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證據運用經驗之司法鑑定:什麼期限內申請才行?

2020-12-22 範王力律師

#鑑定#

2001年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於司法鑑定申請時限作了明確的規定:當事人申請鑑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

2019年《關於修改〈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決定》,對此作了修改:當事人申請鑑定,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間內提出,並預交鑑定費用。

圖文無關

人民法院指定期間具體內涵是什麼?

指定期間即為舉證期間。

從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編著的《最高人民法院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理解與適用》並結合現在司法實務看,指定期間可以分為庭前與庭中兩類型。

第一類:庭前型,法院首次發出的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上所載明的舉證期限即為司法鑑定申請的時限,即為人民法院指定期間。

根據「不告不理」和舉證責任的原則,司法鑑定申請只是觸發法院對申請的關聯性和價值性進行審查,申請人舉證期限內完全有足夠的時間提起申請。例如,原告可以起訴時一併提出,被告在接到傳票後提出。

第二類:庭中型,庭審過程中,經過法官釋明後指定的期限,即為人民法院指定期間。

案件審理,有簡易有複雜,有些案件在經過庭審後,方發現存在專門性問題,而此問題阻礙法官進一步查明基本事實。此時,法官可以釋明後重新指定期限。

一審逾期申請或者一審未申請二審申請怎麼辦?

參照民事訴訟法解釋102條解釋,逾期證據必須與「案件基本事實」(構成要件事實)有關才予採納。即逾期證據必須關聯要件事實才行。同理,申請鑑定的內容關聯要件事實方可。

其次,申請具有價值。如果法官能夠通過其他證據就能形成內心確信,那麼,申請鑑定的價值就低,有可能無法通過申請的審查。

值得注意的是,法官釋明。如果經過法官釋明,當事人不申請或不繳納費用,則視為對訴訟權的處分,事後再申請是不能通過審查。

行文至此,歡迎方家留言指正。

作者:範王力

單位:浙江十全律師事務所

2020年12月17日

相關焦點

  • 理解和適用新民事證據司法解釋的幾個重點問題(附《民事證據規定...
    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依職權委託鑑定。第三十一條 當事人申請鑑定,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間內提出,並預交鑑定費用。逾期不提出申請或者不預交鑑定費用的,視為放棄申請。
  • 最高法發布2020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司法解釋
    據介紹,該司法解釋共33條,著力解決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中與證據有關的突出問題,推動構建激勵、引導當事人積極、主動舉證的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制度。為保障和便利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智慧財產權民事審判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依照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提供證據。
  • 智慧財產權訴訟證據規定來了,快速了解8項有新意的司法解釋規定
    在智慧財產權訴訟中,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申請而責令對方當事人提交書證的,人民法院應當出具裁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全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僅規定「書證在對方當事人控制之下的,承擔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責令對方當事人提交」,並沒有要求法院必須出具裁定。將責令提交書證制度,擴大到所有類型的證據。
  • 新民事證據規定理解與適用(逐條解讀·下篇)
    這種情形下,舉證期限的長短不受本條第2款中規定的期限限制,一切以案件審理需要為準。第52條 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存在客觀障礙,屬於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情形。前款情形,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舉證能力、不能在舉證期限內提供證據的原因等因素綜合判斷。必要時,可以聽取對方當事人的意見。
  • 【解讀】法官熱點解讀新《民事證據規定》
    2.首次規定鑑定應在法院指定限期內完成新規第35條規定,鑑定人應當在法院確定的期限內完成鑑定,並提交鑑定書。逾期完成的後果:鑑定人無正當理由未按期提交鑑定書的,當事人可以申請法院另行委託鑑定人進行鑑定。法院準許的,原鑑定人已經收取的鑑定費用應當退還;拒不退還的,由法院強制執行。
  • 辦理民事訴訟案件有關期限的規定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情況緊急的,應在48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保全的,應該立即執行。(《民訴》第100條)(3)對財產保全或先予執行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複議一次。(《民訴》第108條)(4)訴中證據保全。當事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7日。
  •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552條全文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14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根據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等十九件民事訴訟類司法解釋的決定》修正)目錄一、管轄  二、迴避  三、訴訟參加人  四、證據
  • 處理醫療糾紛案件,司法鑑定尤其重要
    醫療糾紛不同與其他民事案件,法官無法對起訴書上所敘述的醫院過錯,以及法庭上出示的證明醫院存在問題的證據作出正確判斷。法官不是醫生,不是醫療專家。法院對事實的認定主要依賴於司法鑑定機構出具的鑑定意見。鑑定意見認為醫院有過錯,法院就判定醫院承擔過錯責任;鑑定意見認定醫院的參與度為25%,法院就判定承擔25%的責任。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執行中止和終結第四編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第二十三章 一般原則第二十四章 管 轄第二十五章 送達、期間第二十六章 仲 裁第二十七章 司法協助第一編 總 則第一章 任務、適用範圍和基本原則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
  • 民事再審12個常見誤區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十多年來,筆者辦理了大量民事申請再審和再審案件,親歷並參與持續多年的審監改革、立法修改、司法解釋制定等,在此對有關問題作一梳理闡述,以裨司法實務回歸立法本意和制度本性。誤區三:再審審查案件三個月內必定審查完畢民訴法第204條規定對當事人申請再審案件的審查期限為三個月,也就是說,三個月內要麼裁定駁回,要麼裁定再審,要麼作裁定終結審查、併案等特殊處理,總之要有審查結果。但在實踐中,有一部分案件無法在三個月內審查完畢,其中相當比例的是擬裁定再審的。
  • 合同解除權行使「合理期限」之司法認定
    易言之,合同解除權作為一種形成權,在不具約定或法定的合同解除權行使期限時,當相對人有正當理由信賴解除權人不欲再行使解除權時,則根據禁止濫用權利原則,不得再行使解除權。﹝[34]﹞這即是對正當信賴的保護。 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在合同解除權行使期限的認定上,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漏洞補充方法得到了運用。
  • 論法律學說的司法運用
    司法裁判的論點既是司法論證的起點,也是司法論證的終點。如在裡格斯訴帕爾默案件中,基於繼承人殺害被繼承人是否有繼承權這一中心論題,法官厄爾和法官格雷分別提供相反的論點。(51)從司法論證的角度看,兩位法官實際上就該案已經做出了判斷,分別聚焦論點,然後只需根據已有判斷尋找論據進行論證就行。司法論證並非要求司法者時刻創新論點。在必要的條件下,根據已有的經驗進行「複製」,更能體現出司法本身的公正性。
  • 對於司法鑑定不服的可以走二次鑑定嗎
    在一些訴訟案件中是需要利用到現代科學知識進行司法鑑定,主要針對的是案件中專門性的問題。在司法鑑定後對於結果不認可的是可以要求再次進行鑑定。下面就由小編整理的關於對於司法鑑定不服的可以走二次鑑定嗎的相關內容。
  • 執行異議虛假訴訟中的犯罪證據收集
    事實上,執行異議虛假訴訟時常出現並不是執行異議之訴制度本身存在什麼缺陷,而是在執行該制度過程中對虛假訴訟未能依法懲處造成的。按照《民訴法司法解釋》的規定,被執行人與案外人惡意串通,通過執行異議、執行異議之訴妨害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處理。申請執行人因此受到損害的,可以提起訴訟要求被執行人、案外人賠償。
  • 普法便利貼|想在法庭上扮演「假面人」,小心司法「戒尺」
    D公司前後陳述多次不一致,還對會議號的問題進行了虛假陳述,當事人提供的勞動合同亦系偽造,以期藉此逃避用人單位之責,此行為極大地浪費了司法資源,妨礙了司法訴訟的正常進行,性質惡劣,法院依法對當事人罰款50000元。
  • 民事訴訟重大改革:基層法院標的額五萬元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第三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特邀調解組織或者特邀調解員調解達成民事調解協議的,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第六條 下列案件,不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一)人身關係、財產確權糾紛;(二)涉外民事糾紛;(三)需要評估、鑑定或者對訴前評估、鑑定結果有異議的糾紛;
  • 婦女兒童老年人權益司法保護研究等14課題被確定為最高法2020年度...
    四、研究期限1.各課題組應當在收到最高人民法院立項通知之日起一年內完成課題研究。遇特殊情況需要延期的,須經批准。2.最高人民法院將結合各課題組研究計劃、研究成果現實需求等情況,在通知立項時一併提出課題完成的具體期限。
  • 準備好申請撤銷必備的4種證據
    比如,從民事侵權角度看,可以依據《侵權責任法》之規定向冒名之人提起侵權訴訟;如果盜用身份信息註冊公司的過程中涉嫌刑事犯罪,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維護自己權益的同時也有助於查明事實、懲治犯罪;另外,從工商機關行政登記的角度看,因登記事項存在錯誤,可以向工商機關進行投訴、舉報,要求更正或者撤銷登記,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以上方式各有優缺點。
  • 廣東華醫大司法鑑定中心親子鑑定造假暴雷
    《通報》稱,9月11日,有媒體報導廣東華醫大司法鑑定中心涉嫌虛假鑑定的相關情況,我局獲悉後迅速依法啟動立案和調查程序。現將最新情況通報如下: 一、廣東華醫大司法鑑定中心目前已停止受理司法鑑定業務,接受調查。
  • 視角 | 新建設工程司法解釋七大變化
    當事人約定承包人未在約定期限內提出工期順延申請視為工期不順延的,按照約定處理,但發包人在約定期限後同意工期順延或者承包人提出合理抗辯的除外。當事人約定承包人未在約定期限內提出工期順延申請視為工期不順延的,按照約定處理,但發包人在約定期限後同意工期順延或者承包人提出合理抗辯的除外。第十一條 建設工程竣工前,當事人對工程質量發生爭議,工程質量經鑑定合格的,鑑定期間為順延工期期間。第十五條 建設工程竣工前,當事人對工程質量發生爭議,工程質量經鑑定合格的,鑑定期間為順延工期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