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新型「婚姻殺手」正在形成,比「喪偶式育兒」更傷人更現實

2021-01-12 母嬰參考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說起喪偶式育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說的就是很多中國媽媽背後都站著一位選擇性眼瞎耳聾的隱形爸爸,說好的孩子是兩個人的共有物,結果付出的只有妻子,坐享其成的卻是丈夫。

不過,近幾年來,幸孕姐也曾聽到不少女性在抱怨,比起一個人帶孩子,下面這種新型「婚姻殺手」更現實更勢力,更傷夫妻感情。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伺候公婆天經地義?

汪莉與老公結婚多年,由於老公一心撲在事業上,很少管家裡的瑣事,汪莉只能辭掉工作,專心在家當個好妻子、好兒媳、好媽媽,雖說平時也有不少的委屈,可想著老公一個人賺錢養家也不容易,於是很少跟他抱怨,直到前段時間發生了一件事,讓平日裡忍氣吞聲的她突然爆發……

事情的起因是婆婆生了一場大病,癱瘓在床,汪莉每天端屎端尿,整天醫院家裡兩處跑,精力實在是有限。整整一周的時間,她沒真正睡個整覺,孩子又碰巧發燒,她忙得焦頭爛額,最後身體實在是扛不住,跟老公抱怨了幾句。

結果對方一臉無所謂,不僅沒有對自己說上一句辛苦了,還在旁邊埋怨:「伺候公婆不是天經地義的嗎?而且不光你累,我平時在外賺錢難道不辛苦嗎?」這句話讓汪莉心灰意冷,她大吼了一句:「你平時只知道工作、工作,家裡的事管過一點嗎?我伺候完孩子,還要伺候你媽,你把我當免費保姆了嗎?」

汪莉的故事,在現實中應該也有不少女性朋友遇上過。

為何會出現「喪偶式養老」?

1、受傳統思想的影響

由於中國受「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影響已久,所以他們總會覺得男性在外賺錢養家不容易,家內的事,像照顧孩子、伺候公婆應該都是女性應該做的。社會大環境之下,人們默認了這種「不公平條款」,男性總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所以才會心安理得地把自己的父母全部交給妻子照顧,自己不管不顧,當個輕鬆的甩手掌柜。

2、男性從小被家裡寵壞

部分中國家庭呈現這樣一種模式:溺愛孩子的父母+長不大的兒子+保姆級的兒媳。父母從小溺愛孩子,將最好的都給了他,就很容易導致孩子變得自私自利,一切只為自己考慮,成家立業之後也經常逃避責任,不願為家庭付出,把所有的瑣碎事都丟給了妻子,其中就包括照顧自己父母的義務。

3、女性從小被教育要「持家」

其實,之所以發生這種事情,與女方從小受到的教育也有一定的關係。雖說現在人們的思想逐漸開化,鼓勵女性勇敢實現自我抱負,尋找自我價值。可在很多比較傳統的家庭中,仍然從小就給女孩灌輸「相夫教子」的觀念。

她們從小就被身邊人教育,女性就是服務於男性,嫁人之後要學會「持家」,伺候好老公、侍奉好公婆,這才是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否則就會被周圍人指指點點。這種存在了上千年的劣根,是很難徹底消除的。

總結:婚姻本身就是兩個人共同的責任,這種「喪偶式育兒」、「喪偶式養老」,對於女性來說,本身就是一種不公,希望各位老公能夠學會尊重妻子的付出,主動承擔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也希望各位妻子能夠學會肯定自己,愛護自己。(lyj)

相關焦點

  • 明明同床卻異夢:真正打敗婚姻的不是出軌,而是喪偶式婚姻
    此前就發生過二胎媽媽產後抑鬱,不僅自己自殺,更有帶著孩子一起跳樓自殺的慘劇。究其原因,都是因為夫妻之間並沒有建立起真正的「感同身受」,大家雖然同在一個屋簷下,卻只是在「各自生活」而已。事如飲水,冷暖自知。
  • 「喪偶式育兒」是一種什麼感覺?3個媽媽說出了真心話
    其中有一個孩子說:父愛如山就是不管媽媽有多忙,爸爸永遠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穩如泰山。還有孩子大笑著說爸爸像算盤,媽媽撥一下,動一下。孩子們的回答聽上去很好笑,但是卻很形象地描述出了一些爸爸在家中的狀態。「喪偶式育兒」、「隱形爸爸」這樣的名詞近些年層出不窮,家有「隱形爸爸」的媽媽們經歷「喪偶式育兒」是一種什麼感覺?聽聽這3位媽媽的真心話。
  • 不丹國王吉格梅究竟有多帥?王妃這麼美,還要遭遇「喪偶式育兒」
    不丹國王吉格梅究竟有多帥?王妃這麼美,還要遭遇「喪偶式育兒」 說起「不丹」這個國家,並不是一個發達的國家,所以它的存在感一直不高,但是它卻是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據悉在06年的時候,全球發布的快樂國度排行榜中,不丹居然位列亞洲的第一名,世界排名第八位呢。
  • 《安家》宮蓓蓓與老公吵架:喪偶式婚姻是女人最深的痛
    這一段對話,讓很多女性感同身受,因為她們也曾像劇中的宮蓓蓓一樣,過著「喪偶式婚姻」。作為老公,當婆媳之間出現矛盾時,他偏向自己父母,一味愚孝。作為父親,他對孩子的教育漠不關心。對於家庭當中瑣碎的事情,他更是一副事不關已的樣子。
  • 柔力量:揭開60%家庭的遮羞布,讀懂無處不在的喪偶式婚姻
    戀愛到結婚生子,一直能把婚姻保持得甜甜蜜蜜!娛樂圈裡這樣的情侶太少了!#瞿澤林王穎飛CP感# 也讓我們看到滿滿的幸福感。這些都讓柔力量更想要把家庭婚姻幸福的奧秘傳播出去,希望更多人能收穫滿滿的幸福!看到幸福,我們也更為不幸的婚姻著急!
  • 因為愛情,當代人的婚姻反而更脆弱|《為愛成婚》
    你眼中的婚姻是什麼樣子的呢?你所處的婚姻和你想像的一樣嗎?婚姻對你來說是失望,還是驚喜呢?婚姻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存在的呢,婚姻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有娃的婚姻尤其值得探討,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各種新名詞可謂日新月異。
  • 「喪偶式」爸爸是家裡負能量?就算媽媽很優秀,孩子也多半沒出息
    不得不說,現實生活中類似天天爸這樣的家長越來越多,尤其是孩子們的爸爸,變得越來越沒有家庭責任感,從不主動為孩子付出,「喪偶式爸爸」就這樣誕生了。 「喪偶式爸爸」的特點,你中了嗎? 不願陪伴孩子 儘管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有責任心,但其中依然有部分爸爸對家庭並沒有太關心,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對孩子也沒有太多感情。
  • 刷爆朋友圈的高分韓劇:比缺乏教育更可怕的是喪偶式教育
    不論是《女王的教室》,還是《天空之城》,它們都試圖展現人們面對「應試教育」時,不止經受道德的掙扎,更伴隨著更深刻的思索。截圖來自《天空之城》前段時間很火的話題「喪偶式育兒」,講的是母親們在育兒這件事中承擔的巨大壓力。
  • 《熊爸熊孩子》喪偶式育兒諷刺犀利,沙溢美嘉張偉三人同框太逗!
    《熊爸熊孩子》雖然看似節奏輕快、詼諧逗趣,內在卻諷刺性十足,不僅吐槽了當下社會的喪偶式育兒問題,同時也嘲諷了「賺錢才是硬道理」的價值觀。劇中的熊雄代表的是很多丈夫、父親的形象,自以為用錢可以搞定一切的丈夫,只會用錢來敷衍兒子的爸爸。
  • 中年女子喪偶式婚姻,寂寞芳心唯有付與陌生病友:《回光奏鳴曲》
    丈夫常年在大陸做生意很少回來,玲子一直生活在這種喪偶式的婚姻當中。從醫院出來,玲子又來到了紡織廠上班。可是今天老闆卻告知她工廠要關閉了,所有的女工都被裁員,老闆給了玲子遣散費和一臺縫紉機。就在這個時候,玲子又突然自己頭暈眼花,並伴隨著胸悶氣短。這一系列的怪現象在醫生那裡得到了答案,玲子更年期了。
  • 喪偶式婚姻,如果有來生,不想再遇見他了
    今天是結婚22周年紀念日,我46歲,典型喪偶式婚姻。記錄這段文字時,心情沉重。老公沒工作,好吃懶做,性情暴躁極端,屬於非常作的人,心胸狹隘,一句話聽不順耳就記仇,耿耿於懷,沒事總愛翻出一些陳年芝麻爛穀子曬曬,然後自己悶悶不樂氣得要死。
  • 「喪偶式育兒」再釀悲劇:美國2歲男童拿槍當玩具,扣動扳機射中自己
    事故發生時,男孩的媽媽正在隔壁房間給另一個孩子餵奶,而其他家人則在忙著打牌,無人照看男孩。 家中有他的父母和尚在襁褓中的妹妹。 事發當天,家中有親屬來訪,於是萊頓的爸爸便招呼來客,一起玩起了紙牌。而萊頓的媽媽,則要給小女兒餵奶。父母都無暇顧及小萊頓,所以他只能獨自待在房間裡玩耍。
  • 一種「新型不孝」已形成,比啃老更傷父母,不少年輕人都不以為意
    但是現在有一種"新型不孝"已形成,這種行為比啃老更傷父母,不少年輕人都不以為意。 一種"新型不孝"已形成,比啃老更傷父母 鄰居王阿姨的兒子結婚5年了,生了個可愛的兒子。王阿姨的兒子和兒媳婦由於工作需要,沒辦法自己帶孩子,於是他們決定讓王阿姨幫忙照看孩子。可是王阿姨年事已高,身體又有大大小小的毛病。
  • 看韓劇《告白夫婦》,我懂得了婚姻……
    該劇講的是一對40歲的夫婦的婚姻以離婚收場,但是一覺醒來重回20歲,當時他們還沒有相遇、相戀和結婚,人生有了重新開始的契機,於是他們再次遇到已經去世的父母,已經不再熟絡的朋友和曾經心動的初戀對象,通過這次"重走一遍人生路"的經歷,他們開始找尋自己忽略的、失去的和遺忘的事物 。
  • 孩子有事只會喊媽?爸爸也是家庭C位,教育孩子不是一個人的事
    我國有很多喪偶式育兒的媽媽,正在靠著自己的雙手,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孩子長大。 但是在這種父親缺位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未來面對的問題,比那些父母和睦家庭中成長的孩子,要多得多。
  • 比起離婚冷靜期,每對情侶更需要有結婚冷靜期
    於我們而言,婚姻應該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進來,也可以自由地出去。為何要搞這麼一個離婚冷靜期三十天,這不是平白添堵嗎?畢竟對於現代人來說,結婚很有可能是腦袋一熱,在對彼此的生活還未完全了解之下,就急匆匆地踏入婚姻的殿堂。
  • 擺脫「喪偶式」育兒,父親應參與孩子成長,8個建議可供參考
    文丨裴慶偉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不少父母都曾經感嘆過自己的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很多家庭都是媽媽在家裡照顧小孩,陪伴小孩,而爸爸則出去賺錢養家。男女天生在情緒上,感覺上就有差別,與父親相處可以讓孩子感覺到保護,能讓孩子具有安全感。孩子在父親的陪伴下參加一些刺激性的運動,如滑冰、攀巖、遊泳等,會更加勇敢和大膽。一句「別怕,爸爸在後面保護你」能給孩子送去勇氣和力量。
  • 新型偏心正在悄然興起,比重男輕女更可怕!父母反覺沒做錯
    新型偏心正在悄然興起,比重男輕女更可惡!父母反覺沒做錯視頻中媽媽的行為,就是一種新型偏心,她覺得7隻蝦,2隻給女兒,5隻給兒子是一種公平的行為。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有這種新型偏心的觀念,他們覺得自己很公平、沒做錯,可能這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
  • 堪稱婚姻中的「避孕藥」,這部日本電視劇狠狠扎了喪偶式家庭一刀:你不願分擔,但也別添柴
    「不是簡單地探討喪偶式育兒,而是在討論這個社會對女性育兒的那種理所當然的、莫名其妙的、過分高標準的苛求性。」「男人一邊說著愛子孫,一邊完全不育兒,將一些體面話覺得自己盡責極了。」卻有更令她崩潰的事情發生,丈夫竟打著「關心妻子」的幌子,找他的前女友問詢,獲取育兒經。
  • 「彈跳式」育兒不可行,試試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成長更安心
    育兒方式有很多種,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聽過一些,比如「專制式育兒」「彈跳式育兒」。所謂的「圈養式育兒」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行為行動和想法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進行,是圈養式的形態。而「彈跳式育兒」就是指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是不定式的,完全按照自己當時的心情,心情好時給顆糖,心情壞時更是又大又罵,陰晴不定的態度影響了孩子身心健康發展。大家應該對這樣的情形並不陌生,比如孩子在學校經歷了長達一天的學習,一回到家中,父母首先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不是關心在學校的情況,而是:「作業寫完了嗎,快回房間把作業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