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蚜蟲,來看看怎麼防治

2020-12-19 騰訊網

蚜蟲,是草莓種植過程中一個主要蟲害,主要刺吸葉片汁液。受蚜蟲危害的作物表現為生長率降低、葉斑、泛黃、發育不良、卷葉、產量降低、枯萎以及死亡。蚜蟲對於汁液的攝取導致植物缺乏活力,而蚜蟲的唾液對於植物也有毒害作用,且還能傳播病毒病。蚜蟲種類繁多,但在草莓上為害以桃蚜和棉蚜為主。

習性

獨特習性:蚜蟲的繁殖力很強,一年能繁殖10~30個世代,世代重疊現象突出。雌性蚜蟲一生下來就能夠生育,但蚜蟲的繁殖不只是孤雌生殖,也可以雌雄交尾,進行有性生殖。

生態趣聞:蚜蟲與螞蟻有著和諧的共生關係。蚜蟲帶吸嘴的小口針能刺穿植物的表皮層,吸取養分。每隔一兩分鐘,這些蚜蟲會翹起腹部,開始分泌含有糖分的蜜露。工蟻趕來,用大顎把蜜露刮下,吞到嘴裡。一隻工蟻來回穿梭,靠近蚜蟲,舔食蜜露,就像奶牛場的擠奶作業。螞蟻為蚜蟲提供保護,趕走天敵;蚜蟲也給螞蟻提供蜜露,這是一個合則兩利的交易。

食性

本科多數種類為寡食性或單食性,少數為多食性,部分種類是糧、棉、油、麻、茶、糖、菜、煙、果、藥和樹木等經濟植物的重要害蟲。由於遷飛擴散尋找寄主植物時要反覆轉移嘗食,所以可以傳播許多種植物病毒病,造成更大的危害。其中包括麥長管蚜、麥二岔蚜、棉蚜、桃蚜及蘿蔔蚜等重要害蟲。

發生條件

棉蚜繁殖最適溫度為16-32℃。北方溫度在25℃以上及平均相對溼度在75%以上,對其繁殖很不利,蟲口密度下降。一般溼度在75%以上,大發生的可能性小。而乾旱氣候適於棉蚜發生

桃蚜一般春、秋季完成1代需13-14天,夏季僅7-10天。夏季孤雌胎生蚜的發育起點溫度4.3℃,有效積溫137℃,發育最快溫度24℃。在20℃、相對溼度80%時,一個月可增殖1.22×103倍。溫度高於28℃或低於6℃,相對溼度低於40%,對桃蚜繁殖不利。夏季高溫和大暴雨對蚜蟲有抑制作用。有翅蚜對黃色有趨性,綠色次之,而對銀灰色有負趨性。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

利用鋁箔或銀色反光塑料薄膜避蚜。在畦間張設鋁箔條和覆蓋塑料薄膜,避蚜效果顯著。也可用黃皿或黃色薄型塑料板誘殺有翅蚜。還可根據誘集有翅蚜的數量,預報桃蚜的遷飛期。

(2)生物防治

桃蚜的天敵有很多,作用較大的有菜蚜繭蜂和煙繭蜂等寄生性天敵,以及異色瓢蟲、龜紋瓢蟲等捕食性天敵。棉蚜的天敵:捕食性天敵中,蜘蛛絕對佔優勢。如草間小黑蛛、三突花蛛等;瓢蟲有七星瓢蟲、異爭瓢蟲、龜紋瓢蟲等10多種。此外,還有草蛉、食蚜癭蚊、小花蝽、蚜繭蜂、絨蟎以及蚜黴菌等。

(3)化學防治

化學藥劑可用:吡蚜酮、氟啶蟲醯胺(隆施)、吡蟲啉、苦參鹼、螺蟲乙酯、噻蟲啉等。

(4)小偏方

大蒜防蚜蟲:取紫皮大蒜0.5千克,加水少許浸泡片刻,搗碎取汁液,加水稀釋10倍,立即噴灑;或取大蒜頭1公斤去皮搗爛,加水10公斤,過濾後噴霧。

菸草治蚜:取切碎的煙梗、煙屑(或菸草磨成粉)l公斤,加水20公斤和少量肥皂粉煮1小時去渣噴霧;也可香菸頭泡水噴施。

辣椒治蚜法:選用辣性強的羊角椒、朝天椒,將辣椒切成細絲,把辣椒和水按照1:20的比例放在鍋中煮,待水開後再繼續燒5-6分鐘,然後濾其汁液,待冷卻後即可噴灑。每畝用汁液8公斤左右,約需幹辣椒0.4公斤熬製,噴灑時間最好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溫度越高,效果越好等。

【聲明】本文由藍農平臺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圖文部分參考網上資料,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秋葵上面有蚜蟲,螞蟻,怎麼辦?蚜蟲與螞蟻的防治方法
    在上一節的課程裡面,我們主要講述了秋葵的病毒病的發生規律以及防治方法,秋葵病毒病,是一種具有傳染性很強的病害,它的傳播媒介主要是蚜蟲,白粉蝨等一些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蟲,凡是經過帶毒的蚜蟲叮咬之後,病毒就會被順利的傳播到健康植株上,造成秋葵減產減收,秋葵病毒病又是一種比較難以防治的病害,沒有完全的特效藥,秋葵一旦得了病毒病,只能是通過噴灑抑制類藥物,來減緩病毒的發病,得了病毒病的病葉,果實,不管噴灑任何藥物
  • 春玉米蚜蟲防治措施
    春玉米蚜蟲屬同翅目,蚜科,主要危害玉米、高粱、小麥、穀子等作物,以成蚜或若蚜刺吸植株汁液。苗期蚜蟲群集於葉片背部和心葉造成危害。輕者造成玉米生長不良,嚴重受害時,植株生長停滯,甚至死苗。此外還能傳播玉米矮花葉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
  • 繡線菊蚜蟲的綜合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1)木本花卉上的蚜蟲,可在早春刮除老樹皮及剪除受害枝條,消滅越冬卵。 (2)保護和利用天敵。適當栽培一定數量的開花植物,引誘並利於天敵活動,蚜蟲的天敵常見的有瓢蟲、草蛉、食蚜蠅、蚜小蜂等,施用農藥時儘量在天敵極少,且不足以控制蚜蟲密度時為宜。
  • 這樣種草莓,味道好產量又高,一年可以增收幾十萬!
    今天來介紹一下種植大棚草莓常見的炭疽病、白粉病、紅蜘蛛、薊馬和蚜蟲的病蟲害防治。首先說一下炭疽病,炭疽病的發生和環境條件有一定的影響。比如溫室的光照不足,通風不好,溼度比較大,炭疽病發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部分的炭疽病是從外面帶進來的,達到一定溫度就可以繁殖。當然也有一部分真菌是通過空氣傳播的。炭疽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它可以使葉片發黃枯萎。
  • 小麥田的紅蜘蛛與蚜蟲,冬天會被凍死嗎?防治的方法是什麼?
    使一些需要越冬的人們提前做好準備,小麥田間的紅蜘蛛和蚜蟲也不例外,在冬季會變得非常脆弱,基本沒有活力。有不少的老人說:「冬季的蚜蟲,紅蜘蛛,只要一過冬天就被凍死了,不需要再進行防治了」!這樣的說法正確嗎?過了寒冬之後就沒有了紅蜘蛛與蚜蟲的危害了?
  • 低農殘高壓下,高抗蚜蟲肆虐,綜合防治才是正解
    其中蚜蟲便是危害最大的害蟲之一。蚜蟲的危害1、蚜蟲主要吸食嫩枝、嫩梢、嫩葉中的汁液為生,導致葉色退綠、葉片畸形,嫩梢抽發異常,從而影響植株的生長,降低作物的產量和品質。2、蚜蟲能排洩出一種黏性蜜露,不但影響光合作用,還會誘發煙煤病,招引螞蟻危害植株。
  • 這個新藥,既能防治蠐螬地老虎,還能防治蚜蟲、青蟲等害蟲
    農作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不但要遭受蚜蟲、薊馬、棉鈴蟲、甜菜夜蛾等地上害蟲的危害,還要遭受蠐螬、地老虎、金針蟲等地下害蟲的危害,因此,在生產上不但要防治地上害蟲還要防治地下害蟲。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既能防治蠐螬、金針蟲、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又能防治蚜蟲、薊馬、白粉蝨、煙粉蝨、棉鈴蟲、甜菜夜蛾等地上害蟲,真正做到一噴多效的目的,可大大降低投資成本,減少勞動力投入。
  • 吡蟲啉等,哪種藥劑防治蚜蟲效果好?只看一兩天的效果就錯了
    現在是5月上旬,這個時期蚜蟲可危害多種作物。我們噴施藥劑進行化學防治,在看效果的時候,往往是打完藥就看看,或者第二天、第三天去看看害蟲打死了沒有,其實這樣看效果是不準確的。桃瘤蚜危害試驗結果表明,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EC、1.8%阿維菌素EC、3%啶蟲脒EC、10%吡蟲啉WP、25%抗蚜威WG對桃樹蚜蟲均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 小麥蚜蟲不好治?掌握這個技巧,防治徹底還省心省力
    2020年的春天來的比較早,氣溫也升的比較快,小麥等各種作物的生長期也提前了一些,各種病害也開始復發。但是由於氣候不算穩定,中途我們還經歷了幾次倒春寒,作物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現在是小麥的抽穗揚花期,是決定小麥產量的關鍵時期。
  • 柑橘秋梢期,蚜蟲、薊馬也來搞事情,蟲小危害大,果農怎麼防治?
    前段時間我們介紹過三害一體的木蝨、詭秘難纏的潛葉蛾,本次我們來說說另外兩個狠角色——蚜蟲與薊馬。 喜歡打群架的蚜蟲 在柑橘園中,無論是黑黑的褐色橘蚜,或是黃綠的繡線菊蚜、棉蚜等,它們都不會單獨行動,而是成群結隊的貼附在新梢上,貪婪的吸取汁液,仗著蟲多勢眾,給人以心理上的壓迫,並給柑橘新梢帶來成噸的傷害。
  • 蚜蟲最簡單的防治方法,比噴藥效果還好,治一次可管30天
    蚜蟲是一種世界性害蟲,種類多,危害範圍廣,繁殖速度快,是多種作物的主要害蟲,每年都有大量作物因防治不及時造成嚴重危害。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防治蚜蟲的新方法,既簡單輕鬆,效果又好。這種方法就是燻蒸法。蚜蟲的危害特點蚜蟲主要以成蟲和若蟲群聚在葉片、生長點、花蕾和幼果上刺吸作物內的汁液,葉片被害後,幼嫩葉片畸形、黃化、捲縮、無法展平,造成光合作用下降,後期脫落;生長點被害後,造成生長停止,甚至枯死;花蕾被害後,造成落花,無法形成果實,幼果被害後,果實停止發育,形成畸形果,後期脫落,同時蚜蟲在刺吸作物汁液時,還會傳播病毒病
  • 設施草莓安全生產風險防控技術要點
    一般通過通風和覆蓋草簾或遮陽網來調節大棚溫度,採取高畦覆膜、溝渠排水、及時灌溉等措施確保土壤溼潤,以此保持草莓營養與生殖生長的平衡。此外,草莓整個生長期大棚內都要儘可能保持較低的溼度,尤其是開花期,白天的相對溼度應保持在55%左右。  4.
  • 草莓病蟲害防治,全套打包教給你,讓你輕鬆學會!建議收藏
    草莓的病蟲害在新產區一般發生程度較輕,病蟲害種類也較少,對生產不構成較大的危害。但在老產區,病蟲害發生較複雜,常常會對生產構成很大威脅。在有些地區,有的年份甚至會對生產造成毀滅性災害。所以,草莓種植者都應該重視和掌握草莓病蟲害防治的基本知識。
  • 草莓1月精細管理技術
    1月的氣溫低、日照時間短、溼度大,容易導致草莓生長受阻,表現為草莓葉片小、生長緩慢、開花坐果推遲,易發生病蟲害。因此,在管理上應以提高溫度、延長光照時間、降低溫室內溼度為主要目標進行綜合管理,加強棚室的保溫、增溫,並通過人工、.補光來延長光照以滿足草莓的生長需求。密切關注降雪情況,注意雪天溫溼度調控、保溫被收放和雪後驟晴的棚室管理。合理使用水肥,保證草莓有充分的養分供應。
  • 冰城園林害蟲蚜蟲的天敵來了
    龍頭新聞訊(記者李丹 文/攝)20日,哈爾濱市園林科研所的實驗地內,一株稠李被掛上一張「益蟲卵卡」,黃色如小米粒大小的20多個異色瓢蟲卵寶寶,整齊的排列在上面,一周以內,這些小寶寶們會孵化成功,最終成長為異色瓢蟲成蟲,變為害蟲蚜蟲的天敵,利用食物鏈的關係,進食蚜蟲,從而保護樹木,比起藥物消殺
  • 想要消滅蚜蟲,必須使用農藥嗎?
    無論是種植莊稼還是瓜果蔬菜,蚜蟲在農田裡是最常見的一種蟲害,不僅對植物的生長有影響,更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對於這些蚜蟲,很多人都束手無策,更多人會選擇農藥要防治。難道除了農藥就沒有其他防治蚜蟲的方法嗎?   1、黃板誘殺:蚜蟲有著非常強的趨黃性,會向著黃色的地方聚集。
  • 西安地區草莓立體栽培套種食用菌高效生產技術
    西安地區部分園區採用草莓立體栽培模式,不僅大大提高了單位面積栽培密度,栽培管理更舒適便捷,操作人員無需俯身或蹲姿進行操作,且果實不與地面或地膜直接接觸,果面清潔,同時也方便遊客採摘。利用草莓立體栽培架下方的富餘空間套種對光照要求不高的食用菌,草莓光合作用可為食用菌生長提供氧氣,而食用菌釋放的二氧化碳又可以促進草莓生長,二者生長環境互補,進一步提高了溫室種植效益,同時為遊客提供了特色採摘體驗。
  • 農村八角樹出現葉甲蟲、蚜蟲,種植戶應當如何正確有效防治?
    防治方法:(1)幼苗期間種植或在遮蔭樹下種植。(2)樹幹上刷石灰漿,在每年的6-8月塗抹較為適宜。2、煤煙病:煤煙病是由真菌中的子囊菌引起的葉部病害,此病是介殼蟲、蚜蟲在吸取八角葉片汁液的過程中傳播病菌並蔓延的。發病後在葉片和嫩芽表面形成一層黑色的煤煙狀物,影響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吸收。
  • 草莓是一種什麼植物?
    如今,草莓早已是一種常見的水果。吃草莓,種草莓,但草莓到底是一種什麼農作物你知道嗎?我們大家平時吃到的所謂的草莓果實,實際上它並不是草莓真正的果實,而只是草莓植株的花託膨大後形成的一種漿性假果。草莓植株真正的果實是草莓的種子,也就是草莓假果表面上的哪些小顆粒,它們由子房發育而成。草莓的種子雖然裸露在外面,但草莓卻不是裸子植物,而是屬於被子植物。從科屬上區分,草莓歸屬於薔薇科草莓屬,屬內大約有50種植物,其中我國有8種和一個引種栽培種。
  • 樹上莫名下「黏雨」原是蚜蟲分泌物
    專家釋疑:實為蚜蟲分泌物,對人沒傷害   隨後,記者來到和平路北端,一路朝南行走,果真淋到了居民反映的「黏雨」,黏液跟正常的雨滴並無大的區別,也沒有什麼味道。但滴落在手上,明顯能感覺到黏糊糊的。   市開發區園林管理處生產技術科高級農藝師武玉娥告訴記者,市民所說的行道樹其實是欒樹,每年春季四五月份是欒樹生蚜蟲的高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