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浮生六記,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沈復的浮生六記,一部影響甚大的著作,用尋常的文字,記錄生平尋常的事,引發後人不尋常的反思。六記浮生,坎坷生平。
浮,福也,富也,浮也,負也,復也。
知曉浮生六記很多年了,一直聽世人說它怎樣怎樣的好,但奈何靜不下心去品讀。若不是最近眼睛疼的厲害,不得不去電臺找書聽,我亦不會讀完浮生六記,不會知道,原來學生時代背過其中的《閒情記趣》。時隔多年,如今讀來,亦是琅琅上口。
沈復的浮生六記,愛恨離分,尋常亦不尋常,那些美好的小事,我們每個人生命中都有,只是我們沒有記錄,沒有回憶,沒有擦拭,所以淹沒在時光中淡忘。
追著浮生六記去問度娘,想要知道更多的故事。度娘說,還有一個人,他也寫浮生六記,訴說現世安穩。
那個人,有個很美的名字——南康白起。
南康白起,天涯寫手,畢業於中南大學。寫了《浮生六記》、《我等你到三十五歲》等作品。有一個摯愛的男朋友,他們在大學認識,相親相愛7年。後來男友因為受不了社會和家庭的壓力而結婚。南康說,要等他到35歲,但是在2008年3月9日~12日之間,縱身跳下湘江。
南康寫的浮生六記,溫暖平淡,記錄他和男友生活裡真實的小事,卻也因真實真摯,字字泣血,句句染淚,再次看,依舊哭的我稀裡譁啦。
他說,不像我千山獨行無人相送。
這是有多柔軟的內心,多孤獨的靈魂才說得出這樣的話。千山獨行無人相送。那種悲涼,沒有經歷的人無法懂得,神經大條的人亦無法體會。
他寫,浮生六記,他寫,我等你到三十五歲。在他死後,感動無數人。
你是誰朝思暮想的筆尖少年,
在絕城的荒途裡輾轉成歌。
他說,我等你到三十五歲,如果到那時你還不來,我就找別人了。
他說,我比這世上任何一個人都更加熱切地盼望他能幸福,只是,想起這幸福沒有我的份,還是會非常的難過。
他說,過了今天,他的生老病死,喜怒哀樂,就與你再也沒有一點關係了。
他說,有人說痛到了極致,傷口會痊癒得更快,可是我不敢保證自己能承受得住。
他果然沒有承受得住,讓自己的生命結束在了二十八歲,永遠在等待。
多希望,他真的能等到三十五歲,那時的人生定會不一樣吧。如果真的等到三十五歲多好,除了愛情世間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或許等到三十歲的時候就會遇到了另一個比他更好的人。可是,他愛得那麼純粹,那麼深沉,那麼執著,讓他一條道走到黑,不顧一切投身冰冷江中。
百度裡收錄著南康白起的介紹,與我生日剛好相差整整十年。忍不住會想,如果他晚生十年,一切會不會不一樣。世人對他們會不會更寬容,會不會可以手牽手走在陽光下。
世間的情感,貴在真,無論是人神鬼獸。愛得深沉,格外動人。
從一九九九到二零零六,七年的時間,愛著這個人,像已經變成了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理所當然的存在著,有時候甚至感覺不到,可要是真的到了割掉的時候,會捨不得,疼,想哭。
你是不是也一樣。
你問我,明知道沒有結果,明知道分開最好,明知道…… 那麼多明知道,但如果我說我捨不得,你會不會笑我。
我說,不會。
我不會笑你,但我心疼你。
在愛裡淪陷最深的那個人,因為愛,離開,捨不得。繼續,便是在凌遲自己。
南康做不到像男友張先生一樣遵從世俗結婚生子,他最終沒能放過自己,帶著得不到救贖的愛投入了湘江。在多年以後,他的三十五歲,有人為他譜歌,有人為他祭詞,有人延續著他的故事。
可是,你看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每個都行色匆匆,遇見了,淡漠的看上一眼,誰也看不穿別人身後的故事,誰也不知道別人的心裡,是不是住著這麼一個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