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123知識狂歡節,葉武濱引爆知識經濟新風口

2021-01-09 網易新聞
  

12月4日零點,喜馬拉雅FM首屆「123知識狂歡節」正式落下帷幕,5088萬的最終成績為這次知識經濟的又一次試水,畫下了圓滿的句號。其中早已風靡全國的頂尖時間管理培訓大師葉武濱的《時間管理10堂課》以273萬的佳績成為「個人成長」板塊的銷售冠軍及喜馬拉雅全站總排行榜第二名的成績獲得眾多粉絲擁戴。顯然,知識經濟的新風口已然來臨。

事實上,大眾能夠從「免費獲取網際網路知識」轉變為接受「付費汲取知識產品服務」,不僅是大眾認知模式的進步,更是知識經濟商業模式的又一次升級。

在此之前,以公眾微信號打賞功能為首的「內容變現」曾敲開過知識經濟的大門。然而其過於碎片化,且被動式閱讀的形式令讀者在大多數時候僅能獲取信息,卻無法真正將信息轉變為知識,固無法激發起讀者的學習欲望,不能真正打破「內容變現」與「知識經濟」的壁壘。可幸的是,在隨後的試水中,以喜馬拉雅FM、知乎live等平臺為首的移動網際網路平臺正逐步打破壁壘,它們分別將知識系統化、專業化、優質化地包裝整理成課程,並與「知識網紅」的強大號召力相輔相成,將乾貨與娛樂相結合、知識與場景相配套,更大程度地增加了用戶黏性,進而凸顯知識經濟的巨大價值。

作為此次喜馬拉雅「123知識狂歡節」的重磅嘉賓,馬東、葉武濱、梁東、吳曉波、龔琳娜、徐潔等「知識網紅」大咖的號召力不容小覷。以葉武濱為例,作為國內時間管理領域的頂尖專家,他所創辦的易效能時間管理系統已在線下覆蓋30多個城市,其針對不同群體、不同等級所研發的差異化課程體系,目標是幫助一億人次實現效率提升和時間分配優化管理。而自今年5月起,葉武濱就以《時間管理100講》登錄喜馬拉雅FM,每天早上六點準時為聽眾帶來時間管理課程,播放量超過1500萬次,長期佔據喜馬拉雅「最受歡迎教育榜」第一名。在此基礎上,此次經葉武濱歸納優化後的精品課程《時間管理10堂課》一經推出就受到眾多粉絲的追捧,且在一日之內突破兩百萬銷售大關成為分類冠軍,並不令人意外。

事實上,無論是5088萬這個能夠與09年首個「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相比擬的好成績,還是此前風頭旺盛的分答、在行等APP的興起,它們的出現在滿足了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也在創造和引導新的需求。顯然,對於真正對某一細分領域的知識有所渴求的人來說,碎片化的信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唯有系統化、體系化的學習,這才真正符合大眾的深度學習規律。而葉武濱、馬東等人所帶來的知識經濟新契機,也正來源於此。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的數據來看,有38%的消費者滿意且認同知識付費行為,49.7%的消費者表示將會繼續嘗試這一功能。這一切都預示著網際網路上原本免費的知識正重新走向付費,知識經濟的風口已然到來。

從未來發展來看,無論是消費者的偏好差異化還是知識產品的供給稀缺性,都意味著精品化教育和個性化諮詢將會是非常有付費潛力的知識產品。而像葉武濱等號召力與專業性兼備的知識大咖們,或將帶動新一輪知識經濟熱潮。

(責任編輯:Mentality)

(原標題:喜馬拉雅123知識狂歡節,葉武濱引爆知識經濟新風口)

本文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2億收官,喜馬拉雅FM知識狂歡節流量運營的「三板斧」
    2013年上線的喜馬拉雅FM是一個在線音頻分享平臺,電臺內容類型包括情感、故事、音樂、影評等。2016年6月,喜馬拉雅FM首次推出了付費音頻。截至2017年12月已經擁有4.5億用戶, 佔據了音頻市場70%的市場份額。123知識狂歡節是喜馬拉雅FM主辦的內容消費節。2016年12月3日第一次上線,今年已經是第二屆。
  • 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勁銷逾8.28億 「耳朵經濟」催生內容消費
    來源:時代財經文/李子青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勁銷逾8.28億 「耳朵經濟」催生內容消費新變革近幾年,隨著消費者在內容消費上的多元化需求,創新經濟模式「耳朵經濟」成為新的風口。據艾媒諮詢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在線音頻用戶達4.25億,在2017年基礎上增長了22.1%,相較於移動視頻及移動閱讀行業,呈現較快增速。
  • 10.8億元內容消費總額,喜馬拉雅在「知識」的海洋衝起了浪
    12月5日24點,2020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內容消費總額突破10.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23狂歡節期間,首次付費用戶佔比超26%,用戶願意為優質內容買單意願增加。隨著資訊時代人們對知識獲取和深度思考需求,知識付費行業內容和商業化獲得較快發展。
  • 123知識狂歡節首日:喜馬拉雅FM的「中場戰事」|獨家專訪
    作者 | 齊朋利12月1日上午11點,喜馬拉雅FM第二屆「123知識狂歡節」銷售額超過5000萬,這一數字追平了去年首屆「123知識節狂歡節」全天的銷售額。喜馬拉雅FM官方原定的今年「123知識狂歡節」營收破億的目標幾乎可以提前宣布實現。
  • 從喜馬拉雅「123狂歡節」,看為何內容付費能夠持續爆發
    截止12月1日上午6點,喜馬拉雅「123狂歡節」的銷售額突破5088萬,突破2016年首次狂歡節的全部銷售額,而在12月2日的8點41分,銷售額超過1.96億,也突破了2017年全年的銷售額。知識付費從2016年火爆至今已走過整整3年時間,諸多觀點認為行業正在從最初的衝動性消費走向理性消費,從增長能力上來說至少應當進入放緩階段,但喜馬拉雅「123狂歡節」的銷售數據卻說明了,這一行業非但沒有冷卻,反而持續爆發。
  • 喜馬拉雅123狂歡節推出「買1得10」超值會員大禮包
    11月24日,2020年喜馬拉雅第五屆「123狂歡節」正式拉開預熱期大幕,在今年的「123狂歡節」預熱期,喜馬拉雅推出限量「買1得10」超值會員大禮包,即購買喜馬拉雅會員年卡,可以同時獲得指定10大平臺會員權益,享受跨平臺福利。
  • 易效能:知識付費新格局,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將更受歡迎
    知識付費作為近幾年新崛起的概念,從提出時開始至今,有大量個人和機構進入這個領域。作為一個新的風口,現在已經有不少ip被人們所熟知,如吳曉波、羅振宇、葉武濱創建的易效能時間管理機構等。但是經過幾年的火熱之後,現在知識付費似乎也已經陷入了瓶頸。新的格局是怎麼樣呢?
  • 讓知識發聲,喜馬拉雅如何做到國內音頻第一?
    123狂歡節消費總金額達1.65億元。 早在2016年,喜馬拉雅首次發布公開信中宣布,將12月3號作為國內首個內容消費節,號召大眾重視知識的價值。 從首次「123狂歡節」舉辦以來,距今已有4個年頭,2019年當天,第三屆「123狂歡節」內容消費總額超過4.35億。
  • 詳解喜馬拉雅「知識大使」,抓行業風口,做知識付費的「淘小鋪」
    詳解喜馬拉雅「知識大使」,抓行業風口,做知識付費的「淘小鋪」而喜馬拉雅多是以傳遞知識內容為主,比如職場經驗、創業思維、商業講座等等,當然也有一些娛樂文化方面的內容,像相聲、脫口秀這些類型的,所包含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所以,喜馬拉雅的用戶一般在沒什麼太緊要事的時候,就習慣帶上耳機聽聽喜歡的內容,而這也使得喜馬拉雅的使用頻率非常高。
  • 張萌萌姐引領喜馬拉雅123狂歡節熱潮,持續助力青年人成長成功
    2019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火熱落幕,作為喜馬拉雅高人氣主播
  • 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全球首發《三體》廣播劇
    11月21日,國內頭部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宣布,由「三體宇宙」官方授權,基於劉慈欣知名科幻小說《三體》改編的同名廣播劇將於12月1日在喜馬拉雅App全球首發。《三體》廣播劇不僅是今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期間推出的最重磅產品,也是《三體》在小說以外首個真正落地的全本大劇。
  • 123知識狂歡節內容消費總額達1.96億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為知識...
    截至12月3日24點,喜馬拉雅FM宣布,第二屆「123知識狂歡節」內容消費總額達1.96億元,實現了對首屆知識狂歡節消費總額近4倍的超越。根據喜馬拉雅FM提供的數據顯示,30歲以下的年輕用戶已經成為這場知識狂歡的主力軍,他們貢獻了約六成的銷售額。隨著越來越多的90後、95後願意為知識買單,內容消費正成為年輕人群的消費新寵。
  • 《蔣方舟與大家的書房》登陸喜馬拉雅123狂歡節
    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27日電(曉東  於俊)正在進行的123
  • 新經濟下的內容消費,看喜馬拉雅引領新潮流?
    在深度布局八年後,喜馬拉雅將為用戶帶來怎樣的驚喜?「有顏有料」、「老少皆宜」且「方便取用」,喜馬拉雅123狂歡節詮釋了一場完美文化盛宴應有的樣子。 「有顏有料」——重磅好書好課雲集,多部優質作品首發,滿足用戶不同收聽需求。
  • 2020喜馬拉雅123狂歡節正式啟動:海量好內容參戰,品類更多元
    來源:時刻頭條12月1日至5日,喜馬拉雅2020年123狂歡節正式舉辦,用戶囤在購物車裡的指定好書好課,可以使用滿減券以低於五折的超級特惠價格買到了。123狂歡節是喜馬拉雅於2016年率先發起的國內首個內容消費領域的狂歡節。
  • 1000萬+主播入駐喜馬拉雅 明星大咖、草根爭相加入「耳朵經濟...
    1月16日,國內領先的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宣布,平臺主播數已突破1000萬。據悉,喜馬拉雅主播類型越發多元,既有素人、草根,也有諸多業內大咖、人氣明星。喜馬拉雅目前已積累了6億用戶,海量的用戶不斷吸引著優秀主播的加入,加上喜馬拉雅成熟的內容製作能力,為音頻內容創業者創造了可觀的價值,使"耳朵經濟"生態圈逐漸完善。
  • 在這場123知識節裡,文藝的蜻蜓FM為何更具誠意?
    喜馬拉雅舉辦的123知識狂歡節,到今年已經是第三個年頭,去年的成交額接近兩個億,對比日常成交量已經是天量,但仍不及「雙十一」購物節開場第一秒的剁手量。但這一局面,在今年被打破了。隨著更多同行的加入,特別是另一巨頭蜻蜓FM推出123超級知識節,這才讓內容消費節多少成為了一個行業的嘉年華,而不再是一家的促銷季。
  • 喜馬拉雅123狂歡節全球首發《三體》廣播劇 12月1日全城熱聽
    11月21日,國內頭部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宣布,由「三體宇宙」官方授權,基於劉慈欣知名科幻小說《三體》改編的同名廣播劇將於12月1日在喜馬拉雅App全球首發。《三體》廣播劇不僅是今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期間推出的最重磅產品,也是《三體》在小說以外首個真正落地的全本大劇。
  • ...同人廣播劇《怪談書社》,海量精品有聲劇、廣播劇登陸123狂歡節
    (原標題:喜馬拉雅上線《陰陽師》同人廣播劇《怪談書社》,海量精品有聲劇、廣播劇登陸123狂歡節 )
  • 喜馬拉雅123狂歡節上線《陰陽師》同人廣播劇《怪談書社》,邊聽...
    12月1日,《陰陽師》的同人廣播劇《怪談書社》上線喜馬拉雅123狂歡節。《陰陽師》同人廣播劇《怪談書社》基於原遊戲世界觀和遊戲人物人設進行創作,展現了在遊戲世界觀下角色身上發生的新故事。作為一部懸疑題材的輕喜廣播劇,《怪談書社》讓聽眾緊張刺激之餘,又笑點滿滿,十分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