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位於我國最大的盆地塔裡木盆地。由於塔裡木內陸,遠離海洋,周圍天山、崑崙山等高山環繞,地形非常封閉,海洋水汽難以進入,形成常年乾旱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乾旱導致塔裡木盆地內部水源少,地表自然帶為沙漠自然帶。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總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相當於3個以上江蘇州的面積。塔克拉瑪幹沙漠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屬於乾旱地區。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能成為草原,降水量將比現在高得多。年降水量至少要達到200mm到400mm左右,達到半乾旱地區,才能出現一定程度的草原分布。只有達到年降水量超過400毫米的半溼潤地區,才能出現大面積的草原。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塔克拉瑪乾草原,意味著我國氣候最乾燥的西北地區,氣候不再乾燥,我國也將改變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的自然面貌,新疆等氣候將進一步溼潤,草場擴大,畜牧業和灌溉農業蓬勃發展。塔克拉瑪乾草原將成為我國最好的牧區,新疆的瓜果種植也將有更多的水源灌溉,該生態系統將更加穩定,生物多樣性增加,成為我國西北地區更加宜居的地方。
那麼問題是,這種事會發生嗎?我們都知道有「滄海桑田」這個詞,意味著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陸地會變成海洋,海洋也會變成陸地。同樣,地球的氣候也在不斷變化,有寒冷、乾燥、潮溼的交替變化。今後,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我國西北和中亞地區的氣候逐漸溼潤,降水量逐漸增加也可能發生。例如,近年來,我國西北部分地區的降水比以前有所增加,植被覆蓋率也呈現出一定的恢復趨勢。如果這種變化持續下去,西北地區的自然景觀也可能發生巨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