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美APP:疫情過後醫美行業迎來復甦!行業消費暴漲

2020-12-18 青年創投網

回顧四月,國內疫情防控形式持續向好,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加快推進,醫美行業也迎來復甦。據國內領先的專業醫美平臺更美APP數據顯示,平臺用戶四月總醫美消費金額相對三月穩健提升,醫美市場正在復甦。隨著機構逐步復工、白領的正常上班,醫美消費力較二月、三月明顯加強,在上海、廣州、北京等地尤為突出。

四月全國各地機構的復工情況也非常可觀。華南、華東、西南地區醫美機構復工率在80%至85%之間,華北區在60%。大多機構正在逐漸回到正軌。疫情期間機構在平臺的客戶積蓄效應正在發揮作用,據顯示,很多年前的預約客戶和疫情期間的下單客戶在4月去線下完成了訂單驗證。

據更美APP預估,隨著五一小長假的來臨,以及更美APP為消費者帶來的年度最大規模大促——520醫美大促,五月醫美消費會持續上漲。

針劑脂肪雙眼皮銷售俏,玻尿酸訂單漲350%

據更美APP相關負責人介紹,四月的整體醫美交易有兩個明顯特點:一是針劑類、脂肪類、雙眼皮等項目銷售表現良好;二是脂肪類項目中,吸脂項目銷量良好。

疫情期間,由於戴口罩導致的皮膚乾燥、屏障受損問題較為顯著,求美者會選擇玻尿酸進行補水,玻尿酸已成為微整項目中的銷量最佳的項目,瘦臉針緊隨其後;脂肪類項目中,吸脂、脂肪填充銷售較好,夏天即將來臨,消費者想甩掉疫情期間積攢的肉肉,同時部分用戶還購買了脂肪填充項目,變瘦的同時也希望該飽滿的地方也能飽滿,從而更年輕和有活力。

復工白領、大學畢業生為復工後主要消費人群

疫情期間,更美APP客服中心回訪數據顯示:復工白領和2020應屆畢業生成為疫情期間消費主力,分別佔比四成和三成。

復工白領的消費偏好,主要集中在皮膚類和脂肪類醫美項目。在更美APP對2020年應屆畢業生用戶的回訪中,她們中的一半表示,疫情期間的社交隔離期也是醫美手術的最佳恢復期。此外,疫情加重了畢業即失業的可能,儘早變美,儘快恢復,能夠為接下來相對殘酷的競爭環境中佔有一定優勢。

比較有趣的是,有四分之一畢業生表示配戴口罩只露出眼睛,讓她們更關注自己的眼睛,感覺自己的眼睛有變美的空間,所以選擇了雙眼皮、開眼角等眼部項目。

更美AI助力審美革新

從近年來脂肪填充的興起和火爆可以看出,求美者追求瘦的同時追求面部飽滿的長相,即充滿膠原蛋白、青春洋溢的少女嘟嘟臉,不完全是過去「瘦即是美」的觀念。 以小見大,社會主流審美在不斷革新,「千人千面」的美麗已取代「千人一面」的模板化美,大眾審美已打破傳統,呈個性化、多元化趨勢發展。

更美APP在早前就已意識到審美變革的必要性,於2019年中,推出更美AI大腦。目前,更美AI已推出AI人臉智能診斷分析、AI人臉智能形變模擬功能,2020年推出「中華面孔」等功能。這些功能能夠幫助用戶分析自己的面部特徵、五官比例、面孔起源,具備趣味性和實用性的特點,幫助醫美用戶學習審美體系,獲取智慧定製醫美方案。

這樣強大的功能是依託於更美海量人像大數據、醫美整形項目圖像大數據,以及深耕醫美領域積累的專業美學知識與經驗,透過先進的更美AI核心技術,來打造的更美AI大腦。

更美APP從讓用戶保持自己的個性出發,為用戶提出最簡步驟的變美捷徑和時下最流行的審美風格,給予多角度、多數量的醫美建議與反饋,最終決斷權在用戶手中,助力求美者順利完成變美計劃。更美APP創始人兼CEO劉迪表示,更美將依託5G加AI的技術繼續發展新功能,促進醫美+AI+AR時代的儘快來臨。

據悉,更美APP成立於2013年,是國內領先的消費醫療平臺,提供整形、微整形、齒科、眼科、抗衰老等消費醫療服務。更美APP自成立以來,對機構、醫生資質均嚴格核查,確保入駐平臺的皆為正規醫療機構及合規醫生,同時要求平臺機構一律使用經過國家相關部門註冊的儀器及產品,讓信息更加透明公開,使平臺3600萬愛美者可以放心選。更美歷屆投資方包括騰訊、紅杉中國、潮宏基、經緯中國、維梧資本、美圖、復星醫藥、君聯資本、中信建投等多家上市企業以及知名投資機構。(本文來自海峽都市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更美APP韓斌:後疫情時代 科技+醫美是行業新風向
    12月4日,第四屆紫亞蘭國際抗衰老醫美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開幕,國內外醫美行業專家學者、科研人員、產業投資人等各領域數千名代表齊聚交流與研討,深度連結全球創新醫美理念與技術,為醫美行業發展賦能。更美APP商務總監韓斌受邀參會,並以「後疫情時代,醫美機構如何提升流量及轉化率」為題發表演講,分享行業洞察,深度解析醫美機構破局路徑。
  • 醫美「破局」2020:頭部率先復甦 行業線上化提速
    「尾部機構關門後,他們的客戶並不會停止做醫美,而是會去選其它機構,頭部機構被選中概率更大,從而使得客戶向頭部機構匯集」。疫情衝擊 頭部率先復甦受疫情影響,醫美市場今年初遭遇重創,出現斷崖式下跌。不過下半年來,醫美行業發展呈現出超預期的復甦景象,尤其是頭部企業更是恢復增長。
  • 醫美「破局」2020:頭部率先復甦,行業線上化提速
    「尾部機構關門後,他們的客戶並不會停止做醫美,而是會去選其它機構,頭部機構被選中概率更大,從而使得客戶向頭部機構匯集」。疫情衝擊、頭部率先復甦作為典型的線下服務行業,今年醫美的開局格外低迷。在公布業績後的電話會議中,金星還透露,通過新氧平臺預約的非手術類項目,已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GMV同比增長達40%。「從今年的整個時間趨勢上來看,年初疫情發生過後,二、三月份是行業的最低點,到了五、六月份有一波小反彈,八、九月份相對平緩,年底通常是每年醫美行業的傳統銷售旺季,今年在各大平臺大數據的推動下,近期醫美消費又迎來了一波新的熱潮」。
  • 行業專家共話2021新增長趨勢 醫美行業如何搶佔復甦先機?
    為業內所達成共識的是,在以新氧科技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力量的全力推動下,醫美行業在行業自律、好醫生培養、營銷模式創新等領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可以說,線上化已成為醫美行業繼續高速增長的確定性路徑。而如今,兼具「線下服務」與「醫療」雙重屬性的「醫美行業」率先吹響了復甦的號角,作為整個醫美產業鏈條上的平臺、產業、機構如何做到迎風而上、踏浪前行,現場多位專家分享了「獨家秘籍」。
  • 醫美行業加速線上化 精細化運營平臺搶佔醫美復甦先機
    據Frost&Sullivan今年5月發布的調研報告數據,預計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同比增幅僅5.7%,創五年來新低。與此同時,2020年中國在線醫美服務平臺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2.2%,遠超醫美市場總體增幅,中國醫美行業線上化程度進一步加速。
  • 更美APP七年沉澱,專注於醫美行業在市場破局中脫穎而出
    在這個追求顏值的時代,整容醫美已經成為普通不過的事情,而且隨著醫美消費者的需求量增加,將為醫美行業帶來發展空間。而更美APP從誕生之日起,就專注於醫美行業,七年沉澱,成為國內知名的醫美平臺。
  • 醫美行業加速線上化 新氧以精細化運營搶佔醫美復甦先機
    據Frost&;Sullivan今年5月發布的調研報告數據,預計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同比增幅僅5.7%,創五年來新低。與此同時,2020年中國在線醫美服務平臺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2.2%,遠超醫美市場總體增幅,中國醫美行業線上化程度進一步加速。
  • 《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線上化」醫美消費解碼器
    9月27日,新氧數據顏究院與每經智庫·未來商業研究中心共同出品的《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透視中國醫美產業「線上化」新消費趨勢。隨著消費升級和國人醫美意識的提升,植髮以及其他「頭上生意」必將產生更大的市場空間,國內植髮市場已處於醫美行業爆發的臨界點。《白皮書》指出,2019年-2020年的上海醫美市場中,73%的訂單來源於皮膚美容和注射美容,而植髮養發則另外單獨佔據了2%的市場份額。
  • 從「囤吃喝」到「囤醫美」 顏值經濟推動醫美消費飆升
    醫美機構紛紛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為雙11助力,帶動了醫美機構營業額的快速上漲,成為中國經濟活力與消費升級的見證。優惠促銷帶動醫美消費高成交量在優惠與促銷的推動下,今年雙11期間醫美消費成交迎來了高峰。今年7月,艾媒諮詢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79.1%的醫美意向消費者由於疫情推遲了醫美計劃。而隨著4月以來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醫美行業迎來復甦。近三成中國醫美意向消費者疫情結束後會儘快進行醫美計劃,45.0%的消費者表示會在疫情明確結束後1至3個月內繼續醫美計劃。
  • 疫情當下,更美APP讓線上醫美服務成為行業主流!
    隨著電商直播的飛速發展,醫美的帶貨直播漸漸出現在大眾眼前。12月7日晚,更美APP的官方直播間,邀請了交個朋友羅永浩黃金搭檔朱蕭木首次亮相醫美直播,將幾十億GMV帶貨經驗複製到醫美領域,以優秀的成績打響醫美行業帶貨直播的第一戰!
  • 「技術突破」激烈角逐、行業復甦箭在弦上 這場盛典為醫美送上一劑...
    記者 趙雯琪對於整個醫美行業來說,即將過去的2020年顯得有些艱難。回顧這一年,「服務線下」和「醫療」為主的醫美受到疫情影響較重,直到目前仍未能復甦到此前水平,從業者和行業分析師人士對於醫美行業未來的討論也從未停止。而另一面,在新的消費趨勢和機遇刺激下,醫美線上化也蹚出了一條全新的發展路徑。
  • 財報眼|行業復甦提速,垂直醫美平臺如何打破天花板?
    三季度促成醫美服務交易總額超11億元,上一季度為接近10億元。隨著國內疫情常態化防控,上半年受到較大衝擊的醫美和健康行業逐漸恢復,主要體現在線上交易規模超過去年同期水平,活躍用戶增加,消費者信心提升。但整體來看,今年前三個季度新氧淨利潤水平較去年仍存在較大差距。美股周三收盤,新氧股價下跌1.43美元,報收13.77美元,跌幅為9.41%,目前總市值14.67億美元。
  • 中國醫美行業發展現狀如何?
    人們對顏值的需求促使顏值經濟生態圈不斷豐富,而醫美行業成為顏值消費的新熱點。 醫美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疫情影響衝擊醫美發展,同時助醫美行業迎來新變局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預計達1975億元,受疫情影響增速下滑,但相比全球醫美市場疫情前10%以內的增長率仍是高速增長。
  • 年終盤點|網際網路醫美:疫情下逆勢拼出圈,行業通病依然難解
    撰文/孟會緣編輯/許 偉趕在2021年之前,更美發布了《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其顯示儘管2020年遭遇疫情衝擊,中國純醫美市場規模仍達1975億元,佔比全球17%,有望成為世界醫美第一大國。誰也沒有預料到,因2020年初防疫導致大部分醫美機構無法正常營業,加之消費者出門頻率的降低以及對財務規劃更為慎重,一度被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整體增速同比將下挫13個百分點至5.7%的醫美行業,在疫情的衝擊下反而爆發出如此驚人的能量。從「至暗寒冬」到「逆勢增長」,醫美行業能率先走出復甦的關鍵腳步,離不開疫情對各個行業「線上化」的反向刺激。
  • 疫情下醫美行業AB面:增速放緩,線上醫美平臺流量創新高
    2020,對醫美行業而言,是危中有機的一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醫美行業"一夜入冬"。近乎所有人被都迫宅在家裡,線下醫美機構不得不進入"休眠期",而網際網路醫美平臺卻為行業"打開另一扇窗"。
  • 線上市場增長12% 醫美行業加速線上化
    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12月19日,在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上,醫美服務線上化趨勢成為現場討論的焦點。據新氧科技董事長兼CEO金星介紹,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在線醫美服務平臺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2.2%,超過醫美市場總體增幅。2020年,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如何找到確定性增長路徑,是醫美產業鏈各環節關注的焦點。
  • 悅美APP用戶活躍度穩居醫美行業第一
    在過去的一年,有1200萬求美用戶選擇了悅美平臺,悅美APP下載量突破700萬,累計為500萬人次的求美者提供了諮詢... 隨著人們社交方式的變化和消費能力的提高,人們對於個人外在形象更加重視,全民顏值革命正在進行,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迎來巨大發展空間。2015年整形美容已經成為在房地產、電子通訊、汽車銷售、旅遊之後的第五大服務行業。
  • 顏值時代催生的醫美行業
    在消費人群年齡層中,00後佔比達到15%左右,儘管相比47%的90後消費人群而言,仍不是主力消費人群,但是極快的增長速度顯示出了00後醫美消費觀念的快速形成,這也決定了醫美市場未來的空間依舊會非常廣闊。
  • 積蓄勢能破浪前行 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吹響復甦號角
    在疫情爆發近一年之時,「醫療」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高頻熱詞,而受衝擊最嚴重的「線下服務業」正在努力走出陰影。其中,兼具「線下服務」與「醫療」雙重屬性的醫美行業率先吹響復甦號角。12月19日,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成功舉辦,回顧2020年行業發展,展望2021年趨勢方向。記者看到,雖然受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醫美行業暫時失去了兩位數的年度增速,但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倒閉的醫美機構數為1410家遠遠少於2019年的2404家,充分說明了中國醫美行業的生命力。
  • 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吹響行市場復甦號角!
    在疫情爆發近一年之時,「醫療」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高頻熱詞,而受衝擊最嚴重的「線下服務業」正在努力走出陰影。其中,兼具「線下服務」與「醫療」雙重屬性的醫美行業率先吹響復甦號角。12月19日,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成功舉辦,回顧2020年行業發展,展望2021年趨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