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辯護—從「絕命毒師」案看什麼是刑法意義上的毒品?

2020-12-22 安道刑辯

【安道刑辯】毒品犯罪辯護系列文章之一

作者:陳思宇 北京市盈科(無錫)律師事務所 刑事部

關鍵詞:毒品犯罪、走私販私運輸毒品罪、毒品的特徵、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一、毒品的淵源

每年的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這個日期的確定與我國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清末,中華大地鴉片橫行,各地煙館多如牛毛,它侵蝕了民眾的身體,鯨吞了社會的財富,損耗了國家的實力。有鑑於此,林則徐在1839年6月於虎門集中銷毀鴉片,這一事件也成為了中英鴉片戰爭的導火索,可以說鴉片這一毒品對於國人來說充斥著國讎家恨。1987年第42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正式將「虎門銷煙」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毒品的種類也變得五花八門,並不局限於鴉片或大麻、海洛因、冰毒,「第三代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質」也早已悄然來到我們身邊。

因此,我們無論是做禁毒宣傳還是研究毒品犯罪首先要認識到什麼是毒品,什麼是刑法意義上的毒品。

二、毒品的特徵

《刑法》第357條規定:「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古柯鹼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由此可見毒品所含有的三大特徵

①「國家規定管制」——違法性

②「能夠使人形成癮癖」——成癮性

③「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藥品性

而在我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主要分為兩種:

一.可藥用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列於2013年頒布的《麻醉藥品品種目錄》和《精神藥品品種目錄》[1]等中;二.非藥用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2015年頒布的《非藥用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制品種目錄》[2]列出了116種,2017年共增補8種,2018年又增補32種。這些藥品均為前文所述的「新精神活性物質」[3]。從條文上看,毒品的定義似乎已經十分明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及非法持有大量上述物質的都應認定為犯罪,但是實踐中認定刑法意義上的毒品並沒有這麼簡單。

《禁毒法》第2條第2款規定:「根據醫療、教學、科研的需要,依法可以生產、經營、使用、儲存、運輸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最高人民法院在2015年的《武漢會議紀要》[4]中規定:「行為人向走私、販賣毒品的犯罪分子或者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員販賣國家規定管制的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或者精神藥品的,以販賣毒品罪定罪處罰。行為人出於醫療目的,違反有關藥品管理的國家規定,非法販賣上述麻醉藥品或者精神藥品,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也就是說對於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能否被認定為刑法意義上的毒品,需要從其實際用途加以考慮。若只做藥用,則可能不構成犯罪或者以非法經營罪處置。只有當這些物質確實流入了毒販、吸毒人員手中並被用於非醫療的吸食、注射時,才能成為刑法意義上的毒品,這也是武漢「絕命毒師」案引發社會各界巨大關注的原因。

三、「絕命毒師」案

2005年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的副教授張正波與大學同學合夥成立了武漢凱門化學有限公司,公司的主打產品為3,4-亞甲二氧基甲卡西酮,張正波將這種化學品稱為「4號」,當時的張正波不會想到正是這個「4號」使他在不久的將來背上了中國版「絕命毒師」的名號。

2014年1月1日起,「4號」在國內被列為一類精神藥品,屬於「新精神活性物質」。2015年6月16日張正波被帶走調查,2017年4月21日上午,武漢市中級法院一審宣判,「張正波犯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但是張正波公司的產品全都發往海外,他並不知道客戶會如何使用這些產品,根據《武漢會議紀要》的內容,張正波的行為是否構成毒品犯罪存疑,這也為這個案子帶來了轉機。2018年5月2日,湖北高院裁定張正波案「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撤銷原判,發回重審。」但遺憾的是2019年6月25日,武漢市中級法院依然認定張正波犯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有自首情節,將原判的無期徒刑改為有期徒刑15年。張正波與他的律師決定繼續上訴,現在這個案件還沒有進展。

我不知道這個案件是否屬於何榮功教授所說的「目前從地方司法機關處理案件的情況看,有些判決並沒有科學把握刑法中毒品的含義和《武漢會議紀要》上述規定的精神。」[5]但是從國家多年來的法律變遷,可以看出官方對於毒品的認識在不斷變化,我們希望司法機關能夠審慎理解毒品的概念,避免將藥品不當解釋為刑法上的毒品,使無辜的人身陷囹圄。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安部、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公布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品種目錄的通知》食藥監藥化監〔2013〕230號公安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禁毒辦公室《非藥用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列管辦法》公通字〔2015〕27號2019年5月1日前我國「新精神活性物質」列管170種,其中14種列於《精神藥品品種目錄》,156種列於《非藥用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制品種目錄》及後續增補目錄中。2019年5月1日將「芬太尼類物質」整類列入其中。《武漢會議紀要》即《全國法院毒品犯罪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引文見於(七)非法販賣麻醉藥品、精神藥品行為的定性問題中。《毒品類死刑案件的有效辯護》何榮功、楊儉等著

盈科刑事部

盈科刑辯團隊,每年代理數十起重大、疑難、複雜刑事案件,團隊律師精於業務研究,尤其是在重大詐騙犯罪、毒品犯罪以及金融犯罪領域成績斐然,團隊成員先後代理過「中日韓」特大跨國販毒案、羅某販賣毒品案、張某走私、販賣、運輸毒品案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大案要案,並取得了良好的辯護效果。

相關焦點

  • 「絕命毒師」張正波案二審開庭 「4號」是否是毒品?
    受訪者供圖案卷截圖央視視頻截圖化學副教授張正波的「涉毒」生意2018年11月27日,「絕命毒師」張正波案二審開庭,庭中焦點在於爭議「4號」是否是毒品,此案未當庭宣判這是「絕命毒師」張正波入獄後第三次出現在公眾視野。2018年11月27日上午九點,張正波案在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
  • 男子買不起毒品 效仿《絕命毒師》在家製毒失敗
    男子買不起毒品 效仿《絕命毒師》在家製毒失敗發稿時間:2017-04-08 09:26:00 來源: 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 作者:何書俊 韋華玲 楊修海中國青年網  今報柳州訊 柳州市男子龍某因無錢購買毒品吸食,竟效仿美國影視劇《絕命毒師》中自製毒品的橋段,從網上購買原材料欲在家中製造毒品未果。
  • 為了讀書而製造毒品?高材生化身「絕命毒師」終被抓!
    為籌錢出國深造,90後女研究生楊某受人所託化身「絕命毒師」參與冰毒試製。就在楊某夥同他人試製毒品過程中,窩點被警方一網打盡。2020年1月,楊某等人被浙江省天台人民法院一審判刑。2019年4月8日,浙江省天台縣公安局禁毒大隊抓獲一名男性吸毒人員並查扣大麻若干。
  • 造出來的「絕命毒師」
    張正波案庭審現場海歸博士後、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張正波,被媒體渲染成開製毒公司生產毒品遠銷歐美每月銷售進帳60萬美元的「絕命毒師」。就在張正波案一審判決疑點重重後上訴之際,二審法院決定對張案不予開庭審理。
  • 談談毒品犯罪案件中的那些「中止」情形
    從中止視角談毒品犯罪案件有效辯護李斯特的刑事政策思想極具魅力,對當今各種刑法構建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乃至當我們談起犯罪中止時,總會不知覺地與他的「金橋理論」相關聯。誠然,在預備行為與既遂之間,犯罪中止無疑是一條鼓勵被追訴人回歸合法康莊大道的有效舉措。
  • 英國毒販抄襲《絕命毒師》,將價值2.5億毒品運往全國
    據悉,這一招是毒販們參考了熱門電視劇《絕命毒師》中的情節,試圖將價值數2500萬英鎊(約2.2億人民幣)的古柯鹼轉移到英國各地。在《絕命毒師》及其衍生劇《風騷律師》中,吉安卡洛埃斯波西託(Giancarlo Esposito)飾演的古斯塔沃弗林是一名冰毒經銷商,他開著自家炸雞店的貨車,四處運送非法商品。近日,一輛停在倫敦東部的貨車被發現藏有16公斤古柯鹼。
  • 《絕命毒師》老白制的毒品為什麼是藍色的?真是因為其純度高嗎?
    在美劇《絕命毒師》中我們可以注意到老白改進了製毒方法之後制出的毒品是藍色的,那麼現實中的冰毒真的會因為其純度高而變成藍色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當老白將合成方法從偽麻黃素還原法轉向還原胺化法後成品冰毒變成了藍色。
  • 中國「絕命毒師」,驚世駭俗的一生
    小編今日要跟大家講一講,中國第一大毒梟——劉招華案。這個案子一出,在當時那真是轟動全國,甚至說遠到外國都不為過。在美國有一部知名度非常高的美劇叫絕命毒師。非常多的人把這部劇奉為經典。而在我們國家 就真是實的有這麼一位大毒梟,被稱作中國版的絕命毒師——劉招華1996年西安一名教授接待了一名說是研製保健品的人,他所請教的問題就是如何讓結晶體更美觀。教授覺得年輕人好學,就為他指點了一番。而這個年輕人哪裡是研究保健品,而是毒品,他就是劉招華,劉招華極其聰明,是個超級的化學天才。
  • 「視頻」法學碩士變身「絕命毒師」製販毒品
    感受法治新生態 建設平安黑龍江近期,哈爾濱市警方打掉一個製販毒犯罪團夥,共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查獲吸毒人員22人,搗毀製毒窩點2處,繳獲毒品冰毒14.92克。犯罪嫌疑人在家中製毒。偵查員調查中發現,劉某瑩為吸毒人員,但在偵查中並未發現其毒品來源。為查清案件事實,禁毒支隊立即聯合尚志市公安局成立專案組共同偵辦此案,在對劉某瑩進一步調查過程中發現,其經常與一董姓女子頻繁接觸,並發現董某同樣也經常購買此類精神類藥物。
  • 「絕命毒師」用烤箱「煉」毒,敘永公安:抓!
    每當禁毒民警戴上手套的一刻,我就知道驚喜來了!尋常的工具在不尋常的組合下功能發生了變化,接著隨風飄來一陣「熟悉」的味道。經西城派出所民警訊問,面對鐵證,何某供述了自己製造毒品麻古丸的犯罪事實。「絕命毒師」何某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 現實版「絕命毒師」上演!
    >△圖來源於:影視劇《絕命毒師》12月9日,江門恩平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馮某寧、鄭某強等11人涉販賣、轉移毒品罪及窩藏毒贓罪一案。該案涉及跨省販賣、轉移毒品,涉案人員多,涉案毒品數量大。2020年4月至6月初,被告人張某鋒兩次代孔某壯收取毒資合共95000元並保管。張某鋒得知上述款項系販賣毒品所得,仍不向公安機關舉報和上繳。2020年6月24日,馮某寧歸案後,上述毒品剩餘淨重772.16克。
  • 英國毒販效仿《絕命毒師》,將價值2.2億毒品藏在雞肉中運往全國
    據英國《鏡報》2020年5月29日報導,英國毒販巴爾德夫·薩霍塔和沙克蒂·古普塔效仿著名美劇《絕命毒師》的劇情,將價值2500萬英鎊(約合2.2億元人民幣)的古柯鹼藏在冷凍雞肉中運往英國各地。5月28日,伯明罕刑事法庭開庭對這兩個毒販進行了審判。
  • 毒品犯罪定性基本問題研究
    有關窩藏、轉移毒品罪與運輸、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定性爭議。從窩藏、轉移毒品罪的體系位置上看,該罪具有妨害司法的事後幫助犯的性質,因此,理論上只有準確界定「事後」,即既遂的時點,才能將「窩藏、轉移」和「持有」區分。但是這種區分在司法實踐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持有」本身就是一個兜底概念,「窩藏」「轉移」本身就能將「持有」包括在內。
  • 毒品犯罪命案,靠什麼阻擊死立刑
    案號:(2019)雲刑核37628571號七、對於買賣同宗毒品的上下家,涉案毒品數量剛超過實際掌握的死刑數量標準的,一般不能同時判處死刑;上家主動聯絡銷售毒品,積極促成毒品交易的,通常可以判處上家死刑;下家積極籌資,主動向上家約購毒品,對促成毒品交易起更大作用的,可以考慮判處下家死刑。
  • 《人民司法》毒品犯罪觀點集成
    被告人否認的,要綜合考察在案證據、被告人一貫表現等案件情節,審慎進行綜合分析判斷,認定確有證據證明該查獲的毒品並非用於販賣的,不應計入被告人販毒數量。該查獲的毒品數量符合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條相關規定的,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定罪處罰。
  • 美劇迷心中的「神劇」:《絕命毒師》
    《絕命毒師》是由美國基本有線頻道AMC原創製作,亞當·伯恩斯坦擔任導演,布萊恩·克蘭斯頓等主演的犯罪類電視連續劇。該劇講述了一位普通的高中化學老師在得知自己身患絕症之後,為了給家人留下財產,而利用自己超凡的化學知識製造毒品,並成為世界頂級毒王的傳奇犯罪故事。全劇共5季62集,於2008年1月20日開播,2013年9月29日劇終。
  • 中美跨國製售「芬太尼」案:絕命毒師和裂變的第三代毒品
    芬太尼被地下工廠迅速開發出數目繁多的新品種警方起獲的列管藥品芬太尼替代品中美破獲製售「芬太尼」大案被告人一走進法庭,旁聽席上就響起了家屬們低低的啜泣聲。出現在法庭上的被告一共有9人,案件則是2017年中美聯合破獲的一起跨國售賣芬太尼的要案。
  • 絕命毒師現實版?兩名化學老師在學校實驗室內「生產毒品」被捕
    據Yahoo新聞11月16日報導,近日美國漢德森大學化學系的兩名大學老師因在實驗室內製造毒品甲基苯丙胺(俗稱冰毒)被警方逮捕。 特裡·大衛·貝特曼 報導稱,克拉克縣警長傑森·沃森(Jason Watso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兩名被逮捕的製毒師都是大學內掌握專業知識的教授。
  • 跨省追擊「絕命毒師」【敢當故事】
    有故事的你還等什麼?快來參與吧~敢當故事 第11期 跨省追擊「絕命毒師」日月穿梭一天天,寒來暑往年又年。山東政法護平安,《敢當故事》講不完。「喪屍藥」不知道您聽說過沒有?它的化學名稱叫甲卡西酮,是一種新型毒品。
  • 遼寧一男子演繹現實版「絕命毒師」被判死刑
    「絕命毒師」大家都看過嗎? 是一部當年非常火的美劇! 「絕命毒師」是2008年一部由美國AMC電視臺製作的原創犯罪類系列電視劇,講述的是一位高中化學老師,在得知自己身患絕症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的化學知識從一名普通化學老師慢慢變為一位頂級毒品巨梟的故事。 日前,在朝陽北票便有一男子演繹了一出現實版的「絕命毒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