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貴州遵義一位小夥因買內衣不合適迎親被拒,一怒之下把婚宴變成新年聯歡會。此事瞬間火爆網絡,乍眼看去,一波又一波的視頻的評論裡充斥著對新娘和女方家庭的惡評。
1月3日,隨著網絡的發酵,各地媒體蜂擁到女方家中,迫於輿論壓力,新娘、新娘父親、新娘母親先後發聲澄清,女方父母曬出為新娘準備好的滿牆的嫁妝、紅木家具和包紮好的10萬現金,同時也請求外界不要再傷害女孩。但質疑女方想詐騙彩禮的聲音居高不下,哪怕從迎親視頻中看到,新娘當場就表示過要退還禮金。
同樣是1月3日,傳出男方將起訴女方的傳聞。
1月4日,女方父母再次對外發聲:退還男方的所有彩禮和物品,並曬出男方家為女孩購買的內衣,重審送內衣是男方主動要求的。
雖然後續逐漸出現了為女方辯護的聲音,然而網絡輿論依然以嘲笑女方家庭和譏諷女孩為主。
那麼結婚當天真的是因為內衣不合身才不讓接親的嗎?未必。透過現象看本質,「凍冰三尺非一日之寒」,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01、男方在婚禮當天態度惡劣,婚宴上又誤導司儀把一切過錯都甩給女方
男方是故意買錯內衣的嗎?根據最新的事態來看:是的。因為明明有機會補救,男方卻選擇「不動如山」和惡語相向。
1月4日晚,新娘在抖音上發布聲明,詳細講述婚禮1月2日當天男方沒提到的細節。
新娘和新郎在2017年認識,2019年確定戀人關係,2020年3月訂婚,12月領證。婚禮前晚,新娘發現內衣小了兩個碼,第一時間就跟男方電話溝通,但男方態度很不好,不僅以「買不到」為理由拒絕了,還說出「不想結就退(彩禮)」的話。
1月2日,男方帶來的迎親隊伍中也因有人喊出「不嫁就退彩禮」而導致男女雙方徹底談崩。
男方和男方親戚的態度,讓女方感到不舒服和不被尊重。事件最終發展成女方堅持不讓迎親,男方負氣離開,並在婚宴上誤導司儀說出迎親失敗是因為內衣買小了女方拒迎親。把一切過錯都推給了女方,從此女孩一家被網絡暴力至今。
很快,婚慶公司的人發現其中的片面性,開始糾正迎親失敗的原因。但傷害已經造成,再努力補救,也擋不住先入為主和懷揣惡意的人。
女孩和女方親戚的聲明中,全都提到了男方的態度。
對有些男人來說,女人是需要哄的,但對新郎來說,女人是需要「吼」的。
新郎無論是和女方溝通內衣的事情,還是迎親當天的態度,都讓女方心寒,寧願退彩禮也不願女兒出嫁。雙方針尖對麥芒,但凡雙方有一人換一種態度,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結合女孩的聲明,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
1、雙方在談婚論嫁過程中,男方的態度就很強勢,不尊重女方父母,這些女方都忍下來了;
2、雙方不存在高價彩禮,男方給的彩禮8.8萬和2萬元購物金,而女方則準備了10萬元、一整面牆的物品嫁妝、紅木家具,這些都看得出是花了時間置辦的;
3、發現內衣尺碼不對後,女方首先選擇的是溝通,但男方和他母親態度惡劣;
4、男方的惡劣態度是整個事件的「導火索」,男女雙方從談婚論嫁以來積壓的情緒都在婚禮當天爆發,在新郎的誤導下,婚宴司儀把婚禮失敗歸咎於女方,被傳上網後,「內衣不合適就拒親」成為了網友對這次事件第一的認知,以及女方家庭被網絡暴力的來源;
5、從迎親當天的視頻來看,新娘當場就表態過要把禮金退還;事件發酵後,卻依然有人執意認定女方騙錢;
6、女方已決定離婚並退還彩禮,拿到離婚證後,就去派出所或法院等相關部門鑑定雙方的金錢糾葛,以相關部門的判決為準退還彩禮。由此而見,女方是歐了一肚子氣的。她已不再是1月2日那天想一股腦想把所有彩禮扔回給男方、從此一別兩寬的女孩了。
小小一件內衣,居然惹出全國轟動的「大案」,也是奇事一樁。
有人質疑內衣肯定是早就送到女方手裡,她卻在婚禮前晚才試穿,晚上12點要求男方重新購買,是個不懂事的女人。也有人質問男方,晚上12點沒有,難道第二天早上也沒有?偌大的貴州遵義,那麼多的迎親車輛,就找不到一個人去買內衣?
所以真的是舉辦婚禮的地方太偏僻了嗎?新郎想買一件內衣都做不到?
當然不是。遵義是我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的榮譽稱號可佔據大半手機界面。其繁華程度或許不如北上廣,但也不至於找不到一家內衣店。從迎親視頻來看,路上也有臨街的商店,在男方在女方家鬧了2個小時,男方和他帶來一群接親的親友,硬是沒有一人去給新娘買內衣。
事實上,從迎親前晚,男方選擇的態度就是剛硬和強悍,無論是電話溝通還是迎親過程中,「不結婚就退彩禮」是他們最響亮的口號。
一個人愛不愛你,從他的言行舉止上都能看到答案。從婚宴上司儀的措辭、後續記者對男方的採訪、女方4日發出的聲明來看,男方明顯愛錢多過愛未來的妻子。與其說女方為了錢故意不嫁,不如說是男方篤定金錢的魅力,覺得8.8萬彩禮實在太龐大了,女方不敢不嫁。
此事爆火後,男方又有意誘導輿論,始終沒有為女方說過一句公道的話。
02、其他衣服鞋襪都合身,唯獨內衣不合適?
首先,我們得知道,男方給女方購買衣服的時候,女方是有明確告知男方衣服尺寸的。這是在新郎解釋為什麼內衣不合身時,新郎親自承認的。
關鍵點在於,給女孩買內衣是男方主動提出的,最終的結果卻是衣服鞋襪都合身,唯獨內衣不合適!而且新郎還刻意強調衣服是他媽媽買的。女方後來也透露,女方本想讓新郎陪同去購買內衣,是男方的母親主動提出要自己去給新媳婦買的。
男方媽媽刻意去買的,卻買錯了碼數。真有深意。
對於某些直男和直女來說,可能沒看懂。在舊社會,新媳婦進門,夫家會故意在一些小事上為難新媳婦,這種「立規矩」的做法,是要讓新娘認識到夫家的厲害,嫁進門後別想爬到夫家的頭上。這種陋習,在奶奶輩和媽媽輩還是比較普遍的(當然也分地區和家庭),但到了80後90後應該就很少了。
如果一個婆婆敢刻意給新媳婦買不合適的衣服,男方所依仗的難道不正是篤定新娘在大喜之日只能忍氣吞聲嗎?
表面上是雞毛碎皮的小事,暗地裡卻是舊社會留下來的——男方和新媳婦搶家庭權威和話語權。所謂藝術源自生活,估計誰也沒想到平日裡只有電視劇、小品上才有的劇情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
新娘如果鬧,就是不懂事被千夫所指,如果不鬧就得打碎牙齒往肚裡咽。不管鬧還是不鬧,都是女方吃虧。只可惜,這次的男方遇到了疼愛女兒的父母。
說實話,當我刷到這件事時,我第一反應是羨慕這個女孩,也被這對父母的憐子之心所感動,不是所有女孩都有願意保護她的父母的,大多數人都是在父母的默許之下真的忍氣吞聲嫁過去了,成為一輩子的心結。
人生雖然不長,但也有幾十年。那些說女孩不對的人,難道能替她過日子?
「我只希望我的女兒嫁過去是為了幸福,而不是為了受氣。」這是女方父母多次強調的。對某些人來說,女孩幸不幸福不重要,讓他們能看熱鬧又有人可以罵就足夠了。當所有人都只在乎女孩為什麼不按部就班的把婚禮儀式走完時,只有真正的父母才會在「面子」和女兒的幸福之間果斷的選擇後者。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對外人來說,那只是一件內衣,但一對有生活經驗的父母卻知道那不僅僅是一件內衣,那是一個「小鞋」、一個「下馬威」、一個女孩未來幾十年需要單獨面對的在她大喜之日刻意刁難的夫家。
當所有人關注你飛的高不高時,只有父母在乎你飛的累不累。
03、紅顏日記:
事情更多的細節無從得知,就像女孩聲明裡提到的那樣:畢竟,我們知道的不是全部事實。
男方和女方從2017年到2021年相識了三年多,直到婚禮的最後一刻雙方才撕破臉皮。難道他們真的花了三年的時間才認清另一方嗎?更多的可能是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捨得對他/她寒心吧。
他們領結婚證的日期是12月30日,而1月1日離婚冷靜期正式生效,身為新人的他們不可能不知道,最終仍然走到領結婚證辦婚禮這一步,雙方肯定都有過真心。
網絡暴力者們全都站在男方沒有任何過錯的基礎上去看待這次事件,實在是太偏頗了。且不論男方全家是否故意給女方難堪,被女方發現內衣小了後,妥協的是人為什麼一定要是女方?
假如你是新娘本人和新娘父母,在大喜之日發現到男方要給新娘「穿小鞋」,未正式進門就耍陰損手段,這個親還有結的必要嗎?
目前這件事中,新娘和她的家人儼然已經受到的傷害,而新郎依然高高在上佔據輿論高點,身為一個男人,他未對婚宴上誤導司儀把一切過錯都推給女方做出任何解釋,也始終不覺得他家操作的內衣尺碼不合適又不給女方重新購買新內衣有什麼不對。
也許,對新郎和新娘的最好的祝福是一別兩寬各自安好吧。
——————
廣東小夥相親吃飯花幾千不買單媒婆大怒,你覺得該買還是不該買?
———————
我是紅顏日記,關注我,闡述更多女性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