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也是本事!
如果全世界都說你是錯的,那麼是世界錯了,還是你自己錯了?
如果你總是挨罵,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有人喜歡懟天懟地懟空氣,看這個不順眼,那個不順眼,與身邊人關係都非常緊張,可是卻一副蜜汁自信的樣子。
或許挨罵是冤枉的,越是被罵得冤枉,越說明自身有缺陷和毛病。
那就是不會交流,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導致社交成本過高,花錢出力還不討好。
導致出現這種窘狀的原因無非有二,一是過度自信,二是過度自卑。
這是很有意思的社會現象,自信與自卑同附一體,而且都是極端的變異。
所謂過度自信,就是沉浸於自我世界而沾沾自喜,只有自己是最好的,最成功,最優秀的,其他人都不行,都比我差。
所謂過度自卑,就是害怕一切指責或是批評,就像刺蝟一樣,只要不是讚歌,就立刻豎起堅刺,把對方當成仇敵。
自信與自卑的毛病迭加後,就會變成可憐的孤家寡人,除了混吃混喝的小弟,絕少能交到高層次的朋友。
要想不挨罵,就得學會說話,說能讓人聽懂的話。
由於文化差異,人在表達的時候,容易自說自話,甚至表錯情過錯意。
不是嗓門越大越好,也不是懟人越多越好,而是怎樣把人說服,怎樣讓人信服。
人人都會說話,可是怎樣把話說好?
如果總是挨罵,不能說全部都是你錯了,但至少想想能不能少挨點罵?
語言的力量,從來不在於罵戰。
高超的表達,最後是歸於和解。
和解比互懟,更需要智慧,更體現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