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出圈」UP主「出走」 平臺競爭持續升級
2020-06-22 14:36:51
|
| 字號:
A+|
A-這幾日,嗶哩嗶哩(下稱「B站」)知名UP主「巫師財經」因「恰飯」(指通過打廣告等行為變現,編者注)出走,與B站發生了糾紛,引發業界極大的關注度。
6月14日上午,UP主「巫師財經」發布微博,宣布和B站「分手」。然而,這場離別看上去似乎並不體面,B站當日晚間就在官方微博中指出「巫師財經」單方面違約,並暗指他被某視頻平臺重金挖走。隨後,坊間就有聲音傳出:西瓜視頻以兩年支付1000萬的條件籤下了「巫師財經」。
之後,「巫師財經」也毫不示弱,聲稱是由於B站的怠慢,使得合約並未生效,不存在違約一說。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引起廣泛熱議。
除了頭條系西瓜視頻重金挖角傳聞之外,網友的關注點還聚焦於雙方究竟該誰來擔責。《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律師後發現,要界定是誰的責任,核心前提是要判定合同是否成立。
可以預見的是,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場「撕破臉」的爭執都表明,各大視頻平臺在內容領域的競爭已經愈演愈烈。
各執一詞
隨著越來越多財經垂類UP主的湧現,以及在B站「恰飯」的困難,他決定離開這片讓他成名的土壤。
一切糾紛都源於6月14日10點「巫師財經」發布的一則告別微博。
在這則宣布退出B站的微博中,「巫師財經」配上了一段題為「《退出B站:鮮衣怒馬少年時》——關於網紅、內容產業、我的成長」的視頻,講述了他從籍籍無名到成為坐擁幾百萬粉絲的財經知識UP主的歷程。
據了解,「巫師財經」於2019年9月入駐B站,擅長利用財經知識來解析資本市場運作規律,在B站收穫了大批粉絲。他說,他的初衷是要把「資本通俗化,把高高在上的經濟金融理論給拽下來」,而隨著越來越多財經垂類UP主的湧現,以及在B站「恰飯」的困難,他決定離開這片讓他成名的土壤。
這則視頻在微博收穫了104萬的點擊量。
當晚,B站迅速回應,發布了一條關於「巫師財經」單方面違約的公告。公告指出,「巫師財經」於5月份單方面提出解約,並與國內某視頻平臺籤署了排除B站的內容合作協議。
對此,巫師財經澄清道,協議未完成雙方實際籤署,從法律上並未建立合同關係,因此該協議並未生效。
隨後,B站在第二次回應中直接曬出了與「巫師財經」的合作協議書首頁,以及在「巫師財經」提出解約後,B站與之溝通的郵件。郵件中表明,「目前雙方均已完成蓋章籤字,即協議已經具有法律效力」,「巫師財經」的不籤署說明本身是不合理的。
不甘示弱的「巫師財經」則回應稱,在合同寄出後的一個多月內,B站一直未完成協議蓋章,自己也未收到籤字蓋章後的合同。於是便發函要求撤回籤字、不籤署協議,並進行了公證。
此外,對於西瓜視頻以兩年1000萬元的價格籤下「巫師財經」,有網友指出,「巫師財經」的出圈金句「資本永不眠」恰好完美地詮釋了這一幕。
目前,「巫師財經」的B站帳號已被凍結,其告別B站的視頻也未能在B站上架。《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在西瓜視頻上可以看到這期視頻,累計點擊量為31萬次,而在B站,「巫師財經」上傳的視頻播放量最低也有100萬以上。西瓜視頻顯示,「巫師財經」最早於9個月前發布了第一期視頻,與其入駐B站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只是視頻的播放量卻遠遜於B站。
6月16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就是否籤下「巫師財經」一事求證西瓜視頻,不過,西瓜視頻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不回應。」
誰來擔責
「B站完全可以表明合同已經在內容上達成一致,蓋章、審批不過是形式上的流程,耗費時間較長而已,並未再就內容做實質性修改。這就對『巫師財經』很不利了。」
雙方爭論不休,輿論一再發酵,究竟誰該擔責成為爭議的焦點。在律師看來,要判斷誰來擔責,核心在於界定合同是否成立。
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合同生效需要滿足要約、承諾,兩步驟缺一不可。「要約」是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發出的希望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承諾」是指受要約人對要約接受的一種意思表示。
「『巫師財經』作為先籤訂合同的一方,為要約人,B站為受要約人。『巫師財經』單方對協議進行籤字並寄給B站,其法律性質為發出要約,但此時協議尚未成立,需要等待B站作出承諾後才可成立。」韓驍稱。
在正常的要約——承諾的流程中,「巫師財經」還進行了「撤回聲明」。對此,韓驍進一步表示,「巫師財經」的「撤回聲明」實質意思為「撤銷要約」,只不過將「撤銷」誤用成了「撤回」。
韓驍認為,「根據合同法十七、十八條及相關規定,要約發出後是可以撤回或撤銷的。撤回通知必須先於要約或與要約同時到達,『巫師財經』在寄出單方籤字版本協議後,過了一個多月才發函要求撤回,並不符合他微博中所稱的『撤回要約』的條件。而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並且不屬於合同法第19條規定的不可撤銷的情形。」
也就是說,如果「巫師財經」的撤回聲明有效,並且是在B站作出承諾之前,那麼即使之後B站將蓋章協議發給了「巫師財經」亦或是轉帳,合作協議也不能成立,其退出B站也就不構成違約。所以,此事的關鍵便是要證明在「巫師財經」發出撤回聲明前,B站是否有作出承諾,即是否對合同進行籤字蓋章且送達「巫師財經」方。
但在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佔領看來,即使B站沒有證據證明其是在「巫師財經」發出撤回聲明之前蓋的章,B站也有多個合理的解釋。「按照合同籤署的流程,在籤署此類複雜合同之前,雙方會事先通過郵件等書面形式就合同內容達成一致,之後某一方才能蓋章並寄出合同。這種情況下,合同雖然還未實際履行,但實際上已經成立了」。
趙佔領還指出,「B站完全可以表明合同已經在內容上達成一致,蓋章、審批不過是形式上的流程,耗費時間較長而已,並未再就內容做實質性修改。這就對『巫師財經』很不利了。」
頭部之爭
平臺之間互相挖角甚至對簿公堂的現象並不少見,虎牙、映客、鬥魚等都曾對頭部遊戲主播展開爭奪。而隨著短視頻的崛起,能夠帶來巨大流量的視頻領域已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雖然上述事件仍未有定論,但顯然,各大視頻平臺對優質頭部內容創作者的爭奪已經十分激烈。
平臺之間互相挖角甚至對簿公堂的現象並不少見,虎牙、映客、鬥魚等都曾對頭部遊戲主播展開爭奪。而隨著短視頻的崛起,能夠帶來巨大流量的視頻領域已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西瓜視頻無疑也在發力。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1000萬確實比一般價格要高很多。」
花費如此大的代價,必然是想要彌補自身內容領域的短板。網際網路早已進入存量市場,如何增強用戶黏性成為視頻平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以生活、娛樂內容為主的西瓜視頻,要想「出圈」,便只能尋求財經之類的垂直內容,擴展自身內容品類。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這次事件也體現了西瓜視頻與B站不同的運營思路。西瓜視頻採用的是「算法推薦+內容中心化分發」,在頭條系上傳視頻之後,可以一鍵分發到各個平臺,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都參與到分發過程當中,體量相當龐大。而憑藉算法的精準推薦,創作者也可以得到可觀的流量曝光。
然而,西瓜視頻要想營造社區氛圍,卻難上加難。悟空問答的失敗,便是頭條系難以經營社區氛圍的體現。「社區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護城河,但社區氛圍不是一兩年就能建立起來的。」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闡述。
另一方面,有著濃厚二次元社區氛圍的B站也在積極破圈,建立各類知識分區。「羅翔說刑法」「半佛仙人」「巫師財經」等知識類UP主的走紅,無疑離不開平臺的資源扶持。
可以說,隨著長期對社區生態的投入,B站已經建立起良性循環的UP主創作生態機制。越來越多獨具特色的內容也隨之誕生並爆發,尤其是Vlog、泛知識學習類內容成為B站過去一年播放增長最快的細分內容。
B站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B站學習類UP主數量同比增長151%,學習視頻播放量也同比增長274%。泛知識學習類內容的觀看用戶數則突破5000萬,相當於2019年高考人數的5倍。
而在Vlog品類方面,如今B站已成為國內最大的Vlog社區之一。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B站Vlog品類已有近百萬UP主上傳作品,累計播放量超110億次。相較於2018年,2019年B站Vlog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334%,Vlog品類UP主數量同比增長達238%。
值得一提的是,以科技區UP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生活區UP主「大祥哥來了」為代表的大量創作者脫穎而出,憑藉優質內容突破垂直圈層。為了更好地激勵創作者,B站曾於今年1月舉辦BILIBILI POWER UP2019年度UP主頒獎,向站內優秀UP主頒發包括年度百大UP主、年度最佳作品等眾多獎項。同時截至2019年12月底,已有22萬UP主從創作者激勵計劃中受益。
變現難題
在業界看來,B站在商業化道路上一直頗顯佛系,直至上市後才開始努力制定一些商業化規則。而為避免UP主亂「恰飯」以致平臺擔責的情形,B站在流量變現方面始終走得小心翼翼。
談及B站與其他平臺的區別,UP主「木魚水心」曾於今年1月向記者坦言,B站跟其他平臺的區別在於人員之間的連接,它不是靠算法算出來的。有很多人沒有辦法接受比較長的視頻,因為它沒有投幣、點讚的機制,會導致比較長或者有深度的內容沒辦法被大家看見。付出那麼多精力做了這樣的內容,一旦(內容)沒辦法被頂上去的話,就會感覺有點失落。但在B站,這種深度內容的長視頻也可以到很前面。
「木魚水心」認為,這就是B站UP主文化與其他(平臺)的區隔,儘管B站現在也有大數據推流,但UP主文化仍然是建立在真實情感連接上的。
B站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PUGV(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即UP主創作的高質量視頻)持續佔據B站整體播放量的91%,構成了社區內容生態的基石。一季度B站月均活躍UP主數量達180萬,同比增長146%;其月均投稿量達490萬,同比增長138%。用戶日均視頻播放量也達到創紀錄的11億次,同比提升113%。
儘管如此,在業界看來,B站在商業化道路上一直頗顯佛系,直至上市後才開始努力制定一些商業化規則。而為避免UP主亂「恰飯」以致平臺擔責的情形,B站在流量變現方面始終走得小心翼翼。
這著實難以滿足急於尋求變現的UP主,「巫師財經」就在告別視頻中直言,他不想再繼續「用愛發電」了。面對B站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在原創、優質、高產不能兼得的情況下,在B站用戶對他抄襲、洗稿的質疑聲中,西瓜視頻或不失一個為更好的選擇。畢竟,頭條系的商業化起步更早,變現手段更多元,變現體系也更加完備。
對於此次B站知名UP主的出走,外界也擔心會否引起其他UP主的效仿。有媒體報導,不少B站UP主都曾收到其他平臺的挖角。前盛大影視CEO、網際網路商業點評人趙雨潤認為,對於UP主來說,往高處走本是人之常情,但也要考慮到不同平臺扶持創作者的策略並不相同。「B站可以容納更多普通創作者,但一些別的平臺可能更希望打造頭部。而且平臺可能只是在尋求某些門類的擴展,並不會主動挖掘所有領域的創作者」。
另有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同樣指出,與頭部創作者不同,中腰部創作者會受作品精良程度、可變現能力的限制,也要考慮到粉絲的轉移成本和原平臺的扶持力度。
此外,當短視頻紅利過去之後,專業垂直類短視頻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或成為難題。「目前視頻本身的變現路徑非常局限,無非是貼片廣告、植入、軟文,到底應該平臺掏錢還是市場買單,都還是未知。」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向記者表示。
不過,按照趙雨潤的說法,視頻領域未來有很多可能性。「短視頻和直播的結合、5G的大量推行,都會使整個視頻領域迎來產業升級」。
責任編輯:王瀟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