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此生與你相伴,夫復何求

2020-12-09 幸運的Miss梁

《戰國策》《莊子》,取他們的輕靈明快;匡衡、劉向的文字,取他們的風雅雄健;司馬遷與班固,取他們的博大;韓愈取其渾然;柳宗元取其峭拔;歐陽修的文章取其逸宕;三蘇父子的文章取其思辨;其他如賈誼、董仲舒的策論對答,庾信和徐陵的駢體,陸贄的奏議,可取之處不能全然舉盡,只看各人的慧心領會啦。

——沈復

沈復與陳芸

古往今來,詩詞歌賦中有關愛情的書寫不勝枚舉,戲曲傳奇中有關愛情的讚頌屢見不鮮。梁鴻和孟莊舉案齊眉,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重歸舊好,趙明誠和李清照琴瑟和弦,陸遊和唐婉曲終人散。

《牡丹亭》中杜麗娘和柳夢梅真心相愛,愛情不分人鬼之別,《西廂記》中崔鶯鶯和張生一見鍾情,愛情打破門第束縛,《長生殿》中唐明皇和楊貴妃情投意合,愛情不論年齡之差,《桃花扇》中侯方域和李香君兩廂情願,愛情超越人間世俗。

《女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被奉為中國民間「四大愛情傳說」,作者將男女的相愛之情、相思之意、相守之念、相慕之感淋漓盡致地傾注於筆尖。超越生死的氣節、跨越階級的勇氣、締造傳奇的決心、蔑視現實的膽量,愛情無往不勝、應有盡有。

如果愛情是高潔的,那麼婚姻就是現實的。前者可以演繹風花雪月的柔情萬種,後者可以接納吃喝拉撒的瑣碎無常。不難發現,文人熱衷於將筆墨揮灑於愛情這個主題,而對於婚姻家庭的描述屈指可數,久負盛名的更是可見一斑。值得一提的是,沈復的《浮生六記》便是其中的翹楚,書中的景致和人物,讀罷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從宏觀結構上可以分為:《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佚)《養生記道》(佚)。該書雖說是「六記」,其實就四篇尚存。《閨房記樂》此乃本書精髓所在,細談夫婦之情,《閒情記趣》落腳於文人雅士的交談,《坎坷記愁》回憶妻子陳芸的遭遇,《浪遊記快》記錄寄情山水的閱歷。《中山記歷》《養生記道》無從考證,暫且不提。

沈復,字三白,號梅逸,江蘇蘇州人,清代文學家。清代乾隆年間,出生於士族之家,他未參加科舉考試,依靠賣畫維持生計,十九歲入幕,此後四十餘年輾轉各地、遊歷各處。他與妻子陳芸恩愛纏綿,一雙兒女乖巧懂事。《浮生六記》情感真摯動人、翻譯版本諸多、讚頌流傳甚廣,後世影響巨大。

01一對痴情男女 一樁美滿婚姻

愛情雖然令人神魂顛倒、夜不能寐,但是無疾而終的愛情總會讓人唏噓落淚,婚姻雖然令人徘徊不定、糾結彷徨,但是美滿幸福的婚姻總會讓人心生嚮往。

錢鍾書和楊絳共赴國外留學讀書,精神世界的相互應和真是羨煞旁人,梁思成和林徽因門第相符締結良緣,志趣相投的難得默契真是久懷慕藺。魯迅和許廣平相互理解,張學良和趙一荻彼此照顧,蕭紅和蕭軍齊頭並進,徐志摩和陸小曼浪漫柔情。相濡以沫的夫妻情感,相敬如賓的淺嘗輒止,時至今日,亦可以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亦可以成為人們真心祝福的對象。

《浮生六記》中的沈復和陳芸,從兩小無猜的你儂我儂到莫不靜好的相依相伴,從情之所至的外出遊玩到閨房之中的纏綿悱惻,從新婚之時的羞澀靦腆到病榻之前的悉心照料,從家務瑣事的商量合計到誤會矛盾的從中斡旋,從執子之手的信念篤定到撒手人寰的陰陽兩隔,他們共同體驗,一起感受。

沈復與陳芸

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幸福?沈復重情重義,陳芸至情至性,在自己的眼中,對方是世間的寶貝,惟有傾心相許,方可不負此生。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快樂?沈復風趣幽默,陳芸靈動纖巧,無論是家中物件的布置擺設,還是外出遊玩的周密安排,都是他們心念彼此的妥帖,都是他們心有靈犀的交流。

雖然結局是沈復和陳芸天人永隔,但是他們亦可以做到生前無悔、逝後無憾。世人憐惜往昔的美好,想起當下的悲痛,總會為其欣慰和動容。

02 人生在世 及時行樂

沈復親筆,動情至深,《浮生六記》,所云何事?書中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卻是有趣有料的小事。無非涉及男歡女愛、結婚生子、廣交朋友、四處遊歷、家長裡短、山川河流。

沈復與陳芸一見傾心,三媒六聘之後得償所願,他們一起切磋學問、欣賞戲曲、納涼賞月、祭祀月老、共赴盛會、感受情愛,閨房之樂溢於言表。

修剪盆景可以在花草的擺弄中體會閒適,友人聚會可以在詩文的吟誦中積累知識,瀏覽園林可以讓人神清氣爽,自備酒菜可以讓人驚喜不斷。詩酒之樂不言而喻。

閒雲野鶴

陳芸深處社會之中,不免和其他人發生爭執,有心也罷無心也好,矛盾已然存在。她與母親因為納妾之事而心生嫌隙,她與父親因為錢財之事而誤會重重。陳芸隱忍的背後透露著軟弱,不言的背後激化了衝突。陳芸深處人世之中,她亦是凡夫俗子,和兒女忍受生離之苦,和親人面臨死別之痛。骨肉之別泣不成聲。

中國地域之寬廣、景色之多元、物產之豐富,真可謂眾所周知。山川河流之壯美、亭臺樓閣之精緻、人情世故之複雜,真可謂心照不宣。遊玩之樂酣暢淋漓。

03 斯人已逝 吾心痛哉

日久便會生發情愫,常伴便會產生依戀。沈復和陳芸既有血親之故,又有夫妻之緣。小時候,倆人情投意合、兩小無猜,長大後,倆人眉眼傳情、伉儷情深。

從恩愛和諧的兩口之家到幸福美滿的四口之家,沈復和陳芸既體驗了愛情的美好又收穫了親情的可貴。

無奈天不遂人願,可嘆好事終究不存。前因親人離世而傷感,後因閨蜜分崩而痛心,加之多愁善感、思慮過重,陳芸撒手人寰,沈復悲痛欲絕。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時隔不久,沈復的兒子逢森也年紀輕輕就不幸身亡。往事歷歷在目,沈復不忍追憶,說是肝腸寸斷也不過分,餘生歲歲年年,沈復漂泊無依,說是悲苦寂寥也不言過。

沈復以真摯的情感投入其中,把細緻的觀察傾注筆下,《浮生六記》得以經久不衰、廣為傳頌。對於沈復而言,吾愛吾妻,生前執此一念,死後從一而終。對於眾人而言,陳芸不是傾國傾城的美人,沈復亦愛之如初,陳芸不是眾人皆知的才女,沈復亦欽佩才華。

合上《浮生六記》,夫妻恩愛的情景浮現眼前,知己言歡的場景歷歷在目,山河壯美的樣子震撼人心,奇聞異事的講述聲猶在耳。

浮生六記

沈復和陳芸雖然是一對凡人夫妻,但是他們既沒有拘泥於柴米油鹽的困苦之中,又沒有沉浸於人情世故的糾纏之中,他們亦有初見之時的羞澀和初婚之後的尷尬,但是理解更多、包容更多、溝通更多、體諒更多。

沈復和陳芸既有心心相惜的默契,又有心意相通的美妙,他們相遇相識、相愛相伴,既有知己之間的共鳴,又有夫妻之間的融洽。

情之所鍾,唯此一人,念之所及,僅此一生。

相關焦點

  • 此生有你,夫復何求!女孩剃長發陪男友抗血癌,穿婚紗向他求婚
    導言:此生有你,夫復何求!女孩剃長發陪男友抗血癌,穿婚紗向他求婚茫茫雲海,相遇皆是有緣;在這道一聲:您辛苦了!!!閒暇時間,精彩紛呈,小編又了解到了一些稀奇古怪、精妙絕倫的事,迫不及待的想與你共享,當病魔來臨,能做的就是積極治療,抵抗病魔,前段時間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為癌症去世,讓人感到惋惜,老婆一直陪在她的身邊,生病的時候身邊的人還在也是一種幸福。
  • 男生患癌病危,女友剃髮陪伴,男生:此生有你,夫復何求
    男生患癌病危,女友剃髮陪伴,男生:此生有你,夫復何求關乎愛情沒有人能夠很清晰的說出真愛的模式是怎樣的,有時候遇到了就是一輩子,有時候相處一輩子也不見得是愛。現在的年輕人戀愛模式很簡單,你喜我歡就在一起了,但是生活很難決定在一起的那一刻就意味著要一同面對接下來的苦和甜。
  • 此生有你,夫復何求,惟願歲月靜好,紅塵不老,你我深情如故……
    依著夜的靜寂,偎在光陰的角落,此時此刻,腦海心間都是你,原來,你一直都在我心裡,從未離去。只因紅塵中的那一場相遇,從此,你便住在我心裡,我的心全部被你佔據。一眸傾心,一世傾情。念你如初,愛你如初!想你!想你!想你!想你!想你!
  • 你是心中的期待,是人間的嚮往,人生得你,夫復何求
    於我而言,我的生命你來過,便是我這一生最大的幸福。當時光走過一年又一年的花落花開,回眸看看,你依舊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經年。你來之前,無人驚豔過我的生命;你來之後,無人能代替你的美好。雖然,時光的車輪,早就將那些相聚的日子碾為經年,但我知道,這輩子你永遠都不是我生命中的過客,因為你一直都在我心上。
  • 無論如何,這一生有你,夫復何求?
    並不是所有的東西要等到失去之後才會明白,比如你給的這種感覺,無人可以代替。   想著你的時侯,是甜蜜也是惆悵,有快樂也有悲傷。你是如此的簡單,有著冰清玉潔透明的玻璃心兒;你又是如此的複雜,讓我寧願傾其一生去品味解讀瀏覽。感謝上帝,此生讓我們相遇相知,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   不再刻意試圖去逃避,這是一個局,命中注定的局。你我的感情的緾繞,如同風雨,密密斜織,沒有邊際。
  • 「高人一等」的大臉妹,「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高人一等」的大臉妹,「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高人一等」的大臉妹,「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 「得此良友,夫復何求」你總會有這樣一位兄弟,情比...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得此良友,夫復何求」你總會有這樣一位兄弟,情比... 「得此良友,夫復何求」你總會有這樣一位兄弟,情比... AC米蘭足球俱樂部 09-08 23:14 「得此良友,夫復何求」你總會有這樣一位兄弟,情比金堅如果你想他了,就在這裡說句話給他吧晚安,羅森內裡們
  • 王陽明:此心光明,夫復何求!
    此心光明,夫復何求!這是王陽明在人世間說的,最後一句話。可以作為他龍場悟道後,人生的註解。今天說說這八個字的意思。此心光明,就是王陽明心學追求的目的:掃除雜念、惡念,保持內心澄澈,沉靜。於是才有了他說的第二句:夫復何求!於內平靜喜悅,於外能做到兵來將擋,大多數問題都能順利解決,自然就會知足了。
  • 有夫如此,夫復何求?
    很多女生都知道選對人的重要性,所以在談戀愛時,也會從男生的各方面表現去考量,是否值得自己交託此生。有些男生為了找對象也是見招拆招,知道女生會考驗自己,所以戀愛期間甚至是結婚生孩子前,都能表現優異順利通過考核。等到女生真的被吃定了的時候,就會露出本來面目。善良單純有點微胖的姑娘小趙,就遇到了一個善於偽裝的老公。
  • 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在此誠懇道聲愛妻辛苦,感恩有你!為了這個家,你放棄了上班的機會,在家學著帶兒,洗衣做飯搞衛生。很多次你提出要上班,都被我壓下來。孩兒們甚小,生養是職責所在!我主外妻主內甚好!其實,除開錢財的花費,培育一個小孩成人成才,需要耗費父母大量時間和精力。「教育子女時,應培養其感恩、接受、忍耐、禮貌、合群、勤勞等美德,還要尊重子女的人格發展,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信仰及價值觀。」育兒之路漫漫其修遠兮!
  • 劉濤:得此賢妻,夫復何求
    劉濤可謂是公認的國民媳婦,不僅僅是因為她出演了許多賢妻良母的經典角色,更多的是她在現實生活當中也是這樣一個形象,很多人因此都稱讚劉濤,說得此賢妻,夫復何求呢。劉濤參加過一些綜藝節目,很多都是生活類的。而她的丈夫擁有她這樣一位妻子,真是夫復何求啊。所謂的賢妻,一方面是對待家庭體貼細緻,而另一方面就是能夠很好地處理好婆媳之間的關係。劉濤除了做家務勤快,對待自己的孩子的成長也是親力親為。在娛樂圈裡面許多的女明星,可能為了自己的事業,都沒有辦法陪伴自己的小孩。
  • 悅讀|《浮生六記》: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圖/文:木容《浮生六記》聚歡、飄零李白詩曰:「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清代沈復所著的《浮生六記》中的「浮生」二字便典出此處。這本被譽為晚清小紅樓的著作,我已反覆讀過三遍——浮生點滴,確有情趣;浮生若夢,也不過是寥寥數筆。浮生有情書中記錄了沈復與妻子陳芸從相識到相愛相伴的點點滴滴。或是日常瑣事,或是談論詩詞,他們是志趣相投的同路人。
  • 城市筆記|有茶香、書香相伴,人生夫復何求
    我此生追求簡單、純粹,因此我幾乎註定與那些複雜,心機太重或城府太深的人永遠也無法成為朋友。事實上,若遇到真正懂茶並談得來的茶客,我還是捨得奉出珍藏的梨山茶,好好地品評一番的。此外,我總覺得茶香與書香似乎存在某種不解之緣。一般而言愛喝茶的人心境容易平靜,心靜則道生。而心靜之人也往往愛讀書,如此相得益彰,良性循環。「一杯清茶一卷書,明月清風入懷樞。」這不正是我所追求的簡單而愜意的生活嗎!
  • 《浮生六記》——是誰許下的現世安穩
    提起浮生六記,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沈復的浮生六記,一部影響甚大的著作,用尋常的文字,記錄生平尋常的事,引發後人不尋常的反思。六記浮生,坎坷生平。浮,福也,富也,浮也,負也,復也。知曉浮生六記很多年了,一直聽世人說它怎樣怎樣的好,但奈何靜不下心去品讀。
  • 願得斯書,夫復何求
    走入書市,作文書琳琅滿目,宛若走進了一座草木葳蕤的莽林:參天者有之「中考滿分作文」,匐地的不乏「每日一讀」,攀藤者更甚「名家教你寫作文」,尖銳的孤芳自賞,卑微的唯分至上,令人脊背寒涼。多麼希望有一本作文書,真正教孩子們好好寫作文,好好做人,願得斯書若白蓮,夫復何求。這本書首先要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綠荷出紅菡萏,卷舒任天真」這是唐朝李白和李商隱描摹蓮的佳句,將之作為《中學生作文選》擇文的標準亦再妥帖不過。
  • 《浮生六記》樸素的語言,點滴的瑣事,卻是最美的情書
    「夫天地者 ,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悲歡幾何?」「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浮生即指人生,浮生六記,個人認為亦可譯為人生六記,它無聲的描繪著作者生平瑣事。《浮生六記》以閨房之樂開篇,兩人幼時一見傾心,沈復在芸娘的詩搞上題籤了「錦囊佳句」且二人自幼時姊弟相呼,小時候的青梅竹馬,隨著年齡的增長,吃粥之樂芸娘的藏粥以待,以及被王衡撞破後的窘迫,話盡了二人感情的升溫。婚後芸娘開齋,推算後正是在沈復起水痘時開始吃齋的。
  • 《浮生六記》:「浮生」短促如斯,卻有著自在自為的藝術美感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何為「浮生」?按照《莊子》的解讀,虛空不定,任意漂浮的人生為「浮生」。一旦漂浮不再,回歸靜止不動的狀態,便是浮生的終結和死亡的降臨。因此,生命在於運動,確乎有它存在的道理。然而,李白又說:「浮生若夢」。夢,虛無縹緲,亦真亦幻,短促而回味無窮。
  • 嫌棄二婚老婆好幾年的丈夫:「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如果說是城市戶口,或者家境殷實、相貌過人等,這樣的男生肯定是可以不用擔心的,但是大多數人都是相貌平平,家庭也是特別的普通,家裡祖祖輩輩都是農村的,因此許多的女生在可以挑選的情況下是一定不會嫁給這樣的青年,因此現在農村光棍是遍地,許多人是降低自己的標準,當年紀達到一定的時候,就算是需要上門女婿或者二婚親也是同意的,而好比這一位投稿的網友就講述了自己的二婚老婆,嫌棄二婚老婆好幾年的丈夫:「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 事業婚姻雙美,夫復何求!
    一生的運勢較平穩,少大起大落,生活質量可保證小康以上,人生得此,夫復何求。
  •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人光溜溜趕到這世界,實際上不管怎麼玩,必須更有意義,必須有感受,僅僅看著你從哪個視角去感受,去挑選……人生如茶,有澀有香。一杯酒「酒到半酣是佳境,月逢半圓形最盼望」 。飲酒當以微燻為宜,半酣為妙。從古至今,酒給人們產生過多精神和化學物質的物品,也由於此,大家的人生也是離不了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