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浮生短猶憐夢裡人 採訪女作家吳俊華

2021-01-08 川北在線網

莫道浮生短猶憐夢裡人 採訪女作家吳俊華

時間:2017-07-03 15:12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莫道浮生短,猶憐夢裡人採訪女作家吳俊華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但是能夠堅持追夢的人並不多。吳俊華自幼失去父母,十幾歲的時候她就因喜愛而開始創作詩詞,二十歲之後對小說產生了創作興趣。她斷斷續續用二十幾年的業餘時間,寫出了合計八

  原標題:莫道浮生短,猶憐夢裡人——採訪女作家吳俊華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但是能夠堅持追夢的人並不多。吳俊華自幼失去父母,十幾歲的時候她就因喜愛而開始創作詩詞,二十歲之後對小說產生了創作興趣。她斷斷續續用二十幾年的業餘時間,寫出了合計八十萬字的江海三部曲,一千餘首詩詞。

 

  吳俊華雖然有文學上的天賦,但也不得不為了生計選擇打工。不善言辭的她在打工過程中受了很多苦,儘管生活曲折,她始終保有一顆善良誠實的心。吳俊華在國企幹過,下崗後的她擺過地攤也打過零工,平時靠著兼職家政的微薄收入生活。可以說吳俊華已經被貧困逼迫到了極點,但是也正是這樣的逆境,激發了她內心對成功更加熱切的渴望。

 

  倘隨明月去,莫道夢魂遙。2005年底,吳俊華開始自主創業,在剛剛順風順水時,命運又和她開了個玩笑,2014年,吳俊華因病無法繼續創業,大病初癒後,她又開始拿起了因創業放下八年的愛好。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幹,回想起曾經的許多坎坷,吳俊華笑著說:「人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貧窮。無論生活怎樣對我們,我們對生活都要充滿真誠的愛和善意的寬容。人應該學會自己努力,為了夢想,不負自己也不負天下。」吳俊華對於夢想的追逐從來沒有停止過,她說:「日有所思,才夜有所夢。不要嘲笑愛做夢的人,夢是夢想的一部分,有夢就要去追夢!」

 

  吳俊華有一顆深藏的詩心,舉手投足間透著溫文爾雅的書卷氣息,她的文思縝密,文字細膩樸實無華,她本人身上更是有一種臘梅清荷的傲骨。吳俊華在她的江海三部曲中了坦陳自己對於命運、人生、生死等根本問題的思考和探索。在她的詞中,你會看到她的一步步成長和經歷的風霜。時而「悟明心地,飄搖身世不如鷗」,時而「無賴斷魂處,無語萬千言」,吳俊華的詩心似江海,在風起波瀾之後,總會有片刻的歸於平淡。

 

  她在她的微博中寫道:「莫道浮生短,猶憐夢裡人。白雲舒捲自成鄰。寄語鵑魂,寄語柳煙顰,寄語小窗深處,筆底好黃昏。」吳俊華用詩意的審美心態去面對生活的好與不好,即便是苦難與困頓,也洋溢著愛的光芒。她用詩意的態度面對人生,面對寫作,同樣使自己的棲居富有詩意。

 

  吳俊華的家依山傍水,五山迤邐,長江脈脈,山山水水,一墨一紙。縱橫山水間,夢回紅塵外。吳俊華於平淡中詩意棲居,體驗生活的苦樂,於感悟中灑脫寫作,追逐文字魅力,在歷史悠久的江海文化下薰陶,抒寫著小城平凡人物的大愛與大美。

 

  點點關懷牽絆,往來知己隨緣。孤鴻耕釣水雲間,一葉輕舟向晚。吳俊華的人生正是因追夢而精彩!面對逆境,吳俊華選擇偏執的堅強,摒棄了現實的悲苦,成為了一個用文字去追夢的女子。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讀客引進《浮生夢》,中文翻譯版終於到來
    達芙妮·杜穆裡埃是中國讀者非常熟悉的一位女作家。她的成名作《蝴蝶夢》作為世界名著之一,常常跟《哈姆雷特》《巴黎聖母院》《傲慢與偏見》《簡愛》等閃閃發光的名字一起出現,豐富了兩三代人的精神世界。然而,相比於《蝴蝶夢》,杜穆裡埃巔峰時期的作品《浮生夢》卻不為國內讀者所知。事實上,這種「只知其成名作不知其代表作」的情況在很多大牌作家身上都發生過。
  • 《浮生六記》:娶妻要娶陳芸這樣的人
    俞平伯給《浮生六記》做序,把這本書狠狠地誇了一下。大概的意思是說這本書不為出名而寫,也不為圖利而寫。無酸語,贅語,道學語,所以好。這個評價大體上說是不錯的。但接下去,俞平伯又說自古好文章都在不離之間,《浮生六記》「雖有雕琢一樣的完美,卻不見一點斧鑿痕,猶之佳山佳水明明是天開的畫面,然仿佛處處吻合人工的意匠。」
  • 《浮生六記》最美20句,句句精華,值得一品再品
    《浮生六記》為清代文人沈復所著生活散文,著重記述了自己與妻子陳芸的兩情情趣,充滿了溫暖與歡樂,同樣也有煩惱與悲傷的一面。既讓人羨慕他們的浪漫婚姻生活,又讓人感嘆於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困窘。芸娘也不至於早逝,僅活41歲。《浮生六記》填補了我國文學描寫夫妻家庭生活的空白,陳寅恪因此極力推崇此書。
  • 生老病死夢一場,誰人為我系羅衣?浮生名利忙,莫為長悲戚
    生老病死夢一場,誰人為我系羅衣。幽幽怨怨的文字,凝成眉間一縷抹不去的憂傷。目光在天涯盡頭遙望,等待在心裡最疼的地方。站成一朵花的模樣,在雲水之間紅塵之上。浮生名利忙,莫為長悲戚。歲月斑駁了回憶的門窗,依舊眷戀柔情的過往。在這早春的思念路上,就讓我,一邊行走一邊回想。
  • 《浮生六記》:「浮生」短促如斯,卻有著自在自為的藝術美感
    婚姻裡,沈復是深情的。回煞那天,他顧不得「回煞犯煞,不利生人」的勸告,坐在一切復歸原樣的臥房裡,等待妻子魂魄的歸來。鄉人嘆服沈復的膽量,其實不過是他自己所說的痴情而已。因為痴情,所以才不管不顧。此情此景使我想起了明代文學家歸有光在《項脊軒志》末尾寫的一句話:「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 那酒那人猶夢裡,那詞那曲入屠蘇|酒之詩二十八首(南郭居士)
    酒之詩二十八首◎南郭居士若得相逢呼熱酒,桃花源處暢開懷【念奴嬌】煮酒三國(變格一)◎南郭居士是非成敗,問三國,猶道千尊還嗅(八)酒酣誰與問蒼穹,莫道天涯一斷鴻。但喜江陽成大曲,直教懷玉試千盅。*(九)又到重陽菊放時,宜將瀘酒賦清詩。茱萸插盡天涯路,旅夢當乘白鹿馳。
  • 未讀「秋」詩 莫道銷魂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櫥 通:廚;銷金獸 一作:消金獸)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 詩十首 ‖ 瓊苞玉瓣仙中女,翠袖紅衣夢裡人
    猶賴情多花色豔,何關酒醉寓言真。螢窗漫數非鴻影,綺夢渾牽是故鄰。滿眼蕭疏陪我冷,浮生有爾倍精神。浮生腐鼠知無恥? 但願過街莫弄姿。《小城》七言格律等閒身置小城中,意氣經年誰與同。酒後猶思能射虎,人前已慣秀雕蟲。全無一事誇鄰曲,剩有三餐慰始終。
  • 那年,林青霞結婚,秦漢寫下:從此山水不相逢,莫道佳人長與短
    這個對話一出,很多人的焦點就停留在了「裸體照」上面,好奇到底是什麼,不過新書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還要等新書上市才知道。作為並未趕上林青霞巔峰時期的我們,現在再看到林青霞年輕時的照片,仍然會感嘆一句:好美。
  • 《浮生六記》最精闢的10句話:布衣菜飯,可樂終身,算來何必奔忙
    如果有一個電影,初看時讓人覺得不知所云,甚至捧腹大笑,再看時卻感同身受,那一定是周星馳的電影。如果有一本書,初讀時能令人耳目一新,再讀時卻悵然若失,細品後則與之心心相印,同喜同悲,那這本書一定是沈復的《浮生六記》。
  • 莫道無名,人心是名
    95歲老黨員張富清:莫道無名,人心是名朗讀者丨國家一級演員 吳京安引子:六十多年了,要不是因為一次偶然張富清在家看書學習老英雄九死一生,為什麼不想讓人知道?莫道無名,人心是名。內容節選自:新華社《英雄的選擇——95歲老黨員張富清的初心本色》如何理解張富清質樸而深沉的情感?
  • 女作家們 | 有一種力量叫女性
    ——圖自網際網路 我們之前寫過的10位中國女作家,9人都已經故去,其中的3人(蕭紅、石評梅、魚玄機),享年都只有30歲左右,還有2人壽命也不算長——林徽因活了51歲,呂碧城接近60歲。
  • 女作家們|有一種力量叫女性
    ——班昭這些女作家,就像飄落在巖石縫隙的種子,不屈不撓地紮下根,長成參天大樹,或者美豔奪目的花朵。情感糾葛與人生坎坷女作家們,普遍內心豐富、多情多愁。她們當中的很多人,感情經歷都充滿曲折和糾葛,頗多坎坷。
  • 英國女作家獲布克文學獎
    10月14日,在英國倫敦,英國女作家安娜·伯恩斯在拍照式上與作品《送奶工》合影。 2018年度英國布克文學獎16日晚揭曉,英國女作家安娜·伯恩斯憑藉小說《送奶工》獲此殊榮。她是布克獎49年歷史上第17位獲獎女性。
  • 莫道不銷魂,李清照一句話,寫盡思念丈夫的痛苦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詞為豔科,基本都是以寫男女之情為主。李清照這首詞卻比較含蓄,她寫自己對丈夫的懷念,前面都是寫景狀物,後面才是借景生情,重點落到最後三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據說趙明誠收到妻子的詞作後,還將自己寫的五十首詞雜在一起,交給朋友陸德夫評判。
  • 《浮生六記》——是誰許下的現世安穩
    提起浮生六記,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沈復的浮生六記,一部影響甚大的著作,用尋常的文字,記錄生平尋常的事,引發後人不尋常的反思。六記浮生,坎坷生平。浮,福也,富也,浮也,負也,復也。知曉浮生六記很多年了,一直聽世人說它怎樣怎樣的好,但奈何靜不下心去品讀。
  • 補習班學生回應女作家林奕含自殺:真相沒人知道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 劉付詩晨 寧寧  近日,青年女作家林奕含自殺事件轟動兩岸三地,她曾被補習名師誘姦一事隨之被曝光,臺灣各界不斷將涉事教師指向現年60歲的補習名師陳星(原名陳國星)。  而關於其何時離職、離職原因以及和林奕含事件相關的問題,臺大補習班方面一律回復「不大清楚」,只向記者重申「林奕含是臺南人,應該沒有在臺北上過補習班。」  隨後,記者從林奕含父親林炳煌診所方面獲悉,林炳煌的診所從五月開始,除回診拿藥,暫不接待就診病人。診所計劃休診一個月,複診時間由林炳煌本人及診所另行通知。
  • 連《浮生六記》都要讀翻譯版,你是古文白痴嗎?
    這年頭肯讀書的人不多了,喝喝雞湯也未嘗不可。而在這一長串由大冰、劉同、蔣勳著作組成的書單裡,張佳瑋翻譯的《浮生六記》也赫然在列。據出版方介紹,張佳瑋譯述文白對照版《浮生六記》的銷量早已突破了100萬冊,是所有版本中銷量最高的一版。
  • 《浮生六記》——因他才成就我,換成別人就失去結局
    沈復曾寫《浮生六記》,這個平庸的男子,用他最大的溫柔寫出了他一生最光輝的一筆。他一改士人男子板著臉,嘴裡說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大義,將閨房記趣寫在卷首,讓百年後的我們也為之動容。他筆下的芸娘是天下第一可愛的女子,因為這琴瑟和鳴的夫妻之情,不是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的客氣,是兩個深愛的人在相互撒嬌,打趣。多麼令人羨慕。忘記在哪裡看見的了,他說,中國人自古以來就不說是什麼情愛,我們說恩愛,大約愛到深處就變成了恩,你予我一份,我予你一份,你來我往,相濡以沫一輩子。
  • 深深浮生恨萬千,淺淺塵世夢難填;一曲長歌,輕嘆清音幾多弦
    深深浮生恨萬千,淺淺塵世夢難填。一曲長歌,輕嘆清音幾多弦。日子深深淺淺,快要忘了最初的模樣。時光若水,穿塵而過。走到歲末,翻閱流年剪影,看繁華過眼。切切心中念,殷殷為哪般?把舊日光陰裝訂成冊,那不曾出口的,都是未了的深情。——皛玊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