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父母來說,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撫養成人,對孩子最大的期望便是:孩子長大以後能夠孝順。然而很多孩子長大後怕辛苦不參與工作賺錢養父母,在家啃老,讓年邁的父母養著他,這便是典型的不孝順的行為。但是現在有一種"新型不孝"已形成,這種行為比啃老更傷父母,不少年輕人都不以為意。
一種"新型不孝"已形成,比啃老更傷父母
鄰居王阿姨的兒子結婚5年了,生了個可愛的兒子。王阿姨的兒子和兒媳婦由於工作需要,沒辦法自己帶孩子,於是他們決定讓王阿姨幫忙照看孩子。可是王阿姨年事已高,身體又有大大小小的毛病。於是王阿姨婉拒了,讓兒媳婦自己帶孩子,自己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
然而兒媳婦和兒子卻對王阿姨心存怨懟,對王阿姨放出狠話:你不幫我帶小,我便不幫你養老。對於老人來說,這種威脅真的是致命的,因為年老的老人沒有收入來源,心理缺乏安全感,生怕孩子真的會不管她老,於是無奈之下答應了。
王阿姨的兒子和兒媳婦的行為便是"新型不孝"的行為之一,也是目前這個社會的常態。年輕人只管生,不管父母的意願,一味要求父母幫忙帶和養。那麼,"新型不孝"的行為究竟有哪些呢?
"新型不孝"的行為究竟有哪些?
為了使年邁的父母帶孩子,威脅不給老人養老
年輕人由於工作需要,無暇獨自帶孩子,於是便委託老人幫忙照看。而老人考慮到自身的情況與身體健康問題,便婉拒了年輕人的請求。這時候年輕人不但不能理解老人的處境,反而出口威脅老人:你不幫我帶小,我便不幫你養老。這種行為屬於"新型不孝"的行為之一。
把年邁的父母當保姆使喚
父母被迫無奈,幫年輕人照看孩子。年輕人下班回到家不但不幫父母分擔家務,照看孩子,反而把父母當保姆使喚:媽,你幫孩子衝一下奶粉、媽,給孩子洗澡、媽給孩子換尿不溼。
老人白天照看孩子,身體已經疲憊不堪,好不容易等到孩子下班,孩子卻把老人當保姆般使喚。這種行為也屬於"新型不孝"。
不懂感恩父母的付出
老人幫孩子撫養成人,已是非常不易,如果這時候父母拒絕幫孩子帶娃,孩子不但不能理解父母的行為,還無視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不懂感恩父母的付出,還對父母心存怨懟。
不幫孩子,孩子會對老人心存怨懟,不幫老人養老;幫孩子帶娃,孩子會把老人當保姆使喚,甚至不感恩父母對他的付出。那麼,老人到底該不該幫兒女帶娃?
老人該不該幫兒女帶娃?
幫你是情分,年輕人理應心存感激
如果父母身體健康,並且也樂意給你帶孩子,這是父母給你的情分,年輕人理應心存感激。白天老人幫忙帶孩子已經是疲憊不堪,年輕人下班了更應該主動承擔帶孩子的責任,不應該把老人當保姆使喚,讓老人多些時間休息。
不幫你是本分,理應理解老人。
如果老人婉拒了讓她幫忙帶娃的請求,兒女們理應理解老人。畢竟老人已經年邁,他們將兒女們撫養長大已經不易,不應該再把帶孩子的責任強加在他們身上。老人更應該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兒女們理應對老人心存感恩,並且理解老人。
為了使年邁的父母帶孩子,威脅不給老人養老、把年邁的父母當保姆使喚、不懂感恩父母的付出,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年輕人要明白,老人願意幫你是情分,理應心存感激,不願意幫你是本分,理應理解老人。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