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
近來陪孩子看了很多遍《小豬佩奇》,看完這部動漫的感受就是:

為什麼裡面的小孩子都有名字?比如小羊蘇西、小豬佩奇、小馬佩德羅、小兔瑞貝卡……多麼好聽的名字,而長大之後,就只有豬爸爸、豬媽媽、兔小姐、兔爺爺之類的呢?
是否成年人的世界容易迷失自我呢?
我想原因應該有三點:
01孩子的世界無需涉及經濟
佩奇和她的夥伴們是快樂的,日常用到錢的地方都是父母伸手,豬爸爸顯然是一個收入尚可的中產階級,從其中有一集佩奇和喬治參觀豬爸爸的辦公室可以看出,豬爸爸是個建築設計師,日常的工作就是畫畫圖紙做做計算。

能夠供養一個全職在家的豬媽媽加上兩個調皮可愛的孩子,單獨住個帶花園的小別墅,豬爸爸的經濟情況肯定尚可。
從日常開銷來看,佩奇一家經常出去旅遊、野餐,去遊樂場玩耍,而這些活動都需要經濟基礎,從豬爸爸日常付錢來看,顯然對他來說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正因為《小豬佩奇》裡面的每個小孩都有著幸福的家庭,才能夠無憂無慮的玩耍,只需要關注自己的世界,因為有父母在外面遮風擋雨,或許這才是孩子們真正擁有自我的原因。
02成人的世界離不開工作二字
反過來看,工作二字是每個成年人無法逃避的責任,這一點兔小姐是個典型案例,她終日忙碌,或許是因為角色需要吧,兼職著類似於買冰淇淋、當空姐、賣門票、超市收銀員等各種工作,以至於後來女王單獨給她發了個獎章,以獎勵她在工作中的辛勤付出。

兔小姐可能是整部《小豬佩奇》裡面為數不多的單身成人,然而她也沒有名字,或許她是通過工作的方式填補她在感情上的空白吧。
但不管怎麼說,一旦和錢掛上關係,恐怕再美好的詩和遠方,最後都變成了沒有名字的迷失自我。
03成年人的生活並非為自己而活
這個觀點的得出,是源於我對豬爸爸這個角色的同情,他可以說是個「五好男人」,不抽菸、不喝酒、不亂社交、不打麻將、不出軌,一心撲在家庭上,但是他為家庭的付出著實令人同情,因為看不到他留給自己的時間,要麼上班,要麼陪孩子,哪怕想悠閒一會什麼都不幹,佩奇和喬治還是會跑過來找他玩。

有一集折射出了父母的不容易,豬爸爸和豬媽媽都很困了,而佩奇喬治卻不想睡覺,豬爸爸哄著他們洗澡刷牙,又讀了睡前故事,最後好不容易把小傢伙們都弄睡著了,自己才和豬媽媽有一點自己的空間,然後兩人看了幾秒鐘電視就都睡著了。
這讓我感受到,成年人的生活真的不是為自己而活,壓在大家肩膀上的,是家庭,是責任,是成年人所要為孩子們遮擋的一切。
或許這就是成長,這就是愛吧。只有大人們犧牲了自我,才有了孩子們多姿多彩的童年。
看到這裡,您是否明白了小豬佩奇中的大人為什麼沒有名字呢?我是蠟筆咬金,心中有萬千世界與你分享,咱們下一期品讀動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