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困難挑戰和繁重的工作任務,我們都要以奮鬥者的姿態一往無前。張家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正在開展的「講述:我們的奮鬥故事」徵稿活動,就是為了提振全系統幹部職工的信心,培育自然資源文化,更好的服務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從6月15日起,張家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紅網張家界站開設《講述:我們的奮鬥故事》專欄,以促進這項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紅網時刻張家界9月30日訊(桑植縣自然資源局 李建民)
2020年5月4日早上8點,我剛到辦公室,就接到參加易地扶貧搬遷登記發證工作部署會的通知。會上,了解到該項工作重點任務是全力保障搬遷戶合法權益,依法依規及時做好安置住房的不動產登記和發證工作。根據會議要求,我們要在7月20日之前,一戶不漏地將不動產證發到每個農戶手中。我們股室的任務是完成3938戶的權籍調查、資料收集、填寫和落宗工作。當時我的心裡就忐忑不安,時間這麼緊,任務這麼重,我們只有4個人,還需要留出1個月時間給不動產登記中心頒證。減除鄉鎮資料收集,測繪,審批工作,實實在在留給我們的僅有20天。平常,我們每人每天只能完成20戶,這次每人每天要完成50戶,工作量翻倍。權籍調查是項嚴謹的工作,容不得半點錯誤,馬虎不得,不由讓我想起李白那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會議結束後,我直接找到分管領導彭毅副局長,匯報這項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實際操作的困難程度。他思索片刻後說:「全體加班加點,取消雙休」。當即我無奈道:「儘管如此,我們也無法按時按量完成任務」。隨後他語重心長地說:「當前我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已逐步完成,貧困戶都住上了新房,但產權一直是群眾心裡的『疙瘩』,只有解決了這個『疙瘩』,老百姓心裡才踏實。這是真正的為民辦實事,辦好事。我知道有困難,但是有困難就要想辦法解決困難,將證交到農戶手中,人員、資金、設備優先配置。7月20日必須完成,這是我給你下的死命令。」說到這裡,我當即表態,堅決按時按量完成任務。
為搶抓進度,壓縮時間,集中全局之力,上下一心,打響了易地扶貧搬遷登記發證這場攻堅戰役。針對登記量大面廣、涉及群眾多、安置住房建設方式多樣等情況,局黨組逐一分析情況,逐一化解矛盾,妥善處理了遺留問題;我們堅定不移地落實國家關於稅費減免的政策,減免有關個人所得稅、契稅、印花稅和不動產登記費,切實減輕群眾負擔;為提質增速,我們再次優化流程、精簡材料、並行辦理、一次辦結。各鄉鎮自然資源所提前建立村民資料庫,減少村民易地搬遷材料的重複性。各單位、各鄉鎮所協同配合、強力推進,全力保障登記發證工作順利開展。就這樣,易地扶貧搬遷登記發證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始了。
「軟體」到位了,可「硬體」實在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4個人,4臺電腦,顯然不夠。於是,彭毅副局長迅速調配,加人加裝備,湊齊8個人,配備了8臺電腦,我們也開始了為期20天的地獄般的工作。從早上八點開始到凌晨兩三點,除了吃喝拉撒,人就沒離開過椅子,眼睛也沒離開過電腦,這已成為108辦公室的常態。有時候工作到凌晨了,太累了,就在辦公室的沙發上湊合湊合。那段與同事艱苦奮鬥的日子,辦公室三個沙發「躺無虛席」,就連椅子上都是我們工作人員熟睡的身影。
看著他們拖著疲憊的身軀依舊奮戰工作,我心裡不禁想起:「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工作的崗位?」這是雷鋒同志在日記中的一段話,告訴我們無論在哪個崗位,無論做著什麼樣的工作,都要發揮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貢獻。
經過大家共同努力,熬過二十多個不眠的日日夜夜,我們按時按量完成了這項工作,向黨和人民交上了這份滿意的答卷。當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第一本不動產證交到老百姓手中時,他臉上洋溢的燦爛笑容,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穫,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好的肯定。在這裡,我由衷的致敬這一群可愛的人,感謝他們為全縣易地扶貧搬遷登記發證工作揮灑的汗水。我為能與他們共同戰鬥驕傲而自豪。
來源:紅網張家界站
作者:李建民
編輯:王潔
本文為張家界站
【來源:紅網張家界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