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梨梨的動漫屋#《成神之日》第九話已經正式播出了,這部動畫的口碑也跟多數觀眾所預測的那樣,下滑特別嚴重。當然,在日本國內也是一樣,在有「日本B站」之稱的NICO NICO平臺,《成神之日》的口碑好評率已不足50%,而這部動畫在日本國內口碑下滑的起始點便是「打麻將」的劇情。從這一點來看,兩國觀眾對於這部動畫的評價還是有一些相似的。「麻將回」可能有意思,但對整體劇情來說,其實是可有可無的,因為在這一回劇情中所塑造的角色已經被邊緣化。
老實說,《成神之日》的口碑之所以下跌得這麼快,也在於部分觀眾在動畫開播之初對這部新番的吹捧(包含官方的宣發和部分粉絲的溢美之詞)有些太過了。整體的劇情節奏還是比較快,尤其是第九話的劇情,短短24分鐘,觀眾們經歷了「白毛反水」、「莫名其妙的告白(暫且不論性質)」、「觀眾決定排隊給《Charlotte》道歉」。前期劇情的拖沓導致後期劇情過於緊張,雖然有一些設定通過觀眾們的自行理解之後,也可以說得通,但這明顯是動畫可以通過「精簡前期無意義搞笑劇情」來規避的問題。
我最無法接受的一種行為便是:觀眾們在評論區批評著動畫的不足,也從未提過腳本麻枝準,但總有那些自以為「你們應該知道這些事情」的觀眾借著科普知名在向大家訴說「麻枝準很慘,可能活不了多久了」、「這可能是麻枝準最後一部動畫了」。老實說,只要是一直追更新到第九話的觀眾又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些所謂的背景,因為這些科普從動PV放出之時,就已經有許多的人在科普了。可一直到動畫的第九話,卻還有人在說著「麻枝準身體狀況不好」的言論來左右觀眾們對動畫本身的討論。
當然,我也無法否認有部分觀眾在對麻枝準進行人身攻擊,但從我個人翻閱評論區的觀感來看,絕大多數的觀眾都在對劇情本身做出自己的見解分析,也根本沒有對麻枝準進行人身攻擊。其次,動畫的劇情質量不行,觀眾們去懷疑編劇的能力又有什麼問題?國產神劇爛的時候,觀眾們清一色的對編劇口誅筆伐,也沒有觀眾跑出來說「這個編劇如何慘」的話語吧?這時應該會有人站出來噴我「偷換概念」,那行,咱們就用日漫業界自己的作品來對比。
部分輕改、漫改動畫在動畫化後,質量很差,觀眾批評監督能力不行的時候,又有多少人站出來為監督說話呢?對作品和監督或者腳本(國內稱編劇)進行理性的批判是沒問題的,言辭過分的批評大家都應抵制。動畫是動畫,編劇是編劇,就事論事沒問題,不要總是以「麻枝準身體不好」等帶有道德綁架的言辭來要挾觀眾們對一部動畫的評判,這不僅對動畫本身不公平,同時也對麻枝準不公平。有關於麻枝準自身的科普一兩次就行了,每一集又有人出來「科普」,難免會給人一種「賣慘」的既視感。
普通觀眾更在意的是動畫本身,而不是編劇本身。在麻枝準的心目中,他認為這部動畫可能是最催淚的動畫,這是他個人的感受,觀眾們可以認同,也可以反對,但請部分觀眾不要用「麻枝準身體不好」等含有道德脅迫的言論去左右別的觀眾,去認同自己沒有辦法接受的劇情設定。話題扯遠了,咱們還是回到動畫本身,從動畫第九話的劇情來看,《成神之日》的劇情節奏還是老問題,太快了,前八話塑造起來的人設僅存在於那一集的主場。就比如說女二號,男主角的青梅竹馬伊座並杏子,在後續的劇情中,幾乎被邊緣化了。
不過,我個人倒是不在乎,只要在後續的劇情中保持這樣的邊緣化人設,觀眾們也不會在後續的劇情中看見類似於「青梅竹馬微笑祝福男主角和女主角」的劇情。不管男主角對女主角佐藤雛究竟是親情還是愛情,結果都已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並不希望女二號的人設再被改變。至於觀眾們對男主感情的批判,我覺得大可不必,這部動畫真不需要什麼戀愛戲份來作為點綴,就當是朋友之間的嬉戲打鬧就行了,一旦涉及男主角選青梅竹馬還是天降美少女的抉擇,觀眾們一定會吵得不可開交。
綜上所述,麻枝準並不是神,他只是在寫自己能夠感動的故事,這個故事能否感動觀眾們,那是觀眾們自己的事情。但劇情質量的好壞不應該被動畫的監督、原畫或者腳本幹涉,本身觀眾們對動畫的評價就是非常主觀的意見,也不必去脅迫別人的觀點非得要跟自己相同。當然,拋開作品本身,對動畫的製作組進行抨擊,也還是需要在合理的範圍之類,批評他們沒製作好動畫是沒問題的,涉及人身攻擊就沒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