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慶假期以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大型青少年文化勵志季播節目 《中國少年說》,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熱評。在10月3日節目開播後已推出的三期節目中,九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少年,用生動的故事、自信的表達,分享成長經歷和感悟,展現了新時代少年的精神風貌,引發了觀眾的情感共鳴。
據央視節目製片人介紹,《中國少年說》是一檔以「培養時代新人」為出發點打造的節目,第一季計劃推出10期周播節目,每周六晚19點在央視少兒頻道播出。每期節目由三名平凡而優秀的少年人物,以脫口秀的形式,表達愛國愛家、自強不息、勇於探索、創造未來的成長感悟,體現新時代青少年敢於擔當、樂觀向上的「精氣神」。
「抗疫女孩」陳琪方:生活再難 也要懷抱希望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鮑傳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用「形式新穎,內容貼切,故事生動,情感飽滿,健康向上,具有很強的時代性,洋溢著正能量」來概括他對《中國少年說》節目的觀感。
生動鮮活 貼近生活 發揮教育功效
鮑傳友教授長期從事教育研究,曾擔任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學院院長職務,一直致力於改善學校教育方式方法來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他認為,《中國少年說》節目從某種角度來說,與他的學術方向和研究目標非常契合。
他說,「在媒體時代,央視利用大眾傳媒平臺傳播一些鮮活的,富有感召力的成長案例,讓少年兒童親身訴述自己的成長故事,更加生動,更加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具有非常好的教育功效,也體現了央視少兒頻道的教育情懷和責任擔當。我相信它會對學校教育起到更好的示範、幫助、補充,甚至是引領作用,也是在全社會構建孩子成長環境和立德樹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常值得學校教育關注。」
「翰墨小子」張曉博:一字一世界 一筆一乾坤
鮑傳友認為, 《中國少年說》節目關注少兒成長,引導兒童積極向上,進一步在全社會營造關注少年兒童成長的氛圍。「這是一個非常具有創意的節目,對於弘揚社會主旋律,激起每個人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融入時代 積極引導 塑造少年「三觀」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三個和第四個十年時間裡出生的年輕一代,當今的「00後」和「10」後是名副其實的移動網生原生代。在鮑傳友看來,這批當下的青少年「幾乎與信息共生共存,學習無時不在,因此他們更聰明,更好奇,更愛學習;知識面更寬,思想更活躍,能力和個性更強。」
「最小開發者」袁翊閎:用人工智慧創造未來
由於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選擇能力和是非判斷能力也不夠成熟,可塑性很強,在泥沙俱下的信息浪潮中容易被引導,甚至誤導。因此必須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加以正確引導,以使其養成獨立判斷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鮑傳友認為,「《中國少年說》節目正是承擔著這樣的歷史使命。」
在已經播出的節目中,少年們分享的主題涵蓋了武漢抗疫、愛國愛家、大涼山扶貧、文化傳承、科技創新、環境保護、見義勇為、自強不息等諸多方面。節目組從全國各地多方尋找有故事的優秀少年,他們並非人們傳說的「別人家的孩子」,更多是大眾身邊普通孩子,生活的歷練鍛造了他們思想的成熟和精神的豐富。
鮑傳友認為,這些主題選擇非常好,非常貼近時代需求。「培育青少年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不是抽象的,必須與他們生活休戚相關,才會收到更好的教育作用。他們不僅是受教育者,更是社會的建設者,不能袖手旁觀,坐而論道。選擇這些主題讓青少年感受當前中國社會的熱點問題和難題,從而自覺參與到社會建設和發展的歷史洪流中。讓青少年融入時代的最好方式,就是培養他們對當前社會問題的關注,從我做起,以身示範,自覺承擔社會責任,並且在奉獻中感受快樂和成功,感受到個體的價值和力量,這樣才能產生強大的獻身社會的動力。」
榜樣引領 形式創新 擴大受眾人群
價值觀教育對於青少年來說無比重要,是事關個人一生發展的基礎。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年度重點節目,《中國少年說》是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積極推進高質量發展改版,堅持守正創新,強化少兒頻道內容產品教育引導作用的最新成果。
馬悅:田埂上舞動芭蕾夢
在堅持對節目「引領成長、塑造未來、寓教於樂、成風化人」一貫要求的同時,央視少兒頻道大力拓展節目新樣態。《中國少年說》設置雙演播廳——少年分享場和成長觀察室:在分享場,三位少年依次帶來自己關於成長的脫口秀;在成長觀察室,三位點評嘉賓從專業角度現進行適時點評,以鼓勵、中肯的態度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增強節目對廣大未成年人受眾的引導性。
鮑傳友認為,「這樣一檔青少年文化勵志節目用青少年自己的成長故事來感染同伴群體是很好的一種教育方式,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方面,讓故事主人翁自己現身說法具有更好的真實性,這是教育發揮作用的重要條件,這也是書本很難做到的。另一方面,節目讓抽象的價值觀教育更加具像化,也使同齡人更容易產生共情。」
鮑傳友肯定了節目在形式上的創新,「在進入媒體和圖像時代,青少年的教育方式需要有創新,《中國少年說》用最先進的視像把文字知識活化了,符合這個階段孩子的認知和審美特點,也起到了更好的教育作用。」
他期待《中國少年說》節目不斷豐富和延展,深入探索既面向少年兒童、又針對父母、家庭和社會的節目形式,通過央視的強大傳播平臺有效發揮引導教育功能。「這是一檔值得肯定和值得繼續挖掘、常做常新的節目。」
來源:中國青年網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