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118:有態度的經濟平臺
12月11日,國內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此次發行價38.5港元,開盤77.1港元,最高衝到81港元,收盤價為69港元,按此計算泡泡瑪特市值953.29億港元。
在社交媒體上,泡泡瑪特IPO已被廣泛認為是「Z時代」的新風潮。更具戲劇性的一幕是,有的從業者擔心被動落伍,甚至想方設法的去貼近年輕人,向產業中加入「Z」含量。
那麼,這一視為「Z時代代表」的泡泡瑪特,是怎樣成長出來的呢?
早在2010 年就已初步成型的泡泡瑪特,以做雜貨店起家,前六年幾乎都在虧損,直到 2016 年 4 月,泡泡瑪特得到 「嘟嘴女孩」Molly 的 IP 授權。
Molly火到什麼地步呢?被泡泡瑪特引進內地後,迅速引爆內地潮玩市場。根據泡泡瑪特更新後的招股書,基於Molly形象的產品分別佔2017年、 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泡泡瑪特品牌產品所得總收益的約89.4%、62.9%、32.9%、44.5%及16.3%。
隨後,引入盲盒的銷售玩法,此後,陸續通過完善線下專營店、機器人商店和線上旗艦店、小程序抽盒機等渠道組合,上線潮流玩具社區 「葩趣」App,舉辦北京和上海潮玩展等活動,完成一個 IP 挖掘、孵化到售賣、迭代的產業鏈閉環。
在逐漸過渡到版權時代的今天,越多越好的IP無疑意味著越強的吸金能力。如果沒有足夠知名的原創IP,當熱度枯竭,又該何去何從?如果不能證明公司有持續的造「星」能力,那麼,愛好不斷追尋新鮮感的用戶,難道又不會產生審美疲勞嗎?
不到十年成為一家市值千億的上市公司,從不被看好到股票哄搶,但泡泡瑪特的下一步,還是渺茫的,盲盒玩具進入門檻較低,只要擁有足夠穩定的消費群體,就可在其中分一杯羹,不少品牌也蠢蠢欲動,想在這一塊新潮的行業下手。甚至於一些小零售商,憑著薄利多銷,挖空底部消費市場。
Z時代的標新立異和追逐潮流,是否引爆這塊市場,目前,僅憑「Molly」為代表在手的泡泡瑪特,是否能憑藉暫時的浪潮擺脫只是玩偶的定位,擴展更多的產業?機遇,總是與風險同在。
這一切,是最後的狂歡,還是Z時代掌握市場風向標的開始,一切還不得而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