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警方堅持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涉疫情違法犯罪活動,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目前,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但並不意味著可以放鬆警惕。廣大市民如發現有關線索,可積極向公安機關舉報。
案例1
非法販賣野生動物涉案金額約百萬元
2020年1月23日,警方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對大瀝鎮某農副產品經營部開展突擊檢查,發現該檔口存在銷售豬獾、果子狸等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行為。2月25日晚,警方在湖南省茶陵縣某村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
2020年2月初,警方以清查方式在順德區樂從鎮沙滘南村一非法養殖場內將涉嫌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犯罪嫌疑人招某抓獲,查獲100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蘇卡達陸龜。
經審查,招某供認其自2018年至今,在明知將幼龜銷售給無養殖許可證的個人或單位為非法行為的情況下,為了追求利益,其先後共非法銷售了102隻蘇卡達陸龜(幼龜),總涉案金額約100萬元。
3月4日,佛山警方發布《關於依法嚴厲打擊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請廣大群眾自覺抵制購買、食用野生動物,一旦發現相關違法行為應及時舉報。按相關法律規定,非法食用或購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構成犯罪的,最高可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案例2
口罩詐騙牽出六年舊案
2月24日,桂城派出所接報,市民周女士於2月15日被人通過微信,以賣口罩形式詐騙了4200元。
案發當晚,周女士向微信好友「房房房葉」確定口罩下單數量和發貨時間,通過微信轉帳支付了貨款,但到了原定的到貨時間,周女士卻遲遲聯繫不上賣家,於是報警求助。
同一天,桂城派出所接到另一名事主吳先生報警稱,其於2月15日在微信被人以賣口罩形式詐騙5600元,而賣家微信名同樣為「房房房葉」。辦案民警立即將案件串並進行偵查,迅速鎖定了嫌疑人葉某。
偵查過程中,民警發現,葉某曾於2014年以幫人「辦事」為由騙取了他人33500元,被警方網上追逃。3月5日,民警在四會市將葉某成功抓獲。經審查,葉某如實交代了自己以賣口罩形式詐騙6名事主共計26600元的犯罪事實。
葉某稱,潛逃這幾年,他在外謀生處處碰壁,但又沒有勇氣自首。近期他看到朋友圈很多人急於購買口罩,防備心理較低,便又重操舊業實施詐騙。目前嫌疑人葉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中。
案例3
受人之託買口罩被騙走42萬元
2月3日,做醫療器械生意的彭小姐,受他人委託採購口罩,因急於求貨而輕信微信好友,在沒有仔細核實對方資質和貨源真實性的情況下,支付了42萬元貨款,直到2月6日上午10時,因對方無法提供貨物致使事情敗露,對方還將彭小姐「拉黑」,彭小姐只好報警求助。
接到報警後,市反詐騙中心迅速對案件展開偵查。民警通過研判確認犯罪嫌疑人李某在清遠英德出沒,立即組織警力連夜前往英德抓捕。
當晚22時許,在省廳新型犯罪研究中心指導和當地警方協助下,民警在英德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現場起獲手機2臺、銀行卡2張、人民幣32.5萬元及3000美金。
李某當場對其利用疫情詐騙犯罪行為供認不諱。警方僅用12小時偵破這起重大虛假銷售口罩詐騙案。
案例4
輕信微信群信息損失92萬餘元
2月25日15時,市反詐中心接到警情:南海區的楊先生稱2月10日19時許,其妻子在獅山某小區的微信業主群看到售賣口罩的信息,於是其與妻子用微信添加對方為好友,並向對方購買33萬個口罩,隨後分多次通過微信、支付寶及銀行卡轉帳,共轉入92.4萬元人民幣到對方提供的帳戶。
2月12日,楊先生向對方詢問口罩情況時,對方一直以各種理由拖延。隨後楊先生懷疑自己被騙,立即到派出所報案。接報後,南海分局刑偵大隊聯合官窯派出所組成專案組,立即啟動快偵快破工作機制,開展研判分析工作,排查出嫌疑人身份及落腳點。
2月25日,民警在大瀝將犯罪嫌疑人梁某抓獲。經審訊,嫌疑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案例5
8人無視疫情聚集打麻將被教育
2月28日下午,獅山鎮官窯派出所所長曾慶常帶領刑警中隊、石碣社區民警中隊巡查轄區賭博多發位置,發現獅山鎮石碣社區樂安村某單位有人在室內聚集打麻將,且多人沒有佩戴口罩。
民警立即把在場8名涉嫌賭博人員帶回派出所審查。派出所講師對涉賭人員進行了疫情以及賭博違法的相關法制宣傳教育。
賭博本身就是違法行為,在當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聚眾賭博更是對自己、家人、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請不要心存僥倖,以身試法。
警方提醒
疫情期間,大家切勿放鬆警惕,堅持不串門、不聚集,不要讓無數人的努力功虧一簣。同時,市民需要購買口罩、酒精、消毒水等防疫物品時,要選擇正規渠道。提到匯款、轉帳、提供驗證碼等信息時,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造成經濟損失。
另外,復工復產之後,詐騙分子蠢蠢欲動,網絡貸款、網絡兼職刷單、冒充客服、投資理財等詐騙警情也開始冒頭,請廣大市民提高警惕。
撰文/整理楊世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