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現在咱們請人工智慧機器人阿爾法播報一下大理今天的天氣情況,好嗎?」「下面,請大家搭建一個停車場起落杆!」
6月2日上午10時許,位於大理下關八小三樓的人工智慧編程教室內,一堂別開生面的課程正在進行。教室裡機器人套盒、平板電腦、人工智慧機器人阿爾法等教具充滿了信息化教育的氣息。在老師的指導下,該校四年級60班的同學分成小組,用套盒裡的零件組裝起一套套機械模型,並進行智能化操縱。
課堂上,同學們積極動手,師生間頻頻互動,氣氛十分活躍。「這門課程太棒了!幾堂課下來,大家的動手能力、溝通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四年級60班的學生趙志仙滿臉興奮地告訴記者。「這是我們新開的機器人編程課程,它現在可受學生歡迎了!」下關八小校長高芬介紹說,根據相關部門的要求,下關八小作為大理市的試點學校之一,於今年4月底,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裝備機器人編程標準教室,並於今年5月初開設機器人編程課程。
目前,該校六年級每個班級每周有一節免費技術分享課,一至五年級每個班級已上過兩節體驗課,這門課程在校內備受學生歡迎。
記者了解到,根據教育部要求,2019年,我省全面啟動人工智慧編程教育課程,同年年底,我州結合實際,將「州實驗小學和各縣市1至3所小學」作為裝備機器人編程標準教室的試點學校。
目前,大理州實驗小學和下關八小的標準教室建設已完成,其它試點學校的項目建設正在順利推進中。試點工作旨在推動全州達到開齊開全開好義務教育階段機器人編程課程,提升學校教育信息化,培養教師和學生的科學素養、人工智慧素養、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圖文:黑毅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