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標準引爭議,應該是辭藻華麗還是樸實無華?

2020-12-22 百曉生活

隨著2020年高考閱卷工作的結束,一家出版社向浙江省2020的考場作文的滿分作文、高分作文、文章中存在的典型問題進行編輯。其中,一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39分,但後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作文,在網絡上引起了強烈的爭議。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

2020年浙江高考的作文題為一則材料作文,讓學生思考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者是錯位。一篇命名為《生活在樹上》的作文,起初在第一位老師打了39分後,後續有兩名老師都打了55的高分作文,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這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篇神奇文章呢?

作文全文

全文使用了大量的生僻字以及造生詞,例如「嚆矢」、「玉墀」、「薄脊」「孜孜矻矻」、「洵」等等這些即讀不懂也看不懂的文字實屬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當地高考作文組閱卷的組長解釋道:這篇文章的思維深刻,看第一遍時,也不覺得這是一篇高三學生寫出來的考場作文。

作文審查組老師認真細度這篇文章後一直給出了高分,就因此打成了滿分。因為寫出這樣的文章也需閱讀大量的書籍,文字的學術化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夠做到的,更重要的是,專家也並不希望有人去效仿這樣的晦澀文章。

專家點評

專家在最後提出了一個致命的回答,確實,如果當高考生都對這樣的寫作手法趨之若鶩,恐怕以後考場上像這樣的文章也會出現得更多。

生僻字過多,作家稱之:辭不配位

這篇別具深意的文章在網絡上走紅,不僅是網友或者是學術圈、哲學圈也都這篇文章議論紛紛。該名考生在行文中使用的大量生僻字,其實在表達用意上都是用在了對的地方,確實無法讓人挑剔。

但是有沒有必要這麼用呢?馬伯庸對這篇文章的評價是:辭不配位。全文的文風,不免讓人覺得有堆砌炫技之嫌。

一些在讀哲學的學生也表示,哲學系老師平常就要求我們「說人話」 普通人又沒有黑格爾康德這些人的智商,他們是因為思想深邃所以文字才晦澀難讀,一個正常人講話寫文章當然是務必以清晰為主。

故意用生僻字,說功底作為高中生是還可以,但真正的好文章應該通俗有立意,而不是賣弄為先。

但是作為一個考生,他們並沒有進行過什麼高深的哲學思辨思想的教育,18歲的他們,也不過是根據自己的所讀所想來詮釋全文的內容,能用說明確實是用功了,但是用得好不好,也確實值得人們再商榷。

怎麼樣的文章才能配成為滿分作文?

看到這個命題,也有網友想起07年江蘇卷一篇名為《懷想天空》的文章,全文簡單樸素,不事張揚,凸顯了農家孩子但純真與樸素,在最後專家更是建議這樣的文章可以作為教學範例,把握好學生的作文導向。

然而這樣的文章,在如今高考考場又有多少呢?

科舉制度在中國了實行了過千年,自1905年科舉考試被廢除後,引進的西方學校考試制度,但是也無形中存在著歷史的影子。

作為一篇高考作文,更多的是要讓老師覺得眼前一亮。不少學生也為了讓自己的文章看起來更高級一點,不斷用華麗的辭藻來修飾自己的文章的不足,而這樣的文章也正是能夠獲得高分的文章,久而久之,這樣的寫作套路也在學生之間傳開,打滿分也更像是一種對高考制度的無奈吧。

你覺得這篇高考作文如何?你覺得怎麼樣的文章才能稱之為滿分作文?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

相關焦點

  • 滿分高考作文引起的爭執:要感情真摯還是華麗辭藻?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出爐,閱卷專家稱不建議模仿】2020年高考第一篇滿分作文出爐,這篇滿作文是位浙江考生所寫,題目為《生活在樹上》。但是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
  • 《生活在樹上》滿分作文引熱議,閱卷組長被查:辭藻堆砌不應模仿
    導讀:之前網上熱議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浙江方面給出最新回應是:網上流傳的今年我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網民熱議,經調查,是其語文評卷組組長在評卷結束後擅自洩露考生答卷及評卷細節,按照規定,給予處罰。另外一條,還很重要。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到底是曲高和寡,還是故弄玄虛?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火了高考已經落下了帷幕,然而對於高考的討論還未停止。這不,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又引發了廣泛的熱議,其實還不止熱議,甚至還成了爭論。先來看一下經過。浙江高考的作文題目是這樣的:滿分作文是這樣的:看不懂吧?看不懂就對了,這篇作文就是因為晦澀難懂,才引起了一些爭議。網上甚至有人專門搞了個白話翻譯版,感興趣的可以專門去看翻譯版(捂臉)。
  • 高考滿分作文熱議不斷:晦澀難懂與樸實無華,哪一個才是好文章?
    最近,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起熱議,這是一篇大量引用生僻字、生僻典故進行生僻表達的作文,說實話,本人作為一位職業作家,當中都有一些字不認識。這篇作文最開始只有39分,後來經過其他老師評閱了之後,才變成了滿分作文。其閱卷組組長陳建新給出的理由是:文字的老到與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直呼:猶如電腦撰寫,堆砌名人名言
    1今年一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了全國人民的爭議,這幾乎是史無前例。這篇作文題為《生活在樹上》,閱卷過程中第一位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了55分,最後又交由閱卷組組長「陳建新」來力排眾議,將其評定為滿分作文,但評完後又表示「不建議學生模仿」。
  • 浙江滿分作文引爭議,五個高三語文老師,無人打滿分,最低40多
    文 | 每日人物 劉梓祁 劉麗靜編輯 | 鍾十五高考作文向來是每年夏天的討論熱點。而滿分作文更是,既是學生參考的模版、老師教學的風向標,更是大眾津津樂道的談資。近日,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經公開,因其複雜、深沉和抽象的行文風格,引起了激烈的討論。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被刪「大反轉」,是現代孔乙己,還是又一個少年韓寒?
    議論最多的,是它被評定為滿分作文的爭議。 大家先看下滿分作文感受下: 作文審查組,最終判為滿分。 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長組長,浙江大學副教授,陳建新老師表示: 「在我幾十年的高考作文閱卷生涯中,這是一篇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它的文字的老道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晦澀引熱議 作家馬伯庸:辭不配位 網友...
    開篇便為很多讀者設置了閱讀難度,一篇千字小作文充滿了生僻詞語和晦澀語句,網上甚至出現了「翻譯版」。對於這篇閱讀起來很吃力的滿分作文,著名作家馬伯庸在微博上稱:讓人覺得驚訝的是,這些生僻詞、生僻典故和生僻表達都用對了地方,並不是背誦了一堆術語胡亂堆砌上去。
  • 讀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比做英語閱讀還難
    2020年高考第一篇滿分作文終於出爐了,這篇滿分作文是位浙江考生所寫,題目為《生活在樹上》。但是閱卷過程中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經商議後最終被判為滿分。還有閱卷老師直言不建議學生模仿,咋回事?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陳建新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高考滿分作文生成器來了!批量完成"生活在XX上"
    (原標題:高考滿分作文生成器來了!你只需要這個「滿分作文生成器」。滿分作文生成器:都是套路這篇高考滿分作文,走的是哲學流派,那麼如果我是研究語言學的呢?沒關係,生成器一樣搞定。選擇「文學」類別,系統自動生成學科的代表人物、關聯學科、學科流行的派別和思想、專業術語等等。
  • 全網刷屏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你怎麼看?|作文|浙江高考|伊塔洛...
    正確讀音是……「嚆矢」 (hāo shǐ,指事物的開端)「振翮」(zhèn hé,形容人志向遠大)「孜孜矻矻」(zī zī kū kū,指勤勉不懈的樣子)這些生僻的詞彙正是出自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
  • 2018全國滿分作文《酒》,全篇沒一個酒字,卻把酒表現得淋漓盡致
    > 這是2018年高考的一篇滿分作文,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甚至成為高考作文模板,作文題目《酒》,但是全篇沒有一個酒字,卻把酒表現得淋漓盡致、出神入化。開頭他用「液體之火」形容酒,中間結合了一些因酒出名的歷史人物,然後把酒擬人化,用第二人稱「你」來代替酒,一系列華麗的辭藻描繪出酒的「好與壞」,精神與用途。
  • 從高考滿分被爭議談:「唯讀聖經」的觀念
    ——大漠一高考作文被熱議,本無新鮮可言,年復一年,習以為常。但今年的熱議卻很抓我的眼球,因為所涉議論讓我進入了另一種思考,既有關教會「唯讀聖經」方面的思考。一份高考作文得了滿分,這不稀奇。二對高考滿分的爭議是一種正常的議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況且評者的思想學識的深與淺,個人經驗上的薄與厚,都決定著評議的水平。微博熱搜上的評議上千上萬,都以自己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雖顯斑駁怪異一些,但卻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有心得,各有所見。這些評議的對與錯,是與非,自然不在我關注的視野。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篇佶屈聱牙的平安經!
    昨日,浙江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刷遍全網,其中作文內容使用大量生僻的詞語,讓人閱讀起來十分的晦澀難懂。第一個老師打了39分,第二和第三個老師則是評了55分,最後有審查組判了滿分。一時間,網上塵囂甚起,許多網友都批評說這是故弄玄虛、堆砌辭藻,看似富於哲理,實則故作高深。
  • 浙江「滿分作文」事件調查:高考作文評價如何兼顧個性與公平
    2020年8月,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掀起了一場不小的輿論風暴。  「什麼樣的高考作文才配得上滿分?」「什麼人可以決定高考作文該不該拿滿分?」輿論爭議逐漸從文章本身,轉向了高考作文評卷人。
  • 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遇冷的啟示:通俗易懂是文章的生命力
    高考滿分作文向來是眾人追捧和模仿的標杆,但是今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被閱卷組長陳建新擅自公布之後,經過極其短暫的「光環效應」後,很快引來一片質疑聲:晦澀冷僻,堆砌辭藻,故作高深,這樣的作文真的應該被評為滿分嗎?這樣的作文風格真的應該被推廣和模仿嗎?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官方回應:停止其高考評卷工作
    溫儒敏認為,這篇作文引發很大爭議,各方角度不同,各有道理。而這次爭論的「現象」,需要更全面也更專業地來看待。 溫儒敏從該篇滿分作文本身的「文風」、高考閱卷的標準條規、高考作文的命題及考查要義、高考閱卷評分相關紀律等四個方面給出看法,令不少網友認為「總結全面、一針見血」。
  • 高考語文:滿分作文開頭、結尾素材精選,衝刺作文滿分一定要看!
    高考語文:滿分作文開頭、結尾素材精選,衝刺作文滿分一定要看!現在隨著語文學科的改革,高考語文考試對於作文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想要一篇作文能夠的高分,不是字數達標,立意準確就可以了,現在高考作文對於一篇優秀作文的評判標準是多方面的。
  • 高考滿分作文:好作文首先是要好好說話
    光明日報8月8日消息,近日,一篇作文引發了網友空前的評論熱情。仿寫者有之,「翻譯」者有之,改編者有之。這就是今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按照「美文」的標準審視以「選才」為要務的高考作文當然是不合適的。無論是2001年轟動一時的江蘇省高考作文《赤兔之死》,還是2007年浙江省以樸素文風見長的高考作文《懷想天空》,都有人指出他們文風上存在的「弱點」,但是這些文章背後閃耀的思想光華掩蓋不住,是以令作者脫穎而出。高分作文背後,顯示了哪些選才機制?
  • 這篇高考滿分作文曝光,網友又吵翻了!有人誇讚太牛,更多人直呼看不懂
    每年高考過後,滿分作文都會被拿來「膜拜」。然而,浙江一篇高考滿分作文,這兩天引發熱議。話不多說,先來欣賞↓你讀懂了嗎?讀完後,你的表情是怎樣呢?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教授對該滿分作文點評:「極少能碰到的考場作文」「不是一般高中生能做到的」「不希望同學們效仿」。目前,「教學月刊」公眾號前述文章已刪除。專家觀點不一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的資深傳媒人朱學東在微博評論稱,「高考作文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