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荷塘,釣獲「冷血動物」黑魚,反覆挑逗惹得黑魚憤怒上鉤,今天釣村莊塘口,選擇在村子邊一殘荷塘。這是村邊一低洼水池,本來這裡長滿浮萍,後來村民在這裡養藕,每當荷葉滿塘藕花香時,貌似環境整的不錯,打黑卻難以入手。只有等待葉黃莖萎時,勉強可以玩一玩。今天來此,就是趁著荷葉尚沒有長起時間段來玩玩。
荷葉塘不算大、水位不深,破敗的荷莖橫七豎八倒伏水中,一些初長的浮萍,零零散散飄浮在荷莖中間,水底可見青苔,偶有追逐嬉戲的鯽魚將稀薄的浮萍撥開,給死沉沉的荷塘增添一絲生氣。早春的黑魚除了喜愛曬陽外,就是有目的地潛伏在餌魚周圍伺機而動,今天重點搜索的標點,恰恰就是鯽魚扎堆的地方。組裝好雷強竿,面對一窪池水,期許今年首釣有個開竿紅。
隨著第一竿拋投,發射出去的雷蛙,重複著往日的步驟,在凋零荷莖邊、在稀疏的浮萍上,留下雷蛙一道道行走的痕跡,N竿過後、除了受驚嚇的鯽魚擊打一點浪花外,再無任何聲響,似乎這裡的黑魚還處在隆冬季節、沒有醒來。迎面的陽光散發著暖融融的光,貌似將時光帶入初夏,身著外套的春裝已不合時宜,加上久戰無果的局面,使得人燥熱起來,脫了點衣服,人感覺輕鬆一些,既然在這裡遭遇「滑鐵盧」,只能寄希望下一個雷場,菱角塘。
菱角塘,實為光水塘,曾經的菱角菜早就化完了。塘子不大、水淺淺的,可見水底布滿青苔,小池塘拐角有一點浮萍與水花生摻雜在一起,雖然對面日光有些花眼,因為地形有限(怕走動驚動黑魚),只能迎著光線,將蛙打到對岸,再將雷蛙帶入水中。就這樣簡簡單單入水帶來的響聲,一旁水草居然晃了一下。這晃動、很明顯是黑魚,心不由得一緊,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撲通撲通心跳聲,幾乎快要讓人窒息。
噗嗤!微弱的吃口聲傳來,蛙、隨之不見了!沒有經過大腦反應,低垂的雷竿本能有力地揚起,強大挑力作用下,直接將黑魚從水草裡拔出飛起。急切之下顧不得那麼多,一邊狂猛收線,一邊大踏步倒退,哪怕是差點摔跟頭,也在所不惜!
黑魚特性和蛇差不多,屬於冷血動物。蟄伏一冬的黑魚,會隨著溫度升高,從泥巴裡出來。黑魚首先做的不是獵取食物,而是找到適合地點取暖,來提高自身溫度,使得僵硬的身子儘快靈活起來,便於投入到獵捕食物、補充能量的需求。
早春雷場的選擇,我們知道水淺升溫快的道理,而有針對性來選擇雷場,可去往年不易雷強的淺塘口。比如;荷葉塘、菱角菜塘、水花生濃密的草塘等等,這些不起眼的淺水『荒地』,水溫往往上升的較快,黑魚的活性要高一些。早春黑魚標點選擇,黑魚為了提高身體溫度,會潛伏在近岸曬太陽。對於魚類來說,水面又是近岸是危險的地帶,黑魚也不例外,為了最大程度取暖,黑魚會選擇頭頂、身旁有遮蔽的物體,比如水草、石塊等。只要黑魚感覺安全,就會靜靜地享受日光浴。吃透早春黑魚藏身點,獵黑的標點我們心中就有數了。
早春逗黑手法,早春黑魚索餌欲望並不強,一般不會長距離發動攻擊,但領地意識非常強。如果有水族、青蛙、小蛇經過黑魚「領地」,輕則拍尾驅趕、重則張口就來。所以我們早春逗引黑魚需要觀察和耐心,反覆逗引挑釁,惹得黑魚憤怒就有機會。另外在回蛙過程中,一定要做到慢,慢中有停頓,給黑魚留下「遐想空間」,便於其三思後攻擊。
早春天氣選擇,無風或者東南風的晴天,溫度穩中有升,這樣天氣、哪怕最高溫度只有十幾度,也是打黑好時光。
《釣魚的人家》專注分享釣魚樂趣及經驗,閱讀後,點讚,關注,以資鼓勵!在此,祝各位粉絲天天釣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