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英文名稱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即ADAS,近年來備受業界關注。
ADAS逐步從高端車型進入中端市場,甚至在入門級乘用車其搭載率也逐步增加,市場增長十分迅速。
無人駕駛的過渡
ADAS是一個很廣義的範疇,主要覆蓋了SAE自動駕駛分級中的L1和L2功能。
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在2014年制定了自動駕駛的分級標準,按照汽車是否能控制關鍵駕駛功能的原則,將自動駕駛分為了L0至L5六個等級。
該分級標準被業界認為是汽車走向無人駕駛的主流技術發展路徑,即從人類駕駛(L0)到輔助駕駛(L1/L2),再到自動駕駛(L3/L4),最終實現無人駕駛(L5)。
而ADAS,主要專注於汽車緊急情況下,提前作出主動判斷和預防,達到預防和輔助的作用。我們可以稱它為自動駕駛的簡化版。
ADAS本質是輔助駕駛,是汽車實現無人駕駛的過渡階段。
豐富的應用場景
早期的ADAS技術專注於被動報警,隨著技術地不斷提升,ADAS逐漸發展成為了一整套的主動式安全防禦解決方案,展現出了非常豐富的應用場景。
根據2019年1月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的《道路車輛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術語及定義》徵求意見稿,將ADAS的功能分為信息輔助類功能和控制輔助類功能兩部分。
信息輔助類功能,指的是汽車通過影像、燈光、聲音、觸覺提示等方式提前警告駕駛員可能發生的危險,主要包括了21項功能,如下圖所示:
控制輔助類功能,指的是汽車通過主動控制的方式來避免或者減輕碰撞等危害,主要包括了16項功能,如下圖所示:
ADAS的四大熱門
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CC(自適應巡航控制)、IPA(智能泊車輔助)、AVM(全景影像監測)這四項功能,是當前ADAS系統中最熱門的應用。在新車中的搭載率逐步提升,技術也愈加成熟。
AEB(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自動緊急制動系統,該功能能夠實時監測車輛前方行駛環境,並在可能發生碰撞危險時自動啟動車輛制動系統,使車輛減速,輔助駕駛員避免碰撞或減輕碰撞後果。
歐洲碰撞中心「E-NCAP」在2014年將AEB納入評分體系,2018年中國碰撞中心「C-NCAP」也將AEB納入了評分項目,意味著新上市的車輛想要取得5星級以上評級,就必須配有AEB功能。
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自適應巡航控制,該功能是從巡航控制技術發展起來的。車輛行駛過程中,ACC能夠讓車輛與前方車輛始終保持安全距離,也可以根據駕駛員設定的目標速度及與前車的相對距離,自動調整車速。
IPA(Automated Parking Assistance)智能泊車輔助,該功能可以讓汽車主動探測停車位置,繪製停車地圖,並實時規劃泊車路徑,將汽車指引或直接操縱方向盤駛入停車位置。
AVM(Around View Monitor)全景影像監測,該功能能夠為駕駛員提供車身四周的俯視圖,消除駕駛員的視野盲區,停車時提供視頻輔助。
最後做一個小結,如果說實現無人駕駛是ADAS的最終目標,作為一種過渡方案,ADAS能有效地增加汽車駕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在無人駕駛汽車完全成熟之前,ADAS是實現自動駕駛的第一步,是車企一步一步走向自動駕駛「最有性價比」的方案。
以上節選自汽車人參考正在撰寫的新書《一本書讀懂無人駕駛》,敬請期待。
本文為「汽車人參考」原創,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請轉發此文,關注「汽車人參考」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