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陳孝先同學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創新與發展的壓力不斷加大,有些機構不免在操作層面「變形走樣」。這次大地保險便被抓了個典型。12月2日,大地保險新疆分公司因編制虛假資料、給予合同外利益等收到了百萬級罰單,並被停止部分新業務3個月。究竟,傾心科技之下,應該如何守住合規底線?
9月19日車險綜改重磅落地,這於財險公司而言乃頭等大事。
正當財險公司都在舉全力抓住車險綜改的機遇,並應對衝擊時,大地保險新疆公司卻可以休息3個月了。
12月2日,新疆銀保監局針對大地保險新疆分公司在車險領域的違規行為開出重磅罰單。雖然這是舊帳,但也體現了監管層打擊車險違規的決心。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大地保險新疆分公司存在兩大違規行為:
編制虛假資料
2019年1月至7月,大地保險新疆分公司通過上海瀚之友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代開發票,編制虛假諮詢費、服務費共計1127.4萬元,用於支付超標準手續費及業務獎勵費等。
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
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
2019年1月至7月,大地保險新疆分公司通過陝西維納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志宸供應鏈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代開服務費、諮詢費發票,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共計747.5萬元。
為此,新疆銀保監局決定處罰大地保險新疆分公司80萬元,相關責任人35萬元,並責令大地保險新疆分公司停止接受商業車險新業務3個月。
作為一家大中型財險公司,大地保險近年來雖然業務規模擴展明顯,在科技領域也緊跟時代步伐。但作為一家有影響力的險企,更需要利用其影響力帶動行業向合規方向發展。
年內5次被罰
老毛病不斷復發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車險接受停業處罰,足以看出監管整治車險市場的決心。畢竟,車險作為大部分財險公司的主力產品,更需要定製強有力的規矩。
近期,車險綜改後,銀保監會已多次召開座談會,就車險綜改實施的效果及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討論。期間,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更是一一點破目前車險市場上發生的問題。
監管三令五申,但車險經營亂象依舊存在。有市場分析稱,亂象無休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多大公司「帶頭鬧事」。
『A智慧保』觀察到,除此次因車險被重罰之外,大地保險還有4家分公司在2020年被監管處罰:
○ 黑龍江分公司因存在利用保險中介機構虛構保險中介業務套取費用和編制、提供虛假報表資料等問題,被處罰80萬元。
○ 青島分公司因給予或者承諾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保險費用回扣或者其他利益及虛列諮詢費問題,被處罰41萬元。
○ 大連分公司因套取費用向客戶返還現金利益,突破了報批的保險費率等問題,被處罰35萬元。
○ 天津分公司因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問題,被處罰21萬元。
編制虛假材料、給予被保險人等合同以外的利益等違規行為,似「頑疾」一般擾亂著車險市場,也恰是這些「舊問題」,存在於眾多險企的業務拓展過程中,有時顯得肆無忌憚。
市場角逐
步入快車道
其實,違規背後的原因眾多,可能最重要原因就是對「規模」的過度看重,而忽略了對合規經營的要求。
據『A智慧保』統計,2010年以來,大地保險業務發展平穩。尤其是在2015年以來,大地保險依舊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在激烈的財險競爭下,實屬不易。
大地保險2010-2019年業績表現(億元)
不過,在財險圈的「排位賽」中,市場排位「老五」爭奪戰由來已久。趕超競爭對手,保住行業第五的位置,也給大地保險帶來了更大的業績壓力。
尤其是車險,在大地保險的業務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數據顯示,大地保險的車險保費收入始終保持在50%以上,甚至超過80%。一旦車險業績上不去,其整體表現或許就會落人於後。
大地保險車險經營情況(億元)
目標面前,唯有快攻。面對如此重要的業務,大地保險自然高度重視,並鼎力支持。但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稍有不慎,便會落入違規。這或許也是車險市場「舊問題」難治癒的原因之一。
為了解決這樣偏執的做法,改變險企規模至上的想法,監管針對財險公司的車險考核標準將出臺相關政策,目前正在加緊制定中。
所謂「蛇打七寸」,關鍵問題的解決,才是對車險亂象的最強整治。保險公司「唯保單數量、保費規模是論」的不健康經營思路,被「異化」的考核標準,道出了更多的「難言之隱」。
但艱難之下,依舊需要合規,這是保證市場繼續發展的前提。包括大地保險在內的公司,或許需要進行一次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的「思想改革」。
科技化加速
風險防範需跟進
這次嚴懲,不僅給了大地保險一個教訓,也給保險圈的其他險企發出了警告,車險綜改開啟,並不會對過往的錯誤放鬆追責。
當然,除了看到大地保險存在的不足外,『A智慧保』也看到了大地保險的改變及創新,尤其是在科技應用方面。
11月17日,大地保險推出行業內第一個智慧理賠指揮監控系統「大地雷達」。據介紹,作為最新的理賠科技產品,也是公司核心戰略的有效實踐,「大地雷達」系統或意在藉助科技手段為車險領域降低運營和管理成本。
2014年新領導班子調整後,大地保險便確定了「二次創業三步走」戰略,即:
用一到兩年時間實現承保盈利,再用兩到三年時間構建具有自身特色和比較優勢的商業模式,最後用三到五年時間通過創新驅動、服務引領、客戶導向,打造公司核心競爭力優勢,實現做優、做強、做大。
此後,大地保險在科技方面的動作頻頻,也在行業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大地保險總裁陳勇在今年舉辦的外灘大會上還表示,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未來還有很多場景有待挖掘、細化和升級。基於此,大地保險也將未來的方向定在「持續探索、發力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基於客群細分的產品創新以及產品升級,基於客戶個性化需求的精準服務運營,基於銷售人員精準畫像的傳統渠道賦能,跨行業、多主體的數字生態打造」等方面。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創新在助力保險發展的同時,風險防範不能有半點馬虎,合規經營的底線思維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