,泡泡瑪特曾於2017年1月26日在新三板掛牌,事實上,從2014年至2016年,泡泡瑪特曾連續3年虧損,最終在去年4月從新三板摘牌。退市完成前,泡泡瑪特市值為20億元人民幣。
如今已靠盲盒翻身的泡泡瑪特再次衝擊上市,擬募集資金2億到3億美元, 「盲盒第一股「即將於港交所亮相。
憑藉涵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一體化平臺,泡泡瑪特的業績實現快速增長。總收益從2017年的1.581億元人民幣,增加至2018年的5.145億元人民幣,2019年達到16.834億元人民幣。毛利率也提升明顯,從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吸金能力非凡。
淨利潤方面,2017至2019年分別為160萬元、9950萬元和4.511億元。兩年時間,淨利潤激增近300倍。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收入8.17億元,毛利5.33億元,經營利潤2.08億元,期內利潤1.41億元。
泡泡瑪特在潮流玩具行業吸引並維持一批優質IP資源,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Molly」這一IP。2019年,基於Molly形象自主開發的潮流玩具產品產生的收入為4.56億元,在2019年總收入的佔比為27.1%;
說起盲盒的火爆程度,從雙11的數據也可窺見一斑!去年當天,泡泡瑪特在天貓旗艦店全天銷售額超過8000萬,1小時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295%,當天賣了超過200萬個盲盒。而在今年,根據天貓生意參謀數據顯示,泡泡瑪特在2020年雙十一期間總銷售額超1.42億,在天貓大玩具行業排在第一,也是天貓玩具行業第一個進入雙十一億元俱樂部的品牌旗艦店。
根據泡泡瑪特招股說明書轉引的Frost&Sullivan數據,2015-2019年,我國潮流玩具零售總額由63億元增至207億元,年複合增長達34.6%。受潮玩熱度不斷增長所推動,Frost&Sullivan預測,我國潮玩零售規模將於2024年超過700億元,對應2019-2024年複合增長率為29.8%。
扭虧為盈,8輪融資
現在的泡泡瑪特雖然看上去光環加身,萬眾矚目,但就在短短的幾年前,公司仍在為如何盈利而發愁。
2017年之前,泡泡瑪特曾經連虧三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703萬元、4538萬元和8812萬元;淨利潤分別為-277.29萬元、-1598萬元和-3003萬元。
讓人意外的是,2017年泡泡瑪特在新三板上市,業績一改往日頹勢,扭虧為盈。2019年4月,泡泡瑪特在新三板終止掛牌。從新三板退市後,泡泡瑪特便發生了一系列的工商變更,所有企業股東及自然人股東全部退出,由PopMart(HongKong)HoldingLimited出任唯一投資人,王寧仍繼續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企業類型也由臺港澳與境內合資企業變為臺港澳法人獨資企業。再回頭看這一在當時讓人困惑的變化,意圖就很明顯了,就是為了這次赴港上市而做準備。
十年來,公司已經完成多輪融資,投資方有啟賦資本、華強資本、黑蟻資本、金慧豐投資、正心谷創新資本和華興新經濟基金等。
其中最近一次融資金額超1億美元,為今年4月29日由華興新經濟基金和正心股聯合領投。紅杉資本更是對其給出了21億美元的估值。
從招股書披露的股權架構來看,IPO前,泡泡瑪特創始人兼CEO王寧總計持有56.33%的股份,紅杉中國持有4.96%的股份,為最大的機構股東;而Pre-IPO投資方正心谷創新資本和華興資本則分別持有3.5%和1.98%的股份。
泡泡瑪特的隱憂
如今,雖然資本實施對泡泡瑪特十分看好,但是寄生在盲盒和IP之上的泡泡瑪特卻存在不少隱憂。
1.泡泡瑪特的營收嚴重依賴單一IP,未來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前面已經講到,自有IP方面,單一個Molly就佔了2019年總營銷的27.1%,其他11個自有IP加起來才不過10.1%;而獨有IP方面,也不太樂觀,除了Pucky的18.7%,其餘21個IP加起來才17.3%。
對此,泡泡瑪特也在招股書中坦誠,公司無法確保Molly的受歡迎程度能一直保持在其現有水平,如果Molly受損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則將面臨沒有替代品的困境。
2.隨著行業競爭加劇,泡泡瑪特的盲盒頭牌位置壓力重重
有報告顯示,目前盲盒品牌銷量TOP10分別為泡泡瑪特、tokidoki、sonny ANGEL、阿狸、長草顏文字、little amber等。2019年泡泡瑪特以8.5%的市場佔有率居首,另外四大玩家的市佔率分別為7.7%、3.3%、1.7%及1.6%。
由此可見,儘管泡泡瑪特市佔率領先,但跟第二名並沒有拉開太大差距。
隨著競爭加劇,以及各路新玩家的入場,勢必加大搶奪和開發新IP的難度。如果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和敏銳的嗅覺,泡泡瑪特很可能會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失去優勢。
此外,在價格方面,泡泡瑪特其實也面臨不小的壓力。
新入場的名創優品盲盒只賣20-30元,而泡泡瑪特則賣59元一個,2-3倍的差距。氪金玩家或者執著於熱門IP的消費者可能不太在乎,但對於很多新入場的玩家來說,更優惠的價格吸引力肯定要更強一些。
3.用戶層的更迭,可能導致盲盒逐漸失去魅力
潮流就像一陣風,總會吹過去,或早或晚。
既然定義為「潮玩」,那麼泡泡瑪特也必然面臨這樣的困境。
從潮玩的定義來看,往往是以稀缺性和小眾化為傲,如果賣得越來越多,種類越來越多,導致稀缺性下降,新鮮感和獨特性不再,盲盒的熱度也會漸漸冷卻。其後的泡泡瑪特們,可能也會輝煌不再。
國泰君安也在一份研報中提出,過去多年,中國文創IP開發環節上仍處在相對弱勢的環節,風口過去之後,能否維持高速增長無法保證。
綜合來看,小編覺得泡泡瑪特上市就跟它的盲盒一樣,不拆開了,就不知道裡面究竟是驚喜還是......
蜂贏國際綜合自證券時報、中國基金報、大眾新聞、第3眼界、新浪財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