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美美學論」,又是什麼概念?從我本人植髮說起

2020-12-22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啟盈門

早在10年前,我的頭髮就開始陸續脫落。在我們單位一個年會上,攝影師拍下一張照片,我頭頂光禿禿一片「白熾燈」,成為C位,被同事們競相P圖。

「毛老師,你禿頂了,要不要去植髮?」

當時,並不在意。我總會這樣反駁,「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作為一個媒體人,寫好稿子自然就會產生影響力,沒有必要在乎頭上有沒有頭髮,反正自己也看不到。

隨著採訪活動不斷增加,在公眾場合露面的機會也越來越頻繁,看著高清畫面中自己的頭頂,越來越顯得不自然。更要命的是,4G、5G時代到來,視頻、直播越來越普及。自己卻越來越不願意視頻直播。

於是,在家人的勸說下,成功地進行了植髮。今天,當家人和同行不在為我的頭髮而指指點點之時,不自在的現象消失了,更願意參加一些公眾活動和視頻直播。

自此,我得出一個結論:醫學美容不僅是為了自己,更多是為家庭生活更為美好,社會更為和諧。

12月19日,在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上,新氧科技提出的「中國醫美美學論」,更是引發了行業的共鳴。

那麼,什麼是「醫美美學論」?對新興的中國醫美行業有何實際參考實用價值和指導意義呢?

01

5G移動網際網路改變醫美市場

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醫美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醫療美容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12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只有298億元,而2018年國內醫美服務機構正規市場規模達878億元,同比增速46.4%。由此可見中國醫美服務市場規模正迅猛發展。

中國醫學美容行業之所以蓬勃發展,主要得益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開始注重生活品質和質量。

幾個月前,新氧公益救助的33歲女孩羅莉,先天唇顎裂,甚至有調皮的男生向她吐口水。身心受到了傷害,通過手術之後,能和明星們一起走上紅毯,大方面對鏡頭。

醫美不僅是植髮、雙眼皮、隆鼻、豐胸這範圍,抗衰老這樣命題也列入了其中。據市場調研公司 Zion Market Research報告顯示,全球抗衰老市場規模在2021 年將達到2160億美元。福布斯數據統計指出,中國抗衰老市場已經達到45億元的規模,但仍有1000億元的發展空間。90後們主動加入抗衰陣營,「抗初老」促使抗衰市場增量場持續擴大,且增速明顯。

艾瑞調查顯示,目前,30+女性在調整面部同時開始進行身體塑形,且伴隨消費能力提升更加關注手術類項目。此外,女性多在35歲時消費金額達到峰值約到6500元左右。40+的女性,多希望通過醫美緩解面部衰老,投入到醫美項目中的花費逐年穩定。

第二、網紅經濟、顏值經濟時代到來,醫美與當地經濟狀況相匹配。

在以前,人們最為熟悉就是明星為了演藝生涯而整形,為的是留住青春。而今天,隨著視頻直播的到來,醫美與經濟產生共振。根據新氧數據顏究院數據顯示,在經濟發達、顏值文化盛行以及願意為美付費的地域,主要集中在一線與新一線城市,如廣州、深圳、北京、上海、成都、武漢、長沙等地。

第三、移動網際網路高科技的發展讓行業越來越健康。一談醫美這個話題,很多人都會想到「韓國整容」的段子,聯想到網上流傳的一張圖片:一群小姑娘困守機場,臉部變形,人臉識別失敗。

據艾瑞諮詢發布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具備醫美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而非法經營的醫美店鋪數量超過8萬家。新氧通過對50000用戶的調查問卷發現,57%的用戶擔心線下面診出行成本高、價格不透明,82%的用戶願意嘗試視頻面診功能。如此大的市場,僅依靠監管層來規範不現實。而網際網路高科技是市場透明化的最大驅動力。2013成立的新氧科技,作為一家醫美網際網路平臺,其獨特的「媒體+電商+社交「模式,構建了獨一無二的生態。除了通過覆蓋面廣、高效、親民的醫生直播,打造醫生IP;還用新媒體、直播等科普醫美知識,引導健康消費。

02

醫學與美學融合是中國醫美市場趨勢

醫療美容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印度鼻再造術,我國《晉書》魏泳之傳中也描述了類似唇顎裂修補手術。現代整形手術起始於1929年。

如今,醫美市場是消費熱點。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醫美行業的年輕化趨勢。數據稱,中國醫療美容市場25歲以下女性佔比53%,26歲-35歲的女性佔比43%。近年來男性對醫療美容的消費也呈現逐年增強的趨勢,未來也將成為醫療美容市場的重要消費主體之一。

中國醫療美容行業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步。當時整個產業主要以美容基礎保養為主。而如今早已延申到醫學範疇。

如今,醫美群體劃分為兩級:一種是年輕人為了個性去美,而另一種則是為了身心健康去美。這就把醫美這個概念延申到了審美高度。醫學美容並不是孤立的醫學或者美容,其背後是不可或缺的美學品位。

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指出,「中國醫美用戶的平均年齡比美國年輕10歲,審美觀和消費觀不很成熟,應當理性整形、安全變美、內外兼修,不宜過度沉迷於其中。」

出自《莊子·天運》「東施效顰」,往往用於人們諷刺盲目模仿對象。但是,換句話說,東施長相醜陋也是天生的,東施也有愛美的權力,若當時醫美像如今這般,或許她不會成為人們的笑柄也未可知。

所以,美學醫生應具備審美情趣。儘管不必藝術家那樣具有過度外化,別出心裁的裝扮,但必須有醫學美學的魅力與形象。

著名演員、新氧體驗官「美齒導師」王智說,「讓一個女生無價的,不只是長得漂亮,更是活得精彩!讓一個行業無價的,不只是高速發展,更是醫美向善!」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說過,「世間並沒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經過心靈的創造。」

一家機構對行業發出這樣的倡導:美學醫生有自覺的人文關懷情結和骨子裡的人文情懷,不把求美者看作單純的顧客或病人。此外還會將求美者看作自己的作品,欣賞求美者,而不是像醫生看病一樣的挑毛病。美學醫生應具有軟硬兼顧的素質。硬功夫是治療與手術技巧,是醫美科學的基本功。軟功夫就是藝術與人文關懷素養。美學醫生「硬」的應該更加堅實,「軟」的應該更加豐滿。

新氧提出的「醫美美學論」,不僅僅是一個美學理論,更多則是讓美學落實在醫學上。

首先,要讓求美者和醫生對美的認知達成一致。在沒有網際網路平臺條件下,醫生和美容機構、美容者互相隔離,諸多用戶根據價格來衡量,談不上自我設計或者醫生設計。因此,最終可能導致互相「扯皮」。新氧科技運用5G、AI等技術,通過視頻面診工具,以便捷的面診模式、高效的溝通方式,讓用戶足不出戶就能實現與機構和醫生溝通,求美者術前、術中、術後各個關鍵性內容和信息透明,沒有進行美容手術之前,求美者可能就會知道最終效果。

其次, 針對醫生和機構魚目混珠的環境,新氧採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直播形式,憑藉著「技術流」直播風格,塑造了一批大醫生IP。這讓行業專業化、規範化發展,促使醫美真正回歸醫療本質。

數據顯示,2019年新氧平臺GMV過百萬的醫生數量為423人,較2018年增長70%。通過這種扶持的模式,通過「中國醫美飛翔獎」重金獎勵,讓很多有才華的醫生脫穎而出。

在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上,新氧科技副總裁劉蓉認為,2021年醫美經營有五大趨勢:「任何時代都是多元審美,但存在審美趨同,以技術審美為核心切小眾人群所構建的個人IP價值更高;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從單一/單點整形訴求,向以效果為導向的綜合需求轉變;緊緻抗衰成今年爆品,但品相單一,缺乏新品及聯合治療方案,以組合品拉高客單,是下一趨勢;較明顯的身材焦慮,尋求更有確定性的改變方式,吸脂/冷凍溶脂高速增長,價格下滑,復購是重點;祛眼袋、祛斑、女性私密 成需求高潛品,存在市場供給不足,自有流量,存較大利潤空間。」

綜上所述,作為最大網際網路醫美垂直平臺,新氧被市場關注,獲得業界認可,在金星看來,最根本的原因是對規則的改變。其實,在啟盈門看來,這種改變的本質並非「規則」那麼簡單,而是要醫美重新回歸到醫學美容的本質,也就說,通過網際網路AI渠道,讓整個社會對審美達成共識,然後通過醫學等高科技手段讓其變成現實。

相關焦點

  • 植髮選擇醫美整形機構還是植髮醫院? 成都新生植髮專家有話說
    近日,成都新生植髮醫院接診了一位特殊的發友,一位從事銷售工作的李先生,原本頭髮還算濃密,但是額角兩邊有稍許的稀疏,本想著未雨綢繆,決定植髮追求更完美的形象,但是因為不了解植髮行業,結果不慎選擇了醫美整形機構。
  • 更美APP劉迪:醫美4.0下半場是技術美學之爭
    歐洲的啟蒙運動不僅是思想上的再次解放,也促進了工業革命的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理解和感知美對技術革新有著啟迪意義。  在我國的古代文化中,不存在美學的概念,但是卻有也有著意境這樣的詞彙,在詩經中,也不乏對愛情的歌頌和對美的敬仰。由於近代戰爭的侵擾,中國的美學研究在本就缺少體系化輸出的情況下還出現了空前斷檔。  改革開放以後,大家的生活好起來了也就有了更多精神上的訴求。
  • 雙12醫美消費報告即將出爐,合肥新生植髮:3D植髮技術獲認可
    雙12醫美消費報告即將出爐,合肥新生植髮:3D植髮技術獲認可 2020年12月11日 15:2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如今脫髮年輕化趨勢愈發明顯,由此催生日益增長的植髮產業。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植髮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元,未來幾年毛髮移植相關產業潛在市場空間或將超過1000億元。
  • 《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線上化」醫美消費解碼器
    9月27日,新氧數據顏究院與每經智庫·未來商業研究中心共同出品的《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透視中國醫美產業「線上化」新消費趨勢。數據顯示,中國的植髮市場預計將在2020年底將超過200億元,規模是四年前的四倍。隨著消費升級和國人醫美意識的提升,植髮以及其他「頭上生意」必將產生更大的市場空間,國內植髮市場已處於醫美行業爆發的臨界點。《白皮書》指出,2019年-2020年的上海醫美市場中,73%的訂單來源於皮膚美容和注射美容,而植髮養發則另外單獨佔據了2%的市場份額。
  • 南京新生植髮:2020年中國植髮市場規模超過200億 3D植髮受關注
    毛髮移植相關產業潛在市場空間或將持續高速增長   隨著網紅經濟和直播經濟的興起,顏值消費在年輕群體中佔比越來越高,加之各類植髮廣告的深入人心,植髮市場從男性消費佔主流地位,女性市場的崛起也不容忽視,通過植髮來修飾臉型成了目前醫美消費市場最火爆的項目之一。然而除了植髮之外,隸屬於毛髮健康領域的頭皮養護消費近兩年更是增速驚人。
  • 溫州新生植髮:男性是植髮主力軍,「程序猿」職業佔比大
    我國脫髮人群的數量已超過2.5億,且數據還在呈直線上升,龐大的脫髮人群造就了植髮市場的擴大,我國植髮行業的營業額以每年翻倍的數額連續遞增,地鐵車廂、公交站臺、電梯植入,植髮的廣告無處不在,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場景。而「睡一覺就能悄悄變美」的廣告語也在深深潛入人心,令無數脫髮大軍植髮的念頭悄悄發芽。實際上,在全球範圍內,植髮的熱潮早已興起。
  • 艾爾建美學聯合中整協進博會發布「三正規-放心美」醫美行業倡議書
    攜手醫美機構及電商平臺共塑行業新生態  今日,全球醫美生物製藥行業的領導企業艾爾建美學聯合中國整形美容協會、10家醫美機構及阿里、美團、新氧、京東等四大電商平臺,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正式發布「三正規•放心美」醫美行業倡議書。
  • 從「囤吃喝」到「囤醫美」 顏值經濟推動醫美消費飆升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倪敏) 從「囤吃喝」到「囤醫美」,今年雙11除了美妝服飾食品等持續走熱,醫美產品也同樣受到人們的追捧。《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從多個網絡平臺獲悉,醫美產品訂單量環比大幅增長,成為飆升最快的消費品類。與往年相比,2020年「雙11」啟動較早,戰線拉長。
  • 植髮需求日益上漲,新生植髮3D植髮技術成修復首選技術
    植髮需求日益上漲,植髮修復基地應運而生由脫髮帶動的植髮需求日益上漲,不少企業瞄準商機,爭先入駐植髮市場,大大小小的植髮機構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不少醫美機構也開始增設植髮科,新生植髮與中國平安九度聯手,全方位保障繼2012年首次與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合作「關注效果平安植髮籤約」活動至今,新生植髮已經攜手平安保險走過8個年頭,籤發出數萬例保單,至今已實現連續八年零賠付的佳績。
  • 杭州市一程含皛醫生探索美塑麗發頭皮抗衰老參加2020年FILLMEDX醫...
    2020年FILLMEDX醫美創新風尚大賽再次開啟。杭州賽區將於2020年9月2日舉行,國際毛髮移植修復外科ISHRS委員程含皛醫生以美塑麗發頭皮抗衰老為主題參加此次大賽。2020FILLMED X第三屆醫美創新風尚大賽ISHRS--國際植髮協會的英文全稱是The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air Restoration Surgery――是一個擁有超過850名專業脫髮領域醫師的醫療協會。
  • 植髮市場背後的非法掘金之路,專家提醒選擇植髮機構需辯偽留真
    2017年,全國植髮行業的營業額已達到92億元人民幣,龐大的植髮市場背後,是各種治療及培訓機構的違規非法掘金之路。  衛健委主管的中國健康與教育協會曾發布的脫髮人群調查顯示,在2.5億的中國脫髮人群中,20歲到40歲之間的人佔據著較大比例,年輕的脫髮患者正成為各路治療機構的「圍獵目標」,相比非手術性的藥物治療、儀器理療,手術性的植髮治療更易被患者接受。
  • 新生植髮TDDP跟蹤養護 給發友帶來更完善的術後體驗
    「有多少人會去P照片,醫美行業就會有多大的市場。」有業內人士曾這樣表示,事實上,隨著人們對美的追求在持續提升,「植髮」這個在國內發展相對較晚行業,如今已駛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同時我國植髮技術更以超乎想像的速度不斷刷新著歷史。
  • 一年增幅186%,植髮市場憑什麼突飛猛進?
    當廣州的程式設計師還在搜索「頭頂脫髮是什麼原因?」時,北京的程式設計師已經在搜索「植髮後還會脫髮嗎?」這個脫髮的終極問題了。不難看出,脫髮這一「頭頂大事」正困擾和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動輒幾萬塊甚至十幾萬的植髮費用,究竟花在了哪?這首先得從植髮的原理說起。由於人們頭部每一個毛囊都是獨立的並能夠進行正常生長,於是可以將身體其他部位的健康毛囊移植到脫髮部位來解決禿頂問題。也由此,市面上的植髮手術多是按照種植多少毛囊單位來進行計費。
  • 男性白領醫美消費:近2成每月花銷1131元 只比女性少66元
    另據醫美平臺更美APP發布的2020雙十一醫美消費節榜單顯示,雙十一期間男性用戶下單量佔比8.1%,相比於2019年的6.7%,增加了1.4%。其中,最受歡迎的項目分別是植髮、牙齒矯正、祛眼袋等。職場男性醫美偏好植髮根據新氧白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男性醫美消費者的佔比為9.98%。男性消費者平均客單價為7025元,是女性的2.75倍,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男性在醫美消費上有更強的購買力。
  • 「禿如起來」,植髮生意的崛起與困境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中國有脫髮問題的人數已超2億,即平均6個中國人就有一個人脫髮。其中,男性佔比約65%,為1.3億,女性脫髮人群有7000萬。 今年7月百度醫美事業部發布的《2020植髮行業分析》數據顯示,中國植髮行業的用戶保持60%-80%的增長幅度,預計2020年中國植髮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08.3億元。
  • 新 氧雙12:2020年度十大醫美城市新鮮出爐
    作為醫美消費的絕對主場,新氧12.12可以說觸及了醫美市場的每一個細胞,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求美者參與其中,共同見證中國經濟活力與消費升級。美是剛需不假,但每一個時代追求美的形式和力度各不相同,19世紀追求美麗的手段是「清潔衛生」浮於表面,20世紀追求美麗的手段是「護膚」難有實效,而21世紀追求美麗的手段是「重塑」直達肌底。
  • 艾爾建美學布局中國市場 展示多元化產品
    進博會展現了中國對外開放的舉措和決心,艾爾建美學帶著進一步加大在中國的投入、加快在中國的發展、賦能中國醫美行業健康發展的目標來到進博會,期待與各方合作夥伴探討交流、共謀發展的機遇,助力健康中國願景並服務於中國消費者,共創自信美好的新生活。」艾爾建美學進入中國市場近11年,近年來發展速度加快,取得了業內矚目的成績。
  • 90後帶火脫髮經濟,選假髮還是植髮?南通新生植髮專家有話說
    植髮成為年輕人治脫消費主流在選擇假髮等其他方式效果並不理想之後,年輕脫髮人群終於認識到,植髮才是徹底治脫的正確方式。據南通新生植髮專家說道,目前的植髮群體中,20歲-30歲的年輕人佔據了一大半,我們在目前主流的醫美app檸檬愛美等平臺輸入植髮也可以發現包括毛囊檢測、清潔、種植髮際線、養發等各式各樣的頭部護理,植髮的費用一般在幾千到幾萬不等,主要還是取決於發友選擇的植髮技術。
  • 隱秘的角落:中國23年的植髮江湖
    微博上某網友無情吐槽自己頻繁收到植髮廣告:「各位軟體請不要再給我推植髮廣告了,你說你如果配圖是個人我還能忍,你配個頭頂被P成白毛的哈士奇是想幹嘛???。」簡單粗暴的吐槽帶來滿滿的畫面感,白毛哈士奇難道是這樣的?
  • 長沙新生植髮:脫髮帶火假髮和植髮市場 選擇植髮醫院需謹慎
    除了假髮片,植髮已成為90後消費主流,為了挽救後退的髮際線,很多人選擇做植髮手術。調查顯示,在目前的植髮群體中,90後佔據了57.4%。數據顯示,我國植髮行業市場規模由57億元躍升到163億元。而在2020年,市場規模可能超過200億元。但相比假髮,植髮的花費還是要更高,在數千到數萬元不等,植髮手術的花銷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還是太昂貴了,價格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