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頭這件事,已經不再是中年人的專利了。
在「禿」這件事情上,人人平等。任憑你是明星、富豪、王室,普通人,男人還是女人。目前,我國脫髮人群已超2.5億 ,20歲~40歲男性是脫髮主力軍,30歲左右發展最快,比上一代人的脫髮年齡提前了20年。但年輕女孩對掉頭髮的焦慮,一點都不比男性少。
9月27日,新氧數據顏究院與每經智庫·未來商業研究中心共同出品的《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透視中國醫美產業「線上化」新消費趨勢。
01
女性「頭部」大市場
《白皮書》指出,在城市的工作壓力下植髮需求激增,過去服務的客群超過 95%為男性,以手術植髮項目居多。而目前植髮的女性用戶佔比已接近40%,主要集中在非手術項目植髮。
可以想像的到,當年輕女性意識到發量正在與壓力值呈反比例發展時,她們用髮際填充粉治標,用生髮液、生發儀治本,把一切用在臉上的產品類型如「精華」悉數折騰到頭髮上,人手一瓶的護髮素,戳破了最後的偽裝…有數據顯示,在諮詢脫髮問題的人群裡,20~25歲年齡段的女性排在第一,遠高於同年齡段的男性。而在微博搜索指數中,相關話題熱度持續不減。歸根到底,都是愛美惹的「禍」。
植髮行業近年來之所以發展迅速,顏值是第一生產力。根據新氧數據顏究院數據,手術類最受消費者歡迎的項目中,植髮養發項目異軍突起名列第五。
在「顏值文化」流行的今天,男性和女性對於外貌的追求越來越強。「頭髮稀少顯老」是很多用戶的痛點,對於大部分脫髮用戶,植髮之後希望能顯得年輕一些是最主要的訴求,尤其在男性上突出明顯。對於女性來說,追求完美是選擇植髮的最主要原因。《白皮書》指出,手術類消費者僅佔整體人群的43%,但十分在意面部維護,其中頭、面部項目就佔比高達21%。
數據顯示,中國的植髮市場預計將在2020年底將超過200億元,規模是四年前的四倍。隨著消費升級和國人醫美意識的提升,植髮以及其他「頭上生意」必將產生更大的市場空間,國內植髮市場已處於醫美行業爆發的臨界點。《白皮書》指出,2019年-2020年的上海醫美市場中,73%的訂單來源於皮膚美容和注射美容,而植髮養發則另外單獨佔據了2%的市場份額。
02
線下醫美市場的「冷凍」
儘管這些年,醫美行業異軍突起,一度成為人們生活的「日常」。但市場的瓶頸依然難以突破。以植髮為例,一方面,女性愛美從古至今從無例外,如何呈現自己的美總是成為不可攻破的難題。脫髮的原因成「謎」,治療方法更是一門玄學。很難講,脫髮焦慮和植髮廣告哪一個先刺激了當代年輕人。無論你長得有多好看,在風撩起劉海的這一刻,還是會感受到來自命運的惡意。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脫髮最直接的影響是打擊了自信心,帶來嚴重的精神痛苦,也影響了職業前景和給人的第一印象。對於女性來說,脫髮的問題更像是一個秘密,往往會讓她們感到羞恥,無論是諮詢還是就診,都諱莫如深。
另一方面,《白皮書》指出,一線和二線城市貢獻了6成左右的醫美消費客戶,其中一線城市用戶佔比近3成。且一線城市18-40歲的女性滲透率要遠高於其他地區。而隨著二三線城市人口眾多且購買力逐漸提升,預計是醫美行業未來主要增量市場。
但目前的事實卻是,三線城市下的低線市場,正規醫美服務供需不均 ,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000家,合法醫美機構僅佔行業14%,合法合規醫美機構僅佔行業12%,合法醫師僅佔行業28%。
醫美消費高客單價的特性,導致眾多合法合規的醫美機構、有資質的醫師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合法合規醫美機構和醫師一般僅分布在經濟較發達地區。但據新氧數據顏究院數據顯示,三線及以下城市求美者的購買力在提升。一邊是稀缺的合規醫美資源,另一邊是城市人群逐步提升的購買力,供需不平衡的情況日益凸顯。
03
線上醫美的「爆發」
再加上年初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線下醫美機構更是措手不及,但在同時,卻也激發了線上新機遇。求美者們需求被抑制,為尋找同樣好或更好的解決方案,開始大規模轉到線上。作為醫美垂直領域龍頭,新氧的業務也受到了影響,但因為抓住了線上化爆發的時機,新氧全面進行了場景和戰略升級,使內容生態成為它復甦的強勁動力,促進了醫美技術和服務場景的迭代,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醫美的線上化程度,為醫美線上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醫美線上化可分為平臺分發、引發興趣、線上下單、邀約、到院分診、基礎諮詢、方案設計、確認繳費、治療、術後回訪等多個環節。在醫美機構線上化不斷發展、深化的過程中,新氧模式成為醫美線上獲客方式的最大創新。為了避免陷入競價排名與流量獲客的漩渦,新氧主動進行轉型,把自己由醫美電商平臺升級為產業網際網路平臺,通過優質內容產生流量,打開了中國醫美數位化進程新的視野。
《白皮書》介紹,新氧模式成為醫美行業線上獲客方式的一大創新,以「美麗日記」為代表的新氧內容生態的正向循環,使平臺成為一個線上線下具有競爭力的生態系統,對影響購買決策,提升復購率形成強有力的幫助。
但新氧科技「攬新」的主要抓手除了內容生態外,還有視頻面診、魔鏡測臉、皮膚檢測等實用的小工具。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小工具累計使用量超過5.1億次,其中「魔鏡測臉」小工具累計使用已超1億5000萬次、「掃碼驗真」小工具累計使用量也已接近1億次、「皮膚檢測」累計使用量也已接近2500萬次。
無論是魔鏡測臉、視頻面診、掃碼驗真還是術後交流等AI小工具,都是新氧科技為了滿足求美者術前、術中、術後各個關鍵性內容和信息需求節點的不同決策需求而做出的創新。
總結
商業必定需要回歸原點:誰能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誰就會佔領廣闊的「頭部」市場。
很顯然,隨著近年來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在醫美領域的加速滲透,醫美產業鏈下遊的線上獲客形式逐步多樣化,由此帶動用戶流量的線上化增速明顯。而在這背後,不僅是因為消費者通過線上方式獲取醫美服務信息的習慣日益養成,同時也有賴於例如新氧科技這樣的醫美平臺在信息傳遞和內容運營上的突破創新。
絕大多數網際網路創業產品都要顛覆傳統行業的遊戲規則,融合與創新才是醫美的生存之道。改變的是入口,不變的是需求,提供給消費者有價值的服務體驗才是機會所在。無論是線上線下,只有形成真正有效的生態閉合循環系統,才能在這條千億賽道上走的更遠。無論如何,參賽者將給行業帶來巨大變革,卻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