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股核心資產

2021-01-20 新浪財經

來源:雪球

作者:價值投資日誌劉文權

1

醫藥板塊

投資邏輯很簡單,醫藥是兼具科技和消費屬性的行業,在長期需求穩定增長的基礎上又疊加供給創新帶來增量期權,這是非常好的行業。只要在其中精選行業景氣周期向上、企業盈利處於快速成長階段的龍頭股並長期持有就能獲得豐厚的回報。

醫藥最頂級的細分賽道是醫美、創新醫療器械、連鎖醫療服務、眼科、CXO、ICL、疫苗、創新藥等。

醫美:

醫美是未來十年最好的賽道,甚至沒有之一。醫美是暴利行業且有成癮性,醫美的成癮性來自情感需求,更多是精神層面需求,需求剛需很強,且不可逆。

愛美客:聚焦於醫美終端產品,器械三類證是殺手鐧,前置壁壘高,產品品類正逐步突破玻尿酸範圍。

華熙生物:玻尿酸龍頭,玻尿酸行業空間巨大,華熙生物開發的功能性護膚品有潛力。

朗姿股份:主營業務30%為醫美,擁有15家醫療美容機構,A股稀缺的醫美連鎖概念,成長空間較大。

創新醫療器械:

醫療器械存在一定泡沫,單個公司漲幅已有數倍,但以行業來看,旅程剛開始,未來空間遠大,可謂小公司大行業。國產替代是重要的增量邏輯,第二個邏輯是滲透率提升,部分醫療器械也具有消費屬性。醫療器械是收斂競爭,龍頭逐漸集中,遠端確定性非常好,醫療器械會強者恆強。

邁瑞醫療:平臺型醫療器械龍頭,平臺型企業的優點是低風險、有韌性,能夠平滑經濟周期和政策衝擊,而且很容易打開市值天花板。邁瑞醫療市值5100億,依然步履輕盈,成長速度不遜於細分龍頭。2020年12月邁瑞醫療又進軍寵物醫療新領域,這會是未來幾年的新增長方向。邁瑞醫療屬於可安心持有不用看股價的公司。

微創醫療:布局上簡單清晰,包括心血管介入、骨科、心律管理、大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神經介入、醫療機器人、內分泌治療及生命科技等。常總是一個新技術新賽道的集郵狂,收集無止境,未來微創醫療會變成什麼樣子,未來的頂在哪裡,誰也不知道。但微創醫療的另一面卻是股權複雜,版圖日漸稀釋。微創醫療的問題在於公司治理,對於微創醫療來說最大的利好,不是高瓴增持,不是研發突破,而是集團層面和每個子公司變成如心脈醫療一樣的優等生,那麼市值幾千億瞬間可至。

連鎖醫療服務:

連鎖醫療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服務和管理水平,以及可複製性,這些是管理層的智慧,是看不見的無形資產。愛爾眼科、通策醫療常年飽受非議,皆因外界認知不足。優質股有兩個高壁壘,一個是經營高壁壘,即基本面和成長性衍生出的長期邏輯,另一個是認知高壁壘,愛爾眼科、通策醫療的高估值非常難以理解,擋住了大部分投資者。愛爾和通策分別代表了民營連鎖醫院做大的兩種優秀模式。

愛爾眼科:眼科醫療市場是寡頭壟斷,集中度高,進入壁壘高,人才壁壘+資金壁壘+聲譽壁壘+規模壁壘,不同於誰都可以開的牙科。愛爾眼科是眼科服務絕對龍頭,股價10年50倍,是所有醫療服務連鎖的典範。愛爾通過其成功的分級連鎖擴張模式向基層市場下沉及向海外市場擴張不斷打開成長天花板。通過LP出資將新院孵化成功後再併購到上市公司的模式,在低成本、低風險的情況下不斷帶來確定性業績增長,眼科三大業務(屈光手術、視光服務、白內障手術)齊增長,推動公司業績進入穩健上升通道。

通策醫療:內生增長的典範,慢工細活,精雕細琢,不能用愛爾眼科的模式來簡單類比。通策醫療在牙科規模化上已成最佳典範,通過團隊模式讓醫生的個人產值能夠迅速提高到千萬以上,把每個醫生當作一個公司去規劃,建立橫向和縱向團隊,以醫生作為核心生產力來配置資源,以總院+分院的模式向外輸出標準化的管理和服務,實現區域擴張。通策醫療最亮眼的是其銷售費用率,連續三年低於1%,堪稱奇蹟。

海吉亞醫療:定位於綜合性腫瘤醫院,走農村路線,解決了三四線城市腫瘤患者迫切的就醫需求與當地緊缺的醫療資源之間的矛盾。比照美國,中國放療滲透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核心競爭力是管理和服務,其淨利率達20%,超過愛爾眼科,在民營醫院裡算非常高了。

眼科:

國內眼科在整個器械中佔比僅為1%,天花板可謂最高,複合增速高達20%,國產處於初級階段,標的稀缺。眼科行業(器械、連鎖、用藥)具有一定的消費屬性,可謂鑽石級賽道,歷來出強勢股。

歐普康視:角膜塑形鏡龍頭,營收利潤歷年保持40%左右增速,ROE高於20%,跟長春高新一樣,飽受爭議,卻屹立不倒,歐普康視把單品商業價值榨乾到了極致。

愛博醫療:開發眼科全系列醫療用品,包括植入類眼科耗材、手術器械、手術設備、視光產品、眼科製劑,覆蓋白內障、屈光不正、青光眼、眼底病變。現在人工晶狀體佔營收90%,角膜塑形鏡處於起步階段。上市時估值太高,在殺估值。

CXO板塊:

CXO是統稱,包括CRO研發外包,CMO生產外包,CDMO研發生產外包,CSO銷售外包。CXO不受集採影響又分享生物醫藥股的紅利,會繼續保持高景氣度,未來而言CDMO會更優。

藥明生物:布局非常有前瞻性,中國第一家世界級生物醫藥企業,在大分子CDMO領域,國內沒有競爭對手,在國際上也處於領先地位。大分子CDMO屬於技術領先型,藥明生物前瞻性打造雙抗和抗體偶聯平臺,還在疫情前布局了疫苗平臺,同時也是資金密集型,固定投入非常大,壟斷地位無可動搖。

凱萊英:小分子CDMO領域龍頭

泰格醫藥:國內臨床研究服務唯一霸主,領先優勢無可撼動,沒有第二,因為其餘公司都跟泰格醫藥差距太大。

藥明康德:一體化全產業鏈龍頭

康龍化成:布局以臨床前實驗室服務為主,計劃補齊臨床服務和生物大分子,未來會是CXO集大成者,全鏈條一體化。

ICL(第三方檢驗實驗室):

ICL市場擴容速度,有賣方研究員估計是10年5倍空間,龍頭增速會快於行業平均。2021年DGRs的實行是一個重要節點,推動醫院將檢驗業務外包給第三方,加上對集採免疫,估值會有溢價。

金域醫學:橫跨醫療器械和醫療連鎖兩個領域,有雙重紅利,既能分享體外診斷產業鏈的高增長、大空間,又沒有集採風險,同時享受愛爾眼科外延擴張的增量邏輯。其主營業務具有長期性和剛需性,不需擔心各種變量。金域醫學在服務體系、物流網點、檢驗技術與人才儲備的優勢,構築高壁壘,領先地位無可撼動,長期成長空間巨大。

體外診斷

體外診斷(IVD)是醫用耗材第一大細分領域,可以容納多個大市值公司。體外診斷市場,規模比預期大,增速比預期快,國產比例比預期低。化學發光國產佔比僅佔20%,邁瑞醫療、安圖生物市佔率均低於5%,未來替代空間巨大。邁瑞醫療覆蓋了體外診斷大部分領域,新產業和安圖生物也很優秀。

艾德生物:主攻腫瘤精準醫療分子診斷,也就是伴隨診斷,盈利狀況良好,競爭對手燃石醫學、泛生子都嚴重虧損,艾德生物能做到商業和技術的平衡,既奔跑在前沿,又穩健有後勁。

疫苗:

疫苗股站在新一輪長牛的起點,投資邏輯:

1.行業空間巨大;

2.壁壘高,行政壁壘+疫苗行業特性壁壘;

3.競爭格局優,龍頭企業強者恆強;

4.業績爆發力強,非線性爆發增長。

當前是投資疫苗行業的關鍵時間節點,隨著重磅疫苗品種的逐步獲批上市,相關公司業績將迎來指數爆炸般增長。疫苗行業是認知不足的好生意,很多人對疫苗業務的認知還停留在常規醫藥的線性增長思維;有些人認知疫苗股就是新冠疫苗概念炒作,這將是巨大的預期差。

康泰生物:營收四年增長近四倍,淨利潤增長六倍多,主要是四聯苗和23價肺炎疫苗的逐漸放量,非常恐怖的業績爆發力。即將獲批的疫苗品種:13價肺炎、狂犬疫苗。

智飛生物:獨家代理默沙東的HPV疫苗,三年從0做到百億營收。智飛生物營收四年增長20多倍,淨利潤增長300多倍。獨家疫苗品種:4價HPV、9價HPV、5價輪狀病毒疫苗。臨床三期的疫苗品種:13價肺炎、狂犬疫苗。

康華生物:二倍狂犬疫苗發展的確定性高,而康泰生物和智飛生物還沒有這麼快上市。不考慮估值變化,2201年康華生物的市值至少有50%的內生成長空間。康華生物的問題在於單品獨大可能會造成後期估值下降,但是不能說單品就一定意味著風險,只要市場容量足夠大,公司佔據市場份額比例還處於低位,拳頭產品的成長空間依然可期。

長春高新:生長激素龍頭,對長春高新的業績有信心,但其估值有可能回不去了,因競爭格局有變化的預期,一家獨大的壁壘可能被突破。長春高新一兩年內仍能保持強勁的盈利能力,但長線邏輯有不確定性,長春高新的對手已然做大,諾和諾德一周一次的長效生長素開啟臨床,三年上市。之前是長春高新有先發優勢,隨著競爭格局的改變,預期會影響估值,長春高新不如以前確定性高,長期投資需要觀察動態變化。

創新藥:

醫藥是發散競爭,有天然去中心化趨勢,「創新藥選擇如同賭玉」,不確定性挺大,資源向頭部集中的趨勢日漸強化,選股要確定性優先,同時兼顧成長性。

恆瑞醫藥:創新藥領域天然有去中心化的趨勢,恆瑞醫藥無法成為寡頭壟斷,但是不影響其是優秀公司,並且是最努力,公司治理最好的公司之一。

信達生物:新生代藥企第一名,突破千億市值,躋身Big pharma行列,已有8種以上的雙抗藥物在研,國內雙抗布局最廣的企業,領先追趕者幾個身位,後續上市產品漸多,形成聯用矩陣。

在信達生物之後,康方生物和榮昌生物是Biotech中管線進度、豐富度、原創度都比較領先的雙子星,是未來的黑馬。

2

消費板塊

消費龍頭所具備的極強的品牌心智,是極高的壁壘。消費板塊最頂級的賽道是白酒、調味品、免稅、化妝品、連鎖火鍋、白色家電,這幾個細分方向是消費領域中景氣度最高的。

白酒板塊:

貴州茅臺:醬香高端白酒龍頭,最頂級的商業模式,提價權、永續經營、奢侈品,具有金融屬性的消費公司,且是有中國特色的世界稀缺股權

五糧液:濃香高端白酒龍頭,最頂級的商業模式,優質窖池,永續經營

另外還有一線高端白酒的瀘州老窖以及山西汾酒、古井貢酒、洋河股份等地方酒龍頭。

調味品板塊:

海天味業:調味品行業龍頭,優秀的管理層和優質產品、品牌、渠道三大優勢,最剛需的大消費,永續經營

頤海國際:火鍋底料龍頭,強大的品牌力+靈活制度,產能擴張+供應鏈優化護航領先優勢,成功建立自加熱小火鍋等方便速食產品

另外還有金龍魚、中炬高新、天味食品、千禾味業等。

火鍋和冷凍食品:

海底撈:火鍋全產業鏈龍頭,強大的品牌力+心智優勢,行業的旗幟

呷脯呷脯:小火鍋第一股,推出的高端聚會火鍋品牌「湊湊」以「火鍋」+「茶憩」的創新複合業態切入傳統火鍋賽道

還有火鍋鏈速凍食品的安井食品

免稅和機場:

中國中免:國內免稅龍頭,奢侈品消費零售,消費升級,近永續經營

上海機場:壟斷性資源,地域和流量優勢,免稅業務,獨特的印鈔機模式

白色家電:

美的集團+格力電器

3

科技板塊

最頂級的細分賽道不斷處於變化中,因為不同時期科技的方向是不一樣的,現在行業發展空間廣闊,當前景氣度最高的方向就是中美網際網路科技、新能源汽車、光伏、雲計算、消費電子、半導體晶片等。

中美網際網路科技公司:

網際網路可以說是最好的生意,其網絡效應所帶來的巨大的用戶轉換成本,是極高的壁壘。

中美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代表了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國家最先進的生產力,美國的科技領先全球,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商業模式領先全球,不管是在電商領域、支付領域,還是各種共享領域、外賣領域等,中國網際網路的這種商業模式在全球都是創新的,其他國家包括美國都是跟隨中國模式。

投資美股要深刻理解,納斯達克市場主力資金對「撬動新世界」的熱情和渴望,對於「黑科技」的狂與追逐,對於「創新」和「未來」的超強關注,全世界最好的高科技公司在美股,要圍繞科技股做美股投資。

美股優質公司比如:蘋果、谷歌、亞馬遜、特斯拉、Facebook、Shopify、Paypal、Lemonade、Teladoc、Adobe、拼多多、貝殼、百度、嗶哩嗶哩、好未來、京東、阿里巴巴等。

投資港股,不是因為便宜,而是某些優質標的繞不過去,港股網際網路是投資中國新經濟的橋頭堡。

騰訊:幾乎是網際網路各賽道投資的一個匯集,是社交領域的王者,未來的增長引擎主要在金融支付、雲。騰訊目前的生態早已不是靠社交廣告變現,即使是遊戲這樣的現金奶牛,在營收中也只佔1/3的比重。這還沒有算上騰訊4000多億的對外投資,擁有像京東、拼多多、美團等等大量的優質股權,以及圍繞這些公司構建的微信支付生態。

小米:小米不是手機,手機只是其主打產品之一,小米未來是智能家電全產業鏈公司,在未來萬物互聯的時代,小米將是真正的王者,是未來最有希望的LOT公司。

美團:優秀的管理層和團隊文化,卓越的線上線下能力,「綜合生活服務入口」,提供全面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王興是美團的靈魂。

新能源汽車:

2020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從困境中涅槃而生;2020年,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元年,整個產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5年有望維持30%複合增速的主要原因,在於特斯拉產能的大爆發,以及歐系車企在特斯拉帶來的競爭壓力和歐盟嚴格的碳排放政策之下,全面擁抱電動車。

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全球動力電池龍頭,深度綁定主流電動車企,並加速全球配套供應,成長性和確定性都高),還有億緯鋰能。

電解液龍頭:天賜材料、新宙邦

溼法隔膜龍頭:恩捷股份

正極材料龍頭:當升科技

負極材料龍頭:璞泰來

光伏:

每一次能源革命都會帶來巨大的變革和新的發展機遇。當前全球利益重新分配,國際分工重新定位。對於光伏企業來說,這既是大方向的長期利好,又是具有確定性的增長空間。中國是全球第一的風電及光伏大國,國內與國際因素的疊加之下,整個光伏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景氣周期,光伏裝機量的增勢將會不斷持續。

矽片龍頭:隆基股份

矽料龍頭:通威股份

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

光伏玻璃龍頭:福萊特

雲計算:廣聯達、寶信軟體

消費電子龍頭:立訊精密

半導體晶片:

設計龍頭:韋爾股份、卓勝微

晶片設備:北方華創、晶盛機電

晶片材料:容大感光、三安光電

封測:長電科技、通富微電

存儲晶片:兆易創新

4

大金融板塊

證券:東方財富+恒生電子

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

保險:中國平安+友邦保險

作者:郭偉松_鑫鑫投資連結:https://xueqiu.com/2524803655/168916072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相關焦點

  • 每經專訪國海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浩:2021年A股將迎盈利修復,核心...
    2021年,中國會出現通脹嗎?研究宏觀經濟的大咖們對此的看法似乎並不一致。近日,國海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浩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全球經濟進入長期類滯脹的趨勢,且未來十年的經濟趨勢都是如此。而中國近兩年供給弱於需求,市場出現類滯脹特徵,對應股票市場的是核心資產趨勢。具體到投資操作中,李浩建議從四個方面重點布局。
  • 2021年十大核心投資的機遇
    對於2021年大類資產配置,我們建議把握經濟復甦階段的資產輪動機遇,同時關注更長期的投資主題。2021年全球經濟周期進入復甦階段,從歷史經驗來看,經濟復甦周期中,各類資產的表現排序為:股票>商品>債券>黃金>類現金。
  • 2021新財富資產管理年會在深圳舉行,聚焦核心資產,投資中國未來
    1990年中國資本市場建立至今,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用30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百年曆程,截至2020年中,中國金融機構資產管理規模已經排在世界第三位。當前,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確立,資本市場持續深化改革,直接融資市場的蓬勃發展疊加全球金融市場格局重塑,讓越來越多的海內外資金聚焦中國資本市場、看好中國優質資產。
  • 諾亞控股夏春:2021年新興市場資產配置價值凸顯
    展望2021年,夏春指出,經濟復甦預期會催化市場風格切換,可積極擁抱優質周期資產,把握結構性增長的投資機遇。其中,以中國為核心的新興市場資產,將持續凸顯出配置價值。  夏春分析指出,近年來全球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根本原因是全球範圍內,科技創新(尤其是頭部科技企業的創新)對實體經濟的貢獻比例在減少,以至於經濟總需求產生不足。
  • 興業證券復盤2019年A股:核心資產和大創新雙翼齊飛
    從PPI變化走勢來看,2019年呈現出來的類「N」字走勢也呼應了A股市場先揚後抑再揚的基本走勢。★ 2019年A股表現:獲取行業輪動下核心資產和大創新的高收益Alpha——2019年也是行業輪動下獲取高收益Alpha的大年。
  • 2021年A股買什麼?外資瞄準了這些核心主線丨投資人說
    瀚亞投資 齊晧:今年疫情以來,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 GDP獲得正增長的經濟體,中國經濟的高增速帶來的好的中國資產的隱含回報率,從全球投資者的維度來看,不管是資產回報率或者無風險收益率的角度來說,是我們自上而下宏觀框架衡量的一個角度。隨著中國經濟不斷走強,人民幣國際化逐步推進,我們相對看好人民幣匯率的強勢。
  • a股b股的區別?a股和b股有什麼差異
    a股b股有哪些區別?  【1】類別不同  a股是上市公司發行的用人民幣來支付的股票;b股是上市公司發行的用美元來支付的股票。  【2】交易場所不同  a股交易市場是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以美元交易的b股只能在上交所,用港幣交易的b股只能在深交所。
  • 華泰證券2021年策略:A股仍在「牛背」上 以大宗為盾、製造為矛...
    全文如下:  【華泰策略|年度策略】牛背上交易「再通脹」和「新製造」——2021年A股年度策略展望  核心觀點  核心觀點:A股仍在牛背上,交易「再通脹」和「新製造」  基於經濟長、中、短周期的位置判斷和A股盈利
  • 華泰證券2021年策略:A股仍在「牛背」上 以大宗為盾、製造為矛
    全球股市的核心變化有三:  人口廣泛融合之下的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是影響今年全球經濟、宏觀政策、資產價格的核心因素;  金融深度融合之下的美日歐央行「無上限」放水——是新冠疫情的「衍生物」,影響資產價格的關鍵因素;  要素高度融合之下的大國「脫鉤」與「反脫鉤」博弈——中美摩擦受新冠疫情、全球衰退、美國大選的影響而升級
  • 萬得財經周刊:十大基金前瞻2021年A股走勢
    》梳理工銀瑞信、廣發、銀華、博時等基金公司近期觀點可以發現,多數買方機構預計,2021年可能仍是結構性行情,但想要獲得高額回報相對比較難,投資者需要降低回報預期。就具體板塊而言,未來一到二季度順周期股被看好。而成長與價值股估值分化情況可能會收斂。
  • 招商證券:2021年A股資金流入規模有望超萬億
    核心觀點  明年美聯儲貨幣寬鬆短期有望延續,後期漸進式收斂。具體而言,2020年在疫情和油價大跌的衝擊下,2020年美國核心CPI同比增速在二季度錄得1.2%的低點。進入2021年隨著經濟的持續修復,需求回暖,原油價格有望上行,CPI將繼續走高。不過從彭博統計的一致預期數據來看,原油價格或難以出現大幅上行,這就意味著其對美國通脹的影響大概率是相對溫和的。
  • 滬深300指數15年:中國核心資產時間軸
    每個資本市場,都少不了一個核心指數。如果說資本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那麼,這個核心指數就是晴雨表上的刻度,準確刻畫著經濟冷暖、周期循環、結構變遷。滬深300指數,就是A股的核心指數。滬深300指數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期,基點為1000點,採用分級靠檔法確定成分股權重的方法。在選樣中,滬深300指數以流動性和市值作為兩大標準。
  • 「抱團」鬆動,核心資產走向何方?
    「抱團」鬆動,核心資產走向何方? 2021年1月17日 17:16:17 智通財經網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價值線」抱團股大跌之日有明星基金淨值卻逆勢上漲,啥意思?
  • 浙商期貨展望2021年大類資產配置:衰退漸遠,復甦可期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11月22日,由浙商期貨主辦的「大宗商品金融服務創新峰會」分論壇——「雙循環下的大類資產配置」在杭州舉辦。來自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私募基金、產業鏈企業和期貨風險子公司等200餘位嘉賓出席會議,共同就2021年大類資產配置機會進行了探討。
  • 中行白皮書:2021年中國資產有機會得以重新估值、建議超配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瓊斯)中國銀行家族財富管理暨個人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發布會12月18日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銀行發布了《中國企業家家族財富管理白皮書》《2021年個人金融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
  • 貝萊德:2021年看好風險資產,上調股票至超配
    我們偏好風險資產,並非只是因為疫苗面世有望帶動市場反彈。我們認為,即使通脹上升,但名義利率偏低仍利好風險資產。2. 儘管短期挑戰使市場承壓,但疫苗研發的積極消息和美國財政刺激計劃讓全球股市創下歷史新高。3. 預計歐洲央行將在本周的政策會議後公布進一步的貨幣寬鬆政策。預計疫苗將在2021年大範圍使用,這增強了我們對經濟加速重啟的信心。
  • 2021年大類資產價格輪動:股票,商品到債券
    2021年無論宏觀經濟還是貨幣政策都會出現明顯的變化,這也會導致各類資產價格出現新的走勢。歲末年初,需要展望2021年各類資產價格趨勢,為新一年的投資布好局。 2021年A股走勢:前高后低 2021年一季度經濟強勁增速,而通貨膨脹率又是多年的低位,這種宏觀基本面非常有利於股市的運行。 因此,一季度股市會延續2020年二季度以後的上升勢頭,仍有良好的投資機會,無論是周期股,還是消費、成長股都有不錯的表現。
  • 基金經理五大天王:2021年A股驅動靠業績 結構性行情還在
    對於2021年,他們認為,市場仍有結構性機遇,估值驅動大概率逐漸弱化,高景氣度行業以及盈利高速增長的優秀公司是重點關注的領域。流動性驅動到業績驅動證券時報記者:對2021年的宏觀環境、貨幣政策、市場機會有何看法?趙詣:2021年將進入疫情的恢復期。海外情況仍不明朗,經濟的恢復會比較漫長。
  • 公司與行研|收好這份脫貧指南,一圖看懂2021年A股投資機會
    隨著2021年策略報告的陸續出爐,A股明年的投資趨勢也愈發明朗。 為了便於廣大投資者更好的布局2021年的投資機會,36氪二級市場分析師將會以系列專題的形勢,從A股大方向、細分行業和板塊等多個角度解讀各大券商對2021年A股市場的看法。
  • 華訊投顧:捕捉2021年的市場風口,下一步我們該如何配置資產?
    華訊投顧發現,受多方因素疊加影響,2021年即便是作為"牛"年,全球市場未必真的會走出"大牛"市。但牛年有哪些投資機會呢,市場風口在哪裡?我們應該如何配置資產呢?接下來華訊投顧將帶領廣大投資者一起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