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閆利
澳達控股將於明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這是武漢疫情中香港第一家上市的新股,也是2020年香港IPO市場的第23家掛牌上市。
目前,由於仍在戰「疫」途中,港交所要求嘉賓入場帶口罩及測量體溫,並與新上市公司及其顧問保持聯絡,協調縮小規模舉行上市儀式。
從上圖可知,港交所密集的敲鐘儀式都集中在1月中上旬,而二月敲鐘僅有2家,分別是上文提到的澳達控股和即將上市的富石金控。
有券商人士回應,由於吸取了2003年SARS的教訓,所以投資者對疫情有一定陰影,從而影響投資者認購IPO的意欲,導致原本有意欲在港上市的公司,亦相繼押後了上市計劃,所以目前港股IPO業務顯著冷清。
相較港交所而言,上交所的戰「疫」措施則明顯更為嚴厲,不過排隊上市的企業仍有許多。
上交所表示,疫情防控期間,交易所暫不安排現場上市儀式,交易所與發行人的上市協議將通過郵寄方式籤署,且支持發行人在疫情影響消除後在所內補辦上市儀式。
有部分企業高管表示,對不能在上市首日舉行敲鐘儀式,感到遺憾。
目前來看,鼠年開春以來,斯達半導、博傑股份、東方生物、公牛集團、艾可藍、瑞芯微、廣大特材、映翰通、賽特新材、道通科技、英傑電氣、石頭科技、百奧泰、神工股份、良品鋪子、華潤微、中銀證券、紫晶存儲、建業股份等19家上市公司均無法在上市首日敲鐘,也成了A股歷史上首批上市首日未能敲鐘的企業。
已上市的企業或許只是延遲敲鐘進程,但真正的焦灼是那些擬進行IPO上市的企業。
有中介機構負責人稱,對於當前排隊企業而言,如今疫情對業績造成的損害或許不會實質性影響上市進度。金融界統計,目前主板排隊企業有163家、中小板排隊企業有82家,創業板排隊企業則多達191家,也就是說合計有436家公司擬排隊。
但對於準備今年申報的企業而言,2020年一季報或半年報業績可能會受影響,部分企業不排除有虧損可能,或將選擇延後申報。
投行人士表示,目前還不能判斷IPO節奏會有所放緩。不過,按照非典期間的可參照數據來看,2003年68隻新股發行中,有50隻新股上市日期在2003年6月之後,即疫情結束後,IPO進程才出現了明顯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