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陳小帥!今天講述的重點是:歐·亨利的短篇小說《公主與美洲獅》。一隻飢餓的美洲獅,撲向正在河邊喝水的一位姑娘,卻倒在了她的槍口之下。一位男子想藉此獻花送佛,而姑娘卻在靜靜地看其表演。
歐·亨利(1862年-1910年),是美國現實主義批判作家,出生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伯勒,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之一。其創作題材以現實生活為主,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往往出人意料,被世人稱之為「歐·亨利式結尾」。
《公主與美洲獅》是歐·亨利著名的短篇小說之一,講述了一位公主和牛隊頭目,因為美洲獅死亡而產生的兩種不同人生走向。公主約瑟法·奧唐奈的父親是牛王,坐擁無數資產。普利·吉文斯是一位牛隊的頭目。一日,在白馬河畔,普利看見一隻飢餓的美洲獅要攻擊河邊喝水的約瑟法,便想現身相救。奈何美洲獅不是約瑟法對手,普利機會沒有得逞。但是,他又借美洲獅之死,謊稱美洲獅是他們牛隊的寵物,藉此博取同情心。
約瑟法看似上了普利的當,但真相是,約瑟法早知道那隻美洲獅是一隻臭名昭著的獅子,並不是哪個牛隊的寵物。普利的一切虛假的計劃,其實早已被看穿,猶如在「真相」眼皮子底下行走的「謊言」,洋洋得意,不知天高地厚。
嗨,爸爸!你知道那隻「獨耳魔王」嗎?就是害死了馬丁先生的牧羊人岡薩勒斯,還在薩拉達牧場捕殺了五十來頭小牛的那隻墨西哥老獅子?呵呵,今天下午在白馬渡口,我把它幹掉了。在它準備起跳的時候,我用我的三八式手槍對著它的腦袋「砰砰」給了兩槍。我知道它的左耳朵被老岡薩勒斯用砍刀削去了一大片,所以認識它。你自己不一定有我打得準吧,爸爸?——《公主與美洲獅》節選
小說沒有貶低公主約瑟法的高高在上,也沒有痛斥普利的不誠實,但是身為讀者的我們,卻為這種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後果感到心驚膽戰。我們按照著自身的意願,從事著正常工作,過著日常生活,在某件事情上面,還以為人人平等,但其實自己早已裸露在他人面前。
信息不對稱,帶來身份不對等,這讓人想起了電視劇《新世界》。金海、鐵林、徐天,原本是北平地上數一數二的豪橫分子,而在馮清波、柳爺、田丹眼中,不過是身上的塵土,拍一拍就飄落在地上。「心界」得益於「眼界」,看得更寬、更遠,才能避免心胸狹隘。
信息不對稱是市場存在的法則。如果買家和賣家能直接溝通,還要中間商幹嘛?買家能得知什麼商品最適合他們現在的生活所需,並且知道從何處購買這些商品才是最划算的選擇,那麼所謂的「零售業」就會死去。信息不對稱性,讓很多人都得以生存。
像電視廣告中的宣傳,「拒絕中間商賺差價」,有一定的道理,他們省去了其中一環或多環。然而,他們卻也是其中一環。徹底地根除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一天,所有人都變得異常聰明。想要信息對稱,每個人的大腦中,都需要安裝晶片,否則不可能知曉天文地理,人間百事。
信息不對稱,也未必不是一件壞事。把社會事項、人的心理都看得通透,那是怎樣的一種感覺?購買一件商品,買家變得不吃虧。但是買家也可能變成賣家,還是需要吃虧的過程;和他人聊天,就像是兩個機器人在玩問答遊戲,你來我往,誰也不能將誰制服。原本是缺陷,但是填補完之後,有可能還是會造成另外一個缺陷的誕生。所以,讓信息不對稱存在也不失為一種有利選擇。
綜上,由美洲獅死亡事件,引發的信息不對稱性思考,最終還是回到原點。在不對稱的天平兩端,總是有輕有重。添加砝碼調節,還是不能從根源上進行解決,但這樣不是挺好的嗎?一心追求著信息對稱,卻一邊享受著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各種悲歡離合。在願打願挨的世界裡,看得透徹未必能心情愉悅。
(喜歡的小夥伴,歡迎加關注、討論。作者會依據書籍、歷史、社會人情等,發布一些足以引人思考,耐人尋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