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家消金公司年度業績盤點,後疫情時代如何發展? - 金評媒

2020-11-29 金評媒

作者: 麻袋研究院   

年報季已然落下帷幕,隨著上市公司年報的紛紛出爐,其持股的各家消費金融公司業績數據也隨之浮出水面。

2019年,消費金融牌照的批設歷經歷史性突破,麻袋研究院曾於《2020年消費金融牌照展望:銀行系強者恆強,外資系異軍突起》一文中作出預測。然而隨著疫情黑天鵝的到來,消費金融的發展又將面臨新的考驗。

這篇報告,麻袋研究院將從貸款規模、營收淨利、不良等指標對23家消費金融公司的2019年業績進行全部盤點。數據收集時間節點為202056日,部分母公司未完整披露的缺失數據將無法展示。

一、註冊資本

截至目前,能夠獲取關鍵財務數據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共23家。未能獲取業績數據的消費金融公司情況如下:

1.中信消費金融,20197月正式開業,尚未經歷一個完整財年

2.平安消費金融,20204月正式開業

3.重慶小米消費金融,20201月由銀保監會公開批覆

4.北京陽光消費金融,20201月由銀保監會公開批覆

5.包銀消費金融,由於其持股股東包商銀行的特殊性,迄今未披露財務數據

25家已開業消費金融公司、地區、註冊資本及近期增資情況如表1所示:

從註冊資本實力來看,捷信以70億元拔得頭籌;而今年剛剛開業的平安消費金融則以50億元穩坐第二把交椅。馬上消費金融以40億元位居第三。

從增資行動來看,2019年起共有11家消費金融公司發生了增資行為,其中增資數額最大的為招聯消費金融,從28.58億元增加至38.69億元;而最新一期增資行為發生在華融消費金融身上,20204月,華融消費金融獲批增資至9億元。此外,據上海銀行財報透露,經董事會五屆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同意向上海尚誠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增資人民幣3.8億元。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規模受制於監管設定的槓桿率,需要不斷增加註冊資本以擴大放款量,未來消金行業的增資行為將是新常態。

二、營收與淨利

從營業收入、淨利潤數據來看,2019年持牌消金機構呈現如下特徵:

一是頭部機構分化明顯。營收位居前三的捷信消金、招聯消金和馬上消金,2019年度營業收入分別為170.38億元、107.4億元和89.99億元,但其同比增幅卻呈現較大差距:捷信迎來淨利潤、營收雙降,招聯消金營收則獲得54.4%的強勁增長,而馬上消金則較為平穩。

而從淨利潤數據來看,突破10億元年度盈利大關的除了招聯和捷信,興業消費金融以10.31億元升至第三位,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

二是中小機構潛力凸顯。增幅數據上,兩家小型消費金融公司表現惹眼。陝西長銀消費金融的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獲得了556.72%836.84%,而長銀五八消費金融更是以高達565.42%1809.09%的增幅傲視群雄。如此誇張的增幅,一定程度上得益於這兩家機構原有業務規模基數較小。

有兩家機構的淨利潤變化值得關注,一是河北幸福消費金融扭虧為盈,二是華融消費金融由盈轉虧。22家持牌公司中,目前僅華融消金一家虧損,整體來講體現出消金較好的賺錢效應,因此消金牌照熱仍在持續過程中。

此外,從批籌設立時間來看,經營時間較久的中銀、捷信、招聯、馬上等機構仍牢牢佔據規模上的絕對優勢,後來居上者寥寥,僅興業消金可與之一爭高下。不過,隨著2020年平安消金的強勢入局,預計市場格局將有所改變。平安消金的管理團隊班底來自平安普惠,以貸款餘額計,平安普惠2018年底就達到3700億的規模,而捷信、招聯截至2019年底的餘額規模還不到千億(詳見本文第三部分)。

22家持牌消金2019年財務數據如下表所示:

三、規模與不良

從規模數據來看,捷信、招聯依舊牢牢把控市場冠亞軍寶座,但捷信8.52%的貸款餘額增速要遠低於招聯的27.18%。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捷信總體不良率為3.6%,儘管同比自身已有所下降,但整體水平仍高於目前已知不良率的其他消費金融公司。

目前能夠觀測到的貸款餘額及不良率數據如表3所示:

四、「後疫情時代」的消金市場

2020年開年的疫情黑天鵝可謂是危中有機,一方面,疫情期間消金業務按下了暫停鍵,擁有線下業務的機構無法展業;而另一方面,疫情後各項恢復工作正有條不紊,由政府層面推動的消費促進措施正席捲各大城市,為消費金融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後疫情時代消金市場如何發展?麻袋研究院總結如下:

一是消金隊伍將繼續擴容。截至開年來,北京陽光消金獲批、平安消金開業等事件引發業內關注,而更多外部玩家正在趕來的路上,例如建設銀行公開回應稱正在申請消費金融牌照,媒體透露其計劃初始註冊資本為100億元,註冊地可能在深圳;江陰銀行、廈門銀行等多家銀行也先後在財報中披露申請意向。

二是線上渠道將更受重視。近年來,一些消費金融公司加速向線上轉型,例如捷信2019年下半年起調整業務比重,加大線上業務的轉型力度。但轉型之路不可謂不艱辛,疫情帶來的衝擊終究是短暫的。麻袋研究院認為,對於部分擁有線下優勢的消金公司而言,全盤否定線下過於極端,注重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為線下業務提供線上辦理渠道等融合措施或將成為短中期發展的趨勢。

三是風控能力決定未來格局。受先前激進擴張、共債風險等因素再疊加本次的突發疫情,資產質量的下降是整個信貸市場的不爭事實。宏觀經濟負增長伴隨著高失業率,消金行業以往的風控模型在2020年恐怕難再適用。當以往的優質客群也淪為不良客群,消費觀念在後疫情時期發生重大轉變時,如何迅速調整獲客和風控策略,成為消費金融公司未來競爭的關鍵。僅從貸前收緊規模無異於飲鴆止渴,而無視環境變化、一味追求規模也總有秋後算帳的一天——這些都將倒逼消金機構重視風控能力的提升,在規模與成本間獲得一個可以接受的平衡狀態。

/麻袋研究院 蘇筱芮

麻袋研究院

用極客的雙眸,看穿互金的世界

相關焦點

  • 回顧消金公司2019:長銀五八成黑馬 四家被罰百萬
    來源:新京報網上市公司年報相繼披露,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業績也間接浮出水面。4月3日,新京報記者不完全梳理發現,目前招聯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長銀五八消費金融、晉商消費金融等8家消金公司業績出爐。「有家歡喜有家愁」,和業績黑馬形成對比,也有消金公司利潤出現下滑。根據上市公司宇信科技披露的財報,晉商消費金融2019年的淨利潤約為5221.95萬元,與2018年淨利潤約8197.14萬元相比,減少了36.3%。
  • 盤後20公司發業績快報-更新中
    公司將持續結合消費市場的發展對門店進行動態的調整,並加強對終端的賦能,提升門店的經營質量。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各類自營店面總數2,756家,蘇寧易購零售雲加盟店5,926家。雖然上半年受海外疫情進一步影響,公司出口業務下滑,但公司及時調整業務布局,不斷開拓國內市場,內銷收入增長較大,實現公司整體經營穩健發展,保持逆勢穩定。三、與前次業績預計的差異說明 公司本次業績快報披露的經營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在10%以內,公司此前未對2020年半年度經營業績進行預計披露。
  • 逾700家公司預告2020業績 預喜公司佔比接近五成
    截至1月7日,A股市場已有71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度業績預告,其中有336家上市公司預喜,佔比約為47%。其中,2021年1月1日至1月7日期間,有3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度業績預告:33家預喜的公司中,20家公司的股價上漲(8隻股票漲幅超10%);6家預減的公司中,4家公司的股價下跌。
  • 晉商消金霸王式信息授權存隱憂
    口徑不一的貸款利率宣傳,著實讓消費者有點摸不著頭腦,那從實際貸款利率來看又是如何?對此,北京商報記者進行了進一步實測。目前,官網宣傳的App中的「信用錢包」產品已經變更為「借蛙」。北京商報記者在借蛙頁面點擊激活額度後,獲得了來自晉商消金提供的32400元貸款額度。
  • 招聯消金貸款減值損失激增70% 今年發行70億金融債「補血」丨消費...
    在2019年拆入資金淨增加額同比大降之後,招聯消金今年啟動發行金融債融資,且發行規模已超過2017以來任一年持牌消金公司年度發行總額《投資時報》研究員 田文會消費金融行業2019年在整頓中發展,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業績增長出現明顯分化。
  • 科技賦能,漫道金服子公司寶付助力消費金融良性生態
    漫道金服獲悉,近日瞭望智庫發布《2020消費金融新趨勢報告》,指出2020年疫情之下的非常時期,消費金融行業分化正在加劇,精益運營與技術驅動成為消費金融公司的調整發展方向。
  • 2020上半年,22家動漫公司裡這4家賺了上千萬元
    近期,22家新三板公司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從營收來看,22家動漫公司中,2020年上半年營收過億元的有3家,營收在3000萬元—1億元之間的有5家,營收在1000萬元—3000萬元之間的有6家,營收不足千萬元的有8家。從淨利潤來看,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超過千萬元的有4家動漫公司,8家動漫公司淨利潤不足千萬元,其中6家不足300萬元,淨虧損的動漫公司有10家。
  • 2020上半年,22家動漫公司裡這4家賺了上千萬元
    近期,22家新三板公司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從營收來看,22家動漫公司中,2020年上半年營收過億元的有3家,營收在3000萬元—1億元之間的有5家,營收在1000萬元—3000萬元之間的有6家,營收不足千萬元的有8家。
  • 16家衍生品/玩具公司2019年度業績:大部分公司實現增長
    隨著年報季的結束,一些上市/掛牌的衍生品公司年報也陸續出爐,不過今年因為疫情,許多公司的年報都有推遲。這次,三文娛統計了已經公布的16家公司的年報。2019年是衍生品的破圈之年,大部分公司都實現了增長今年情況比往年稍好,16家公司裡有10家都實現了營收同比增長,12家實現淨利潤(以下如無特殊說明,均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期內出現虧損的企業只有5家。營收增幅最大的是摩點。
  • 財經早報:1100家上市公司業績預喜 四大行業機會
    主業收入增加 逾1100家上市公司去年業績預喜截至1月22日18時,滬深兩市共有1814家上市公司披露2019年業績預告。其中,1116家預喜,佔比達61.52%。在上述1814家公司中,230家公司更新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信息。目前,業績變臉上市公司較少。在1116家預喜公司中,略增303家,扭虧240家,續盈47家,預增526家。
  • 中郵消費金融深陷消費者權益漩渦,上半年業績下滑嚴重
    王曉敏也算是中郵消費的一元老將,在中郵消費金融成立之初便加入公司,2015年加入中郵消費時擔任IT運營部總經理,2019年8月接任副總經理職位,2020年4月由副轉正。 王曉敏上任以來,他的考驗不僅僅是公司本身的問題,還有整個行業面臨利率下調利潤被壓縮、競爭加劇等大環境的問題。
  • [預告]水晶光電、新和成、凱利泰等191家上市公司2019年度業績說明...
    全景網5月8日訊 潤建股份、凱利泰、富煌鋼構等191家上市公司2019年度業績說明會5月8日在全景·路演天下舉行  #1潤建股份2019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               09:00~11:00  #2凱利泰2019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                 09:30~11:30  #3富煌鋼構2019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
  • 東易日盛發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二季度業績回暖 訂單量充足
    來源:新浪財經7月14日,東易日盛集團發布了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計2020年上半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35億元至-2.6億元。財報是上市公司發展的晴雨表,東易日盛集團作為家裝行業的優秀代表企業,此次業績預告的發布更是透露出了後疫情時代下,經濟發展的新態勢與新動向。
  • 2020金投賞全榜單揭曉:8個全場大獎 18家年度公司(品牌)
    10月22日晚,2020金投賞商業創意獎頒獎典禮舉行,來自700多家參賽公司的代表正裝出席頒獎典禮。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地向優秀的創意者(公司)致敬,今年的頒獎典禮特設了紅毯環節。 作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創意類獎項—金投賞商業創意獎今年不論作品數量還是公司參賽數量,均超越過去十二年,達到歷史最好成績。 經過108位評審團評選,第三方獨立計票機構PwC計票結果顯示,本年度金投賞商業創意獎共產生8個全場大獎、18家年度公司(品牌),產生金獎69個。金獎獲獎率依舊維持在2%左右。
  • 消金牌照難成唯品會的「還魂丹」
    從2015年首家「電商系」消金公司「蘇寧消費金融」的開業,到眼下積極布局消金牌照的唯品會、螞蟻集團、京東數科等等,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都加入到消金牌照爭奪戰之中。 BAT這樣頭部企業自然不用多說,藉以資本實力和業務覆蓋等優勢拿到消金牌照不是什麼難事,但對於像唯品會這類流量、日活逐漸萎縮的電商平臺,拿到消金牌照能否成為一劑「還魂丹」?
  • 大數據公司九次方被曝實控人被公安帶走調查
    廣西放寬小貸公司同城化經營區域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調整2020年度廣西小額貸款公司經營業務同城化試點名單的通知」,根據最近一次考評定級(2018年度考核評級結果)調整小額貸款公司經營業務同城化試點名單。
  • 公告精選:ST亞星終止收購景芝酒業白酒業務;中科創達等公司業績...
    新媒股份:2020年淨利預增35%-55%   新媒股份(300770)1月17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度淨利5.34億元-6.13億元,同比增長35%-55%。總體來看,公司2020年經營業績呈平穩增長、良好發展的態勢。報告期內,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5000萬元。
  • 基蛋生物:2019年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召開情況
    回覆:疫情對公司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公司將更加重視傳染病和分子診斷領域的研發,面對嚴峻的內外部形勢,公司將積極貫徹落實企業發展戰略與年度經營計劃,公司全體上下將繼續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努力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以回報廣大投資者。結合公司以往的業績及當前市場情況,公司內部制定了相關業績指標,根據監管要求,暫不便在此提供此類信息。
  • 「泡麵火腿配遊戲」真香,多家「宅經濟」公司一季度業績預喜
    來源:金色光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泡麵火腿加遊戲」成為不少人宅居生活必備,而在資本市場,相關概念股漲勢喜人之外,多家相關概念公司於近日披露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業績實實在在大增,更有公司僅一季度的業績就超過了去年全年。
  • 陸金所P2P轉型「瓜熟蒂落」,平安消金閃電開業
    這家由陸金所控股關聯公司持股70%的消金公司,將自己定位為全國首家「科技+金融」的消費金融公司。23日開業當日,陸金所控股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將會利用多年積累的數據、技術、信貸經驗去支持平安消金成為一家技術驅動的消費金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