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英國國王是什麼時候徹底失去權力,淪為政治吉祥物的?

2020-12-22 唐朝一秀才

大家都知道,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國王只是政治上的象徵,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並沒有實際權力,真正掌握英國國家大權的是英國首相和議會。那麼英國國王是什麼時候徹底失去權力,淪為政治吉祥物的?

現任英國女王

英國國王的王權衰弱是個漸進的過程,並非通過戰爭,直接剝奪國王的政治權利,這一點和日本天皇失去政治權利是不一樣的。英國國王的王權受限,要從英國歷史上的光榮革命說起。

公元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爆發了光榮革命,推翻了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這場革命是非暴力的政變,並沒有發生流血衝突。議會戰勝國王詹姆士二世後,並沒有放棄君主制,而是從荷蘭迎會詹姆士二世的女兒和女婿回英國繼承王位,兩人共同行使君權,也就是後來的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

威廉三世

光榮革命後,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於1689年召集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從法律上確定議會的權力高於國王,從而明確了王在法下的政治體制,確保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施行。公元1701年又通過《王位繼承法》,這部法律的頒布意味著英國國王不僅軍權、徵稅權受到議會限制,連挑選繼承人的權利也受到議會約束,再次給王權以很大限制。

雖然英國議會通過兩部法律,極大限制了英國君主的王權,但在實際執行當中,因為政治慣性和民眾仍然信服王室的原因,英國國王或者女王仍然是英國政治權力最大的一個人,遠遠超過英國首相。

維多利亞女王

當時英國國王的王權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國王雖然受到議會限制,但任何軍政大事,沒有國王的點頭,議會以及首相肯定辦不了;另一方面首相雖然是議會推舉的,但是國王只要看首相不爽,肯定有辦法將首相攆下臺。這個時候的英國其實是二元制君主,國王和議會都握有實權,同時又相互制約。

這一政治格局,一直到英國最偉大的女王維多利亞登基也沒有改變,而且英國威廉三世之後的歷任英國國王都很好地遵守議會規則,所以王權和議會權力衝突並不大,一直相安無事。最後讓英國王權徹底喪失的,是源於一個人的死亡,這個人就是維多利亞女王的老公阿爾伯特親王。

阿爾伯特親王

維多利亞女王在登基第三年,嫁給了她的表弟阿爾伯特親王,兩人一起生活了近20年。在這20年時間裡,維多利亞女王生育了9個子女,平均兩年一個,她根本沒有時間行使自己的王權,實際代她執掌王權的就是阿爾伯特親王。

阿爾伯特親王不僅是一個非常有政治手腕的人,而且非常勤政,對政事非常熱衷。在他的經營下,英國的王權達到光榮革命之後的頂峰。無論是外交、軍事還是日常政事,首相都必須向他請示,在他批准後才能實施,他甚至還將好幾個不合他心意的首相趕下臺。

維多利亞女王一家

公元1861年,年僅42歲的阿爾伯特親王病逝。維多利亞女王的天都塌了,她整天都活在對丈夫的思念當中,再也不願意管任何事情。她離開了倫敦的白金漢宮,前往溫莎堡寡居。之後的四十年裡,維多利亞女王很少回倫敦,更不願意過問政事,女王王權被她完全放棄。

而且因為阿爾伯特親王的病逝和王儲愛德華王子(女王長子)的風流醜聞有很大關係,所以維多利亞女王非常痛恨愛德華王儲,始終不願意原諒王儲。她不僅不讓愛德華王儲代行王權,更是禁止他行使王儲的權力,不讓他參與任何政事。就這樣英國王權中斷了四十年,英國的首相和議會掌握了國家的一切。

等到公元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病逝,愛德華王儲登基為愛德華七世,英國政壇已經習慣了沒有國王參與的政治格局,自然將新國王排斥在政治決策之外。再加上愛德華七世本身就對政治沒興趣,更沒有相應的政治手腕,所以英國王權進一步衰落。

一戰爆發後,英國和德國爆發大戰,數百萬英國士兵死在德軍手下,英國民眾傷心之下,開始懷疑英國王室的德國血統,進一步削弱英國王室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王權自然徹底喪失。從此以後英國國王就成了政治上的吉祥物,再無實際權力。

相關焦點

  • 輪迴,從英國女王權杖被奪走,看英國政治信仰的崩塌
    根據英國憲法規定,英國所有法案的通過,都必須要在英國國王權杖的見證下進行,這代表著英國議會權力由國王授予,一旦有人拿走了權杖,那麼議會表決任何法案都屬非法行為。可以說,國王權杖是英國國家權力的象徵,也可以看做是英國國家制度和社會信仰的象徵,在過去的幾百年裡,英國人民在國王的帶領下,逐步從一個貧弱的海島國家,一步步發展成了「日不落」帝國,這其中凝結的不僅僅是英國的一段光輝歷史,同時也構建起了今天英國社會的信仰基石。
  • 二戰之後,失去所有權力、淪為吉祥物的日本天皇,每天都幹什麼?
    自1947年開始施行的《日本國憲法》,z戰敗後的日本雖然把天皇制保留了下來,但是,天皇在日本政治中的地位已發生明顯改變。天皇不再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在位天皇不能主宰國政,也無法處理任何國家事務。原本高高在上的天皇,成為了這個國家象徵性的君主代表。
  • 為何英國有人呼籲廢除王室,泰國國內卻不敢對國王有半點不敬
    從表面上看,泰國和英國一樣,同屬於君主立憲制政體,是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妥協的產物,都具有國王、議會、政府。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工黨領袖託尼·本恩就曾提出,要徹底廢除君主、王室。2019年,英國工黨再次提出廢除英國王室制度,並獲得了上議院的支持。
  • 歐洲人意識中的國王有多大權力?
    中世紀歐洲王權相對較弱,主要表現在:(1)王室領地少,國王不能在貴族領地內直接向人民徵稅;(2)國王的軍隊很少,遇有戰事需召集貴族帶領他們的士兵參戰;(3)取得自治權的城市內部管理不受國王幹預;(4)「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教會神權政治思想也不斷發展。世俗社會多元化治理方式和民主因素也是制約王權發展的重要因素。
  • 英國歷史最偉大的君主,英國淪為丹麥領土,他領導英國人復國成功
    英國威塞克斯王朝復國國王懺悔者愛德華懺悔者愛德華之所以偉大,是因為英國在歷史上有一段時間被丹麥侵佔,淪為丹麥領土,他領導英國人趕走丹麥人,英國復國成功,對英國有偉大的歷史貢獻。公元1016年,丹麥高姆王朝第4位國王哈拉爾二世,派出他的兒子克努特二世徵討英國,克努特二世(尊稱大帝)非常厲害,他打敗並殺死威塞克斯王朝第15位國王埃德蒙二世,國祚近200年的威塞克斯王朝至此滅亡,英國淪為丹麥高姆王朝領土。
  • 泰國國王有多大權力
    我們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作為世界上二十七個君主立憲制國家裡,泰國國王的權力不是最大的(與中東國家比較)但和英日等國家相比較卻又是巨大的。泰王國,國土面積大約51萬平方公裡,世界排名51位。2018GDP5045億美元。世界排名25位。
  • 都21世紀了,為什麼泰國國王還有實權呢?
    我們知道,世界上存在著不少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歐洲有英國、荷蘭、西班牙、丹麥。亞洲有日本、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家。國王或是皇帝,作為封建社會的產物,仍然存在於這些國家的政體之中。只不過,這些國王,除了尊崇的名號地位,以及富足的物質享受外,不再具有參與國家管理和政治決策的權力,可以說是國家的象徵,或者說吉祥物,根本沒有任何實權。
  • 《權力的遊戲》小惡魔提裡昂非凡的政治頭腦
    鷹巢城一劫中,提裡昂的機敏智慧只是初露鋒芒,而 正看出他的政治頭腦則是在提利昂被泰溫任命為臨時首 相之後。這是提裡昂第一次靠近權力紛爭的中心漩渦,也是他第一次體會到這場爾虞我詐的權力遊戲的殘酷血腥及其背後隱藏的巨大魅力。
  • 是偉大國王還是怪物?歷史上最著名的英國國王——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是1509年至1547年間的英格蘭國王,他是個運動健壯的年輕人,他後來的成長經歷讓他變得更加著名。他以擁有六個妻子並打破英國教會而脫離羅馬而聞名,他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英國國王。在他早期的大部分統治期間,亨利通過能力強大的沃爾西遠距離統治,沃爾西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傳道人之一,也是國王的朋友。有人想知道是否由沃爾西掌管亨利,但事實並非如此,國王總是在關鍵問題上與他進行磋商。沃爾西和亨利奉行外交和軍事政策,旨在提高英國在歐洲事務中的形象,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主導了這一政策。
  • 間接引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國王之一:詹姆士一世
    詹姆士一世英國議會與新上任的大不列顛國王詹姆士·斯圖亞特在蘇格蘭國內受到新教教士的教育,在考慮到本國已經沒有合適的英格蘭繼承人的時候,伊莉莎白將其納入了繼承人的隊伍在蘇格蘭,他的權力尚且被架空,像歐洲其他國家一樣,教主的權力永遠高於國王。早早退出宗教國家行列的英格蘭卻不一樣,詹姆士對英格蘭的幻想還存留在伊莉莎白一世時期的君主專制中,卻不知道真正的權力得來如此不易。
  • 從歐洲中世紀史看美劇《權力的遊戲》
    美劇《權力的遊戲》經過8年的播出,最近終於完結了,不過,秉承熱門美劇結尾必撲街的規律,第七季的大結局引發了瘋狂的質疑。甚至很多網友呢還要求換導演重拍,這也夠真難為導演的,在原著還沒有完結的時候拍了一個自以為理解原著作者的結局,收穫了一片罵聲。
  • 從盡顯奢華到簡約大方,透過政治變革與思想轉變,看英國服飾演變
    英國的服飾變化有著百年的歷史,從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它經歷了政治、經濟、革命、以及思想的轉變,才逐漸有了今天服裝的雛形。在十六世紀和十八世紀的英國,貴族一直引領著時尚潮流,這一時期的服飾有低調奢華的,也有簡約樸素的,下層百姓也跟風爭相模仿,隨著戰爭的爆發,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改變著,因此與時代相適應的服裝也在不斷更新著,讓我們走進那段歷史,看一看政治變革和思想轉變對英國服飾的影響。
  • 英國女王遲遲不退位,已在位67個年頭,真的只是因為貪戀權位?
    現代社會,大部分國家的領袖都是各國黨政機關的執政者,但是同時也存在一些國家,它們還保留著國王等君主稱號,譬如咱們今天要聊的英國。封建時代,英國國王曾經和咱們古代的皇帝一樣,不論是從精神方面還是從權力方面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國家領袖。
  • 憨豆先生要當英國國王?我看行!
    ,就是你演什麼大夥都認為你還是那個角色。自己帶著羅拉去逍遙自在,他就這樣誤打誤撞地救了英國尺度不小的政治喜劇本片與片名的憨豆無任何聯繫,風格也不像。憨豆是個運氣極差的聰明人,就是有點直線思維。本片的另一大優點就是豐富的政治諷刺,這也是英式喜劇的一貫作風,都說英式喜劇高級。
  • 「普特尼辯論」為英國的發展奠定了怎樣的基調?
    他們想要讓在一次英國內戰中為民主、自由,為了英國民眾美好幸福的未來,為徹底消滅腐敗、無能、吸血的封建勢力,而失去自己生命的戰士和群眾們白白犧牲。 因此平等派認為擺在英國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消滅封建勢力,建立民主政治,一定要將革命進行到底。
  • 晚清的慈禧與同時代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你猜誰更有權力?
    中國依然是封建專制社會,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說生殺予奪只是君主一句話的事情,但是英國就不一樣了,在和慈禧同時代的維多利亞女王的英國,已經進入了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女王作為國家名義上的元首,有一定的權力,但是大部分權力還是歸議會所有。
  • 看一看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為什麼被稱為歐洲老祖母?
    相信稍稍了解英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她。她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女王,整整統治英國64年,開創了英國歷史上最繁榮強盛的維多利亞時代,她還是第一個兼任印度女皇的英國女王,英國在她手中真正成了日不落帝國。這個看似俗套的政治聯姻,沒想到會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兩人婚後真正相愛了,他們的婚姻最終成為歐洲王室歷史上無可匹敵的愛情傳奇。
  • 雄獅怎麼成為了英國王室權力的象徵?
    數千年來,英國王室的紋章中都有獅子圖案,那麼為什麼獅子圖案如此受青睞呢?01.王權的傳承性歷代國王都很看重紋章,因為王室的紋章代表著最高的權力,繼承祖輩的紋章圖案,是王室權力傳承性的一種體現。1066年,威廉一世憑藉諾曼徵服開闢了諾曼王朝。
  • 鐵打的女王,流水的首相,英國王室意義重大兩黨競爭的緩衝區
    英國一直採用的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英國在對外外交聲明和宣傳,都表明了英國是一個王國,但王國內部的權力並不歸王室所有,而是歸於內閣和議會管轄。英國王室在英國政治上是一種象徵意義,而不是實權意義。但是,為什麼英國要一直保持君主立憲制度呢?
  • 英國革命:君主專制的覆滅與君主立憲制的誕生
    1625 年查理一世繼位後,國內政治衝突愈演愈烈。1626 年 2 月,下議院以批准稅收為條件,要求擁有罷免政府官員的權力,國王以解散議會相威脅。下院予以反制,以叛國罪彈劾國王寵臣白金漢公爵。國王遂逮捕議會反對派領袖埃利奧特等並解散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