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鄰居:外鄉人來蓉打拼 成都老夫婦義務帶娃近三年

2021-01-08 紅星新聞網

安安和媽媽

安安和何叔叔張阿姨合影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範魚)1月19日報導 在成都市郫都區某小區內,每天都會看到一對老夫婦帶著一個小男孩在樓下散步遊玩的身影,然而,這被所有人當成祖孫兩代的三人卻並沒有血緣關係。這個可愛的小男孩是小區附近一家早點鋪老闆的兒子。由於生意起早貪黑,這對外鄉年輕夫妻沒有時間照顧小孩,老夫婦自告奮勇幫鄰居承擔起了照看工作,而這一帶就是三年。

老夫婦義務幫鄰居帶娃近三年

小孩稱老家在「湖北攀枝花」

「我的老家在湖北攀枝花。」在被問及家鄉在哪裡時,小男孩如此回答。面對這樣無釐頭的答案,一開始記者以為只是小孩太年幼,說不清家鄉的名稱,而後得知是近三年悉心的照料,才讓這個小孩把「爺爺奶奶」的老家攀枝花裝進了心裡。

安安和何叔叔(舊照)

安安和媽媽

這對義務帶娃的老夫婦名叫何偉民和張喬丹,在成都買房後便從攀枝花來到郫都區定居。由於女兒在美國留學,老兩口的退休生活十分清閒。2016年初,閒不下的張阿姨經熟人介紹,但這家早點鋪打過兩個月工,結識了該店的老闆,一對湖北的年輕夫婦劉先生、王女士一家。由於朝三晚九的作息,小夫妻倆常常顧不上兒子安安,這些都被張阿姨看在了眼裡,於是從那時起,張阿姨和丈夫二人決定義務照顧這個可愛的男孩。

安安自從被帶去何叔叔、張阿姨家中照看之後,小傢伙又多了一個暱稱「何寶」。何偉民告訴記者,因為自己姓何,又把安安視作寶貝,所以起了個小名叫「何寶」。在四川話中,「何」與「活」同音,「何寶」也就成了「活寶」。就是這樣一個「活寶」為何叔叔張阿姨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地歡樂,也從此有了牽掛。

堅持每日早接晚送 處成了一家人

「有時候安安沒來,小區鄰居還問,安安回美國了嗎?我們才解釋說這不是我們的親孫子。」說到這裡張阿姨笑容中透漏著慈愛。據何叔叔、張阿姨介紹,初到早點鋪時,安安才三個月。「有時生意好,安安的父母忙不過來,我就喊來老伴推著安安去去街上轉一轉。」張阿姨告訴記者。正是這樣真誠地善意和付出,最終讓湖北小夫妻放心地把兒子交了了二老。即使兩個月後,張阿姨從早點鋪辭職,義務照顧安安依舊是兩家人不變的默契。

張阿姨陪安安坐蹺蹺板

「每天早上我們就會去店上接,有時還會早點過去幫安安穿衣洗臉。」在何叔叔和張阿姨告訴記者,他們不光是在家時帶安安,有時走親訪友安安也會非要跟著去。何叔叔說,自己的母親在成都市區的某家養老院,有時去看望老人的時候安安也會跟著去,到現在他都已經記得去養老院的路,到了養老院就「祖母」、「祖母」地叫,老人家聽了也很開心。「我們早就把他當成了自己的親孫子一樣看待。」

不只是何叔叔和張阿姨把安安當成了親人,小傢伙也對兩位老人充滿依戀。何叔叔介紹,有次張阿姨回攀枝花,安安一路哭著跟到了公交站,看到公交車來了還用小手幫奶奶提行李,嘴裡嘟囔著,「奶奶上車。」而張阿姨不在成都的那段時間,在馬路上看到「P17」公交時,安安就會說,「是奶奶的車。」這樣的童言惹得何叔叔發笑,而同時又是深深的感動。幾年的相處,在小安安的心裡,「爺爺奶奶」也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人。

走遍全國多地務工

成都最讓湖北「蓉漂」夫妻暖心

安安的父母劉於明和王春燕來自湖北荊州,三十出頭的小兩口,走南闖北做早點生意多年。朝三晚九的作息讓夫妻無暇顧及孩子。

在店內,記者見到了王春燕,她重重的眼袋仿佛在講述這個家庭起早貪黑謀生計的不易。「新聞經常報導拐賣小孩的事,一開始我們也不放心把孩子交出去。」王春燕說,但張阿姨和何叔叔三年來每日按時接走送回最終讓小夫妻放了心。

這樣溫暖的鄰裡關係讓這個在外打拼的女人眼泛淚花,王春燕告訴記者,自己和丈夫十幾年前就出來做早點生意,去過很多城市,卻在成都呆的時間最長。她覺得成都讓她感到溫暖,能遇到何叔叔和張阿姨這樣的好人也是他們一家的幸運。「他們從來不肯收錢,我們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只能常常送他們早點作為回報。」王春燕表示,如果以後離開成都,也會讓安安繼續和何叔叔張阿姨保持聯繫,他們就是安安在成都永遠的爺爺奶奶。

相關焦點

  • 最近一個月 多個城市來成都推介 原因在哪?
    上海奉賢城市與產業發展推介會現象近一個月以來,國內多個城市來蓉推介,從發達的東南沿海、到古之稱為「天之涯、海之角」的海南,福建的龍巖、江蘇的鎮江……成都吸引著全國的目光。值得借鑑的成都獨特發展經驗,也成為國內各個城市來蓉推介的最大理由,12月22日,來自上海的奉賢區通過成都向中國西部分發「奉賢邀請」,在成都舉行2016奉賢城市與產業發展推介會。一方面奉賢想吸引蓉城企業前往奉賢投資發展,另外則是成都諸如太古裡、IFS、寬窄巷子等城市功能性項目建設頗具特色和優勢,引來奉賢借鑑與學習。
  • 外鄉人拍《新不了情》 讓更多人愛上成都
    外鄉人拍《新不了情》 讓更多人愛上成都 2014-02-25 08:04:43  來源: 成都商報  編輯: 宋雅婷(實習)  責任編輯: 張偉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成都「超人」羅嬢嬢照顧鄰居30年 Q版漫畫走紅萌翻網友
    成都「超人」羅嬢嬢照顧鄰居30年 Q版漫畫走紅萌翻網友 2015-07-23 06:52:00 導讀:近日,「有事找羅嬢嬢」的Q版漫畫走紅網絡。漫畫中,Q版羅嬢嬢扮演著超人的角色,幫助周圍居民解決各種難題:從幫老到送水,從喊人到洗衣,羅嬢嬢儼然變成了全能超人。
  • 拒絕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生活什麼樣?逃不出三種結局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插畫:Juice老人帶娃是當今社會比較普遍的一個現象,多數年輕人生了孩子後繼續為生活打拼,不得不將娃交由老人來帶,有的老人心疼子女又寵孫輩,任勞任怨地幫忙;有的老人卻並不是很樂意,可又怕子女記仇,將來不給自己養老,於是勉強幫著帶;而有的老人則是直接拒絕,那麼不幫兒女帶娃的老人,老了會怎樣呢?
  • 歷時近3年建成《老成都影像館資料庫》 2500餘張照片帶你尋找成都...
    如今除了能在文字中尋覓外,大眾還可透過老照片觸摸這些成都記憶。8月19日,由成都圖書館建設的《老成都影像館資料庫》正式上線,公眾可免費使用。該資料庫耗時3年,由成都圖書館獨立建設,收集了1896年至1949年間的2500餘張老成都照片。「《老成都影像館資料庫》匯集一個城市老照片數量之多,且信息著錄完整、規範、全面,這在國內公共圖書館自建照片資料庫中尚屬首例。」
  • 「最佛系夫婦」帶娃出門旅遊火了,小秘書萌娃拎包拍照終究是個意外
    僅僅是在帶娃這個問題的表現上,就有很多不同尋常的地方,「生娃就是用來玩」,「父母是真愛,孩子只是意外」的情況也是不計其數。 這不,近日一對「最佛系夫婦」帶娃出門旅遊的一幕在網上也是火了,看起來這夫婦二人是帶著娃出門旅遊,實際上則是兩個人的旅行,整個過程中,萌娃也是成了爸爸媽媽的小秘書,不僅需要負責為爸爸媽媽進行拍照
  • 婆婆這樣帶娃,我忍還是不忍?
    2有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其中專程來照顧孫輩的高達43%。由此可見,這些從農村老家,來到城市幫兒子女兒看娃的老人,逐漸成為帶娃的「主力軍」。生活中有多少人,像公益片裡的兒子兒媳一樣:一邊嫌棄,一邊心安理得把娃扔給老人。當你覺得工作壓力大,疲於應付老闆和客戶的時候,老人們又何嘗不是在沒日沒夜地在帶娃,而這個娃,比工作上的甲方更「祖宗」!
  • 日本夫婦12個娃,曾被群嘲卻很幸福,超人媽媽傳授帶娃方法
    這讓我想起曾經在一檔日本節目中看到過的一對日本夫婦,結婚20年他們生了12個孩子。當時很多人嘲諷他們:窮人家生那麼多孩子做什麼,最後還不是自己累到崩潰?但是這位「超人」媽媽卻對媒體表示:是孩子給了她生命中最幸福地體驗,如果有能力還會繼續做媽媽。相信你跟我一樣好奇,我們面對一兩個孩子都忙得焦頭爛額,這位媽媽能挺住嗎?她的訣竅到底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新疆夫婦武漢打拼記:生活越來越「亞克西」
    中新網武漢11月13日電 題:新疆夫婦武漢打拼記:生活越來越「亞克西」作者 武一力 楊衛東每當夜幕降臨,位於武漢市江岸區花橋街的新疆亞克西美食店燈火通明,悠長而熱情的新疆民歌與烤羊肉串的香氣交融。
  • 方媛不甘做闊太忙於拼事業,經紀人小美幫湊娃,3歲C寶長勢喜人
    33歲的內地網紅方媛(Moka)三年前嫁入豪門,與大22歲的老牌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富城(城城)拉埋天窗,成為合法夫妻。雖說婚禮上鬧了不少尷尬笑話、郭天王亦被質疑摳門小氣,但兩人婚姻三年以來感情與日俱增,婚後方媛活成了愛情中最幸福的模樣。
  • 讓誰帶娃6年後見分曉:老人帶先笑後哭,自己帶先哭後笑
    文|文兒各位寶媽們,你們的孩子都是誰帶大的?在這個過程中你辛苦嗎?我的孩子是自己帶大的,孩子出生後因為沒人幫帶,我就辭職回家當了全職媽媽,直到孩子三歲多才出來。與此同時,跟我同年生娃的好友則把孩子留在了老家由公婆幫帶,自己在城市繼續上班打拼。前幾年我們倆的生活形成了鮮明對比。因為在同一所城市,又住得不遠,周末她常常約我外出逛街。可我卻總是爽約,原因無非是帶娃不方便,或者孩子需要打防疫針了等等。
  • 有老人幫忙帶娃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啥不同?4位兒媳說出了心聲
    畢業工作後,看到身邊更多的都是從小城市來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他們的父母都在老家,有能力在城市買下一套房子,就幾乎已經是傾盡了全家之力,更不用說買兩套。 因此,更多的人就把孩子留在老家給父母帶,自己每隔半個月就回去一趟。又或者與家鄉距離遠一些的,則把父母接到身邊,一起擠在城市的小房子裡。
  • 「銀髮飼養員」帶娃迷惑行為圖鑑
    顧名思義,指的就是「老年人帶娃」。顯然,在當下的大都市裡,白天年輕人在外奮鬥養家,老人留守家庭照顧年幼的孫子孫女的組合,早已成為很多家庭的新常態。然而,在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及生活方式等問題上,新手父母與老年人總是存在各種矛盾。不少人打趣,「我希望我媽媽在帶娃的事情上,做個『飼養員』就行,其它都不要插手。」
  • 最「刁鑽」公婆出現:年輕有退休,不帶娃不出錢,你能奈我何?
    養老和帶娃本來是兩個問題,但總是被捆綁在一起,就是中國家庭所特有的現象。 年輕人的想法:年輕人有著「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的想法,對於兒媳婦而言,公婆沒有養他,但生完孩子的這段困難是實打實的,老人老年生活過得如何,兒媳婦兒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你幫我帶娃
  • 上海一位八十八歲的大爺,把房產贈與外鄉人
    這位家住上海的老人,是一位退休的孤獨老爺子,媳婦早年去世,剩下老大爺和有精神病的兒子,兒子也於早幾年去世,也許大家會問,這大爺為啥要把房子送個一個外鄉人呢?這說起來話長,是河南小夥善良的舉動感動了這位大爺。
  • 2020成都50個網紅打卡地出爐啦!
    成都五岔子大橋、空港花田 七裡詩鄉、棗子巷…… 這些地方都是火熱的網紅打卡點 那麼 哪些才是成都市民心裡最受歡迎的呢?
  • 爸爸帶娃有多不靠譜?每張照片都有亮點,不愧是帶娃鬼才
    如今的社會已經不再像是以前那種,女主內男主外的時代了,很多女性開始有獨立意識,基本上結婚之後也在職場中打拼,所以照顧孩子自己一個人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個時候就需要寶爸過來搭把手。遊樂園無疑是孩子的天堂,所以爸爸帶孩子去遊樂園就是最機智的選擇,可以通過這些遊樂項目和孩子親近關係。但是這位奶爸可就有點不靠譜了,在玩滑水梯的時候,直接就把孩子拋了出去,隔著屏幕都感覺到疼為了哄娃,這位奶爸真的是腦洞大開了,臉上掛著媽媽的照片,小寶寶都望得出神了,真的是玩手機和哄娃兩不誤。
  • 中國好鄰居王海濱婚後首現身,來撒喜糖咯
    中國好鄰居王海濱婚後首現身,來撒喜糖咯 2021-01-08 14: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姥姥帶娃成主力」這說法掩蓋了多少事實?無數奶奶暗自哭泣
    就比如我鄰居大媽,作為奶奶,一直想要帶孫子,但是辛辛苦苦帶了三年,兒媳一句「教了孩子一身壞習慣」,就全盤否定了她的付出,然後還把孩子交給姥姥接送,說姥姥更會帶孩子。鄰居大媽有苦難言,只能暗自落淚。 所以,當大家說「姥姥帶娃成主力」時,奶奶們也很無奈,也很冤枉。
  • 2020成都50個網紅打卡地出爐!(名單)
    成都五岔子大橋、空港花田七裡詩鄉、棗子巷……這些地方都是火熱的網紅打卡點那麼哪些才是成都市民心裡最受歡迎的呢?地址:錦江區中紗帽街8號02、寬窄巷子它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築格局的最後遺存...成為外地來蓉旅遊的必選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