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歷史很有意思,即有十裡洋場中大亨和舞女的風流韻事,也有將軍和女學生戈壁徵戰的紙短情長。普通人也有愛情故事,卻總不如上流公子哥那麼令人獵奇,如果把民國故事編成書,起名民國緋聞錄,蔣緯國肯定位列其中。而且是特正面那種,正面到可以用瓊瑤的敘事手法寫本虐心的小說。
蔣緯國其人並不如大哥蔣經國那麼威名赫赫,但也不失為五好青年。雖然紈絝子弟出身,學歷和閱歷卻都能罩得住,當然深受當時上進女青年垂青。
不過時值危機動蕩之秋,蔣二公子還是很懂把持的,相愛既相守,花心卻有底線。在遇上石小姐後就決定一心撲進家庭,可緣分沒有敗給愛情,卻輸給了一場意外,這段演變成婚姻的愛情要從一次火車邂逅開始。
一,我想看你的報紙
因當年德國工業和軍事雄冠全球,老蔣傾慕有加,不僅依靠德國顧問的幫助訓練了幾個德械師,還把二兒子送進德國軍事院校學習。
那年蔣二公子結束了旅歐的學業回國,還得從基層幹起,很快成為了陸軍步兵一師的小排長,部隊駐軍陝西。
某次乘火車前往西安公幹,路上碰見了一位氣質和相貌頗佳的女青年。正是懵懂年紀,蔣公子第一眼就被迷的忘乎所以,可這女孩見對方是個低階軍官,也不太感冒,自顧自的看起了英文報紙。
女孩美貌又知性,蔣緯國自然小鹿亂撞,他穩住陣腳後決定先佯攻,試探下對方的反應,便說想看對方的報紙,這位大家閨秀受過良好教育,聽到這番請託一時不敢相信,再看這位軍官,年齡不大,身上的少尉制服嶄新又筆挺,不過在識字率不高的軍隊,又有幾個人能看懂英文報紙呢?
隨後滿懷興趣的小姐就把報紙遞給了對方,蔣二公子借著英文報紙打發時間,卻沒有再搭訕,直到把報紙看完之後雙方才交談起來,一接觸把女孩子嚇了一跳。
這名少尉不僅能看懂英文報紙,英語的口語表達水平還相當標準,在自我介紹後,蔣緯國知道這個女孩兒就讀於西北大學,名字叫石靜宜。
雖然兩人最初交往時蔣緯國有意的隱瞞了身世,可是石小姐心裡卻明白,在那時的中國,擁有這樣的學識和見識又談吐不凡,對方肯定不會是貧寒子弟,很快蔣緯國調查到石小姐的父親居然是西北商界鼎鼎大名的紡織大王。
而石小姐也終於得知,在火車上與自己攀談的正是委員長的次子,起初的好感迅速演變成天雷動地火的愛情,石靜宜畢業的那年冬天,由西北長官胡宗南親自籌辦,雙方的婚禮在西安黃埔軍校分校舉行,當時正值戰爭時期,蔣介石還在陪都重慶無法親自前往,便用電報發了祝福。
二,意外的香消玉殞
兩人1944年結婚,那正是抗日戰爭看到曙光的一年,漢中軍營迎來了一對新人。
但讓蔣緯國怎麼也想不到的是,妻子身體弱,稍有活動就不舒服。那時空軍指揮所經常組織軍官搞聯誼會,在舞會上,一次動靜過大讓石靜宜剛懷上的胎兒小產。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國府敗退臺灣後,石小姐9次懷孕,又9次小產,生活很是苦悶。
雖然蔣家皈依了基督教,但還是很傳統的,生不出孩子的石小姐只好把注意力轉向別處。她不斷花錢為自己購買最奢侈的生活用品和衣服,不過這些錢全部都由娘家支付,所以蔣家父子對此也無可奈何。
去臺之後蔣緯國受到了更多信任,從軍事到政治都獲得權柄,結果兩兄弟間卻爆發了深深的矛盾,有可能禍起蕭牆,也讓身為弟媳的石靜宜左右為難。
1952年,第9次懷孕的預產期即將來到那一天卻恰好是公公的生日,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噹噹。可是就在準備分娩的當天,石靜宜開始腹痛難忍被緊急送醫。
當天正是舉行晚會的日子,家中抽不出多餘的人手前往照顧,蔣緯國被迫兩頭跑搞得身心俱疲,這時傳來了妻子流產的消息。
由於這次流產導致石靜宜身體大大衰敗,在醫院住了幾個月,最後沒熬過去,居然死亡。
根據以上線索人們可以推斷出,本是自然分娩,很可能因為石小姐為了讓蔣緯國在總統府爭寵當中獲得籌碼,有意的推遲了預產期,所以導致了最後的流產。
石小姐去世時蔣緯國卻並不在身邊,那時為了維護臺美間的關係,他被派往美國進行考察。當時也正準備回臺,卻接到了總統府的電報,後來是妻子娘家人告訴他,石小姐聽說老公要回來,希望第2天去機場接人,於是在頭一天晚上服用了安眠藥,想睡個安穩覺,沒想最後居然就天人兩隔了。
三,陰影下的家庭生活
愛妻為了給自己延續香火9次流產,最後居然到死兩人都沒能再說上一句話,這件事讓蔣緯國萬念俱灰,也導致他很多年後對妻子的娘家人心懷愧疚,即便後來二婚,他還常常親自探望嶽父嶽母。
到了1955年,蔣緯國在一次音樂會中認識了小自己20歲的混血美女邱愛倫,也許因為喪妻之痛需要有人撫平,蔣緯國接受了這段老少配的婚姻,邱愛倫當時才19歲,父親邱秉敏是體制內官員,結婚時兩人特意去了東京,還請到了很有分量的戴安國作為婚禮主持。
到了1962年,已經46歲的蔣二公子終於得到了一個兒子,連老蔣也喜出望外,親自給起了名,叫蔣孝剛,這段時期蔣緯國已經官至中將總司令,不過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夫妻的感情便迅速處理惡化,外界時常有兩口子不和睦的傳言。
到了1975年蔣公逝世後,邱愛倫終於帶著兒子去了美國,有很多人猜測,由於第一段婚姻的傷痛始終殘留在蔣緯國心中,也導致在對待第二任妻子時他時常拿來比較,讓邱愛倫滿心的不樂意,最終不歡而散。
四,後記
第2次婚姻失敗是否要前妻來背責任,可以從一件小事窺出端倪。在石靜宜去世的當年,蔣緯國請人選定了三座墓,一座給石靜宜,一座給自己,還有一座是留給養母的。他曾經說過,當自己去世後要和前妻合葬在一起,第2任妻子顯然對這件事也無法釋懷。
石靜宜曾經擔任某子弟學校的校長,去世之後,是蔣緯國將學校名字改為宜寧中學,為了幫妻子守好崗位,他還業餘擔任該學校的董事長達20年,直到1975年蔣介石去世後哥哥蔣經國接任「總統」,他不住的勸說弟弟辭去學校董事長職務,蔣緯國沒辦法也只好照辦。
小結:
在混亂的年代,身為官二代,富二代的蔣緯國並沒有花天酒地,而是儘可能守候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可複雜的政治形勢卻沒能夠讓兩人白頭偕老,有句話叫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也許讓蔣二公子再做一次選擇,他更願生在普通人家庭吧。
蔣緯國是一個英姿颯爽,有很高理想和抱負的人,可因為獨特的家庭環境,沒能夠像哥哥一樣施展抱負,而家庭生活也在政治傾扎中毀於一旦,實在可惜。
參考文獻:文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