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刷屏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你怎麼看?|作文|浙江高考|伊塔洛...

2020-12-22 騰訊網

這三個詞,大家認識嗎?

正確讀音是……

「嚆矢」 (hāo shǐ,指事物的開端)

「振翮」(zhèn hé,形容人志向遠大)

「孜孜矻矻」(zī zī kū kū,指勤勉不懈的樣子)

這些生僻的詞彙正是出自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

不僅如此,文章中尼採、海德格爾、麥金太爾、切斯瓦夫·米沃什、卡爾維諾等名人名言更是讓人應接不暇。

有人稱該作文邏輯嚴謹,說理到位,展現了考生的知識積累;

但也有人認為,文章堆砌辭藻、晦澀難懂。

不管怎麼說,

反正小編在讀這篇文章時,確實很費腦子。

圖源:新華網微博

我們先來看看浙江卷2020高考作文題目,是這樣的

圖源:人民日報微博

而這篇題目為《生活在樹上》的作文最終獲得了滿分,

還沒讀過的,可以先來讀一讀。

圖源:教學月刊

文章開頭第一句就引用了海德格爾一句名言:

「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

這讓許多圍觀網友感嘆「不明覺厲」。

小編在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

馬丁·海德格爾是德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

在現象學、詮釋學、存在主義哲學等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其代表作《存在與時間》可以說是舉世聞名的晦澀難懂。

此外,這篇滿分作文《樹上的生活》,除標題外,開頭第一段中還有這樣一句: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

後文也以「生活在樹上的科希莫……」等為例,

著重引用了義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所寫的《樹上的男爵》這本小說。

《樹上的男爵》則是卡爾維諾於1957年撰寫的長篇小說,

是卡爾維諾「我們的祖先」三部曲之一,

前兩部為《不存在的騎士》及《分成兩半的子爵》。

豆瓣截圖

《樹上的男爵》這本書的確探討了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關係。

因此,《樹上的生活》這篇滿分作文引用這部小說為論點,

可以說切合作文題目要求。

企鵝出版集團官網截圖

據中國日報報導,8月2日,浙江教育類報刊《教學月刊》雜誌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

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

經商議後,最終作文審查組將其判為滿分。

在「教學月刊」所發微信文章中,

還配有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對該滿分作文的點評,

稱該作文「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並表示「把此文打滿分,是給予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數。」

不過,點評同時也指出,

其中的晦澀也不希望同學們模仿。」

來源:教學月刊

對於這篇登上熱搜的滿分作文,

網友們也持不同的觀點。

小編收集了一些網友的評論,僅作為各位看官參考:

以上網友的評論,看官,你怎麼看?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楊慶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閱卷老師經過覆審和複評以後給了滿分,「這種舉動值得肯定,這並不是說鼓勵大家都去寫這樣的作文,

而是鼓勵大家按照自己的興趣,

按照自己的個性,寫出有個性化的,

不是千篇一律的這種作文。」

而之前發布這篇文章的《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已將此文刪除。

《教學月刊》的工作人員表示,「刪除前述微信文章,是因為浙江省高考招生工作仍在進行中,現在發布可能不是很合適。

然而,對該作文的爭議,並未隨著文章的刪除而消失。

對於這篇滿分作文,

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哦!

相關焦點

  • 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
    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  「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什麼人可以決定高考作文該不該拿滿分?」輿論爭議逐漸從文章本身,轉向了高考作文評卷人。
  • 現代孔乙己: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閱卷者陳建新
    且擔任浙江高考閱卷組長20年,他四處講學面授高考作文玄機。講座當然是滿堂喝彩,一時風頭無二得意之至。真是舊時代把人變成鬼,新時代翻身做人上人。這現代孔乙己當然就是那個陳建新。這陳建新在學術上也造詣頗豐,多本論述著作出版,且因為高考閱卷組組長身份得以四處講學。可謂金錢名聲兩不誤。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到底是曲高和寡,還是故弄玄虛?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火了高考已經落下了帷幕,然而對於高考的討論還未停止。這不,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又引發了廣泛的熱議,其實還不止熱議,甚至還成了爭論。先來看一下經過。浙江高考的作文題目是這樣的:滿分作文是這樣的:看不懂吧?看不懂就對了,這篇作文就是因為晦澀難懂,才引起了一些爭議。網上甚至有人專門搞了個白話翻譯版,感興趣的可以專門去看翻譯版(捂臉)。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甲骨文作文?茴字的四種寫法?易懂的平安經?
    浙江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人們的關注並引發廣泛的討論。事件源於一個雜誌社在官微上刊登了一篇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題目是《生活在樹上》,在文章的最後附有閱卷組組長陳建新的點評,認為這篇文章是一篇佳作,「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篇佶屈聱牙的平安經!
    昨日,浙江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刷遍全網,其中作文內容使用大量生僻的詞語,讓人閱讀起來十分的晦澀難懂。第一個老師打了39分,第二和第三個老師則是評了55分,最後有審查組判了滿分。一時間,網上塵囂甚起,許多網友都批評說這是故弄玄虛、堆砌辭藻,看似富於哲理,實則故作高深。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刪「大反轉」,是現代孔乙己,還是又一個少年韓寒?
    被刪除的內容,是馬伯庸解析並評論了一篇作文。 這也是最近被全網議論最多的作文——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 大家先看下滿分作文感受下:
  • 讀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比做英語閱讀還難
    浙江卷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直呼:猶如電腦撰寫,堆砌名人名言
    1今年一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了全國人民的爭議,這幾乎是史無前例。這篇作文題為《生活在樹上》,閱卷過程中第一位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了55分,最後又交由閱卷組組長「陳建新」來力排眾議,將其評定為滿分作文,但評完後又表示「不建議學生模仿」。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官方回應:停止其高考評卷工作
    還有人發現陳建新曾參與主編兩本高考作文教輔書,分別為浙江教育出版社在2016年出版的《論述類文章精選精評》與2019年出版的《高考作文實戰實訓》,並曾多次為浙江省教師、學生開辦高考作文講座。 有網友表示,陳建新「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授課」的行為類似於「既當裁判又當教練」,恐有不妥。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有老師給39分,最終審判滿分,你讀懂了嗎?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出爐,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2020浙江省高考作文要求: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實名舉報:既是教練又是裁判
    今年高考,最具有爭議的滿分浙江考生作文《生活在樹上》,我想大家都看過相關的文章,我這裡就不再詳說。 絕大多數學者和老師,反對這篇文章得滿分,就是怕這種文章成為中學生效仿的對象,長此以往,高考作文必定又成了新時代的八股文! 比如北大教授張頤武認為,這篇作文「和高考作文的要求背道而馳」。
  • 專家質疑「浙江高考作文之父」連續擔任閱卷組長20年,出書開講座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連日來,這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連同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陳建新的點評引發巨大爭議。而關於陳建新身為作文閱卷大組組長,但同時編著高考作文實訓書籍、到各中學開展高考作文講座的消息,仍讓其身處輿論漩渦中。
  • 滿分高考作文引起的爭執:要感情真摯還是華麗辭藻?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出爐,閱卷專家稱不建議模仿】2020年高考第一篇滿分作文出爐,這篇滿作文是位浙江考生所寫,題目為《生活在樹上》。但是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
  • 2020浙江高考作文題出爐!你會怎麼寫?
    劉偉攝2020年高考作文題每年的高考作文題都備受關注!剛剛,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揭曉!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你還記得當年的高考作文題嗎?
  • 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曝光,網友又吵翻了!有人誇讚太牛,更多人直呼看不懂
    每年高考過後,滿分作文都會被拿來「膜拜」。然而,浙江一篇高考滿分作文,這兩天引發熱議。話不多說,先來欣賞↓你讀懂了嗎?讀完後,你的表情是怎樣呢?據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介紹,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彰顯了高考作文閱卷的嚴謹與科學。中國知網顯示,浙江教學月刊社是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面向中小學師生,直接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教育類報刊社。
  • 四川語文特級教師評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這種學生不是語文老師教出來的
    「……近日,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因為三句不離哲學、社會學、文學用典,「英式中文」式寫作,不僅在網上引發熱議,引起網友考據熱,還引發了語文界關於語文教學的深刻思考。如果你是高三語文老師,你會鼓勵學生在高考考場上亦如該生一樣,做如此突破麼?封面新聞記者採訪了數位四川語文名師。
  • 高考滿分作文生成器來了!批量完成"生活在XX上"
    當然,或許你也會說,這是不是都得需要相關方向的高深造詣才行呀?不不不。你只需要這個「滿分作文生成器」。「模板套用」比「生成」更準確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個所謂滿分作文生成,並不涉及使用AI算法模型去真正「生成」一篇文章。而是簡單的將原來那篇浙江滿分作文中關鍵位置的詞語扣掉,直接形成一個模板,再根據新的關鍵詞,一一對應位置填進去。
  • 高考滿分作文標準引爭議,應該是辭藻華麗還是樸實無華?
    隨著2020年高考閱卷工作的結束,一家出版社向浙江省2020的考場作文的滿分作文、高分作文、文章中存在的典型問題進行編輯。其中,一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39分,但後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作文,在網絡上引起了強烈的爭議。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普通人被學霸無情嘲弄了
    近日,浙江省公布了一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看完這篇文章,我不禁在苦苦思索,我是不是個假老師?在第一段中,出現了兩個生僻字:「嚆矢」、「震翮」。教書多年養成了一個好習慣,遇到不會的字,一定要去查字典。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晦澀引熱議 作家馬伯庸:辭不配位 網友...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8月3日,浙江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紅遍網絡,文章因艱深晦澀引發熱議。該文展現了考生豐富的閱讀量和廣闊的知識面,但也有人認為文章合為時而著,應簡潔、準確、易懂。對此,作家和網友紛紛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