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曆翻回到2014年7月,詹姆斯通過體育畫報發布親筆信,正式宣布「我要回家了」。在熱火「上了四年大學」之後,他決定把天賦帶回克利夫蘭。
熱火總裁帕特-萊利回應:「勒布朗做了職業生涯最錯誤的決定。」他否認球隊將由此啟動重建——「我們還有韋德和波什,我們依然是奪冠熱門。」
但事情的發展並不如萊利所願,當詹姆斯一年又一年延續總決賽出場紀錄,他的熱火卻每況愈下:
「三巨頭」散夥後的第一個賽季(14-15),熱火連季後賽門票都沒拿到,從峰巔跌到谷底。
第二個「無詹賽季」(15-16),熱火戰績稍有起色,一路闖入東部半決賽,最終搶七惜敗給猛龍。賽季結束後,韋德的去留成了一大公案。熱火希望韋德繼續為球隊做出犧牲,但職業生涯從未拿過隊內第一高薪的「閃電俠」忍無可忍,轉而接受了公牛開出的2年4700萬報價。直到最後一刻,熱火的最高報價也只有2年4000萬。(參考閱讀:《韋德,邁阿密不是你的家》)
第三季(16-17),熱火把頂薪給了上賽季場均14.2分、11.8籃板、3.7封蓋的「白邊」 。「三巨頭」中碩果僅存的波什突然查出罹患凝血栓症,他還有三年7500萬的合同在身。跟熱火多次溝通無果,波什只能無奈退役,剩餘工資轉由保險公司支付。再好的球隊也經不起反覆折騰,何況是缺兵少將的熱火,這一年,他們再次無緣季後賽。
第四季(17-18),球隊的核心輪轉變成白邊、德拉季奇、約什-裡查德森、詹姆斯-詹森、迪昂-維特斯、賈斯汀-溫斯洛,徹底淪為一支平民球隊。年輕人們奮力打進季後賽,卻在首輪慘遭76人4-1蹂躪。唯一的好消息,是賽季中期從騎士交易回了「隊魂」韋德。
第五季(18-19)成了韋德的「退役巡演」,他在賽後跟哪位球員交換球衣併合照留念,比熱火的比賽本身更有看頭。這一季,熱火又一次無緣季後賽。
五個賽季過去,熱火距離萊利所說的「奪冠熱門」越來越遠,離他們而去的詹姆斯已經率先捧起總冠軍獎盃。
細看這五年,熱火真可謂昏招迭出,天怒人怨。尤其是韋德和波什的遭遇讓所有超巨心寒,以至於多年來從沒有哪位巨星想要轉投熱火。不光招攬不到杜蘭特,他們甚至連海沃德都吸引不來。
但熱火總歸還是做對了什麼,否則,何以在第六個賽季(19-20),他們終於能重新回到總決賽舞臺,跟那個放棄自己的男人一決高下?
我覺得,熱火主要做對了下面四點:
第一,對以往錯誤的主動修正。
熱火在最近十年的興衰,成也「三巨頭」,敗也「三巨頭」。其中,萊利對待「三巨頭」的態度是關鍵。
對詹姆斯,萊利前恭後倨。求愛時,百依百順。分手後,勢同水火。
對韋德,萊利「一家人明算帳」。最終兩人關係變成了:談錢傷感情,談感情傷錢。
對波什,萊利公事公辦。在球員的生命風險和職業生涯之間,萊利和波什各持己見。
對待「三巨頭」尚且如此,對待其他球星可想而知。從大牌球員謝絕加盟可以看出,熱火「球隊利益至上」的行事原則,在如今這樣一個「球員聯盟」裡已經不太行得通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關鍵是要知過能改。這些年來,萊利的治軍態度也在發生變化。
他設法籤回韋德,讓明顯狀態不再的老韋德有了一個體面的退役賽季。他退役了波什的1號球衣,與這位昔日愛將一笑泯恩仇。他還主動聯繫了合作期間相互反目的「大鯊魚」奧尼爾,給奧胖也辦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球衣退役儀式。(參考閱讀:《奧胖球衣退役,一場精心策劃的合家歡》)
甚至在談到讓他耿耿於懷的詹姆斯(「他的離開,讓勇士偷走了我們的王朝!」),他也逐漸學會了釋懷,學會了放手。最近,他承認詹姆斯的「回家」是個正確決定:「他有幫助克利夫蘭奪冠的義務。」
看看一直追隨在他身邊的阿朗佐-莫寧,如今已是熱火分管球員發展的副總裁。再看看一直堅守在熱火的老將哈斯勒姆,在這裡收穫了他在其他任何球隊都不可能收穫到的威望和地位。
人們開始相信,萊利不苟言笑的冷酷外表下,也有一顆溫情的心。計算之外,也有人情。
球星們心中的那塊堅冰,逐漸被打破了。
第二,對奪冠拼圖的不懈尋找。
顯而易見,熱火本賽季強勢崛起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的球隊老大吉米-巴特勒。而巴特勒的加盟,恰好直接受益於萊利與韋德的重歸於好。
短暫效力公牛期間,韋德在全隊上下只對一個人青眼有加,那就是素以打球拼命著稱的巴特勒。重返熱火之後,韋德極力向萊利推薦巴特勒:「這傢伙太像我們了!」與此同時,當巴特勒恢復自由球員身份,韋德也是第一時間向他兜售熱火的種種好處。在韋德牽線搭橋之下,熱火和巴特勒才一拍即合。
當時,巴特勒已經被貼上「更衣室毒瘤」的標籤,與森林狼、76人等隊都鬧得不歡而散,而熱火也有了「巨星地獄」的名聲。如果不是有了韋德的撮合,這番姻緣未必能修成正果。而萊利如果沒有及時籤回韋德,韋德也不可能發揮這一關鍵作用,命運就是這麼環環相扣。
只有一個巴特勒當然還遠遠不夠,事實上,熱火這些年從未停止對天賦的追求。
選秀大會上,他們慧眼識珠,先後以14、13順位選中阿德巴約和希羅。
球探雷達上,他們廣泛淘寶,先後發掘出無人問津的鄧肯-羅賓遜和有暴力罵名的肯德裡克-納恩。
交易市場上,他們巧施妙手,這些年先後換來了德拉季奇、奧利尼克、克勞德和伊戈達拉——東決G6,伊戈達拉讓全世界見識到前FMVP的價值。
為熱火尋找奪冠拼圖,是萊利最孜孜不倦的一項事業。六年後,他的持續勞作終於開花結果。
第三,對球隊文化的長久堅持。
前面提及萊利的態度改變,我有意用了一個詞,萊利主動對過去犯下的錯誤進行了「修正」,而不是「改正」。
因為萊利從來都沒有徹底否定過他所堅持的「球隊至上」,他始終堅信,一支紀律嚴明、各司其職的球隊,比眾星拱月卻又各懷心思的明星軍團更有機會奪冠。
很多人不記得了,由勇士發揚光大、被猛龍再次證明、本賽季幾乎全聯盟普及的「小球戰術」,最早就是被萊利提出來的。他早就預測過,未來現代籃球的趨勢,應該是由5個2米06左右的球員共同上場。(參考閱讀:《猛龍的奪冠,恰恰證明「勇士模式」的成功》)
他依然堅持著全聯盟最嚴苛的體能訓練,要求每名球員每周至少檢測一次體脂率,不達標者必須被嚴肅處罰。
他對有害球隊文化的行為「零容忍」,鐵腕清理球隊的害群之馬,把曾經給予厚望的維特斯等人掃地出門。
他為這支球隊創造了最容易理解,也是最簡單可執行的球隊文化,那就是:傾其所有,只為勝利。多年來,效力於這支球隊的球員們都清楚,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奪冠。
第四,對再次奪冠的無限渴望。
萊利今年75歲,早已到了該頤養天年的年紀,但之所以依然堅守在球隊總裁的崗位上,原因不言自明:奪冠。
他親口說,只有再奪一個總冠軍,他才會金盆洗手,退出江湖。
每次為球隊招攬到一個全明星級別球員,他都會把自己贏下來的總冠軍鑽戒擺到桌子上任君挑選:「隨便挑一個,等你贏到自己的那一枚,再把這枚還給我。」
萊利的好勝心有多強,也許只有他的對手才真正理解。喬丹在籃球名人堂演講中突然Q到萊利:「帕特,我曾以為我是全天下最好勝的一個人,直到我遇見了你。」
帶領三巨頭四進總決賽、兩奪總冠軍的斯波爾斯特拉,同樣需要一個「無詹總冠軍」來重新證明自己。遇到三巨頭之前,他不過是一個錄像分析師出身的年輕教練。哪怕後來兩奪總冠軍,人們也普遍認為那不過是「三巨頭」所應得的。兩枚戒指的含金量,跟騎士盧指導的那一枚並沒有太多差別。但在斯波自己看來,他跟盧指導顯然應該是兩種級別,他需要用再次奪冠向世界證明這一點。
哈斯勒姆、伊戈達拉,職業生涯已近尾聲,傳奇故事需要一個華彩終章。
巴特勒、德拉季奇、克勞德,巔峰期所剩無幾,此時不奪冠,更待何時。
阿德巴約、希羅、鄧肯羅賓遜、納恩、小瓊斯,初生牛犢不怕虎,英雄何必問出處!
這群正確的人,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相互遇見了彼此。這支球隊的化學反應,遠遠超出所有人的預期。巴特勒可以穿著希羅的高中球衣到處溜達,德拉季奇可以把巴特勒的「大臉咖啡梗」玩出天際,希羅、鄧羅、伊戈達拉,約好了每場比賽總要有一個人爆發小宇宙……
本賽季最大的黑馬童話,就是這樣煉成。
只剩最後4場勝利了,賽場的另一端,偏偏還站著當初那個放棄他們的人——還有比這更好的故事嗎?
541>
最後教你怎麼做一套湖人主題的
Apple Watch錶盤
歡迎收聽,第一時間看最新內容
微信視頻號:阿魚
企鵝號/B站:阿魚說球
微信公眾號:魚樂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