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會員,已然早不是新奇的模式。早有亞馬遜Prime會員免配送費,現有88會員打通阿里商業生態,愛奇藝x京東Plus會員跨界整合資源等,會員服務早已被視為電商平臺的標配,各電商平臺紛紛推出付費會員服務,網際網路免費模式下流量變現的通用模式。
如今,各大商家都把會員等付費服務設置成一種門檻,簡單來說就是花了錢才能得到服務。在一般人的認知裡,只需要花幾十塊或者幾百塊,就能享受更好的服務,體驗賓至如歸的「體面感」,現實卻是陷在商家的套路裡而不自知。
「總覺得不買就賺不回開卡的錢,所以沒事就忍不住進去逛逛。」「有羊毛不薅就是虧」。
本來覺得會員可以享受到比普通用戶便宜的價格,結果沒想到自從充了會員,就在買買買的道路上停不下來了。當開通會員的沉沒成本已經付出後,就要想盡辦法把花出去的錢「省」回來,但結果是繼續買買買付出了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拼多多作為社交新電商的最佳演繹者,卻反其道而行之,上線了一個【省錢月卡】的類付費會員的功能。花費5.9元開通拼多多省錢月卡後,即可享【每天領神券】(每天限領1張)、【免單特權】(每月最多2張)、【免費試用】(每日限2次機會)、【一折買大牌】的特權、所領的優惠券限在平臺提供的【月卡精選】的商品中使用。月卡有效期為一個月,到期後可付費延期,也可以邀請3位好友開通月卡,續一個月有效期。
繼拼多多的省錢月卡之後,淘寶也推出了紅包省錢卡。每天可以領一個紅包,紅包不能用於購買虛擬物品、淘寶拍賣等特殊場景,其他基本通用。對於消費者來說,一個月在淘寶購物2次,基本上就可以回本,剩下的紅包都是賺的。
省錢月卡的營銷邏輯就是通過發放月卡鎖定用戶,從而提升用戶的復購次數。只有用戶使用平臺次數多了,才會更了解平臺的使用機制及規則,便於平臺更好的優化升級。買月卡表面上是消費者在薅羊毛,實際上平臺留存消費人群才是最重要的。
全拓數據顯示,下沉市場用戶規模高達6.7億,佔總用戶的54.3%,相當於我國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其中,18-29歲年輕群體佔比最高達42%,但其TGI表現較低,中壯年群裡TCI表現相對較高。下沉市場網購用戶保持快速增長,平均消費增速遠高於一二線城市,是電商平臺用戶的增量用戶來源。下沉市場網購環境日趨完善,為釋放消費潛力提供了重要保障。數據顯示,2019年天貓「618」活動期間,三線及以下城市網絡消費增速是一二線城市的1.14倍,對網絡消費同比增長的貢獻率達62%。
面對下沉市場用戶,拼多多和淘寶都將權益簡單化處理,通過簡單直白的無門檻券、優惠紅包作為賣點,主打「回本」、「30天未使用全部退款」等策略,對於平臺新人、忠實用戶都可以形成較強的吸引力,提升用戶開卡轉化率。
2019年,網絡零售持續穩健發展,成為拉動我國消費增長的重要動力。全拓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10億,較2018年底增長1.00億,佔網民整體的78.6%;手機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07億,較2018年底增長1.16億,佔手機網民的78.9%。
2019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10.6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5239億元,增長19.5%,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穿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30.9%、15.4%和19.8%。
全拓數據認為,面對龐大的網絡消費市場,電商平臺全面進入存量市場的爭奪,而下沉市場成為了重要的增量市場。隨著電商平臺渠道、物流服務加速下沉,三線以下城市和農村地區的網購基礎設施和商品供給不斷完善,下沉市場成為網購消費增長核心動力。無論是平臺、品牌還是商家都需要挖掘現有用戶存量、用戶價值、用戶復購率及用戶留存度。付費會員、省錢月卡這樣的會員服務不僅能增加用戶黏性,還能形成訂單轉化,成為一個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