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平:立足「8+12」戰略,華虹宏力持續深耕功率器件領域

2020-12-15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9月17日,2020第23屆中國集成電路製造年會暨廣東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論壇盛大開幕。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周衛平發表了以《雙核引擎 綠色智造 贏芯未來》為主題的演講。

「8+12」、「IC+Power」雙核引擎

華虹集團是以集成電路製造為主業,擁有8+12英寸生產線先進工藝技術的企業集團。華虹集團旗下華虹宏力是全球領先的特色工藝純晶圓代工企業。周衛平表示,華虹宏力立足於8英寸+12英寸、「IC+Power」發展戰略,通過這兩個引擎推動業務發展壯大,實現業務增量。

據周衛平介紹,華虹集團在全球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廠商的排名中,從2016年的第七名,晉升至2017年的第六名,2019年首次進入第五名。

「在製造基地布局方面,華虹集團的8英寸產能主要在金橋基地和張江基地,目前8英寸的合計月產能是17.8萬片,而12英寸的月產能是6萬8千片。」周衛平表示,在過去的一年中,華虹集團12英寸的產能獲得了較大提升。

全球第一座12英寸功率器件代工廠

華虹無錫項目是華虹集團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戰略,在上海市域以外,長三角布局的第一個研發製造基地。得益於華虹集團的一體化戰略,依託華虹「全集團統籌資源,大兵團作戰部署」的戰略,發揮「8+12」的集群優勢,一期項目(華虹七廠)飛速建成投片,成為全球首條12英寸功率器件的代工生產線,也是目前中國大陸最先進的12英寸特色工藝生產線。

「華虹七廠不是一個孤立的12英寸生產線,它是華虹宏力8英寸特色工藝生產線的持續延伸,確保公司在未來能夠保持高水準的服務和豐富的產品線供應,滿足客戶對技術成長的需求。」周衛平指出:「我們順應了天時、地利和人和,在目前的營商環境、政策資金優勢,中國市場正在壯大的優勢,以及我們員工、客戶、供應鏈、產業鏈協同發展的背景下,得益於這些要素,我們獲得了快速成長。」

對於華虹無錫12英寸項目的特點,周衛平用了四個「快」來總結。第一個快是建設速度特別快,華虹無錫項目於2017年8月舉行籤約儀式,2018年4月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19年6月首批光刻機搬入,2019年9月17日工藝通線、生產線建成投片。從開工建設到建成投片僅用了17個月,華虹七廠刷新了業界建線「芯」速度。

第二個快是迅速形成了產能,華虹七廠加快推進產能建設和生產運行,已形成一萬片的月產能,即將形成兩萬片產能。隨著市場的向好,公司加快了12英寸產線的產能的擴進度張,「8+12」齊頭並進,未來將提供更多的產能。

第三個快是研發速度快,華虹宏力把握到了「閉門研發、快速上量」的最佳時機。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研發攻堅不停步,集中精力突破多種工藝平臺,研發速度也大幅提升。

第四個快是快速量產銷售,華虹七廠自2019年9月17日啟動投片儀式後,邏輯射頻、嵌入式快閃記憶體、功率器件、圖像傳感器陸續實現產品交付,產能提升速度遠超預期,2020年8月華虹七廠的月投入達到了一萬片。

在質量體系建設方面,周衛平指出,華虹七廠順利取得ISO 90001、ISO 27001認證,標誌著華虹無錫質量和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除此以外,汽車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有害物質認證以及其它安全環保認證預計都能在今年內完成。

持續深耕的全球功率器件領導者

周衛平表示,功率器件應用廣泛,應用領域包括電動車、LED照明、雲計算、新能源汽車以及綠色能源輸變電等,市場需求持續增長。華虹宏力已經成為IGBT領域的頭部代工廠乃至於全球功率器件領導者,未來還將持續深耕於功率器件領域。

回顧華虹宏力在功率器件領域的發展歷程,2002年華虹宏力成立了國內第一條8英寸Trench MOSFET代工生產線,2011年,其第一代深溝槽超級結技術實現量產,同時第一條8英寸IGBT代工生產線實現量產,2020年12英寸功率器件已經實現量產。

「華虹宏力在功率器件領域是國內乃至於東南亞地區的最大的供貨者。」周衛平表示,特別是在由超級結SJ和IGBT組成的高端功率器件佔比快速上升,在2015年至2019年的銷售額以及出貨量的年複合增長率超過了50%。

在IGBT領域,華虹宏力是國內布局最早、最完善、最完整的全套IGBT薄晶圓背面加工工藝的企業,擁有業績最先進的氫注入設備。

在超級結SJ領域,華虹宏力擁有自主獨立的智慧財產權,採用深溝槽的工藝方案,形成獨創的超級結MOSFET技術,引領行業發展創新,其功率密度、導通電阻等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華虹宏力在功率器件製造領域擁有341項發明專利,其中有美國發明專利18項。

據介紹,華虹宏力代工的功率器件主要有三大類,第一類是DMOS/SGT,華虹宏力擁有多種工藝集成,比如溝槽、MOS管、底部厚柵MOS管,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的SGT管,並且有豐富的選擇,在功率器件中集成各類的電路。

第二類是超級結SJ,也是華虹的獨創技術,與國際最主流的結構完全不一樣,但性能卻可以形成抗衡,在過去幾年中,超級結SJ的出貨量和成長速度非常可觀。

第三類是IGBT,華虹宏力是國內IGBT出貨量最大的8英寸代工廠,並朝著縮小IGBT尺寸,飽和壓降不斷降低以及電流密度持續提高的方向持續深耕。華虹的IGBT業務從2014年起實現了快速增長。

在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白色家電等市場需求的驅動下,超級結SJ和IGBT市場都將迎來快速成長期。周衛平表示:「我們會充分發揮12英寸更小線寬的特徵,持續開發優化DMOS、SGT、超級結SJ、IGBT技術,加速進軍高端功率器件的市場,8+12齊頭並進,為客戶提供更為充足的產能,深化產業鏈的合作。」

華虹宏力通過差異化的競爭,專注於嵌入式存儲器、功率器件、模擬電路、射頻以及傳感器等細分市場,立足綠色智造,全力響應國家綠色發展戰略,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實現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

周衛平指出:「在細分市場,我們要立足世界領先,抓住機遇,把握『8+12』戰略,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深耕特色工藝,在物聯網、汽車電子、金融卡、MCU、高壓功率等領域重點突破,取得持續發展。」

(校對/範蓉)

相關焦點

  • 華虹宏力芯速度:聚焦功率器件產品 開拓車規級市場
    產業發展論壇上發表了題為《雙核引擎,綠色智造,贏芯未來》的報告,對華虹集團的「8+12」雙核引擎戰略進行全面的分析。   周衛平副總裁強調,華虹宏力響應國家綠色發展戰略,打造集綠色技術、綠色生產、綠色建築於一體的綠色企業,實現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
  • ...領軍先鋒」評選活動人物訪談 訪談對象: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
    人物簡介:智慧工匠 上海市華虹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版圖設計科科長 戴紹賓    戴紹賓,工科學士,現為上海市華虹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版圖設計科科長。在2019年上海市舉辦的集成電路版圖設計競賽活動中榮獲一等獎。2019年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 華虹宏力將與華虹集團、上海華力成立合營公司,從事集成電路服務
    打開APP 華虹宏力將與華虹集團、上海華力成立合營公司,從事集成電路服務 集微網 發表於 2020-11-26 10:13:58
  • 全資子公司華虹宏力將與華虹集團、上海華力籤訂合營協議
    打開APP 全資子公司華虹宏力將與華虹集團、上海華力籤訂合營協議 中國半導體論壇 發表於 2020-11-27 09:55:55
  • IGBT國產代工崛起,華虹七大工廠全面發力
    差異化技術競爭,堅守特色工藝  華虹半導體是業內領先的特色工藝純晶圓代工廠,公司正在推進8英寸+12英寸戰略,齊頭並進,為客戶提供更廣泛的差異化技術與更充足的產能。  從半導體工藝來說,未來發展有兩大方向,一是向小型化發展,例如臺積電的模式,5nm工藝製程已經實現了量產,同時突破了2nm工藝。
  • 功率半導體行業深度報告:供需錯配,盈利釋放,持續突破
    根據 2017 年半導體發 展戰略研討會披露,2025 年第三代半導體器件將在移動通信、高效電能管理中國產化率佔 50%,保守假設屆時中國半導體分立器件需求規模在 3000 億元以上,國產化率達 50%,則國產替代空間在 1500 億元。分器件看,主要功率器件國產化率較低。
  • 國內功率器件龍頭揚傑科技
    公司主營產品為各類電力電子器件晶片、功率二極體、整流橋、大功率模塊、小信號二三極體、MOSFET、IGBT及碳化矽SBD、碳化矽JBS等,產品廣泛應用於5G、電力電子、消費類電子、安防、工控、汽車電子、新能源等諸多領域。
  • 捷捷微電(300623.SZ)與SMEC籤訂功率器件戰略合作協議
    格隆匯3月2日丨捷捷微電(300623,股吧)(300623.SZ)公布,公司因發展戰略規劃及產業布局需要,公司於2020年2月27日與中芯集成電路製造(紹興)有限公司(「SMEC」)籤訂了《功率器件戰略合作協議》。
  • 歐美日把持下的功率器件市場
    概括來說,功率半導體器件主要有功率模組、功率集成電路(即PowerIC,簡寫為PIC,又稱為功率IC)和分立器件三大類;其中,功率模組是將多個分立功率半導體器件進行模塊化封裝;功率IC對應將分立功率半導體器件與驅動/控制/保護/接口/監測等外圍電路集成;而分立功率半導體器件則是功率模塊與功率IC的關鍵。
  • 卓勝微:已推出射頻濾波器分集接收模組產品,將拓展智能穿戴應用領域
    一方面,卓勝微抓住5G和國產替代發展機遇,持續加大研發創新投入,不斷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核心技術轉化成果顯現。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在移動終端射頻領域的優勢,持續推進與客戶的深度合作。卓勝微表示,已與晶圓製造商和晶片封測廠商形成緊密合作。
  • 華虹半導體(01347.HK)與華虹集團及上海華力成立合營
    格隆匯 11 月 20日丨華虹半導體(01347.HK)發布公告,2020年11月20日,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華虹宏力與華虹集團及上海華力訂立合營協議,內容有關建議成立合營公司。根據合營協議,華虹宏力同意以現金出資人民幣9600萬元,佔合營公司出資總額的20%,華虹集團及上海華力同意分別以現金出資人民幣2.88億元及人民幣9600萬元,佔合營公司總出資額的60%及20%。
  • 捷捷微電與SMEC籤訂了《功率器件戰略合作協議》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3月2日消息,捷捷微電(證券代碼:300623)發布公告稱,公司因發展戰略規劃及產業布局需要,公司於2020年2月27日與中芯集成電路製造(紹興)有限公司籤訂了《功率器件戰略合作協議》。
  • 捷捷微電與SMEC開展戰略合作 研發生產高端功率半導體器件
    繼此前揚傑科技(300373)公告與中芯集成電路製造(紹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MEC」)開展戰略合作後,捷捷微電(300623)也於今日宣布牽手SMEC,在MOSFET、IGBT等相關高端功率器件的研發和生產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 張家港功率半導體器件檢測及可靠性考核認證中心正式籤約
    集微網消息(文/圖圖)12月3日,張家港攜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張家港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蘇州鍇威特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西谷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4方共同組建的張家港功率半導體器件檢測及可靠性考核認證中心項目正式籤約。
  • 8吋擴到12吋,晶圓代工短缺成啥樣?
    近期晶圓代工產能(特別是8吋產能)緊缺問題已經引發了整個半導體產業的普遍關注,因為其已經引發了下遊眾多的相關晶片的缺貨、漲價問題,比如電源管理IC、面板驅動IC、CMOS圖像傳感器、部分功率器件及MCU缺貨和漲價問題都非常嚴重,甚至部分車廠因缺「芯」而遭遇了停產危機,足見事態之嚴重。
  • 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少數股權,功率器件龍頭升級之路
    目前,主要晶圓廠的晶圓尺寸為6英寸、8英寸及12英寸。一般來說,功率器件採用的晶圓尺寸為6英寸或8英寸。英飛凌等少數廠商也為功率器件採用12英寸晶圓。國內功率器件龍頭華潤微擁有1條6英寸晶圓產線(年產247萬片)、2條8英寸產線(年產73萬片及60萬片)。出售安世半導體之後,恩智浦擁有5條8英寸產線。
  • 8英寸晶圓:持續十年緊缺 還將持續十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8英寸晶圓:持續十年緊缺 還將持續十年?「產能很難搶,我們的晶片需求發給晶圓代工廠之後都要等排期,為此,我們今年的流片延緩了一段時間才完成,因為一開始基本排不上。」近期,一位深圳晶片設計領域的創業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 華潤微半年報發布 SiC功率器件、IGBT等多個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華潤微為中國領先的擁有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能力的半導體企業,產品聚焦於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與智能控制領域。公告稱,報告期內,國內首條6英寸商用SiC晶圓生產線於正式量產;中低壓功率SGT MOSFET產品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器件性能達到對標產品的國際先進水平;自主研發的採用國產32位CPU IP的MCU產品實現客戶導入;光電MEMS傳感器工藝平臺從6英寸升級到8英寸,實現批量生產。
  • 三安集成:碳化矽功率器件量產製造平臺 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
    SMM網訊:9月29日,第三代半導體垂直整合製造平臺「三安集成」與新能源客車龍頭企業「金龍新能源」在廈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確定雙方利用各自優勢資源,共同推進碳化矽功率器件在新能源客車電機控制器、輔驅控制器的樣機試製以及批量應用。三安集成副總經理楊健、金龍新能源總經理陳曉冰博士分別代表雙方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