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柯特茲:開創性的構圖形式和情緒感染力

2020-12-15 澎湃新聞

安德烈·柯特茲:開創性的構圖形式和情緒感染力

2020-12-11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吳棟 SCOP

Fork, 1928

© André Kertész

1925年,安德烈·柯特茲(André Kertész)從匈牙利搬去了法國,熱情地投身於達達主義和超現實運動,在那裡,他結識了一大批藝術家,其中包括蒙德裡安。在蒙德裡安的家裡,柯特茲留下了他日後廣為人知的兩張照片:《蒙德裡安的房間》和《蒙德裡安的眼鏡和菸斗》。投射的陰影、物體的位置和精確的構圖使得畫面極具藝術之美,富有設計感。同時,早期相機成像不夠銳利的特點使畫面呈現出一種模糊感,仿佛令人憶起昨日往事。蒙德裡安幾何形體構成的「形式美學」對柯特茲有著巨大的影響。

Chez Mondrian, 1926

© André Kertész

Mondrian's Glasses and Pipe, 1926

© André Kertész

柯特茲喜愛用鏡頭做一些實驗,他曾取下了一部分福倫達(Voigtländer)相機的鏡頭組件,為了得到輕微的長焦效果,使畫面更扁平。柯特茲曾用8到10分鐘的曝光時間拍下巴黎窗外的夜景,透過窗外的視角後來也成了柯特茲偏好的觀看方式,貫穿於他一生的創作中。那時,他結識了另一位移民法國的匈牙利攝影記者——久拉·阿拉茲(Gyula Halász)。柯特茲後來把夜景的拍攝技巧分享給了阿拉茲,他與這位年輕人成了朋友,討論攝影的藝術可能性,以及如何通過尊重畫框內的自然幾何結構和形式來創作精美的構圖。阿拉茲那段時間著迷於夜色中的巴黎,後來,他化名為「布拉塞」(Brassaï),並留下了著名的攝影集《夜巴黎》(Paris by Night)。

Montmartre, 1927

© André Kertész

1928年,柯特茲得到了一臺徠卡。於是,他開始更多地上街拍照,而不是之前所熟悉的靜物和室內人像。他很快就習慣了這個輕便小相機的習性。在巴黎默東(Meudon),柯特茲拍下了一張具有瞬間感的照片(下圖二):前景中攜著畫框的人匆匆走過,頭頂上,蒸汽火車正巧開過。這張照片常被認為是一張抓拍照,不過有人認為畫面裡的人很可能是德國畫家威利·鮑邁斯特(Willi -Baumeister),柯特茲可能是在蒙德裡安的陪同下為他拍下的照片。這樣的猜想使得這張照片更像一次有預謀的守株待兔。

Satiric Dancer, 1926

© André Kertész

Meudon, 1928

© André Kertész

但柯特茲並不像布列松那樣追求「事件發生的時間流中最閃亮的一刻」。他不著迷於「瞬間感」所揭示的真相,而更多是把瞬間當作畫面的構成元素,以突出整體的形式,甚至喚起情感。蘇珊·桑塔格曾以「感傷之翼」(a wing of pathos)形容柯特茲的照片。布列松則稱:「每當安德烈·柯特茲的快門發出咔嚓聲時,我感覺到的是他的心跳。」

Lost Cloud, 1937

© André Kertész

Children and shadows in the park, 1951

© André Kertész

不過,儘管我們不難體會到畫面裡透出的情感,我們也同時會發現,在很多照片裡,柯特茲實際與拍攝對象存在著一定的距離。他常以一種「局外人」的旁觀視角去看待事物,在他搬去美國後,這樣的特徵愈發明顯。中年的柯特茲在美國並沒有獲得事業上的成功,相反,由於他不那麼流利的英語,匈牙利在二戰時的立場(加入軸心國),以及編輯習慣(柯特茲習慣自己編輯成幾張照片構成的系列,而美國的編輯則傾向於從更多底片去選),使得柯特茲在美國過的一直不太順利,他對美國有著深深的隔閡。

Weather vane and New York skyline, 1952

© André Kertész

Washington Square Day. 1954

© André Kertész

在紐約,他常用長焦鏡頭,透過自家窗臺,拍著樓下的公園。妻子的離世也讓柯特茲的照片看起來充滿了愛與悲傷。與在巴黎時和藝術家的互動不同,柯特茲常覺得在紐約缺少和其他藝術家的溝通,他的晚年有著宿命般的憂鬱。

Martinique, 1972

© André Kertész

柯特茲作品的攝影美學主張具有開創性,影響了後人的表達。但同時,由於當時世界局勢對攝影面向現實功能的召喚,柯特茲的照片也曾因其遠離社會政治而未受到許多雜誌的青睞。他的攝影溫暖、平穩,但並不尖銳、反叛。攝影更像是關於他對現實的想像——那是一個永恆的、理想化的世界。

時至今日,儘管形式語言已不再是攝影藝術的主要的問題,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將柯特茲的貢獻視作一種方式,一種通向問題的表達手段。

安德烈·柯特茲

(André Kertész)

安德烈·柯特茲(1894年7月2日至1985年9月28日),曾用名安道爾·科特茲(Andor Kertész),生於匈牙利,他以其對攝影構圖的開創性貢獻而聞名。在他攝影生涯的早期,他當時非正統的攝影角度和風格使他的作品無法獲得更廣泛的認可。柯特茲從沒有覺得自己得到了他應得的認可。今天,他被認為是新聞攝影的開創性人物之一。

正在展出 Current Exhibition

天·地·人

徠卡奧斯卡·巴納克攝影獎40周年特展

People and Place

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 40th Anniversary

2020.11.28 - 2021.01.31

參觀時間 10:30 - 17:30

周二至周日 Tuesday to Sunday

周一閉館 Closed on Monday

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1

(021)- 64289516

info@scop-sh.com

線上預約

購票通道

感謝您的關注!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SCôP Conversation | 安德烈·柯特茲:開創性的構圖形式和情緒感染力》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紀實攝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構圖一學就會!構圖基本形式只有四種
    三角形構圖富於變化,尖銳的角感和邊緣的直線較圓潤的弧線有更加年輕前衛、動感強烈的感覺。 接近正三角形的構圖是最具安全穩定因素的形態;斜三角則給人動感和不穩定感;以畫面側邊為底邊的三角形形式大膽
  • 從巴黎到紐約:安德烈·柯特茲
    安德烈·柯特茲(1894一1985)一位攝影家面對兩座不同的都市,究竟會演繹出什麼樣的悲喜劇?這裡不妨來看看美國攝影家安德烈·柯特茲(1894一1985)。這位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攝影家,20年代開始在巴黎從事攝影,30年代後移居美國,經歷了漫長的職業攝影生涯。
  • 安德烈·柯特茲 Andre Kertesz On Readin
    安德烈·柯特茲 Andre Kertesz On Readin 2020-10-25 0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攝影構圖:什麼是明暗構圖法?了解明暗布局,拍出有情緒的作品
    攝影構圖的方式有很多,一般常見的有井字構圖、三角構圖,這類構圖都是很簡單的構圖方法,屬於新手常用的構圖技巧。還有一些比較難的構圖,這就要說「明暗構圖法」,這是攝影布局重要布局技巧之一,也是繪畫所常用的布局方式。
  • 藝術百科-藝術設計之藝術設計的構圖形式(三)
    藝術設計的構圖形式(三) 各種構圖形式許多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細分,例如,對比構成還可以分為,冷暖對比,黑白對比 各種構圖形式往往不是機械割裂,獨立運用的,而是進行有機的、綜合的運用,傳達給觀眾以視覺的美感及情緒的觸動。
  • 齊白石繪畫的構圖與意境:簡約實在,雅俗交融
    齊白石的作品多採用長條尺幅的畫面形式,構圖在平正中見新奇,以簡約實在為主要表現形式,常輔以款識,根據畫面氣勢或長或短,使作品達到形式與內容和諧統一的境地。齊白石的人物畫構圖簡約,但時常表現出簡而有趣、詼諧幽默的意境。
  • 奇葩說這一期,蔡康永無敵,現場的情緒和辯論的點很有感染力
    蔡康永無敵,現場的情緒和辯論的點很有感染力。詹青雲和黃執中,穩紮穩打,偶爾俏皮,依舊厲害。許吉如,有些緊張了,還需歷練,但是薛教授一直力捧她,又讓人覺得有後臺,會讓人不舒服的感覺。什麼時候冷靜理智的薛教授也變成無腦喜歡呢?傅首爾。觀點很淺顯,全靠段子撐,但是段子又有蛋蛋在,所以發揮一般。羅振宇,觀點。我沒聽懂。
  • 設計構圖技巧-分割法!
    這種把一個大面積分成若干個小面積的分割方法,不是隨意性的分割,而是按照一定的原則、法則和理念來分割 ,其目的就是為了突出設計主題! 分割構圖法 畫面結構的變化,首先取決於畫面空間的分割,也就是取決於形象佔有畫面空間的位置和面積,而不同的分割又形成不同的畫面結構,它們必然會使人產生各種不同的視覺感受
  • 如何利用三種基礎構圖形式解決PPT中50%的設計?學會後告別加班
    本期導讀本期內容我們重點介紹如何利用三種基礎構圖形式解決PPT中50%的設計。本文是2020年4月推送的第2篇乾貨,共計900字,閱讀時間大約5分鐘。先看本期的Before&After(修改前和修改後)。
  • 人像攝影構圖之:黃金構圖及井字構圖
    井字構圖字構圖是將畫面的長、寬分成三等分,於是在畫面中便有了4個交匯點。在構圖時,可以根據場景中的具體的情況,將拍攝對象放在這4個交匯點中的一點,這樣同樣可以符合美學比例的概念,也會讓拍攝對象成為畫面中的焦點。利用井字構圖法可以讓畫面看上去更活潑一些。
  • 20種基本構圖方法!構圖也有規律
    文/任磊構圖是畫面形式的處理和安排,就其實質來說,是解決畫面上各種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繫和空間關係,把它們有機地組織在一個畫面上,使之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怎樣安排畫面元素的大小、多少和位置?才能夠突出主題,又顯得生動有衝擊力?構圖也是有規律可循的,以下是整理的20種常用構圖方式,供大家去學習與借鑑。
  • 中國畫將構圖稱布置和章法,是構成畫面的主要元素,也是畫的骨骼
    摘 要:國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伴隨著中華文化的發展持續至今,是我國極富民族特色的傳統藝術形式之一,經過數千年的淘洗和不斷創新,國畫儼然成為當今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之一。中國書畫美學中汲取營養,對於木雕藝術創作,有著非凡的指引意義。
  • 新手看圖就能學會構圖 10條經典構圖法則
    3.變化式構圖    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邊,能給人以思考和想像,並留下進一步判斷的餘地。富於韻味和情趣。常用於山水小景、體育運動、藝術攝影、幽默照片等。    將景物主體以特寫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滿畫面,具有緊湊、細膩、微觀等特點。
  • 畫插畫怎麼構圖?常見構圖方法
    畫插畫怎麼構圖?常見構圖方法!構圖在插畫中的重要性不用多說,構圖是來引導觀眾視線,表明畫面中的主次;通過色彩來渲染、表達畫面情緒;通過光影技法來增強主體的立體質感。那麼插畫場景的構圖如何安排?本期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電影學習構圖知識。
  • 【攝影課堂】小看構圖?它能讓你的作品提升一個檔次!
    同學們回答基本是如出一轍,要麼就是三分法、對角線,要麼就是居中構圖,我了解到大家可能對於構圖的了解還是局限於那些簡單的框架和規則上,並沒能很詳細的了解構圖的作用和思路,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講一講。 01 什麼是構圖?
  • 拉片分析:構圖
    影像構成元素林格倫講:「一個鏡頭的結構要受無數因素的支配,不過這些因素總起來可分為三個主要項目:第一是主要形象本身的運動和形式;第二是攝影機和主要形象的相對運動和位置;第三是照明主要形象的方法。」波布克講:①、膠片本身──各種不同底片的性能和特徵;②、構圖──在一個畫面內每一個視覺元素的位置;③、照明──每一個場面的照明性質和質量。
  • 《教父》:真正「教父級別」的構圖和光影
    整體的三分構圖也十分標準。當然,做為電影,劇情和演員的表現力,演技和氛圍營造都是息息相關的。2鏡頭二仍然是教父的小兒子麥克,幾乎令人窒息的光影。首先,光線十分硬朗,明暗交界明顯,這樣的光線特徵就直接烘託了異常激烈的情緒。這樣的陰陽臉在一般都不會用,不過這裡是為了突出麥克的「狠」。
  • 分鏡構圖盡顯COSPLAY的魅力(下)
    這種構圖常用在關係較為特殊的兩個角色之間,情侶相望、勁敵對持等等都能採用這種形式來增強兩人之間的氛圍。也可以結合場景表現的空間對稱,例如水面、鏡子等物體。加上武器和披風完善構圖,上下對稱的結構讓畫面擁有一種特殊的藝術效果。緊湊型特寫構圖用長焦鏡頭將角色面部或部分身體以特寫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滿畫面,具有緊湊、細膩等特點。常用於刻畫角色的面部神態、身體局部細節或動作,是一种放大角色性格或即時狀態的表現方式。通常也會在分鏡組圖中用到這種構圖。
  • 學習構圖的方法有哪些?動漫人物構圖技巧
    學習構圖的方法有哪些?動漫人物構圖技巧!繪畫構圖其實輕微課繪畫網校小編之前就分享過了,但奈何還是有很多人問,正好最近也多了不少新的小夥伴,所以就打算再出一期構圖教程。初學畫畫應該怎樣構圖?首先,構圖是為了什麼?傳達意圖!
  • 人像構圖技巧,7種構圖方式,拍照出大片感
    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構圖,攝影構圖真的不難,只要學會以下7種構圖方式,分分鐘拍出大片的既視感。1、三分之一構圖法人位於構圖線中間,頭頂自留三分之一,臉部特寫為主,此刻人物情緒表現很重要。這個方法是萬能構圖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