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上周六在四川宜賓有市民在金沙江裡發現了一條長達1米,重達15公斤的野生娃娃魚,學名叫大鯢。其在岸邊遊動,一直沒有離開。
在報警之後,在3個小時的打撈之後,最終將其順利撈上岸,有專家指出,這條娃娃魚是因為難產而導致此類問題。並指出這是近10年來發現的最大娃娃魚,後續交給專業的人員照顧,直到恢復自然狀態再放生。
野生大鯢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兩棲動物,數量比較少,主要生活在長江黃河及珠江等流域,因叫聲像嬰兒的哭聲,故此得名娃娃魚。
其被發現也是有一點偶然性的,是該市民在江邊玩耍的時候發現的,因受傷才沒有遊走,其抓獲的難度也比較低。但是該市民還是比較守法的,對於這種野生的重點保護魚類,第一時間進行報警,交給專業的人員處理,也算是為大自然獻出一份愛心。
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在水邊的時間是比較多的,不說能第一時間發現稀有罕見魚類吧,也是能釣獲這些魚的。隨著自然環境的恢復,這類國家保護魚種被釣到的機率就增加。
所以在此提醒各位,如果釣到不認識的魚,或者是保護魚類,千萬要及時放生,能不拍照就不要拍照,避免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好好釣釣正常的魚類不香嗎?往往就是好奇心害死貓,保護稀有魚類,我們釣魚人要獻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