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刁鑽」公婆出現:年輕有退休,不帶娃不出錢,你能奈我何?

2020-12-24 騰訊網

養老和帶娃本來是兩個問題,但總是被捆綁在一起,就是中國家庭所特有的現象。

小兩口剛生了孩子,老人要怎麼辦?無非是三種結果:

第一,有錢出錢,拿出一些積蓄,填補到小家庭中,讓他們順利度過這個難關。他們自己帶娃也好,讓親家母帶也罷,或者是請保姆,都跟公婆無關。

第二,有力出力,如果公婆沒有錢,那麼就要付出相對應的勞動力,幫著年輕人帶娃看娃,讓他們好好工作,減輕他們的負擔。

第三種,出錢又出力,公婆既出錢又出力,可能是年輕人最滿意的一種做法了吧,既能在經濟上解決困難,又解決了孩子交給保姆的擔憂,年輕人既放心又舒心,這是最理想的境界。

為什麼養娃和養老要捆綁在一起?

老人的想法:雖然說養兒防老是天經地義,老人年輕的時候把全部積蓄都花在了兒子身上,為他組建新家庭提供了啟動資金,但這好像還不夠,兒子又有養育孩子的新困難,老人好像必須要把孫輩帶大,才更有籌碼要求兒子為他養老,老人不管年輕時多自信,老了也會有無助感,帶孩子就是他老年價值的體現。

年輕人的想法:年輕人有著「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的想法,對於兒媳婦而言,公婆沒有養他,但生完孩子的這段困難是實打實的,老人老年生活過得如何,兒媳婦兒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你幫我帶娃,我給你養老,這是公婆和兒媳之間心照不宣的約定,不管哪一方打破平衡,這種約定也會戛然而止。

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慢的出現了一種公婆,被兒媳婦稱為最「刁鑽」的公婆,他們既不帶娃也不出力,自己還很年輕,用不著下一代的幫助,最「可氣」的是他們有退休金,並且為自己買好了更多的養老保障,換言之,他們的老年不用和子女捆綁在一起,所以沒有帶娃等於養老的心理負擔,他們想帶娃就帶娃,不想帶娃,也沒有什麼短處捏在兒女的手上,徹底實現了不帶娃的自由。

對於老年人而言,這簡直就是一種最理想的養老狀態,沒有帶孩子的辛苦,還能享受老年的安靜與舒適,自己有養老退休金,老了也不用依賴兒女,不管去養老院還是最終跟兒子一起生活,他們有錢傍身,到哪裡都很硬氣,仔細一想,這不就是外國老人所過的生活嗎?

於年輕的寶媽來說,碰到這樣的公婆就像一腳踢在鐵板上,真的是無可奈何,人家公婆帶娃要看心情,高興了給你帶兩天,不高興了你也一點辦法也沒有,他們既不出錢又不出力,帶娃的重擔就落在了自己的身上。過程的辛苦自不必說,帶孩子的前三年是最苦最累的,很多人說遇到這樣的公婆真是倒黴,但任何事都有雙面性,反過來一想,這也未必是壞事。

減少了家庭矛盾

老人帶娃就意味著兩個家庭互相參與,接觸多了矛盾自然就來了,相處的習慣、教育理念都要受到考驗,老人覺得很累,年輕人你覺得很焦慮。

而老人不參與帶娃,這也可能是一件好事,年輕人不那麼著急結婚,結婚後也不那麼著急要孩子,所以他們的想法更成熟,在積累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做好了一定的心理準備後再要孩子,家庭也會更加穩定,也更有信心把孩子養育好。

孩子跟父母更親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自己的孩子自己帶,尤其孩子在三歲前,誰帶跟誰親,這就是自己帶娃的優勢,年輕人自己帶娃,也避免了老人帶娃的一些短板,孩子在更科學的教育理念下成長,會更加聰明。

減少了焦慮

年輕人的壓力簡直太大了,用上有老下有小來形容再貼切不過,老人不帶娃確實讓年輕人很棘手,但同時養老的壓力也會驟減,老人有退休,身體還很棒,年輕人的顧慮也就隨之減少,至少在孩子長大成人前,老人是不會麻煩年輕人的,也給了自己喘息的機會。

老人的晚年,他自己說了算

但話又說回來,養老和帶娃本就是兩個獨立的問題,不管老人有沒有幫年輕人帶娃,老人實實在在地帶大了子女,這就叫養育之恩,子女都有義務去贍養父母,孝順父母,而不是覺得父母沒有幫著帶娃,就減少了孝順父母的心,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老人有享受晚年生活的權利,他可以為子女發光發熱,把老年生活的一大部分拿出來帶娃,但這不意味著老人的晚年就只有帶娃這一件事可做,忙活了一大輩子,好好的享受晚年生活才是他們的重中之重。

您覺得不出錢不出力的老人「刁鑽」嗎?

相關焦點

  • 兒媳眼中「刁鑽」公婆出現:年輕多金,不帶娃不出錢,你奈我何?
    至於小夫妻是自己帶娃,還是請保姆帶娃,公婆就不關心了。第二種:畢竟不是所有的公婆都有錢,這個時候沒錢的公婆就只能有力出力了,幫著兒子、兒媳帶娃,讓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工作,在另一方面來看,這也是在給他們減輕負擔。第三種:這也是小夫妻們最期盼的一種,那就是公婆既出錢又出力。
  • 「你咋帶的孩子,他又哭了」「你不帶娃,為啥還讓我生?」
    一方面是因為我倆還年輕,正是拼事業的最佳時期,不應該把精力過多地浪費在撫養孩子上面;另一方面,我倆結婚時間短相處不多,萬一婚姻出現問題的話,有了孩子豈不是更難處理。但是,他和他父母卻非常著急,為此經常吵架鬧彆扭。其實,我之所以會選擇嫁給他,除了他工作穩定性格老實以外,就是覺得公婆非常明事理。
  • 老人帶娃的家庭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何不同?這些優缺點你要知道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結婚有孩子之後依然還得工作賺錢,所以不能在家全職帶娃的人有很多。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把帶娃這個重任交給家裡老人的也不少。很多老人看見孩子就很開心,心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熱鬧,也可以緩解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便很爽快答應幫兒女帶娃。但是只有當雙方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家庭矛盾有多麼的大。那麼,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和寶爸寶媽自己帶娃的家庭將會出現哪些不同呢?
  • 有一種「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不用和公婆同住,孩子也有人照看
    但有些年輕人工作太忙,只能拜託老人家過來家裡帶孩子,所以抬頭不見低頭見,年輕人少了自己的空間,老人家也少了自己的自由。目前,有一種"上班式帶孫娃"逐漸流行,不用和公婆同住,孩子也有人照看。或者可以說,讓年輕人自己帶大的孩子跟老人家帶大的孩子有明顯的不一樣,可能會和父母不親近,只是覺得彼此是"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一樣。甚至,可能會讓孩子產生"你怎麼對我的童年,我就怎麼對你的老年"這種冷血的想法。所以說,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還是得把孩子放到自己身邊帶才行。
  • 我們剛結婚沒有錢,公婆卻想給他們買房買車,我該怎麼辦?
    然後公公說他看中了一套外省的房子,想用來退休後養老,在我面前念叨那房子有多好多便利,我沒啃聲,然後公公又說百年之後都是你們的。 公公在我面前沒直說讓我出錢,只是一直說房子好,而且百年之後房子是我們的,私下倒是對老公提出了想讓我們支持他買房改善生活的想法,老公出於的確沒有錢的理由婉拒了。
  • 真實丨老公去天堂了,我的女兒應該給公婆帶麼?一個人太難了!
    本來有一個特別幸福的家庭,結婚兩年,感情很好,才26歲的我們,誰知道天災人禍落到這個家庭,丈夫車禍意外去世,留下了未滿一歲的女兒。因為公婆只有一個獨子,對他們打擊非常大。處理完丈夫身後事,公婆提出由他們撫養孩子,以後不需要我提供任何費用,孩子的問題由他們全權負責。
  • 老大敏感,老二智力有問題,公婆聯手欺負我,我該怎麼辦……
    至於讓你很困擾的婆媳問題,老公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他會成為你和公婆間的調和劑,當然前提是他要給力,你會用力。下面桃子媽從你的來信中,總結出你目前的4大煩惱:1. 公婆帶娃不上心(可能他們覺得自己上心了),對二寶的康復不利。
  • 「兩個孩子我真的帶不了」二胎媽媽準備工作,婆婆帶倆娃太辛苦
    01二胎媽媽不易小紅在外面工作,平時帶孩子的工作由丈夫與公婆操心。雖然家境並不富裕,日子還算能過得下去。一天晚上,丈夫給小紅打來電話,說外面已經找到新的工作,而且前景不錯。小紅真替丈夫高興,但小孩不知道該咋辦?
  • 親家故意延遲退休不帶孫,外孫上學她接手,外婆:三年辛苦全白搭
    1作為女性,我特別討厭在親情上算計的人。孩子小的時候,不出錢不出力。等孩子大了,卻還想著享受親情,享受天倫之樂。似乎世間的所有好事,都讓她佔盡了。而婆婆呢,善良一點的,會心疼兒媳婦,願意犧牲自我,去幫兒媳婦帶孩子。而稍微心軟的,則是出錢不出力。而更為狠心的,則是不出錢也不出力,嘴巴卻還一直提要求。2女兒結婚半年就懷孕了,生外孫之前,女兒早就讓趙阿姨到身邊來照顧。
  • 六本有娃言情文:爸爸,我覺得媽媽最喜歡的還是我
    大家下午好,今天倌倌給大家推薦的是有娃文,可可愛愛的小孩子是父母的情感催化劑,鬥得了爸爸,逗得了媽媽,幸福之家你我它!作為一個有娃文,天才少女的小孩子還是很棒棒的!《良禽擇木》倌倌也很喜歡腹黑男主這一款,腹黑代表著懂你又逗你,壞壞的惹人愛,就是這本男主的名字倌倌覺得有些雷人,值得一看,入股不虧!
  • 孩子出生,公婆不幫忙,媽媽如果有這樣的態度,將來肯定大有福氣
    孩子出生,公婆不幫忙,媽媽如果有這樣的態度,將來肯定大有福氣 小林家最近有了件大喜事兒,他的媳婦梅梅不久前生了個大胖小子,孩子玉雪可愛,長得圓頭圓腦,眼睛黑亮黑亮的,一見人就咧開小嘴笑著,別提多招人喜歡了,全家人都很喜歡這個寶寶,恨不得天天抱著他親一親。
  • 70後父母巧妙應對:孩子我不帶養老也不麻煩你
    劉晴沒想到會遭到婆婆拒絕,便用開玩笑的語氣跟婆婆說:「您不想帶就不帶吧,那日後也別怪我們沒空照顧你們。」聽了這話,作為70後的父母也直言表示:「我們老兩口是有退休金的,所以孩子我不幫你帶以後養老也不麻煩你,這樣總行了吧!」婆婆的話讓劉晴啞口無言,原本上班的計劃更是全部打亂。為什麼70後的父母不願意給年輕子女帶娃了?
  • 爸爸帶娃有多不靠譜?每張照片都有亮點,不愧是帶娃鬼才
    但是爸爸沒有媽媽的心思那麼細膩,在照顧孩子這一方面,總能想出各種鬼點子來給自己偷懶,看完以下這一組圖之後,寶媽都被氣笑了,真的是孩子能活著就好。遊樂園無疑是孩子的天堂,所以爸爸帶孩子去遊樂園就是最機智的選擇,可以通過這些遊樂項目和孩子親近關係。
  • 「生4個娃也不妨礙我當辣媽」,這屆寶媽帶娃,操作太令人意外
    不少女性朋友升級媽媽之後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少,生了孩子自由再度被壓縮。新手媽媽們苦於育兒和個人生活失衡,令人沮喪的不只是帶娃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疲憊。不過,也有寶媽成功升級為辣媽,帶娃不僅累而且還樂在其中。以前總以為這只是誇張,看了她,我才知道這屆寶媽帶娃真的是太優秀了。
  • 年輕人太難:老人要享受晚年不帶娃,孩子要深情陪伴,自己卻沒錢
    今天上午10點多她敲門問我婆婆能不能幫她看一會孩子。她說:「阿姨,我實在是沒辦法了,就一個小時就行,我快去快回。」小王說著說著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了。我婆婆是個熱心腸,哪裡看得了小王這樣。婆婆一把接過娃娃,拍著小王的胳膊說:「你放心,娃兒我幫你看。你慢慢去,慢慢回,千萬別慌。」
  • 「你媽帶娃給錢,我媽不給」寶爸埋怨不公平,寶媽的反懟大快人心
    由於現在社會競爭的壓力,生娃簡單,但是帶娃一般都不是大多數夫婦能夠自己親力親為的事情了。 岑琳和老公婚後生了一個孩子,但是因為雙方事業都處於上升期,生孩子耽誤的工作已經夠多了,所以養孩子的問題還是得靠雙方的老人來幫忙。
  • 「幫兒子和幫女兒帶娃,心情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真是這樣嗎?
    只不過,小孩子的任務是上學,而老人的任務就是幫子女帶娃。而當帶娃成為一種「任務」時,就難免讓人心生抱怨。鄰居喬阿姨,退休這幾年什麼事都沒幹,就光顧著給兒子和女兒帶娃了。她說:「幫兒子和幫女兒帶娃,心情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給兒子帶娃,帶的是自己的孫子,特別有幹勁兒,出錢出力的。而給女兒帶娃,就像是替別人養花,養好了人家連盆一起端走,自己想看看都難了。」
  • 拒絕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生活什麼樣?逃不出三種結局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插畫:Juice老人帶娃是當今社會比較普遍的一個現象,多數年輕人生了孩子後繼續為生活打拼,不得不將娃交由老人來帶妍妍聽完內心很不是滋味,心寒又無奈,為此,她只好將自己的親媽喊過來幫忙,並要求老公每個月給一筆帶娃費用,這件事才得以畫上句號。而上個月婆婆因為雨天路滑不小心摔了一跤,剛好住院需要人照顧,妍妍老公立馬請求她去醫院照顧,她回擊道:當初我需要她的時候,她是怎麼拒絕我的?現在有事了想著我了,我是不會去的。
  • 生娃後和公婆住是種什麼體驗?90後寶媽如實回答,掩蓋不住的尷尬
    但是礙於種種原因,現在即使剛結婚的年輕夫妻,也常常會出現和老人住在一起的場景。這對於男人來說,並不算什麼,畢竟是自己的父母,再怎麼樣之前都已經住在一起二十多年了,已經彼此很熟悉了。但是對於女人來說,這可就不一樣了,就算是結了婚,但是因為沒有血緣關係,也沒用長時間地相處,自己終究像個外人。
  • 奇葩公婆之神邏輯:明明是在替兒子幹活,卻硬說是在給兒媳看孩子
    然而孩子的降生,讓小梅再度陷入深淵:公婆伺候的是兒子,而自己則像一個童養媳,餵養孩子還要照顧全家。矛盾在月子裡達到頂峰:小梅讓李濤洗自己和孩子的衣服,畢竟之前李濤的衣服都是自己洗的。就月子裡這幾天,李濤不會累到哪裡去。而後來因為餵養孩子的問題,小梅和公婆有了不同意見,婆婆大叫:」你的衣服我洗過,你還有什麼不知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