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市政府新聞辦新聞通氣會上傳來消息,三官堂大橋、機場快速路南延南段、寧波至奉化城際鐵路、中興大橋(首通段)四個重大項目將於月底前開通。
屆時,寧波實現市六區地鐵全覆蓋,奉化將納入中心城區「半小時交通圈」,還將較大緩解常洪隧道的日常交通擁堵。
三官堂大橋及接線工程是「城鄉爭優」三年攻堅行動的重點建設項目,大橋南起江南路,北至中官西路,全長約3.3公裡,其中主線橋梁長2203米。
主線橋梁中,主橋長785米,引橋長1418米;道路標準斷面寬度為68米,為城市主幹道;跨越甬江的節點工程採用主跨465米的連續體系鋼桁梁,屬同類型橋梁「世界第一」,同時,由於杆件種類繁多,亦創造了同類型橋梁焊接接頭形式「數量之最」。
大橋的建成,將有效緩解常洪隧道的交通壓力,大大縮短高新區、東部新城和鎮海間的距離,推動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統籌發展。
三官堂大橋及接線工程於2014年1月立項,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項目共分三個標段(南接線、北接線、主橋)實施,其中主橋於2016年9月7日開工建設,2017年12月24日啟動首段鋼桁梁安裝,2018年9月20日完成首個大節段鋼桁梁吊裝,2019年9月25日順利完成北岸中跨第一個大節段安裝,2020年1月14日實現合龍,比原定計劃提前了45天,今年8月1日完成橋面瀝青攤鋪。
大橋主跨設計跨徑達到465米,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連續體系鋼桁梁橋;全橋寬達到了45.9米,屬超寬鋼桁梁橋,考慮到沿海城市鋼結構的防腐養管需求,主橋採用全焊方式連接,焊接工程量創造了大跨度鋼桁梁橋的新紀錄。
大橋跨越甬江,因其特殊的鋼結構橋型,以及配套建設了景觀照明、景觀綠化等工程,使大橋具備較好的景觀性。
大橋通車後,機動車可以直接從主橋通行,南側與江南路直接相連,北側可與寧鎮路和中官西路相連;非機動車過江可以走大橋兩側橋頭堡通行,鎮海、江北往高新區方向的非機動車過江可以走三官堂大橋(風華路北往南)上行匝道至高新區丹桂路主線非機動車道,高新區往鎮海、江北方向的非機動車可以走高新區丹桂路主線非機動車道至三官堂大橋(規劃濱江路南往北)下行匝道;行人可以通過大橋兩側四個橋頭堡上橋過江。
目前,項目仍有部分景觀綠化工程在加快推進,計劃年底前建成收官,屆時大橋及周邊地景觀形象將更加美觀。
新聞多一點
(390路優化調整走向示意圖 實線為原走向,虛線為調整走向)
市交通局將和三官堂大橋通車同步調整途經公交線路,及時覆蓋線網空白,提升市民跨江出行效率,共計劃調整4條公交線路。
一是390路。線路從鎮海老城區始發往市區方向,至風華路明海南路口雙向改走明海南路、三官堂大橋、院士路、揚帆路、河清北路、寧穿路、蘭亭路後進入汽車東站。撤銷部分風華路、東昌路、常洪隧道、世紀大道、江南路、中興路、中興南路、麥德龍路走向,增設李惠利東部醫院西、中石化寧波工程公司、揚帆廣場西等11個停靠站點。
二是37路。線路從貴泗始發後,至望海南路莊市大道口雙向改走莊市大道、興莊路、清泉路、明海南路、三官堂大橋、院士路、江南路、江南路楊木碶路口恢復原線運營。撤銷部分望海南路、東昌路、常洪隧道、世紀大道、部分江南路走向,增設龍賽中學、公交莊市站等10個停靠站點。
(37路優化調整走向示意圖 實線為原走向,虛線為調整走向)
三是342路。鎮海澥浦始發後,至興莊路中官西路口雙向改走中官西路、明海南路、三官堂大橋、院士路、江南路、江南路世紀大道口後恢復原線運營。撤銷中官西路、東昌路、常洪隧道、世紀大道等路段走向,增設李惠利東部醫院西、頤樂園等4個停靠站點。
(342路優化調整走向示意圖 實線為原走向,虛線為調整走向)
四是391路。甬江村始發至風華路明海南路口後,雙向改走明海南路、三官堂大橋、院士路、院士路江南路口後恢復原線運營。撤銷部分風華路、常洪隧道、世紀大道、部分江南路走向,增設李惠利東部醫院西停靠站。
(391路優化調整走向示意圖 實線為原走向,虛線為調整走向)
四條線路優化調整後,將進一步緩解常洪隧道交通壓力,同時對高新區甬江兩岸片區構建成最為快捷的出行通道,與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3號線均形成換乘銜接關係,線網布局更為合理、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甬派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原標題:《去鎮海便捷了!三官堂大橋開通,調整4條公交線路》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