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正流行?70後父母巧妙應對:孩子我不帶養老也不麻煩你

2021-01-11 Ainee媽咪

不知從何時起,老人幫助子女帶娃成了天經地義的事。

有的夫妻會從老家叫來父母幫忙,還有的夫妻不僅讓父母幫助帶娃更是吃住在父母家,而這些都被稱之為「啃老」。

面對子女啃老,父母不管心裡是否情願,但考慮到子女的不易或是自己的養老問題,也會變被動為主動,因此,老年帶娃成了普遍現象。

不過,並非所有老人都心甘情願被啃老,所以面對這種新型啃老70後父母也想出了應對方法。

新型啃老正在流行?70後父母用一招巧妙應對

90後的劉晴一畢業就選擇結婚,婚後不久就生了寶寶,是個令人羨慕的年輕媽媽。由於這個年齡也是事業發展的好機會,所以孩子才三個月她就開始研究著就業方向。

在劉晴的印象中,老人幫帶孩子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於是打算工作後,將孩子送去婆婆家,可她萬萬沒想到,70後的婆婆表示自己雖然沒有工作,但也不會給她帶娃。

劉晴沒想到會遭到婆婆拒絕,便用開玩笑的語氣跟婆婆說:「您不想帶就不帶吧,那日後也別怪我們沒空照顧你們。」

聽了這話,作為70後的父母也直言表示:「我們老兩口是有退休金的,所以孩子我不幫你帶以後養老也不麻煩你,這樣總行了吧!」

婆婆的話讓劉晴啞口無言,原本上班的計劃更是全部打亂。

為什麼70後的父母不願意給年輕子女帶娃了?

像劉晴婆婆的想法,其實也可以理解,70後的父母今年也就50多歲,有些已經退休,但還有些仍奮鬥在工作崗位上,即使拋開工作或時間原因,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

1)他們對自己的未來生活也有規劃

70後的父母不同於老一輩人,他們的人生有自己的規劃。

年輕時,他們為了家庭和事業奮鬥,到了退休的年紀,有些人開始發展自己的愛好或是打算旅行等,期望彌補上自己年輕時的遺憾,自然不願意被子女所幹擾。

2)不想讓自己的個人空間都充斥著孩子

同樣,70後的父母也並不完全以子女為自己生活的重心,他們更加相信並尊重每個人的獨立空間。所以他們即便是在家養養花、種種菜,也不希望自己日後的生活就是圍著孩子轉。

3)怕因為帶娃與兒子兒媳發生矛盾

現代的老人受教育程度和環境的不同,看待問題更加透徹,比如有些婆婆為了避免出現婆媳矛盾,會選擇遠離兒子與兒媳的生活。

還有些老人也通過別人體會到隔代撫養的弊端,如帶娃帶得好那也孩子聽話懂事,而帶不好則是老人慣孩子等原因,與其好無功、壞有過,不如乾脆不幫著帶娃。

4)具備一定經濟基礎,孩子不養老也不擔心

70後的父母相較50後或60後,也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很多時候,給予子女的支持多過於依附子女,因此,他們也更有自主選擇的底氣。

其實老人能幫年輕子女帶娃是好心,而不是責任

作為子女,如果有老人幫著自己帶孩子,並非是父母的責任,而是他們的好心,要懂得珍惜、學會感恩。

如果父母不同意給自己帶娃,也在情理之中,子女也不可責怪父母,而是要尊重他們的選擇。

畢竟父母操勞一生,養育子女成人,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同時新手父母也應該體驗照顧孩子的辛苦。

【寫在最後】在照顧孩子的問題上,建議家庭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選擇,比如暫時由孩子媽媽全職照顧,待到孩子上幼兒園或是小學再去擇業,又或者請保姆或育兒嫂照看等。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劉晴婆婆這樣,既不幫帶娃也不用子女贍養的情況?

相關焦點

  • 一種「新型不孝」已形成,比啃老更傷父母,不少年輕人都不以為意
    對於父母來說,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撫養成人,對孩子最大的期望便是:孩子長大以後能夠孝順。然而很多孩子長大後怕辛苦不參與工作賺錢養父母,在家啃老,讓年邁的父母養著他,這便是典型的不孝順的行為。但是現在有一種"新型不孝"已形成,這種行為比啃老更傷父母,不少年輕人都不以為意。
  • 一種新型「啃小」正在流行,霸佔了孩子的童年,父母卻樂在其中
    「我養你小,你養我老」,傳統的養老理念以合情合理的方式存在。但是,現在很多父母年紀並不大,四肢健全,還有賺錢能力,卻靠「出賣」孩子的童真賺取金錢,並以此謀生。這種新型的「啃小」模式正在流行,讓孩子小小年紀就被剝奪了正常的童年生活,不得不擔起「養老」的重任。
  • 寫給70後:老了後,我要回農村養老
    70後的父母也是經歷過一個貧窮的時期,那時的水還很清澈,那時的人心也很淳樸,相比較現在而言,他們更喜歡以前的「田園風光」。 02、老了後,回農村養老 老了後,回農村養老,這是70後父母的心意。
  • 《瑪莎和熊》孩子積極樂觀的性格,父母應對「麻煩」的態度很重要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瑪莎一樣每天都高高興興地,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可是又有多少父母能像熊熊一樣用樂觀的心態面對孩子搞出的各種「麻煩」呢?很多父母可能會問,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性格呢?事實就是,父母平時應對孩子「麻煩」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性格。
  • 日本宅男「骨灰級啃老」,10年不出門7年不洗澡,3餐靠父母投餵
    文丨洛芸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引言有一些孩子在長大了之後,還過於依賴父母,依靠父母才能生活。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啃老族」。實際上,孩子會出現「啃老」的行為,和父母的教育錯誤脫不開關係。
  • 《奇葩說》雖然關於啃老與不啃老,正方贏了,可我卻不敢苟同
    這一期的辯題『剛剛畢業很拮据,爸媽也讓我啃老,該啃嗎?"在辯論之前大家先站了隊。薛教授沒有選擇只能選擇正方。「女神」秦海璐不知道啃的標準是什麼,就在李誕的慫恿下選擇了啃,理由是自己從沒啃過。經過三輪六個辯手的辯論,最終啃老的一方勝出了。整個辯題連標點符號都算上一共十多個字,辯論到最後,連標點符號都被解讀了好幾遍。作為支持「啃老」的正方似乎贏得毫無爭議。可是我還是不能苟同。正方的程璐首先提出了,父母看到兒女生活拮据,就一定會像逼著兒女穿秋褲一樣,一定會想盡辦法資助兒女。我不覺得這是啃,」啃「無疑是個動詞。
  • 孩子們經常說這些詞,一般長大是白眼狼,如果你不啃老,你應該高
    平日裡,孩子們常說這些話,往往長大是白眼狼,不是啃老上的幸運兒,不要指望養老。他們認為這是父母應該為孩子做的,如果父母不滿足他們,他們會說「因為你是我父母」,用這個理由「威脅父母」是很不禮貌的行為。這樣的子類將不理解感恩父母,長大將僅是長大之後的白眼狼。
  • 女大學生畢業10年仍在家啃老,父母折斷孩子翅膀,卻怪他們不會飛
    文|文兒看了一篇報導:女大學生畢業10年,33歲仍然在家啃老。父母已經快70歲,已經沒有能力供養女兒了。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誇獎,即使自己現在10年沒有工作,和媽媽只要因為「工作」的事情吵架,媽媽還是會說:「你就是一事無成,你要是能成事,我給你跪下。」所以現在自己沒有信心,不敢走出家門。看完這個報導,看到這個女生對著記者表達流利,也不像有社交恐懼症的樣子。那麼她畢業10年,33歲仍然在家啃老父母,我覺得不僅是一種逃避,也是存在報復父母的一種心態。
  • 「捆綁養老」正在傳播,父母心中有苦,子女心裡有樂
    為人父母的惟一願望是希望孩子們健康。養老一直是許多老人堅信的養老觀念,但到了老年能否指望得上孩子,還得看孩子有沒有孝心。如今許多父母不願讓孩子養老,有些孩子卻先發制人。沒有孩子,我就沒有你養老」,兒媳的一番話澆得老人透不過氣來。
  • 中國問題專家鄭永年:力挺年輕人「啃老」,請父母對孩子們好一點
    「啃老」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無論是綜藝節目,還是影視劇,「啃老」的年輕人形象個個不討喜,我曾經寫過一個家庭教育問題的觀察:《財約你》欄目曾經對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做過專訪,如何看待越來越多的「佛系青年」?鄭永年回答:我是覺得我蠻同情中國的年輕人。說到啃老,他很肯定地說:我覺得啃老有理啊!
  • 子女成家後組團「啃老」,七旬父母委屈大哭:我真沒錢了,求放過
    兩個子女不學無術,吃不了苦,沒有工作,如果不是張大爺接濟,恐怕孩子的生存都是困難。但兩個子女成家後組團啃老,這一啃就是幾十年,再殷實的家底都會被掏空。張大爺和老伴晚年過得悽慘,養子女不防老反被啃老,委屈的大哭道:我是真沒錢,求放過。造成今天這個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父母過於寵溺孩子,孩子小的時候只是一味地慣著,讓孩子內心形成了不努力也可以獲取的心態。
  • 67歲老人重男輕女的下場,女兒在養老,兒子在啃老
    年輕時重男輕女,晚年女兒在養老,兒子卻在啃老。 向阿姨/67歲 我和老伴的晚年生活真的是一言難盡,其實也都怪我,年輕的時候太糊塗了,到老了才明白,女人都不容易,真是苦了我的女兒。
  • 大學生畢業後在家啃老十年:你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
    因此,父母與女兒之間更是經常性的爆發爭吵,以至於大聲吵嚷已經成為了他們日常交流的一種主要方式。對於父母的指責,女兒表示「你們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確實,父母在養育她的過程中,親手斷送了女兒的才華,讓女兒一步一步淪為了與社會脫軌的人。
  • 「兒子,以後別帶孫子來看我了」,老人的話,揭露年輕子女的通病
    作者:雪影導語:現在很多人都說自己孝順,可事實上又做出一些讓老人難過的事情,很多子女會把表面工作做得很好,可另一邊又把老人壓榨的一絲不剩。現在的社會,並不是常回來陪伴父母就是孝順了,一些「新型不孝」正在生活中發生,希望你我不是這樣的人。
  • 70歲阿姨心聲:「廢物式養老」,讓我的晚年生活越來越不快樂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中,一個人晚年有錢有閒,兒女孝順,老了後能頤養天年,就是幸福生活。所以許多兒女在父母年老後,給他們創造好的物質條件,不讓父母忙碌操勞,不讓他們操持家務,把老人當成完全沒有自理能力的人,以為這就是真正的孝順。可這真的是老年人需要的嗎?
  • 日本宅男「骨灰級啃老」,7年不出門不洗澡,網友:怎麼做到的?
    7年間,他一直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與照顧他衣食起居的父母在同一屋簷下,卻不打照面,雙方只是通過門縫紙條傳遞來交流,這種啃老真的是「別具一格」。7年間,男子在房間內不洗澡、不換衣、不刷牙、不洗臉等,可以說全部的個人衛生工作都被他放棄得一乾二淨。
  • 以下啃老新模式已粉墨登場,年輕人花樣百出,老一輩苦不堪言
    文|秘籍君說到啃老一詞,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年輕人不肯工作、全然依賴於父母生活,這種毫無自理能力的依附就被稱之為啃老,帶有媽寶爹寶的意味。只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開始發覺不對,為何子女已經獨立工作,我的晚年生活依舊如此勞累呢?
  • 中國60%家庭在啃老?其實外國更嚴重,第一批啃老的人都成這樣了
    在中國,幾乎所有父母在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一直給予他們經濟支持,衣食住行都是無條件給予,也會供孩子上學,這是責任和義務。 只不過,在孩子到了應該進入社會的時候,這種責任和義務就該反過來了,子女應該贍養父母。
  • 日本宅男的終極「啃老」生活:27年不出門,7年不洗澡……
    如果告訴你有人在家宅20多年不出門,你會不會感到驚訝?在日本有一個名叫真樹的男子,因為上學時遭到同學的欺凌,在16歲那年就開始呆在家裡,不再走出去。到電視臺採訪他的時候,他已經宅在家裡27年了。相比起真樹27年不出門,下面這個男子更是讓人驚掉下巴。13歲被欺負後,他便再也不想出門見人,成了一個宅男,發展到後來,更是連房間也不出了。一日三餐由父母送到房間門口,大小便在房間裡解決後再交由父母處理,房間裡到處都是蒼蠅,老鼠,蟑螂出沒。
  • 「廢物式」養老讓老人們深受打擊,網友:別讓父母覺得自己是廢物
    人們都說養兒防老,當父母到了晚年的時候,子女們的照拂便成了他們晚年生活的保障。雖然當下孝順的子女有很多,但是父母們的晚年生活質量卻並不理想。就像孩子們小的時候,父母們擔心孩子會磕碰一樣,更多的成年子女開始擔心老了的父母身上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