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18日報導(文/凡凡)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把這句話送給那些美國政客頗為合適。
最近,隨著美國大選日益迫近,周期性上演的反華仇華大戲愈加囂張。包括國務卿蓬佩奧、貿易顧問納瓦羅、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在內的政客們,紛紛跳出來像競賽似地攻擊中國,在香港、新疆、臺灣、南海、貿易、華為、疫苗等問題上嘰嘰喳喳,大放厥詞。就在周四,美國司法部長巴爾在演講中再次炒作「中國威脅論」,誣指中國正發起「經濟閃電戰」,以佔領全球經濟的戰略制高點,試圖超越美國成為超級大國。
中國發起「經濟閃電戰」?
談到經濟,不得不提的是,同樣就在周四,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中國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增長3.2%,一舉扭轉自疫情暴發以來的經濟頹勢,成為首個自疫情中復甦的主要經濟體。對於這一點,一些美國政客們是否眼紅了呢?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經濟普遍遭受疫情衝擊的當下,中國經濟率先復甦用事實證明,在保證科學防控的同時,推動經濟回升是完全可行的,無疑給其他國家帶來很多參考,也提振了他們衝破經濟陰霾的信心。
這難道就是中國發起的「經濟閃電戰」?如果巴爾將中國經濟復甦提振世界經濟信心當成是「閃電戰」,那麼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新冠疫情卻持續失控、「佔據」世界疫情「震中」數月,屢挫股市信心,讓經濟活動隨之哀鴻一片,對於世界經濟而言,又是什麼戰呢!
中國試圖超越美國成為超級大國?
對於這樣的論調,中國官方已經不知多少次予以正面駁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天回應道:
中國從來無意挑戰或者取代美國,無意與美國全面對抗。我們最關心的是提高本國人民的福祉,最重視的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最期待的是世界的和平穩定。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那些聲稱中國想超越美國成為超級大國、聲稱中國試圖推翻現有規則體系的人,顯然是以己度人,是對中國戰略意圖的嚴重誤判和誤讀。
三個「最」點出了中國與美國的不同之處。這在新冠疫情全球「大考」中有著淋漓盡致的體現。
第一,我們最關心提高本國人民福祉。沒有蓬佩奧式的逃避問題,沒有納瓦羅式的「甩鍋」推諉,更沒有對老年生命價值的計算和輕視,中國為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不惜一切代價。為保證「應收盡收」,我們幾乎讓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一夜之間」拔地而起,盡力擴充床位;為保證順利救治,我們果斷用財政為患者費用「兜底」,免除患者後顧之憂;為遏制疫情擴散,我們不惜讓龐大的經濟系統停轉,力求最短時間遏制病毒攻勢。
第二,我們最重視實現中華民族復興。與美國不同,中國沒有把自己的困難歸咎於任何人,沒有不顧實際吹噓抗疫「領導者」形象,更沒有通過向他國揮舞經貿大棒來彌補疫情的損失。相反,在率先挺過疫情高峰後,我們穩步推動經濟復甦,推出一系列經濟支持措施,為中企和在華外企順利復工復產保駕護航,讓中國市場成為全球「避風港」;繼續推進脫貧攻堅,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全面落實扶貧政策,確保脫貧路上不漏一人。
第三,我們最期待世界和平穩定。面對疫情對國際關係的嚴重衝擊,中國在包括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等多個國際場合發出團結合作的呼籲,傳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音;中國始終積極肩負大國責任,力所能及地為全球抗疫貢獻力量,積極向海外派遣援助專家組並提供防疫物資。截至5月底,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口罩超過700億隻。全球抗疫之戰再次證明,中國始終是維護和平穩定的積極力量。
與中國相反,在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的關鍵時刻,肆意傳播「政治病毒」,單方面惡化中美大國關係,給全球合作添亂的是美國;把正常人文交流政治化,把經貿科技合作武器化,給世界經濟復甦添堵的還是美國。就連美國司法部長巴爾對中國提出的「試圖推翻現有規則體系」指控,其實也更像是美國近年來所作所為的反映:退群毀約不斷。美國一意孤行退出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傷害全球環境治理體系;美國屢屢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惡意癱瘓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傷害全球經貿規則體系;美國甚至在疫情緊要時刻瘋狂攻擊世衛組織,衝擊全球衛生治理體系……
這也是世界抗疫領導者的角色?從這個角度來看,讓美國領導者形象蒙塵,讓「山巔之城」暗淡的難道不是美國自己?!
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一味地抱著冷戰思維不撒手的政客,不懂得中國對中美關係釋放的善意和誠意,理解不了「山川異域,日月同天」的內涵,更難以體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諦。他們看不得中國取得發展和進步,總想靠踩著中國來尋找自我的優越。可事實一再證明,他們的一系列表演既不能改變中國捍衛發展權利的決心,也不能阻斷中國通向繁榮昌盛的道路。徒增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