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總決賽,騎士vs馬刺。
年僅22歲半的詹姆斯談到未來:「十年後,我希望自己成為像特雷西(麥蒂)、科比、阿倫(艾弗森)這樣的球員。」
那是他的第四個賽季,他已經遠遠跑在很多人的前面。
菜鳥賽季,他的場均出場時間就達到驚人的39.5分鐘,全賽季打出「20+5+5」,但依然未能入選全明星。當選年度最佳新秀還引起一些爭議,因為他沒能帶隊打進季後賽。
人們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這支球隊上一個賽季只打出17勝65負,本賽季的勝場數已經翻了一倍(35勝47負)。
第二季,最挑剔的球迷和媒體也不得不正視他的存在了——他的場均數據已經攀升到「27+7+7」。這一季,騎士打出並列東部第八的42勝40負,近7個賽季第一次勝率過半,只可惜由於相互間交鋒戰績劣勢,又一次無緣季後賽。人們安慰他,至少你在個人榮譽上全面豐收:全明星、兩次月最佳球員、年度最佳陣容第二隊。
第三季,他的場均得分飆升到31.4分,在休斯頓全明星賽上擊敗東道主麥蒂,生涯第一次當選全明星MVP,在年度MVP評選中高居第二,年度陣容中的排位從第二隊來到第一隊,球隊也13年來第一次拿到50勝,以東部第四身份昂首挺進季後賽。不僅如此,騎士還在首輪4-2淘汰奇才,並在第二輪將東部第一活塞拖進了搶七。全美最受歡迎的《體育畫報》的封面上,打出「未來已至(The Future is Now!)」的字樣。
但稚嫩的騎士畢竟沒能在搶七中擊敗老辣的活塞。下一季,也就是詹姆斯的第四季,06-07賽季,才是「奇蹟誕生之地」。
賽季開打前,他的聲望曾一度跌到谷底——那年夏天的日本男籃世錦賽上,他不善投籃、技術粗糙的缺陷暴露無遺,美國男籃最終沒能打進決賽,他成了被萬夫所指的替罪羊。媒體送給他一個新綽號——LeBronze(勒銅牌)。
跟他同級的德維恩-韋德,那個夏天已經帶領熱火成功奪冠,並且當選總決賽MVP。人們開始懷疑,所謂的「天選之子」,是否只是一個美麗的肥皂泡。
隨後的這一季,他的各項場均數據都出現小幅度下滑,PER效率值僅僅只高過新秀賽季,又從年度最佳陣容第一隊落回到第二隊。騎士再次取得50勝32負,跟上賽季一樣東部第四,相當於原地踏步。種種跡象,似乎都在印證人們的擔心。
事前,沒有人會想到,年僅22歲的詹姆斯將會震驚全世界。
首輪,騎士4-0橫掃失去阿里納斯的奇才。次輪,4-2力克擁有基德、卡特、傑弗森「三駕馬車」的籃網。
然後,騎士15年來的第一個東部決賽,又是老冤家底特律活塞了。
前兩戰,活塞輕鬆取勝,似乎同樣的劇情又會再度發生。特別是第一戰,他在最後關頭選擇把球傳給三分線外的馬紹爾,結果後者投籃偏出,騎士惜敗。人們搖頭嘆息:「他畢竟不是喬丹,他沒有殺手本能。」
但回到主場的騎士連贏兩場,總比分扮成2-2。接下來,要去底特律奧本山宮打天王山。
比賽打到最後一節,所有人都看出來了,騎士全隊只有他能得分。勝敗關鍵,只看活塞能否防住詹姆斯得分。每一次持球,活塞都會安排三個人擋在他面前。
結果眾所周知:比賽拖入雙加時,總共耗時58分鐘,詹姆斯打了50分鐘。騎士全隊最後的25分,全部來自他一個人,包括雙加時的連得18分——最不像喬丹的「喬丹接班人」,終於用最喬丹的方式統治了比賽。
全場比賽,詹姆斯48分、9籃板、7助攻。一場球,徹底摧垮前總冠軍活塞的所有心氣,接下來的第六戰變成例行公事。詹姆斯又變回之前那個「傳球第一」的他自己,全場只出手11次,用14個籃板、8次助攻結束戰鬥。4-2,騎士隊史第一次拿到東部冠軍。
更重要的是,22歲的詹姆斯,在前輩巨星們剛剛大學畢業的年紀,就打進了總決賽。而且,他只用兩個賽季就翻越活塞這座大山。強如喬丹,也至少需要三個賽季。
《體育畫報》的封面標題,換成了「勒布朗駕臨!新時代開啟!」。
但幼詹的總決賽初體驗,苦澀程度超乎想像。總決賽首戰,他16投4中只得到14分。四場比賽,投籃命中率只有35.6%,三分球命中率僅為20%。0-4,橫掃出局,毫無懸念——畢竟,對面是雖然未曾衛冕,但事實上已創建王朝的馬刺隊。
賽後,鄧肯把他拉到懷裡,在他耳邊說出了那句著名的「未來是你的」。他聽完哈哈一笑,兩人就此別過。
那一年,他才22歲,青春正好,來日方長。奪冠?還有的是時間。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他放出豪言:「未來的每一年,我都要回到這個舞臺上。」
多年之後,泰森-錢德勒跟庫茲馬說:「我在聯盟裡待了18年,只進過一次總決賽。」但那個時候,還沒人明白這個道理。
詹姆斯自己也想不到,為了再次回到總決賽舞臺,他需要足足用掉4個賽季,並且穿上另一件球衣。
而且,在總決賽中等待著他的,是又一次痛徹心扉的失利。
2011年總決賽,他場均只得到17.8分,不擅中遠投的技術弱點再次被放大。2-1領先局面下連輸三場,與總冠軍失之交臂。
那年夏天,他捧起傑裡-韋斯特的自傳《一路向西:我又絢爛又慘痛的人生》,翻來覆去讀了好幾遍。韋斯特是NBA有史以來最著名的「悲劇英雄」,他9次率隊殺入總決賽,但總共只奪得1次總冠軍。或許,只有在這位名宿身上,詹姆斯才能找到一些情感的慰藉。
那時的他也不會想到,未來他會兌現自己的承諾:「每一年,我都要回到這個舞臺上。」——這句承諾,他一口氣連續兌現了8年。
在奪冠這件事上,他不是命運女神的寵兒,但他的運氣終歸還是要好過韋斯特:9次總決賽經歷,先後三次捧起總冠軍獎盃。尤其是2016年1-3逆轉奪冠,幫助克利夫蘭奪得52年來四大體育聯盟首個冠軍。作為球員,他已經了無遺憾,他已經遠遠超出了世人對他的期待,也遠遠超出了自己的想像極限。
他曾經把麥蒂、艾弗森當作自己的追趕目標,如今他的目標清單上只剩下一個名字,而他還想得到更多。
前兩次總決賽,他都因「不擅投籃」而廣受詬病。十多年後的今天,他的投籃能力依然難稱頂級,有時準得猶如大殺器,有時又不靠譜得就像字母哥。但在最需要用投籃終結對手的時刻,他滿足了所有人的期望。
西決G6第四節最後4分鐘,整輪系列賽都被封印的投籃技能包終於打開:
運球一次,後撤步跳投長兩分,命中。
持球面框突破,後轉身滯空中距離,命中。
原地猶豫步,虛晃一槍後幹拔跳投,命中。
三分線外,原地起手定點投三分,命中。
BANG!BANG!BANG!BANG!
連續4次中遠距離投射,一波流殺死掘金。職業生涯第10張總決賽門票,被他用並不擅長的中遠投收入囊中。
那一刻,不是曼巴,勝似曼巴。
命運這東西,就是這麼不可捉摸,無法預測。但只要你堅持到底,只要你的心夠決,即便是弱點,也一樣能變成強點。天助自助者,有志者,事竟成。
永遠不要低估一顆想要重新定義偉大的心。
如果這世上真有時光機,35歲的老詹穿越回07年的總決賽,他會對第一次打總決賽的自己說些什麼呢?
也許會是這樣:
「讓黑子們黑去吧,做你自己就好。至於那些投籃,該投進的時候,一定能進。」
(歡迎關注「阿魚說球」,第一時間看超硬核的籃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