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楊女士帶兒子到我市人民醫院兒童保健中心進行了體檢。「孩子剛一歲,最近也沒生病,我就想看看他的生長發育情況。」楊女士說。
據了解,在我市,兒童體檢近年來檢查出的問題不少,其中主要包括貧血、佝僂病、性早熟、自閉症等。
家長對兒童體檢的
重視程度不夠
儘管各個醫院目前推出的兒童體檢套餐非常豐富,但是「點餐」的人並不多。很多家長都是發現孩子生病了,才會到醫院檢查。
「孩子能吃能喝,沒生病,一般不會帶他去醫院,而體檢根本沒想過。」市民劉女士的想法在「80後」「90後」父母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沒病帶孩子去醫院幹嘛?別被其他人傳上病。」今年60歲的張女士認為,兒童體檢沒有什麼用。
像楊女士一樣,帶孩子去做健康體檢的人也有,但是很少。「我懷孕時了解了很多關於兒童保健方面的知識,知道定期帶孩子去體檢的必要性。這樣做是為了看看他的生長發育情況,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養育方式。」楊女士說。
市人民醫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王麗麗介紹,近幾年,我市家長們關於兒童體檢的意識有所提高。
「去年,平均每個月的體檢量在500人次左右,前來體檢的孩子以0歲至3歲的居多。」王麗麗說,儘管來體檢的人數有所增加,但是相對於每年的新生兒數量來說,比例還是偏低。
市中心醫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吳永利說,平均每個月,到中心醫院兒童保健中心檢查生長發育情況的孩子約有550名。「家長對兒童生長發育情況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但目前仍存在就診時間偏晚、家長對兒童定期體檢的重視度不夠、家長掌握的兒童保健知識相對匱乏等問題」。
兒童體檢
發現問題不少
據了解,孩子們的年齡段不同,檢查出來的共性問題也不同。
0歲至3歲嬰幼兒發現的問題主要包括貧血、佝僂病、自閉症。
王麗麗說,嬰兒出生6個月後應該適時適量添加輔食,以保證孩子營養均衡。「添加輔食過晚,或者添加輔食種類不當,就會導致孩子缺鐵性貧血。近年來,這種情況比較常見」。
此外,嬰兒出生後半個月應該補充維生素D,有些孩子因補充維生素D不足患上了佝僂病。
「因自閉症前來就診的孩子基本在兩歲左右。起初,孩子不說話,家長覺得可能是孩子說話晚。但是孩子到了兩歲還不說話,家長通常會發現一些問題,就帶孩子來醫院檢查。」王麗麗說。
6歲至12歲的孩子面臨的首要健康問題就是近視。去年10月份,市二醫院體檢中心參與全國中小學生健康素養調查,對我市運河區14所學校的兩萬餘名6歲至12歲兒童進行了體檢。其中,近視的孩子佔了23%。
「一年級至三年級的孩子們,近視率在20%以下;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們,近視發生率有一個跳躍式的增長;到了六年級,孩子們的近視率達到50%。」二醫院體檢中心副主任路炳同說。
近視人數偏多,與孩子們過多地使用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有直接關係。路炳同提醒家長,一定要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此外,性早熟是需要家長重視的另一個問題。吳永利說,來中心醫院兒童保健中心就診的患者裡,性早熟的高達25%。
「很多六七歲的孩子,還沒到青春期,就出現了一些性發育現象。」王麗麗說,性早熟如果不儘早幹預,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高和心理髮育。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會給孩子進補。「保健品、補品是不能隨便給孩子吃的,很容易刺激孩子早熟。」王麗麗說。
此外,發育遲緩、齲齒、肥胖、多動症也是目前發現的一些共性問題。
儘早發現問題
可及時治療
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0歲至6歲的兒童應該在出生後一周內、滿月、3月齡、6月齡、8月齡、12月齡、18月齡、24月齡、30月齡、36月齡時,分別接受一次健康體檢;4歲至6歲的兒童,每年應至少接受一次體檢。
「兒童體檢能讓我們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及時改正餵養、教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如果發現孩子生病,還可以儘早進行治療。通常來講,一些疾病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王麗麗說。
來源:滄州晚報 記者 何曉玲