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的曼哈頓,東京的六本木,上海的陸家嘴。
談及一座城市,人們總會第一時間想到它的地標式區域。
它們以TOD項目為主導,逐漸成了公認的城市繁華中心。
這其中,東京的六本木新城又最為典型。
年均4000萬人次的客流量,遠超度假勝地迪士尼,成了人人奔赴的「網紅之地」:
海內外遊客來六本木,因為它是東京鐵塔的最佳觀賞地;
高淨值人群居住在六本木,因為它是東京房價最貴的地段,匯集了大量的商務辦公區和高級的消費場所;
地產從業者前來參觀六本木,因為它是「舊城改造」的成功範本,值得深入研究。
很多人並不知道,六本木新城,從1986年到2003年,歷經17年的規劃和建設,才從過去的低矮平房變成如今的高樓大廈。
又一個17年過後,如今當我們再次回看,它依舊充滿了新意和潛力,絲毫沒有過時的意思。
今天,我們不妨就來聊聊這個舊改項目,看看他是如何逆風翻盤,蛻變成當下備受歡迎的城市地標。
(一)
縱觀全球,每個成功的地標,往往都有兩大關鍵詞:交通樞紐+超級綜合體。
六本木新城,2003年正式開業,佔地面積僅11.6萬平米,但卻打造了78萬平米的總建築面積。
在這裡,不僅有能通往全城的便利交通,步行十分鐘之內,還能享受辦公、購物、居住、文化、娛樂一體化的生活方式。
六本木新城的成功,有四個重點:
一是交通的便利;二是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規劃;三是功能的劃分;四是未來生活方式的引領。
1)地理位置與交通布局
從位置上,六本木新城位於東京都港區六本木地區,是東京的城市副中心,周邊有豐富的商業和居住社區。
為盤活這些資源,六本木新城在規劃時就著重考慮了交通和人群動線的布局,先是打通地鐵和公共運輸,又連通步行街、地下通道、及上下自動扶梯。
根據人流的動線,縮短客人的步行時間,構建了一個完善的交通網絡。
2)景觀設計與文化藝術
在改造之時,六本木新城保留了原址四成以上的綠地,並通過增加大樓的高度,來新增更多的綠地和公共空間。
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綠化,屋頂上建造了空中花園,每幢高樓外圍都有40%比例的綠地環繞。
每層樓中都有花園式休息區,曲線綠籬、石牆、小河、小草坪與樹木,把散置庭園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主題。
此外,人文環境上,主樓森大廈的頂層,設置了由美術館、展望臺、會員制俱樂部和學術中心、會議設施等組成的綜合文化設施——「森藝術中心」;
後期經營中,又適時引入了東京電影節、博物館、藝術展等活動。
由世界知名藝術家創作的公眾藝術作品,也在街頭隨處可見,整個區域充滿了獨特的藝術氛圍,讓六本木成為東京文化中心地區之一。
3)商業與辦公,居住與休閒
六本木新城的功能規劃上,劃分了:寫字樓、酒店、公寓、商業及文化中心。
其中,六本木森大廈,是六本木中心的超高層辦公樓,實現了日本國內最大的單體約4500㎡的無柱空間。
辦公樓和酒店各層之間通過天橋相接,極具設計感,又方便往來。
六本木新城的不同功能區,幾乎可以滿足人們衣、食、住、行、娛、商所有需求。
而這一切,早在20多年以前就規劃完成,充分體現出城市建設的前瞻性:
不僅要做一個超大型的都會休閒文化商業中心,更要成為滿足不同群體、多層次物質和精神需求的品質生活圈。
這樣一個交通便利、環境宜人、功能豐富、又能把城市情感和未來生活方式結合得渾然一體的地標式片區,客流量的亮眼表現也就並不意外。
(二)
1986年啟動,到2003年竣工。六本木新城可以說是日本規模最大、工期最長的城區開發項目。
在東京政府「讓城市立起來」的思想下,六本木新城的成功,提升整個城市的格局,成為日本又一世界級商業區,也成為各國城市建設學習的經典案例。
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騰飛,國內不少城市,也在出現像六本木這樣大規模、長周期、高品質的城市更新項目。
例如位於雲南昆明的巫家壩片區,也正在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城市升級之路。
昆明作為國內知名的宜居度假城市,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支點,有著「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的定位,近年經濟飛速發展。
按照昆明最新規劃,巫家壩將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金融中心、總部基地、多元生態商業中心。
與六本木一樣,昆明政府希望把巫家壩打造為一座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商業繁榮、消費旺盛的未來之城。
環境上,周邊規劃5070畝中央森林公園,建成後將成為亞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四的國際級CBD公園,生態環境一流;
交通上,將建設6條地鐵線,10條主幹道,四通八達。
配套資源上,輻射範圍內有28所幼兒園,20餘所小初高中,5家醫院。
可以說,這裡是昆明集最頂級商業環境、人居環境、教育醫療環境於一地的城市新中心。
昆明對巫家壩的開發企業,也有著嚴格篩選。能夠在這裡拿地的,都以國企、央企和全國top20房企為主,品質有保證。
而作為地標專家,在全國建設最多摩天大樓的綠地集團,其旗下的綠地香港,也將在巫家壩建設一座428米的超高層建築——綠地東南亞中心,希望將這裡打造成昆明的六本木新城。
(三)
在東南亞中心規劃和設計的過程中,綠地以六本木為參照,結合巫家壩片區定位,融入了許多前沿理念:
1)CBD裡的核心地標
昆明是連接東南亞的中心,巫家壩CBD是昆明未來的中心,而綠地428米超高層,則坐落於巫家壩的核心。
這體現出了綠地超高層一貫的選址邏輯:新一線城市、CBD繁華地段、政府大力發展的區域。
同時,這也與六本木地標森大廈的定位如出一轍,通過CBD裡的核心地標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成為資源聚集的中心。
2)建設一座「立體的城市」
建築不僅僅是鋼筋水泥,更是一個功能豐富、設施完善的生活空間。
商務辦公方面,綠地引入多家企業總部入駐,並設計西南頂級的高端辦公、空中會議中心等,營造國際化的商業環境。
同時,在超高層中將落成一座五星級豪華酒店,讓賓客在「葡萄美酒夜光杯」的高空中,俯瞰巫家壩CBD全景。
休閒購物方面,7萬方的公園式購物中心,將匯聚來自全球知名品牌,形成一個時尚消費品的展示櫥窗;
人文藝術方面,主塔頂端將建設一座雲端藝術館,它也將成為「世界上最高的藝術館」,融藝術展覽、高空觀光於一體,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
在綠地的構想中,這裡不僅要滿足國際商務的需求,還要能引領城市的生活方式,成為城市的文化地標。
3)倡導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
綠地428主樓在設計之初,就希望能構建一個與眾不同的、能帶來獨特體驗的場所。
商場外觀融合雲南獨特的梯田景觀和「絲綢之路」特色,打造了層層退臺的建築立面。
並且還在室內引入自然花園,與外部的垂直綠化花園,組成了一個立體的生態景觀商業,流線型的外觀和瀑布般的穹頂,給人帶來身處大自然的感覺。
甚至主塔造型,也別有用心地設計成綻放的花瓣,以融合昆明世界花都的特點。
設計上的匠心、圍繞人文藝術構建的生活體驗,可以看出,綠地在用自己的產品傳遞面向未來的生活方式,同時展示昆明新時代下的嶄新面貌。
結 語
亞里斯多德曾說:
「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
從1986年六本木的老舊城區,到如今成為世界級商業中心,通過優質的規劃、商業資源、交通配套的引入,
在時間力量的作用下,城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化出嶄新的面貌。
多年前押中六本木這塊寶地的人,想必已在繁華的城市中心過上了美好的生活。
如今,在昆明巫家壩,同樣的大規模舊城改造,同樣的TOD商業體,同樣完善的配套資源和舒適的環境,再加上綠地428米地標的勢能引領。
一個屬於昆明的六本木新城,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