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地區的氣候是不是都是高溫炎熱的,沙漠地區的冬天寒冷嗎?

2020-12-24 騰訊網

我們地球的陸地表面由於氣候、地形、土壤、水文等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同,分布著不同的陸地自然帶,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三類陸地自然帶,分別是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荒漠自然帶包括巖漠、礫漠、沙漠和泥漠等類型,沙漠地表完全被沙子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的地表荒蕪地區。一想到沙漠,我們就會想到一首流行歌曲《熱情的沙漠》,在我們的印象中,沙漠代表的就是高溫和炎熱,那麼事實是不是就是這樣呢?

雖然沙漠經常和高溫炎熱伴隨在一起,但是也並不是完全吻合,影響自然帶是森林、草原還是荒漠(沙漠)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因素,也就是說沙漠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氣候乾旱,從而導致降水稀少,植被難以生長,地表以風力作用為主,在風力的長期侵蝕和沉積作用下,逐步形成沙漠。沙漠根據所處的熱量帶不同,主要可以分為熱帶山和溫帶沙漠兩大類。熱帶沙漠分布的地區對應的氣候類型主要就是「熱帶沙漠氣候」,由於常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氣候乾旱降水稀少。

熱帶沙漠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0°至30°之間的大陸中西部地區,其中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分布區,總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千米,此外熱帶沙漠還包括亞洲西亞的阿拉伯半島地區、南亞的塔爾沙漠、非洲南部的納馬誇蘭沙漠、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南美洲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和北美洲的內華達沙漠等區域。

這些熱帶沙漠分布地區幾乎保持著全年的高溫,常年如夏,也幾乎沒有冬天,氣溫年較差很小,但是由於沙漠地區比熱小,升溫和降溫速度都很快,所以像撒哈拉沙漠地區晝夜溫差很大,白天溫度很高,但是夜晚溫度很低,甚至能夠降溫到0℃左右。

阿塔卡馬沙漠

溫帶沙漠分布的地區對應的氣候類型主要就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氣候乾旱降水稀少。溫帶沙漠主要分布在大陸的內陸地區,其中由於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所以亞歐大陸的內陸地區,也就是中亞地區以及我國的新疆等地區分布著世界上最大面積的溫帶沙漠,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就是屬於溫帶沙漠。溫帶沙漠分布地區的氣溫通常表現為「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所以在我國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地區,夏季高溫炎熱,而到了冬季氣溫就表現為低溫寒冷了。

塔克拉瑪幹沙漠

此外,在我國新疆地區,一天之內的氣溫日較差也是很大的,所以就有「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俗語。除了亞洲的中部地區分布有溫帶沙漠外,在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脈東側的巴塔哥尼亞高原地區,也分布有溫帶沙漠,氣候類型也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不過這一地區並不位於內陸地區,而是一個沿海地區,由於位於安第斯山脈的東側,地處盛行西風帶的背風坡,從而導致降水稀少,形成了溫帶沙漠的分布。

相關焦點

  • 非洲的氣候,南北對稱的氣候分布特徵,面積巨大的熱帶沙漠氣候
    根據全球不同區域的氣候特徵來劃分出不同的氣候類型,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高寒氣候等等。
  • 屬於熱帶沙漠氣候,終年高溫乾燥的撒哈拉沙漠為什麼也會下雪?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陸地自然帶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主要是隨著水分條件的不斷降低,自然帶不斷更替,荒漠自然帶分布區是世界上氣候最為乾旱的地區。撒哈拉沙漠居然也會下雪荒漠自然帶是指乾旱地區的地貌組合,包括巖漠、礫漠、沙漠和泥漠,其中沙漠是最為我們熟悉的荒漠自然帶。根據熱量條件的不同,荒漠自然帶可以分為熱帶荒漠帶和溫帶荒漠帶兩大類。
  • 世界氣候的「旱極」:阿塔卡馬沙漠,曾經連續91年滴雨未下
    衡量一個區域的氣候狀況,往往用氣候要素來衡量,包括氣溫、降水、光照等氣候要素,任何一個區域的氣候我們都可以用這些要素來描述。阿塔卡馬沙漠沙漠比如,我們的首都北京屬於溫帶季風氣候,我們可以這樣描述北京的氣候特徵: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雨熱同期。世界那麼大,不同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不同、洋流不同,從而塑造出了不同的氣候特徵。
  • 古埃及位於沙漠地區,那時的古埃及人是怎麼解決溫飽問題的?
    首先,尼羅河三角洲的形成,對於埃及地區大面積的沙漠來說,簡直就是上天賜予的吃飯工具。古埃及人可以在三角洲地區,進行農業生產作業,用雙手勞動創造自己所需要的必備生存資料。 除了尼羅河為古埃及人創造和提供了必要的生產地區之外,其本身所具備的水文特徵,也是幫助古埃及人,滿足溫飽的重要條件。
  • 《我的世界》1.10更新完成 寒冷地區和炎熱地區更新
    例如,這次更新裡的結構塊,這個模塊允許地圖制幫助作者存儲結構紅石的動態結構。
  • 沙漠是怎麼樣形成的,在沙漠地區生活的人們怎樣獲得水資源?
    沙漠是荒漠自然帶的一種,也就是沙質荒漠,沙漠的形成主要是氣候原因,氣候乾旱降水稀少,是形成沙漠的重要原因。由於水分不足,導致植被難以生存,缺乏綠色植物其他他生物也無法生存。沙漠地區地表十分荒蕪,巖石裸露在地表,經過長年累月的風化和侵蝕作用,大塊的巖石最終變成粉末狀的風化產物,這些物質就是沙漠中沙子的來源。沙漠在地球表面分布十分廣泛,全球陸地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地區都被沙漠覆蓋,比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地區、中亞地區、北美洲中西部地區、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南美洲的智利和巴塔哥尼亞地區都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
  • 伊朗盧特沙漠:夏季溫度高達71度,因高溫成功申報世界遺產
    現在的天氣十分寒冷,人們就很懷念炎熱的天氣,也想去炎熱的的地區避寒。世界上有很多區域都屬於高溫地帶,比如我國就有十大火爐城市,在夏季十分炎熱,但是在冬季就不一定。在世界上有一個最熱的區域,無論春夏秋冬都十分炎熱,我國的十大火爐就算在夏天,跟它比起來也有些「冷」。
  • 熱帶沙漠氣候和溫帶沙漠氣候在成因上有什麼不同?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一般來說常見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氣候等11種氣候類型。
  • 為什麼在「熱帶沙漠地區」白天的氣溫很高,而到了夜晚卻很低?
    氣候有許多要素來組成,主要包括氣溫、降水和光照三大要素,對於氣溫的描述包括年均溫、氣溫年較差、月均溫、日均溫和氣溫日較差等角度。一天內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之差稱為「氣溫日較差」,我們發現不同地區的氣溫日較差差別十分巨大,比如在熱帶沙漠氣候分布的熱帶沙漠地區,我們會以為既然是熱帶地區也就是終年高溫的地區,不管早晚氣溫都會很高。
  • 南美洲西海岸的熱帶沙漠氣候,為什麼呈狹長的分布形態?
    比如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例,這種氣候類型是由於常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不易成雲致雨,從而形成了「終年炎熱乾燥」的氣候特徵,使得地表植被荒蕪,自然帶以熱帶荒漠自然帶為主,熱帶沙漠氣候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少的氣候類型之一。
  • 澳大利亞有一座小鎮,坐落在炎熱沙漠之中,大多數居民都住在地下
    在我們的認知中沙漠通常都是氣候乾燥,資源匱乏、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因為它的環境太過於惡劣,被人們稱作是「生命禁區」,致使幾乎沒有人會願意居住在沙漠中,但在澳大利亞卻有一座小鎮不同尋常。澳大利亞本就是一個土地遼闊的國家,但其中有20%的領土都是沙漠,而這座小鎮也正是坐落在沙漠當中。
  • 近兩年地球變化肉眼可見,熱帶的撒哈拉沙漠,下起了大雪!
    難道人類真的要在短時間內找到一顆新的星球嗎?其實在近兩年的時間內地球上的變化還是比較明顯的,在我們看來,這不過是一次又一次自然災害的到來而已,就像是《流浪地球》當中的開場白一樣,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或許真的等到那一天來臨的時候,才會有人重視這些自然災害吧。
  • 世界上最奇特的沙漠,降水量是騰格里沙漠的300倍,沙漠大變樣
    沙漠這種土地類型在我們國家也是比較常見的,我國的西北地區還有著大片的沙漠地帶等著治理。因為我們國家本身就有這種地形的原因,所以我們對於沙漠的認識還是比較熟悉的,人們對他最直觀的印象就是這是一個生命的禁區。
  •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對中國的氣候有什麼影響?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能夠變成沙漠的話,那麼它對中國的氣候有什麼影響呢?塔克拉瑪幹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位於我國的新疆腹地,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裡。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真的能夠變成草原的話,那麼新疆地區的人口容量將大大地增加,整個新疆也會變得更加宜居。
  •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會對中國氣候有什麼影響?
    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位於我國最大的盆地塔裡木盆地。由於塔裡木內陸,遠離海洋,周圍天山、崑崙山等高山環繞,地形非常封閉,海洋水汽難以進入,形成常年乾旱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乾旱導致塔裡木盆地內部水源少,地表自然帶為沙漠自然帶。
  • 降水量比撒哈拉沙漠還低,世界第一大荒漠你知道在哪裡嗎?
    南極洲是全世界最大的沙漠說起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撒哈拉沙漠。沙漠是如何定義的呢?沙漠其實是指表面沙所覆蓋,植被非常稀少、降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南極除了表面沒有被沙覆蓋,幾乎沙漠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
  • 曾經撒哈拉地區有水源、有動物,後來經歷了什麼?變成如今的沙漠
    沙漠裡除了沙子還有別的東西嗎?沙漠裡的沙子有多少呢?沙漠裡的沙子有多深呢?如果把沙子全部都移走沙漠下面還有什麼東西呢?這些問題看上去就是一些沒有答案,很不講道理的問題,但事實上這些問題是非常有趣的。我們曾經都接觸過一個詞叫沙漠化,意思就是沙漠以前可能並不是沙漠,而是由其他地方變成沙漠的,那麼撒哈拉大沙漠地下又是什麼東西呢?撒哈拉大沙漠幾乎佔據了整個北非。它的總面積相當於我國的國土面積這麼大,比整個澳洲都要大的許多。大家一定都以為撒哈拉大沙漠裡面是大量的黃沙,但事實上,沙漠覆蓋的主要區域是在中北部地區,沙漠還不是連成片的,它是一塊兒一塊兒的。
  • 秘魯寒流的強大減溼作用,使南美洲西岸赤道附近出現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的典型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乾旱」,具體來說就是最冷月均溫在15℃以上,年均溫高,氣溫日較差大,年降水量稀少,年降水量多在125毫米以下,有些地區年降水量更是在50毫米以下,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少的氣候類型。赤道附近的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多分布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中西部地區,該地區緯度低,所以氣溫高。
  • 特大旱災突襲印度,南部乾燥超撒哈拉沙漠!這是氣候變化前兆嗎?
    這段時間以來,隨著印度洋熱帶季風爆發,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盛,萬裡「水汽長龍」形成,大量水汽源源不斷的從印度洋和太平洋湧向我國,已經在我國南方地區製造了強盛的暴雨天氣,在過去的6月裡,南方多省甚至已經開始面臨嚴重的洪澇災害威脅。
  • 最新發現:在荒蕪炎熱的沙漠裡的蝦!
    在荒蕪炎熱的沙漠裡會存在有蝦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幾乎每個人所給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不存在。在波斯語中,達什特·盧特(Dasht-e Lut)意為「荒蕪空虛的沙漠」。盧特沙漠為伊朗西南處的大型鹽化沙漠,名列全球第25大荒漠。該沙漠表面最高溫度曾測到攝氏70多度,成為全球最乾燥與最炎熱的地方。這個地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