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我軍教導機構有著怎樣全新的價值?帶給我們一個怎樣的時代課題?基層部隊又做了哪些探索和實踐?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
一名教員眼中的「變」與「不變」
■解放軍報記者 宋元剛
清晨,鬧鐘響起時,第79集團軍某旅教導大隊教研室主任薛宏昌已洗漱完畢,穿好體能訓練服,推開門開始了一天的晨跑。
每天比起床號提前一刻鐘起床,這是薛宏昌堅持多年的習慣。奔跑中,看著周圍熟悉的景色,想著自己熟悉的崗位,他又想起了很多戰友對他的羨慕。
在這次國防和軍隊改革中,很多人所在的單位編制變了、番號變了、營區移防了,不少人因此換了全新環境、走上了全新戰位,有的人還被列為編外幹部,他們的未來充滿了未知和挑戰。
「真羨慕你,啥都沒變!」的確,改革中,薛宏昌所在的單位成建制保留,營區還是那個營區,他本人更是「沒啥變化」:從教導大隊訓練處參謀、軍官二隊副隊長兼教員,到被任命為新組建教研室教員、主任,在教導大隊一幹就是7年。
在外人眼中,薛宏昌這7年可謂是「風平浪靜」。可他自己知道,在看似不變的工作生活節奏裡,他和全軍所有教導隊的教員一樣,悄然之中迎來了全新變化——
首當其衝的,是教導隊的職能拓展了。過去,教導隊培訓的對象是清一色的預提班長,每年完成5個月預提班長培訓和臨時輪訓任務後,教導隊便沒有了更多的任務。
如今不一樣了。調整改革後,新的訓練內容不斷增加,對教導隊教學培訓的需求越來越大,「需求側」的壓力傳導給「供給側」。現在,他們不僅要培訓預提班長,更擔負了培訓預任參謀、基層主官等任務。
「忙,忙得腳打後腦勺!」前不久,薛宏昌遇見老戰友,他脫口說出了最直觀的感受。職能的拓展,帶來了工作轉換的頻繁、工作節奏的加快。他告訴戰友,如今的教導隊,許多培訓任務同時展開,年度任務壓茬進行,大家經常是上了這堂課就直奔那堂課。
他特意留心統計:這一年多來,幾乎每一個教員每天的工作時間都超過了10個小時。就拿他自己來說,以前他經常利用教學之外的業餘時間充電學習,如今工作節奏太快,他基本上只能利用晚上10點以後的時間看書了……
這樣的變化還有很多。談起這些,薛宏昌感慨不已:變與不變,既反映了他和他所在教導大隊的工作變化,更折射了全軍教導機構的一個時代變化。
這些變化說明了什麼?新時代,我軍教導機構有著怎樣全新的價值?帶給我們一個怎樣的時代課題?基層部隊又做了哪些探索和實踐?從即日起,「軍營觀察」版將分三期推出「特別關注·教導隊轉型進行時」專題,敬請關注。
新時代,教導隊價值再審視
■解放軍報記者 宋元剛 王社興 程雪 宋子洵
第79集團軍某旅幹部骨幹經過教導機構的系統培訓,戰術技術素養明顯提升,在年度自行高炮實彈射擊訓練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都業豐攝
熱鬧背後的思考
如今的教導隊很熱鬧!
走進第79集團軍某旅教導大隊,記者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他們的忙碌——
教員李俊磊剛在預任參謀班授完課,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又趕到報務兵訓練中隊講授「軍兵種知識」……
「這樣的忙碌我們早已經習慣了!」李俊磊告訴記者,他剛到教導大隊時可不這樣,那時候教導大隊一年到頭基本上就只有兩項大任務,負責培訓預任參謀和直屬隊的預提班長,任務撞車少,精力相對集中。大家戲說,教導大隊一年「四季分明」,啥時候訓啥課目,早就是「和尚頭上的蝨子——明擺著」。
仿佛一夜之間,教導大隊就熱鬧起來了。談起這些,李俊磊興奮地說:我們先是開了預任參謀培訓班,緊接著又開了各兵種專業培訓班……培訓一個接一個、一個套一個,讓大家有些手忙腳亂。
李俊磊告訴記者,2018年以來,他除了承擔對預任參謀的授課外,還同時擔負平行辦班的報務兵訓練中隊、勤務兵訓練中隊、本旅預提指揮士官隊的授課任務。不僅如此,他還要隨時穿插集團軍「四會」教練員和本旅教學骨幹教學法等培訓授課。
「有時候一忙起來,恨不得分身有術!」李俊磊邊說邊拿出一摞課表,只見上面「新訓骨幹培訓、現任參謀培訓、戰役參謀培訓」等各種培訓任務多達10多項。
「不僅如此,按照集團軍要求,參謀尖子培訓、氣象水文和網絡運行維護等『小特』專業的培訓,包括各旅教導隊隊長業務能力的培訓等,也會隨機在我們這裡開班。」魏瑋作為統籌整個教導大隊工作的大隊長,他對教員的忙碌感受更深:跨區基地化演練,他們要適時派人參與集團軍籌劃導調;新畢業學員培訓,他們也要擔起培訓重任……可以說,現在的教導大隊一年四季都是「忙季」。
記者穿行於幾個培訓現場和課堂,看教員施教、學員學習,氛圍不亞於院校。到了傍晚,大隊營院裡的軍營超市聚集了不少購物的學員,有的是軍官,有的是士兵。一問方知,他們來自不同的培訓隊,晚自習之前,難得有這麼一會兒閒暇時光。
看到這一幕幕,記者不由自主想起了魏瑋口中的「計劃式培訓、滾動式培訓、穿插式培訓和隨機式培訓」,這些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更加清晰直觀地折射了教導大隊如今的熱鬧與繁忙。
熱鬧的背後告訴我們什麼?教導大隊政委黃湧對此思考頗深: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導隊這一「隨營軍校」的作用,正在新時代強軍興軍的浪潮中不斷顯現。
黃湧告訴記者,與部隊訓練實踐相比,各級教導隊能夠克服「散學自訓、以工代訓」的粗放式培養現象,具有計劃性和系統性優勢;與軍隊院校教育相比,教導隊在兼顧理論性、前瞻性和層次性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基礎性和實用性。「我們相信,隨著強軍興軍對人才的不斷渴求,教導隊越來越重的時代價值,將被更多的人認識到。」黃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